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則消息炸裂整個網球圈,在米蘭進行的ATP新生代比賽總決賽中,組織方更改了眾多的比賽規則,許多條款看起來非常的匪夷所思,讓球員和吃瓜群眾既興奮又費解。為此,為大家梳理一下其中隱藏隱藏的良苦用心。
首先這個新生代比賽的產生,本身就用心良苦。為什麼這麼說呢,縱觀整個網壇,新生力量總是層出不窮,無奈幾個老傢伙牢牢的把控了ATP排名的靠前的位置,縱使時間和傷病,幾個老傢伙硬是穩穩的沒有任何退去的意思。長此以往,註定會讓眾多新生代的球員看不到前進的希望,試想你努力到感動上帝,卻只能去爭奪世界前20名甚至前50名之外的排名,人生還有什麼意義?ATP年終總決賽更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新生代比賽才應運而生。
★短盤制+五盤三勝賽制;
★比賽中取消平分-佔先、發球擦網規則;
★使用場上計時器對包括每分之間的間隔、盤間休息、醫療暫停等進行嚴格計時;
★每位選手每場比賽只有1次醫療暫停;
★電子鷹眼系統自動呼報出界;
★球場僅保留單打邊線;
★取消線審,設置相機監控選手發球時的腳步移動,掌管該相機的官員負責呼報腳誤。
這部分規則的改變,讓網球比賽的時間更可控,讓比賽節奏更快也更有戲劇性。
冗長的賽季,讓球員的身體疲憊不堪,更帶來了傷病,今年此起彼伏的傷退其實也非一朝一夕造成。分與分之間的控制雖然有嚴格的時間規定,但是就是有大牌選手非得要完成他的一系列的習慣動作,看似不公平卻也無可奈何,如果嚴格控制,那註定會招致大牌球員的口誅筆伐,因為這些習慣已經成為他們比賽的一部分,如果不控制,那就在一定程度上拖長了比賽的節奏。
取消平分-佔先以及發球擦網的規定,既縮短了比賽時長,也增加了比賽的不確定性,如果在巡迴賽完全推廣開來,註定會影響球員的打法和戰術選擇,帶來訓練理念上的巨大挑戰。
★允許教練和選手在盤間使用耳機進行溝通;
★球員通過Pad查看實時數據;
★允許邊線附近的觀眾隨意走動。
長期以來,網球項目一直以高冷的身份示人,從項目創立之初,就自帶貴族屬性。對球員的穿衣打扮、觀眾的觀賽禮儀,都有嚴格的要求。此前有球員對抗穿衣規定的先例,取消對球員穿衣的規定後,很大程度上推進了網球運動的發展,而現在對觀眾要求的降低,也可以看做是網球這個項目在以這種方式,去尋找更多人群的關注。如果全面鋪開,註定會跟取消穿衣規定一樣,迎來網球受眾的再一次擴大。換個角度看,球員也完全有這個能力去控制這一規定帶來的影響,對比賽及訓練的影響,仍在可控範圍之內。試想籃球的罰球、足球的點球都允許觀眾大張旗鼓的幹擾呢,為什麼網球運動員在發球時就不允許觀眾走動呢?是網球運動員太脆弱,抗幹擾能力這麼差嗎?網球有一天會變得像足球、籃球、橄欖球那樣,在山呼海嘯的吶喊聲中比賽嗎?想想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或許受眾群體的基數將是另一個量級。
允許教練和選手在盤間通過耳機進行溝通,以及引入事實數據,會對球員平時的訓練和比賽習慣都帶來不小的改變,但是對於增加比賽的觀賞性來說,算是一個積極的嘗試。
總之,這些看似唐突又不靠譜的規定,背後都折射出了網球這個項目,在謀求更低的準入門檻,更可控的賽事組織,以及更具觀賞性的賽制,另外新生代比賽的誕生同樣是為了鼓勵更多的青少年及年輕選手留在這個項目中,用心良苦說的就是這個。(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Thomas)
王濤(Thomas),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2010年起在百動網球工作至今,現任百動國際網球學院副總經理,PTR JD L1 、L3認證教練,PTR 11-17 P 級認證教練,USPTA P級認證教練,RPT L2 認證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