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數學家近80年的無理數難題被證明了-虎嗅網

2021-01-13 虎嗅APP


 1. 


有理數是簡單的數,用來計數的數以及所有能寫成分數的數字都是有理數。但實際上,在數字的王國中,我們熟悉的有理數是少數的存在,絕大多數都是無理數。無理數是那些沒有盡頭、可以永無止盡地持續下去的數字,比如π、√2等等,它們不能被寫成分數,無處不在卻又難以捉摸。


如果我們不能簡單、準確地表述無理數,那麼我們可以如何近似?通常,當我們需要用到這些數字時,會四捨五入地取到它們的某一位小數,例如π通常被取為3.14,等於157/50。但是,另一個分數22/7似乎更接近π的值。如此一來,就引出了一系列問題:究竟這些近似可以多精確呢?這種精確性是否存在一個極限?任意形式的分數都可被用來近似嗎?


1837年,數學家Gustav Lejeune Dirichlet發現,只要你對誤差不太在意,就很容易找到無理數的近似值。他證明了對於每一個無理數來說,都存在無窮多個分數與這個數字相近。從某種意義上看,這是對有理近似的一種狹隘表述:如果用來近似的分數的分母可以是任意整數,且如果可以允許的近似誤差為1除這個以這個分母數的平方,那麼每個無理數都可以近似成無窮多個分數。


但是,如果你希望分母是從整數的某個子集中抽取的數,比如所有質數,或者所有的完全平方數,情況又會如何呢?再比如,如果你想讓近似的誤差是某個特定的值,那麼在這種特殊的條件下,我們是否還能得到無窮多個近似分數?


2. 


1941年,物理學家Richard Duffin和數學家Albert Schaeffer提出了一個簡單的猜想來回答這些問題。當要對無理數進行近似時,首先要選一個無限長的分母序列,這可以是一個任意數的列表,比如所有奇數、所有偶數、所有10的倍數,或者所有質數等等的序列。


接著要確定的就是對於列表中的每個數字來說,想要以多高的精確度來近似一個無理數。比如以n/2為形式的分數可以近似任何近似「誤差」在1/10以內的數;以n/10為形式的分數可以近似誤差在1/100以內的任何數。


直覺上看,如果所允許的誤差越大,那麼實現近似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允許的誤差越小,那麼實現近似也就變得越難。接下來,就可以基於已經有的分母序列和已經設定好的「誤差」大小,探尋是否能找到無限多個分數來近似所有無理數嗎?


Duffin和Schaeffer根據誤差的大小來度量什麼時候可以這樣做。如果所選擇的誤差總體上足夠小,那麼隨機選擇的無理數就只有有限個好的近似:它可能會落入具有某些特定分母的近似值之間的間隙。但是如果誤差足夠大,就會有無窮多個能產生一個很好的近似分數的分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誤差也隨著分母的增大而減小,那麼就可以選擇一個儘可能精確的近似值。


因此Duffin和Schaeffer猜想這樣的結果就是要麼你所選的分母列表能以需要的精確度對所有無理數實現近似,要麼就一個也不能近似。也就是說你要麼能得到所有,要麼一無所有,不存在中間地帶。


這在有理近似中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表述,數學家大多認為Duffin和Schaeffer提出的標準是正確的。然而,要證明它的正確性卻要困難得多,這個問題的證明也成為了數論中的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開放性問題。


3.


假如你現在想要近似所有0到1之間的無理數,你選擇用的分母是1到10之間的整數,那麼可用的分數就是:1/1、1/2、2/2、1/3、2/3……9/10、10/10。但是在這些分數中,有些數字是重複的,比如2/10=1/5、5/10=1/2等等。


因此,在Duffin-Schaeffer猜想中含有一個專門用來計算每個分母可以給出的唯一分數(最簡分數)的數量的項,這個項被稱為歐拉函數。比如10的歐拉函數是4,即1/10、3/10、7/10和9/10這四個數字。接下來是要計算出每個最簡分數可以近似出多少無理數,這取決於可允許的誤差大小為多少。


一旦確定了分數並設置好了誤差大小,就可以開始尋找無理數了。我們可以在一條0到1的數軸上標記出這些分數,再把誤差項描繪成從分數兩邊延伸出來的「網」。根據設定的條件,所有被網住的無理數都得到了很好的近似。那麼接下來的一個大問題就是:被網住的無理數究竟有多少個?


