旅遊是非常美好的事情,我們可以看到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草,都見證了祖國的進步,有了「中國速度」我們才可以毫不費力地體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你是否會因為這樣的祖國而驕傲呢?
江蘇省位於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佔包郵區的半壁江山,但仔細觀察,江蘇省是沿海省份,但省內經濟最發達的蘇州和南京不是沿海城市,而是沿江城市,沒有港口大城市,也沒有有名的海濱城市,像廣東深圳、福建廈門、浙江寧波、山東青島、遼寧大連和華北地區天津,都靠海,江蘇海邊的城市想去連雲港也可能有點知名度,南通向南擁抱上海,那個港口只是內河港。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從地理環境分析,江蘇沿海大多是灘涂,地質條件比較差,泥質海岸沒有建設深水良港的條件,主城區遠離海岸線,再者,長期奪取淮河入海,江蘇省長期是黃河的入海口,大量泥沙流失拓寬了江蘇沿海地區的灘涂,泥質海岸沒有建設深水良港的條件,其實上海也是類似的環境,上海的洋山深水港離上海很遠,洋山港的土地也屬於浙江省嵊泗縣。
我們從地圖上看,江蘇省沿海的地級市只有連雲港、鹽城、南通三個,鹽城是沿岸最大的地級市之一,臨海部是連續的灘涂,缺乏深水港條件,臨海部的北段與連雲港一樣被開發為鹽業基地,南端部作為丹頂鶴的棲息地受到保護,發展條件是沿海三市中最差的,南通比較特殊,海域可以開發港口,但由於與上海港相鄰,南邊有寧波,所以不需要去虎口吃,加之南通市區位於長江邊,內河航運開發方便,南通曾經成為國內吞吐量最高的內河港。
嚴格來說只有連雲港市真正的港口,連雲港位於環渤海灣經濟圈和長三角經濟圈的中間地帶,當地缺乏足夠產業的江蘇省重點發展南京和蘇南,連雲港在城市發展上缺乏連續性,辛苦了20多年,一直徘徊,再加上連雲港本身缺乏經濟腹地,周邊縣市除了日薄西山的徐州,其他城市不足以提供充分的消費市場,必須與青島、日照競爭。
南宋以來,我國經濟中心一直向南移動,政治中心一直向東移動,但與江蘇沿海城市不交叉,上海這個超級港口的耀眼光芒,江蘇濱海地區欲突圍並不容易,對江蘇省來說,城市的發展都依靠河流湖,位於水運方便的河流湖岸邊,特別是長江,京杭大運河是最好的,江蘇省的大城市基本集中在現在的長江沿岸和古京杭大運河沿岸。
同時蘇北腹地高速鐵路的建設長期滯後,妨礙了蘇北各市的城市發展,總的來說,由於水質、水深、市區位置、港口競爭力等原因,江蘇沿海沒有培育先進大城市的機會,但是,江蘇全省鐵路正在加速網絡化,江蘇沿海很多地區沒有高鐵的現狀也將結束,甚至北連膠東半島,甚至東北地區,南連上海,華南沿海,江蘇沿海的一些城市都會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對於江蘇的「經濟大省」,沿海城市卻沒有「飛黃騰達」,這是什麼原因,你怎麼看?旅行的意義並非是要去看多少風景、品嘗多少美食,而是體會不一樣的人文以及歷史文化,豐富我們的知識庫,了解各個城市的發展,我想,這才是我真正熱愛旅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