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的「經濟大省」,沿海城市卻沒有「飛黃騰達」,這是什麼原因

2021-01-14 張玉梅聊旅遊

旅遊是非常美好的事情,我們可以看到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草,都見證了祖國的進步,有了「中國速度」我們才可以毫不費力地體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你是否會因為這樣的祖國而驕傲呢?

江蘇省位於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佔包郵區的半壁江山,但仔細觀察,江蘇省是沿海省份,但省內經濟最發達的蘇州和南京不是沿海城市,而是沿江城市,沒有港口大城市,也沒有有名的海濱城市,像廣東深圳、福建廈門、浙江寧波、山東青島、遼寧大連和華北地區天津,都靠海,江蘇海邊的城市想去連雲港也可能有點知名度,南通向南擁抱上海,那個港口只是內河港。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從地理環境分析,江蘇沿海大多是灘涂,地質條件比較差,泥質海岸沒有建設深水良港的條件,主城區遠離海岸線,再者,長期奪取淮河入海,江蘇省長期是黃河的入海口,大量泥沙流失拓寬了江蘇沿海地區的灘涂,泥質海岸沒有建設深水良港的條件,其實上海也是類似的環境,上海的洋山深水港離上海很遠,洋山港的土地也屬於浙江省嵊泗縣。

我們從地圖上看,江蘇省沿海的地級市只有連雲港、鹽城、南通三個,鹽城是沿岸最大的地級市之一,臨海部是連續的灘涂,缺乏深水港條件,臨海部的北段與連雲港一樣被開發為鹽業基地,南端部作為丹頂鶴的棲息地受到保護,發展條件是沿海三市中最差的,南通比較特殊,海域可以開發港口,但由於與上海港相鄰,南邊有寧波,所以不需要去虎口吃,加之南通市區位於長江邊,內河航運開發方便,南通曾經成為國內吞吐量最高的內河港。

嚴格來說只有連雲港市真正的港口,連雲港位於環渤海灣經濟圈和長三角經濟圈的中間地帶,當地缺乏足夠產業的江蘇省重點發展南京和蘇南,連雲港在城市發展上缺乏連續性,辛苦了20多年,一直徘徊,再加上連雲港本身缺乏經濟腹地,周邊縣市除了日薄西山的徐州,其他城市不足以提供充分的消費市場,必須與青島、日照競爭。

南宋以來,我國經濟中心一直向南移動,政治中心一直向東移動,但與江蘇沿海城市不交叉,上海這個超級港口的耀眼光芒,江蘇濱海地區欲突圍並不容易,對江蘇省來說,城市的發展都依靠河流湖,位於水運方便的河流湖岸邊,特別是長江,京杭大運河是最好的,江蘇省的大城市基本集中在現在的長江沿岸和古京杭大運河沿岸。

