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家學會《哲學會刊》:世界最早同行評議期刊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作者:松林

  10月26日,世界上最早的科學出版機構英國皇家學會宣布,從即日起,將永久免費在線開放其歷史悠久的期刊檔案庫,公開資料中包括最早的同行評議期刊——皇家學會《哲學會刊》。

  《哲學會刊》由英國皇家學會出版,創建於1665年,是世界上第一本科學研究方面的專門性期刊,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同行評議期刊。《哲學會刊》從1665年一直出版至今。之所以在刊名中保留了「哲學」這個說法,是因為在早期刊物發表的文章是「自然哲學」方面的內容,而「自然哲學」這個詞現在已經被改為「科學」。

  第一期《哲學會刊》在1665年3月6日由皇家學會的早期秘書之一亨利·奧登伯格出版並印刷。在認識論上亨利·奧登伯格深受培根的科學空想主義影響,認為通過搜集、積累科學家和天才們關於科學方面的思想、知識和發現就可以理解整個科學領域的所謂「共同原則」,於是他希望憑藉創辦一個專業期刊來找到理解「共同原則」的道路。

  一開始,《哲學會刊》完全由亨利·奧登伯格本人出資印刷並發行,但是皇家學會理事會同意如果這份期刊可以產生贏利的話,贏利歸亨利個人所有。但是亨利終其一生一直對這份期刊的贏利狀況很失望。亨利的一個重要貢獻是在編輯這份刊物的時候,在出版印刷之前提前將組好的稿件交給這一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評審並提出意見,這開創了在學術期刊領域引入同行評價方式的先例。

  奧登伯格認為期刊是「科學的記錄」,「科學的記錄」存在四項標準,後來發展成為學術期刊的四項基本功能。

  1.註冊登記功能,即表明特定作者的研究成果具有優先權(首發權)和所有權。關於優先權,在《哲學會刊》成立前還有一則故事,胡克與惠更斯就曾經爭奪發條鐘的發明權。英國科學家胡克於17世紀50年代發現了「彈簧擺輪」機件以後,1660年左右,在英國皇家學會多位學者的支持下,胡克起草了專利申請,但因為某些因素,在專利申請快要達成協議時,胡克主動撤回了申請。與此同時,惠更斯利用遊絲擺輪設計了新擺鐘,想將這一專利轉讓給奧登伯格。胡克懷疑他的發明被奧登伯格洩露給了惠更斯,於是挑起了優先權爭論。優先權也成了當時科學界的焦點。

  2.評估鑑定,即通過同行評議、退稿來保證文章質量。關於同行評議,也有一則逸聞。牛頓給《哲學會刊》提交他的第一篇論文《光和色》後,按照慣例,英國皇家學會三位學者被指定為評議專家,只有胡克提出了批評意見,並在學會的會議上宣讀。同樣按照慣例,奧登伯格將意見反饋給了牛頓。由於意見比較嚴厲,牛頓的回信非常憤怒,稱「很高興這樣尖銳的批評削弱不了文章的任何部分」,這封回信被刊登在《哲學會刊》上,在當時的英國科學界影響很大。

  其餘兩項標準分別是:傳播,即通過期刊的途徑向其他學界同仁傳遞作者的觀點;存檔,即永久記錄作者的研究成果。

  《哲學會刊》經過了6次改名。1887年,期刊分為A和B兩個版本。在1996年最後一次改名後,名稱延續至今,現在全稱為《皇家學會哲學會刊A:數學、物理學和機械科學》、《皇家學會哲學會刊B:生物科學》。

  現在的《皇家學會哲學會刊》與早期刊物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但這本雜誌的核心功能卻一直未變,即向科學研究界的同行和感興趣的讀者介紹最新的科學發現。《哲學會刊》確立了在科學探索方面的重要原則,這成為了以後科學領域專業期刊的辦刊基礎。

  著名的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託馬斯·亨利·赫胥黎曾經對《哲學會刊》有過這樣的評價:「哪怕全世界所有的書都燒毀了,只要《哲學會刊》還在,整個物理科學的基礎就依然安全、不會動搖。在過去兩個世紀裡,人們智慧的進步,儘管不會完整,但也會被大部分的保存下來。」

  (松林/編譯)