首先,在一條數軸上的任意區間內都包含著無窮多個無理數,因此我們無法用一個精確的數值來表述被網住的無理數數量。所以數學家轉而研究被每個分數網起來的無理數總數的比例。Duffin-Schaeffer猜想是把每一個近似分數所網住的無理數集合的比例相加:如果這個和趨於無窮,那麼就意味著已經近似了所有無理數;如果這個和停在一個有限的值上,那就意味著你沒有對實現任何無理數的近似。因此,這是一個關於無窮序列究竟是發散還是收斂的問題。


終於,2019年夏,來自牛津大學和蒙特婁大學的數學家James Maynard與Dimitris Koukoulopoulos在arXiv上發表了他們的證明,讓這個存在了近80年的難題得到了解決。


4.


Maynard是一個數論學家,他通常的研究課題與質數有關。在Maynard與Koukoulopoulos之前,多數相關研究都把這個問題歸結為分母的質因數問題。但Maynard建議把這個問題看作是數字上的陰影:比如在一根數軸上,把分母為100的分數附近的所有無理數都塗上顏色,如果誤差足夠大,那麼每一個其他以其他數字為分母的分數也可能覆蓋這些無理數,這樣一來,幾乎每一個無理數都會被著色無數次,如此不就導致了重複計數嗎?


對某些近似數來說,這種重複計數的問題並不大,比如分母是由質數組成的分數。但對分母為其他的序列的情況來說,重複計數就會帶來很大的挑戰。當兩個分母有很多相同的質因數時,就會出現這種重複計數的情況。例如,分母10和100都有質因數2和5,能以n/10的分數形式近似的數與能以n/100的分數近似的數具有高度的重疊區域。


Maynard和Koukoulopoulos借用一堆點的圖形解決了這個難題,不同的點代表了用來近似的分母,如果兩個點有許多共同的質因數,就將這兩個點連接起來。如此一來,圖的結構就編碼了這些分母所近似的無理數之間的重疊。利用這種方法,他們不僅為這個猜想提供了證明,而且還能為其中所涉及到的結構問題提供清晰的可視信息。


數學家們認為,Maynard和Koukoulopoulos取得了數學上最難的一項成就之一。不過鑑於二人所發表的證明長達44頁,並且非常複雜,其他數學家可能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全部理解這種方法中的所有細節。



 