同時蘇北腹地高速鐵路的建設長期滯後,妨礙了蘇北各市的城市發展,總的來說,由於水質、水深、市區位置、港口競爭力等原因,江蘇沿海沒有培育先進大城市的機會,但是,江蘇全省鐵路正在加速網絡化,江蘇沿海很多地區沒有高鐵的現狀也將結束,甚至北連膠東半島,甚至東北地區,南連上海,華南沿海,江蘇沿海的一些城市都會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對於江蘇的「經濟大省」,沿海城市卻沒有「飛黃騰達」,這是什麼原因,你怎麼看?旅行的意義並非是要去看多少風景、品嘗多少美食,而是體會不一樣的人文以及歷史文化,豐富我們的知識庫,了解各個城市的發展,我想,這才是我真正熱愛旅行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江蘇知名的沿海城市,相比其他旅遊城市比較少,這是什麼原因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領土面積大的沿海國家。我國位於太平洋西海岸,有著長達1.8萬公裡的海岸線,主要沿海的省份有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在我國的漫長海岸線上,湧現出了不少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優秀旅遊城市,比如遼寧大連、山東青島、威海、煙臺、浙江寧波、溫州。
  • 廣西同樣作為沿海城市,為何經濟不如其他沿海城市,是什麼原因?
    廣西經濟在其他沿海城市中是處於一種落後的水平,其中落後的原因有很多種。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同為沿海地區的廣西省也在奮力的追趕,希望能夠追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廣西省的欽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在很多年以前已經通上了動車。廣西省的一些沿海城市,人均GDP也要遠遠超過廣東省的湛江市和茂名市。
  • 沿海大省紛紛加快高鐵建設 江蘇已組建千億級鐵路集團
    隨著人口向大都市圈和城市群的集聚,高鐵、城際軌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東南沿海的江蘇、廣東等大省紛紛在加快高鐵、城際軌道的建設。尤其是揚子江城市群產業結構在優化升級的過程中,高端資源要素的流通對大運量、快捷、準點、安全性高的交通需求更高,因此揚子江城市群是在順應產業升級情況下,依託高鐵環的框架,推進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的過程。沿海大省鐵路投資漸超公路除了江蘇,包括廣東、浙江等沿海大省也在加快鐵路投資建設。
  • 沿江比沿海更有前途?為何江蘇省一直以來都沒有出眾的港口城市?
    作為我國經濟的第二強省,江蘇也是典型的沿海省份。不過有意思的是,作為沿海省份的江蘇,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反而是南部的長江沿岸地帶,沿海城市中除連雲港之外,其他城市如鹽城、南通的知名度都不算高,和其他省份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的情況截然不同。
  • 山東沿海與江蘇沿海,為何地形地貌差別這麼大,原來這才是真相
    山東省和江蘇省是相鄰的省份,兩個省有很大的不同,最明顯的區別是海岸線,整個山東沿海地區丘陵多,江蘇沿海地區海灘多,山東沿海地形,山東沿海地區主要指山東半島,古代世紀,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連接在一起,這個地區由於火山噴發和地殼運動形成了很多山地。
  • 中國「恨鐵不成鋼」的沿海城市,是「世界深水港」,經濟倒數?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猛,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斷增長,人民幸福,國家富強。近幾年來,中國經濟穩中有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世界人民重新認識了中國,中國的許多城市基本上都是獨特的,但我們正在為不同的城市制定不同的實施方案,以吸引遊客,出生在一些沿海城市的人,也會吸引許多遊客,不管是商人還是遊客,他們在某些沿海城市還會繼續旅遊。
  • 中國十大港口城市只有這個城市不沿海,經濟實力穩居中國十強
    中國十大港口城市只有這個城市不沿海,經濟實力穩居中國十強   中國城市發展日新月異,不少城市人口已經突破千萬,經濟總量也已突破萬億。中國前一輪的崛起得益於外貿進出口的發展,而貿易則帶動了沿海各大港口城市。本世紀初,中國加入WTO後,我國沿海港口城市掀起了一波發展浪潮。
  • 江蘇和海南同屬14個沿海地區,海岸風貌相差如此之大,原因在這裡
    江蘇沿海灘涂我們都知道中國沿海地區多達14個,從北向南包括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等10個省份以及天津、上海、香港、澳門等4個市和地區。江蘇海岸線這是由江蘇獨特地理環境造成的,江蘇橫向穿省河流眾多,從北往南有很多條,著名的有古黃河、淮河和長江,這些河流經過日積月累,將上遊的泥沙帶到江蘇沿海,形成了獨特的灘涂風貌,海岸線往東增長了很多公裡。
  • 江蘇省內前景較好的經濟城市,不是宿遷、鎮江也不是徐州
    江蘇地處亞洲大陸東岸中緯度地帶,屬東亞季風氣候區,處於亞熱帶和暖溫帶氣候過渡地帶,江蘇地勢平坦,江海臨海,淮海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橫跨長江、淮河南北,具有吳江、金陵、淮揚、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和地域特徵,江蘇所有城市進入全國百強。
  • 我國最「失敗」的三座沿海城市,境內資源豐富,但經濟沒發展起來
