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量子力學泰鬥潘建偉,為何總是被人攻擊?

2020-11-22 騰訊網

最近在悟空問答上又看到一個專題:《池昭新是什麼人,為什麼這麼反對潘建偉的量子成就?》

老實說,潘建偉在近幾年受到我國不少「著名」人士的攻擊,本人不是量子力學的專家,從另一個角度來給大家捋捋都有哪些人在攻擊。

第一類人,是我國著名的「民科」人士。

這類「專家」包括質疑愛因斯坦的一大批「著名」人士,他們往往能夠洋洋灑灑的寫出數百萬字的「論文」來論述相對論或量子力學的錯誤,從而推導出他們觀點的正確性,然後指出研究相對論的專家和量子力學的專家都是騙經費的,要為國家指明正確方向,不要浪費錢。

我曾經看到一位質疑相對論的民科「專家」,忘記叫什麼名了,他用老子道德經竟然推導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論,一條條來批駁愛因斯相對論。

還有就是這位池昭新池「專家」,在頭條上列舉出了幾條理由,直指量子糾纏的本質,認為量子糾纏本質上就是不靠譜的,所以潘建偉的所有工作都是騙經費的。

對於這些專家的質疑,我們先不說他們質疑得對不對,我們先來看一看這些理論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牛頓在建立三大力學定律時,同時在數學上創立了微積分,在代數和解析幾何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最終用數學的方法將三大定律用公式表達出來了。

愛因斯坦有一項代表作品叫作《非歐幾裡德幾何和物理學》,而狹義相對論是他在麥克斯韋、赫茲等電磁學基礎上,對電磁方程、洛倫茲變化等理論進行數學的推導,從而得到的一組數學方程。

而量子力學是在20世紀初由馬克斯·普朗克、尼爾斯·玻爾、沃納·海森堡、埃爾溫·薛丁格、沃爾夫岡·泡利、路易·德布羅意、馬克斯·玻恩、恩裡科·費米、保羅·狄拉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康普頓等一大批物理學家共同創立的。

這些科學家創立了一大批的數學方程來描述自己的理論,比如德布羅意的物質波方程、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公式、薛丁格波動方程、普朗克黑體輻射公式等等。

然而,牛頓力學、相對論、量子力學這幾大理論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相對論繼承和發展了牛頓力學在宏觀世界的理論,量子力學深化了牛頓力學在微觀世界的理論,這兩大理論從愛因斯坦時代開始卻變成了水火不相容的兩種觀點,當初愛因斯坦和玻爾還就兩大理論進行過無數次的對決。

而霍金的偉大在於他嘗試把這兩大理論統一起來,想要發展出一種「大統一理論」,可是,他至死也沒有成功。

對於這個「沒有成果」的科學家,全世界人民並沒有罵他是騙經費的。

可是,我們這些從《道德經》用「哲學」邏輯推導出一套套理論的「民科專家」們,卻對著那些偉大的人指手劃腳,你不覺得他們可笑嗎?

池昭新自稱為「城市規划動態應變新模式」的發明人,卻在論壇上以科學家的身份到處宣揚其對量子力學的質疑,先不說其跨界發起戰鬥對不對,就看其觀點:

而池某人2017年10月11日在地方領導留言板上建議南寧市政府採購其「城市規划動態應變新模式」。

20多天後官方的回覆如下:

由此可以看得出來,他這套理論並非得到認可的一種理論,本人雖然看沒過其理論,但可猜想,並非用真正的科學方法得出來的理論。

而他洋洋得意的宣揚懸賞100萬求駁倒其疑量子糾纏科技的文章半年無一敢嘗試一事,我覺得非常可笑。經常混跡於頭條和我一樣的吃瓜群眾,並無量子力學的專業能力去批駁他,而像潘建偉這樣的泰鬥哪有時間去應付這種騷擾?就像有則寓言,獅子不理會瘋狗的挑戰,道理是一樣的。池專家說潘不回應他的質疑,我覺得這才是正常的,你想一隻螞蟻質疑一頭大象,還想大象去回應螞蟻的質疑,你不覺得可笑麼?

第二類人,就是如方舟子這類的「打假鬥士」。

方舟子百度介紹

1985年畢業於雲霄一中,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系,結束五年本科後去了美國。

1991年1月正式入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生物化學系。

1993年,在美國讀書的方舟子經常瀏覽一個縮寫為ACT的中文網站,這是當時全美乃至全球唯一的中文網絡,方舟子在這裡發表了不少文史類小文章,成為圈子裡公認的「網文八大家」之一。

1994年創辦網絡文學刊物《新語絲》

1995年獲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先後在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生物系、索爾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後研究,研究方向為分子遺傳學。