相關焦點

  • 英國皇家學會科學期刊文獻將永久免費開放
    10月26日,英國皇家學會宣布將其世界知名期刊實行永久性免費在線開放。這意味著皇家學會近70年來的六萬份科學論文可以完全被免費公開使用。     英國皇家學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期刊出版者,其第一份刊物《哲學彙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於1665年首刊,也是世界上第一份採用同行評議機制的科學期刊(peer-reviewed journal)。
  • 這本高達 6 分,世界上創刊最早的期刊竟被踢出 SCI 了?
    圖片來源:搜狗截圖原來,科睿唯安近日更新了最新 10 月份 SCI 期刊變化。其中 SCIE 期刊資料庫刪除了 2 種期刊,筆者也去了解了一下所刪除的 2 本 SCIE 期刊。科睿唯安一本是Geofisica Internacional,影響因子 0.82,可能因為自引率過高而出局、另一本確實聲名顯赫,是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Bilogical Sciences(《皇家學會哲學會刊
  • 英國皇家學會免費開放歷史館藏
    新華網倫敦10月26日電(記者黃堃)牛頓發表的第一篇科學論文、達爾文年輕時的地質研究工作、富蘭克林著名的風箏導電實驗……這些珍貴的原始科學文獻已經可以在網上免費查詢,因為英國皇家學會26日開始免費開放其歷史館藏。英國皇家學會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歷史最悠久的科學機構之一,它在1665年創辦的《皇家學會哲學彙刊》,被認為是最老的同行評議科學刊物。
  • 世界上歷史最長的科學期刊,被踢出SCI了!
    另一本是《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Bilogical Sciences》(《皇家學會哲學會刊》B刊),影響因子高達6分,踢出原因不明。
  • 科圖特藏 |《林奈學會會刊》——現代生物學期刊的鼻祖
    為了紀念林奈,也為了促進生物學的發展,英國植物學家詹姆斯·愛德華·史密斯(James Edward Smith)等人共同創立了林奈學會,並於1791年開始刊發《林奈學會會刊》(Transaction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該刊是現有生物期刊的祖先。本期特藏推薦,我們將帶你領略文獻中心館藏二百三十多年前的西文期刊風採!
  • 同行評議要不要"雙盲"?
    但是,上周發表在《保護生物學》(Conservation Biology)雜誌的上一篇文章指出,該雜誌正考慮引入「雙盲」同行評議。在雙盲同行評議中,無論是論文作者還是審稿人都不知道對方的身份。這種評議方法在人文社科領域被廣泛採用,但很少被應用在科學期刊中。
  • 英國皇家學會創辦新開放獲取期刊
    英國皇家學會總部>2月12日,美國科學促進會(《科學》雜誌的出版方)宣布出版旗下首個開放獲取在線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引發學界熱議。
  • 「主編講堂」全球學術英國篇(九)英國皇家學會簡介
    英國皇家學會(The Royal Society),又稱倫敦皇家學會,成立於1660年,全稱為「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最開始是由約12位科學家自發組織而成,當時稱作「無形學院」(invisible college),於1662年由國王查理二世授予皇家證書,是世界上歷史最長而又從未中斷過的科學學會
  • 英國皇家學會開放雜誌今天上線
    今天,英國皇家學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開放雜誌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正式上線。該雜誌是近年來開放存取運動的產物之一。在今年二月份的時候,英國皇家學會就提出在年內啟動開放雜誌。
  • 英皇家學會網上公開牛頓等名人手稿
    「開拓」網站由英國頗具影響力的科研機構皇家學會創辦,該網站公布了過去350年間一些重大科學發現的研究手稿。這其中包括1752年班傑明•富蘭克林在雷電中放風箏的相關研究報告,該研究首次證明閃電是電力,而非某種超自然力。
  • 開放同行評議(Open peer review):你會選擇嗎?
    隨著開放獲取運動的日漸普及和開放獲取期刊數量的與日俱增,各位看官對開放獲取了解得已經比較透徹,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開放同行評議。為何要開展同行評議?一句話解釋:因為同行評議是保證科學研究質量和完整性的核心環節,是推動期刊學術質量的基石。而同行評議制度的公信力依賴於良好的學術環境與公正的科學家。
  • 英語世界最早的王陽明專著《The Philosophy Of Wang Yang-Ming》
    《The Philosophy Of Wang Yang-Ming》是英語世界最早的王陽明專著,1916年由The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出版發行,作者:Froderick Goodrich Henke(中文簡稱:亨克,美國人,心理學和哲學博士)。
  • 浙大北航等機構學者被國外期刊撤稿30餘篇:偽造同行評議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期刊指出,這7篇被撤的論文均剽竊他人未發表手稿,其中4篇操縱作者身份、試圖顛覆同行評議發表系統。常州工學院電氣與光電工程學院被撤的7篇論文。
  • 同行評議:單盲還是雙盲,這是一個問題 | BMC Journal
    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Website_linksSocial_media_organic&utm_content=CelZha-MixedBrand-multijournal-Multidisciplinary-China&utm_campaign=ORG_AWA_CZH_BMCWechat_dailyposts_blogs
  • 英國皇家學會簡介
    英國皇家學會的全稱「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是英國資助科學發展的組織,成立於1660年,並於1662年、1663年、1669年領到皇家的各種特許證,英女皇是學會的保護人。學會宗旨是促進自然科學的發展。它是世界上歷史最長且從未中斷過運行的科學學會。它在英國起著全國科學院的作用。
  • ...同行評議|預印本|biorxiv|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冷泉港實驗室
    作者 | 袁小華據微信公號「生物學霸」報導,來自浙大、南京理工、北航、華中師範等國內數十家高校的研究人員,最近遭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旗下期刊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批量撤稿30餘篇。值得關注的是,偽造同行評議幾乎存在於每篇撤稿中。
  • SCI論文評審,如何做好同行評議
    接受國際期刊的審稿任務,是同行的認定和信任當然是很光榮的任務,而實際上內心十分忐忑。首先,要尊重作者的汗水與努力,多數學者的學術生涯都經歷過數不勝數的拒稿、大修、小修,內心悽涼只有同行理解;而,另外一方面要確保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的價值,這也是每個學者責無旁貸的使命。
  • 英國皇家學會350年歷史論文上線
    感謝烏拉科幻的投遞新聞來源:solidotBBC報導,世界歷史最悠久的科研機構英國皇家學會決定將它歷史上的著名刊物上線
  • Nature公布3年同行評議調查結果:超過一半的審稿人願意公開身份
    ,但同行評議長期以來都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自然》期刊希望為審稿人的寶貴貢獻提供更多的認可,提升評議過程的透明度。2016年,《自然》期刊發起了一項對審稿人認可程度的試驗。在論文通過同行評議,被期刊接收後,論文作者可以選擇在審稿人同意的情況下,對審稿人對論文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如果作者同意,給審稿人也可以在論文中加上他們的名字。
  • 英國皇家學會《哲學學報》免費開放歷史文章
    《哲學學報》1999年實現數位化,此次開放獲取是英國皇家學會承諾開放其出版物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