    導讀:我國最「失敗」的三座沿海城市,境內資源豐富,但經濟沒發展起來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沿海城市的發展一般都會比內陸地區要發達,而且資源也比內陸地區要豐富很多,的確,在我國有很多沿海城市還是很幸運地,被國家選中了成為我國沿海開放的城市,但是我國疆域面積遼闊,並不是所有城市都有這麼好的機遇,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我國最
  • 南通、鹽城、連雲港,誰將成為「十四五」江蘇海洋中心城市?
    (二) 建設海洋中心城市規劃未能列入江蘇沿海地區發展目標儘管江蘇省早就開始重視海洋發展,但是從城市功能定位和發展思路方面至今沒有提出建設海洋中心城市的發展規劃,在推進建設「海洋強省」的過程中,還未將建設海洋中心城市列入全省沿海城市發展的計劃目標和工作重點,且連雲港、鹽城、南通在城市發展定位上也未將建設國際化海洋中心城市列入城市功能
  • 江蘇「實力超群」的城市,經濟超南京杭州,但至今沒國際機場
    江蘇省是中國最具經濟實力的東部大省之一,保持了良好穩定的經濟增長率,去年的生產總值僅次於廣東省位居全國第二,同時,江蘇省依然是全國唯一擁有3兆俱樂部成員的省,即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和徐州也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是江蘇省第一經濟城市——蘇州,諺語是「天堂,下是蘇杭」,浙江省杭州是並列的江蘇省蘇州,與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上海接壤,蘇州的發展也很快開始
  • 「散裝江蘇」:來自經濟地理學的視角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組織建立了16個省支援武漢以外地市的一一對口支援關係,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強病人的救治工作。其中,有這樣一支省醫療隊伍群,和其他省份不同的是,他們整整去了13支醫療隊伍:江蘇省13支醫療隊各自出發,有的直接報市名,還有的直接報縣名,生動詮釋了什麼叫「散裝江蘇」。
  • 江蘇又一家化工廠爆炸!中國保險大省的致命搶救!
    江蘇、廣東、山東之所以成為中國保險大省,不僅與其經濟發展水平、保險觀念有關,或許更與他們親身經歷的更多的風險事故有關。(醫院正在搶救)這次爆炸由於發生在非常時期,沒有太多的報導,相關部門或許因為事情不足夠大,更沒有想到,還會再次發生。
  • 我國「最窩屈 」沿海城市,擁有世界級深水港,經濟卻省內倒數
    我國有很多城市,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的特點,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他們在自己的城市建設了不同的設施,對於一些沿海城市來說,他們天生就具有地理優勢,他們自己吸引了很多人,商人和遊客都希望去沿海城市。福建有一個叫寧德的城市,這個城市有著獨特的魅力,有生態觀光地和地質公園,有很多5a級的風景區,地理位置也特別好,它的旁邊是長江珠江,而且它本身的這個城市非常重視工業化的發展,有這樣的前提條件,城市整體應特別發展,吸引了眾多遊客,結果,每年都有很多人喜歡去福建廣東這些地方。
  • 四個失敗的「沿海城市」,被列為對外經濟貿易區,卻發展不起來
    沿海城市靠近大海,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它們被國家開發為沿線開放的經濟開發區,發達的沿海城市經濟發展迅速,作為躍居全省前首排名的典型代表城市,這座城市見證了對外開放的強大力量,但是中國的四個沿海城市已經失敗,被列為開放經濟開發區,但尚未發展。
  • 廣東這個城市瀕臨沿海,是粵西中心城市,經濟卻不如茂名
    廣東的城市在總體上是我國比較突出的,也是有不少的城市在發展中是呈現出實力較為強勁的一面,也正是由於有人如此多的發展能力以及是在發展上的潛力,所以也是支撐著廣東的整體在不斷的向前進,也是能較好地體現出其城市的發展在我國的實際進步中實力較強的一面,這也是廣東能之所以是發展如此強勁的原因
  • 東部沿海城市經濟繁榮,哪個城市的地理位置最好?
    廣州是沿海,其實海洋的開發和利用並不充分,但與東南亞相鄰的港澳眺望, 還有珠江的出海口, 周圍強省林立,沿海城市的地理優勢也很明顯。
  • 甘肅經濟增長「迅猛」的城市,增速可達42%,人均GDP接近12萬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人均GDP不斷增加,人民幸福,國家安康。近年來我國的經濟一直穩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世界人民重新認識了中國。近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放緩,但其經濟增長仍然驚人, 2018年,中國的GDP總量超過90萬億,經濟增長達到6.6%,中國再次向世界證明,經濟實力,在中國的所有省中,江蘇,廣東和福建等東部沿海地區都非常發達,並為我國的整體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在西北,經濟發展相對緩慢,但甘肅只有一處,城市經濟的名義增長率已達到42%,人均GDP接近12萬,這令人驚訝。
  • 中國4個失敗的沿海城市,被列為對外經濟發展區,卻沒有發展起來
    ,國家開發了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作為沿線對外開放經濟發展區開發的沿海城市,作為一般經濟快速發展、躍居全省之首的典型代表城市,見證了對外開放的強大力量中國有4個失敗的沿海城市,被列為對外開放的經濟發展區,但卻遲遲不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