1998年起主要從事寫作工作,10月回國。

1999年,方舟子率先組織了對某邪教組織的批判。

2000年創辦中文網上第一個學術打假網站「立此存照」,揭露了多起科學界、教育界、新聞界等領域的腐敗現象。

2012年7月11日,互動百科聘請方舟子為該公司首席科學顧問。

2013年7月21日,「健康中國人網」正式啟動上線,方舟子任總顧問。

科學發展到如此發達的現代,一個人要成為多個領域的專家是非常困難的。方是生物化學博士,而他的代表作品是《大象為什麼不長毛》《方舟子帶你走近科學》《批評中醫》等,並未見過其在生化方面有什麼可拿得出手的成果。

就是這樣的一個最多只能在生化專業山腰的人(見下圖),卻帶領一批吃瓜群眾,天天叫嚷著要把站在另一座山頭上的潘建偉等科學家拱下來。

他們這些人的觀點,最核心的一點是,一旦搞基礎研究的科學家方向被認為錯了,就必須放棄,要不然就是浪費國家資源。

對於這一點,本人認為,我國基礎科學理論研究底子薄,我們以前是功利主義,導致到現在為止,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基本為0,而基礎科學研究最大的特點就是,你不知道你研究的東西是不是對的,這樣就存在證實與證偽兩個方向。研究不出成果的科學家難道要一棍子打死,或者抓到牢裡去嗎?如果這樣,誰敢去搞基礎研究?

我們國家現在有能力讓科學家去試錯,我們就要創造這樣的土壤,讓科學家放心大膽的提出各種各樣的理論,並且得到大量的資金支持,不管最終被證實是對還是錯,這是我們必須去做的。

最後,看一項理論是屬於真正的科學,還是胡攪蠻纏的「民科」,唯一的檢驗標準就是:是否有數學——並且必須是高等數學的嚴謹推導過程。如果連微積分都不懂的人,不管你的理論看起來多完美,充其量只能算哲學或神學,不要放在科學領域。

相關焦點

  • 為何有些人會質疑潘建偉院士關於量子通信的技術?
    簡單說,之所以爭議如此大,主要原因還是對我國的量子通信技術不了解,或者了解的不夠透徹,只是了解了皮毛,於是被網絡上攻擊量子力學的種種言論「洗腦」然後隨波逐流,本能地質疑量子通信和量子力學!
  • 吉林大學的曲昭偉教授為何攻擊潘建偉,並質疑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曲昭偉在網絡上攻擊潘建偉,謾罵量子通信是騙局,這還算不上他的重大貢獻。在他看來,量子力學、相對論都是錯誤的,真正的科學真理掌握在他手裡。他會在網絡上打受迫害無處發表論文的悲情牌,也會煽動民粹打愛國牌。可是他永遠打不出學術牌。曲昭偉註定了至多是一名網紅,像郭英森那樣的網紅。
  • 潘建偉的量子通信是真是假,到底該相信誰?
    也許是跪久了不習慣處在領先位置;也許是人們更樂意相信陰謀論;也許是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亂,幾年前國內刮有一股妖風,說潘建偉的量子通信是騙局。直到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咬定潘建偉的量子通信是騙局。你可能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量子力學》學習,但這不妨礙你判斷潘建偉的量子通信是不是騙局。
  • 潘建偉:與量子糾纏的人生—新聞—科學網
    從潘建偉第一次認識到量子世界的詭譎離奇到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已過去20多年。為何會有量子疊加、量子糾纏這些奇異的現象尚無答案,他卻一直致力於利用奇異的量子特性來製造不可破譯的密碼,發展保密通信,研製強大的量子計算機……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從太空建立了迄今最遙遠的量子糾纏,證明在1200多公裡的尺度上,愛因斯坦都感到匪夷所思的「遙遠地點間的詭異互動」依然存在。
  • 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他表示,在量子通信方面,未來希望能夠構建完整的天地一體廣域量子通信網絡技術體系,從而推動量子技術在國防、政務、金融和能源等領域率先廣泛應用,實現量子通信網絡和經典通信網絡的無縫銜接;結合我國未來的登月計劃,實現地球和月球之間的量子糾纏分發
  • 潘建偉對話青少年:別老是把量子力學跟哲學、宗教聯繫在一起
    不過,覺得物理很簡單的潘建偉,到了大二的時候也一度被量子力學難倒:「怎麼有這樣胡說八道的東西。牛頓力學、電動力學、統計力學,我所有的成績都是95分以上,就是量子力學考了八十幾分,而且差點沒有及格。」潘建偉的本科論文,甚至想要為愛因斯坦辯護,證偽量子力學。在指導小朋友如何成為一名物理學家時,潘建偉十分強調興趣和心態的重要性。
  • 潘建偉:量子力學和意識產生可能是有關係的
    也是我國量子通信衛星的首席科學家。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獎勵給潘建偉是獎勵他在量子光學技術方面的創造性貢獻。使得基於量子密鑰分發的安全通信成為現實可能。以下內容為潘建偉在現場分享:非常高興能夠得到這個肯定,剛才施一公講得非常好,我發現大家做的很多事情都和物理聯繫在一起,在座的每一位對科學感興趣的人有一個共同的動機,我想討論一下探索的動機,這是我今天演講的題目。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針對這一現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日前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上表示,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潘建偉認為,早期大家的質疑和攻擊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質疑的人可能對量子力學沒有深入的了解。
  • 科學匯|潘建偉給中學生上的物理課: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和量子力學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鄭琳最近,西湖大學公開課「湖心講堂」第一課開講,首場就邀請到了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潘建偉教授。大家都知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就是潘建偉院士帶領的團隊研發的。本期,就讓我們跟隨潘院士,走進量子力學的神奇世界。
  • 量子力學之稱的潘建偉院士可能得諾貝爾獎嗎?
    大家認為量子力學之父潘建偉院士兩年之內會得諾貝爾獎嗎?首先我們要了解一點的是潘建偉並不能稱之為「量子力學之父"或者"量子之父"!如果非得要給他加上一個的話,或許"量子加密應用之父"倒是名副其實!一、誰才是真正的「量子之父」?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先來看一張照片,相信應該能讓各位回憶起當年學習量子力學的痛苦,各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比如普朗克、波恩、狄拉克、薛丁格、波爾、愛因斯坦、海森堡等,甚至愛因斯坦都對量子力學的創立與發展作出過卓絕的貢獻!
  • 潘建偉:推動量子技術在國防政務金融能源等領域率先廣泛應用
    來源:中國科學報原標題: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量子信息技術最初發展時備受質疑,甚至被打上「偽科學」標籤。針對這一現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日前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上表示,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潘建偉認為,早期大家的質疑和攻擊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質疑的人可能對量子力學沒有深入的了解。
  • 潘建偉:量子世界的領跑者
    那年潘建偉考入中國科技大學近代物理系。「牛頓力學將一切歸結為機械運動,既然一切都已註定,那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量子理論以鬼魅般的陣列運行、以實物的形式到達和離開,這太神奇了!從此發現一切變得自然而有意義。」潘建偉說,「量子力學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科學,令人著迷,又催人奮進。如果一個人是處在『成功』和『失敗』的『迭加態』上,那麼個人奮鬥會使得他朝著成功機率較大的狀態演化。」
  • 潘建偉回應「量子加密驚現破綻」:該類攻擊早已有解決方案
    潘建偉  視覺中國 資料圖近來,某微信公眾號發表了一篇題為「量子加密驚現破綻」的文章,宣稱「現有量子加密技術可能隱藏著極為重大的缺陷」。其實該文章最初來源於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一篇題為「有一種打破量子加密的新方法」的報導,該報導援引了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研究組的一篇尚未正式發表的工作。
  • 科學匯 | 潘建偉院士給中學生上的物理課: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和量子力學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鄭琳最近,西湖大學公開課「湖心講堂」第一課開講,首場就邀請到了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潘建偉教授。大家都知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就是潘建偉院士帶領的團隊研發的。本期,就讓我們跟隨潘院士,走進量子力學的神奇世界。潘建偉上帝擲骰子嗎?
  • 院士說丨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院士說丨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2020-11-24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潘建偉團隊再登《自然》: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潘建偉團隊再登《自然》: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論文主要作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苑震生解釋,就好比人們想要造一座橋,需要事先研究它的力學性質。工程師可以根據其材料、幾何形狀,用相應的材料建一個類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測量模型的力學性質,去推知待建橋梁的性質。完美驗證高斯定理然而,要給規範場建模型,太困難了。
  • 神秘的量子力學告訴你
    潘建偉「我是獨一無二的,擁有自主意識,我的行為可以影響體系的演化,這是量子力學和牛頓力學根本的不同。」近日,在湖心講堂公開課上,著名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說。上帝到底擲不擲骰子?這一物理學的經典之問,一直是很多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 神秘的量子力學告訴你
    近日,在湖心講堂公開課上,著名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說。上帝到底擲不擲骰子?這一物理學的經典之問,一直是很多人津津樂道的話題。牛頓力學告訴我們,所有粒子的運動狀態都是可以精確預言的,這就會引起「決定論」的概念。
  • 潘建偉:儘快實質性啟動量子國家實驗室建設,擴大技術覆蓋範圍
    潘建偉表示,「同時和美國等國家不同的是,它們的科技金融特別發達,我國企業對前沿科技的投入熱情與發達國家相比是有所差距的。」由於量子信息技術的巨大潛在價值,歐美各國都在積極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和資源,開展國家級的協同攻關。
  • 【巨頭打卡智博】中國科大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量子力學可幫助解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發表演講在上午舉行的大數據智能化高峰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帶來題為《量子科學與信息技術》的主旨演講。  潘建偉說,上世紀初,物理學有兩大發現,就是提出了量子論和相對論,這兩個理論提出後直接催生了現代信息技術的誕生。「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智能技術的發展不僅需要計算能力和網絡感知能力,量子力學也催生了它的誕生,提供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