相關焦點

  • 這個天才青年還解決了困擾數學界近80年的「簡單問題」
    而就在拿下柯爾獎前不久,這位來自牛津大學的青年數學家James Maynard,又和另一位數學家合作,攻下了一個困擾數學家們將近80年的難題——Duffin-Schaeffer猜想。這一用有理數逼近無理數的問題,對於丟番圖逼近領域的數學家來說,幾乎可以說是最基礎、最關鍵的問題之一。
  • 天才數學家又出成果!他解決了困擾數學界80年的Duffin-Schaeffer...
    ,用以表彰他證明了弱化版本孿生素數猜想。千百年來,孿生素數猜想成為了數學家無法攻克的難題。2013年,58歲的張益唐成功證明了存在無數對孿生素數,而且其中每一對的孿生素數之差不超過7000萬,把孿生素數的距離從無限變成了有限。張益唐憑藉著這個證明,獲得了數論界最高獎「柯爾獎」。就在他證明「孿生素數猜想」不久,年僅26歲的詹姆斯.梅納德將猜想中素數間隔的上限由7000萬降到了600,極大優化了張益唐的證明結果。
  • 困擾數學界80年的問題被天才青年「簡單」解決了
    這兩天數學界出現了一爆炸性新聞,困擾數學界80年的問題終於被攻下了,同時摘下了「數論界最高獎」柯爾獎,他就是來自牛津大學的青年數學家James Maynard。在1900年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數學家希爾伯特提出了23個有待解決的重要數學難題和猜想,他把黎曼猜想、孿生素數猜想與哥德巴赫猜想等一起列入了這23個數學問題中的第八問題。160年裡,數學家在這一方面幾乎沒能取得任何進展。但在過去十年間,數學家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比如既然證明有無窮多個差值為2的素數如此困難,那麼是否可以證明差值為7000萬的素數有無窮多個?
  • 天才數學家又出成果!解決了困擾80年的猜想,陶哲軒都誇他厲害
    千百年來,孿生素數猜想成為了數學家無法攻克的難題。2013年,58歲的張益唐成功證明了存在無數對孿生素數,而且其中每一對的孿生素數之差不超過7000萬,把孿生素數的距離從無限變成了有限。Duffin-Schaeffer猜想就在詹姆斯.梅納德獲得「柯爾獎」前不久,他又成功證明了一個困擾數學界80年的難題——Duffin-Schaeffer猜想。
  • 天才數學家又出成果!解決了困擾80年的猜想,陶哲軒都誇他厲害!
    孿生素數猜想也許大家看到「柯爾獎」覺得有些陌生,超模君也是在2014年才開始對它印象深刻,因為那一年這個獎項頒給了華裔數學家張益唐,用以表彰他證明了弱化版本孿生素數猜想。千百年來,孿生素數猜想成為了數學家無法攻克的難題。2013年,58歲的張益唐成功證明了存在無數對孿生素數,而且其中每一對的孿生素數之差不超過7000萬,把孿生素數的距離從無限變成了有限。
  • 數學家破解困擾了人們64年的數學難題
    北京時間4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一位數學家最新破解了困擾人們64年的一道數學難題:33如何用3個立方數字之和表達。
  • 陶哲軒「他的證明比我強」,這個天才青年解決了最簡單的數學難題
    而就在拿下柯爾獎前不久,這位來自牛津大學的青年數學家James Maynard,又和另一位數學家合作,攻下了一個困擾數學家們將近80年的難題——Duffin-Schaeffer猜想。作為一名數論學家,他最新的「戰績」,是解決了一個曾困擾數學家們近80年的難題:Duffin-Schaeffer猜想。
  • 陶哲軒「他的證明比我強」,這個天才青年解決了最簡單的數學難題
    James Maynard,又和另一位數學家合作,攻下了一個困擾數學家們將近80年的難題——Duffin-Schaeffer猜想。2017年,時年30歲的他受聘成為牛津大學數學學院教授。作為一名數論學家,他最新的「戰績」,是解決了一個曾困擾數學家們近80年的難題:Duffin-Schaeffer猜想。
  • 如何證明圓周率為無理數?
    但直到兩百多年前,圓周率是無理數才被德國數學家蘭伯特所證明。所謂的無理數是指無法用分數表示的數,只能寫作無限不循環的小數。當年,蘭伯特發現,tan(x)可用如下的連分式展開表示:然後,他證明了倘若x是非零的有理數,那麼,上述表達式肯定就是一個無理數。
  • 困擾計算機圈近三十年的布爾函數敏感度猜想,華人數學家解決了
    這成為了理論計算機科學近三十年來最重要的開放性問題之一。近日,來自Emory大學計算機與數學科學系的華人教授黃皓,用兩頁紙輕鬆證明了困擾理論計算機領域數十年的問題。 組成計算機的電路實際上是「與」「或」「非」邏輯電路的組合,多年來,計算機科學家已經開發出許多方法來測量給定布爾函數的複雜性。
  • 攻克世界數學難題 華裔數學家張益唐:已有新方向
    中新網10月1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北京大學北美校友大會14日舉行,作為北京大學校友,四年前榮獲麥克阿瑟獎(MacArther Award)的美國華裔數學家張益唐受邀參加。美國華裔數學家張益唐,受邀參加2018北京大學北美校友大會。
  • e是無理數的一個初等證明
    自然對數e是由偉大數學家歐拉的名字命名的,它被稱為自然常數。它可以由下面2種形式表示。極限形式:以及冪級數形式:1744年,數學家歐拉就證明了e是無理數。又過了1百多年,法國數學家厄爾米特在1873年最終證明了e是超越數(即它不是任何有理係數多項式的根)。關於e是超越數的證明我們另外再講,這裡我分享一個在《數學的100個基本問題》中提到的非常初等的證明。首先考慮下面不等式:可知2<e<3,說明e不是一個整數,現在採取反證法。設e=p/q,其中p,q均為整數。
  • 無理數引發的第一次的數學危機,兩千年後才平息!
    然後經過一個特殊的時機,無理數就出現了。事實上,無理數從發現,到被承認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啊。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讓我們從公元前580年的古希臘說起,當時的古希臘有一個名叫做畢達哥拉斯的大神,相信提到這個名字,很多同學們對這個名字實在是太熟悉了。
  • √2的√2次方是無理數嗎?
    證法一:用反證法,設對於任何兩個無理數x,y,來說,z=xy都是無理數,那麼                            就一定是無理數.進而人們對無理數甚多了,可是對超越數的了解現在還極少,甚至還沒有入門;(2)超越數的數的測度遠遠大於無理數,意思說,無理數是無窮的,可是它和超越數相比,就幾乎是0個;就如同自然數是無窮的,可是與無理數相比幾乎是0個一樣的。換句話說:「幾乎」所有數都是超越數!
  • 一道困擾數學家2000年的難題,19歲少年一夜破解,命題有多難?
    一道困擾數學家2000年的難題,19歲少年一夜破解,現在的你也能!一道困擾數學家2000年的難題,19歲大二生一夜破解,命題有多難?在世界數學史上,能獲得「最偉大數學家」稱號的,不外阿基米德、牛頓、高斯、歐拉幾人。其中,高斯更有「數學王子」、「數學家之王」的美稱,人們還稱讚高斯是「人類的驕傲」。
  • 量子計算機、康威扭結、奧數AI,這是2020年計算機、數學重大突破
    國外知名科普網站Quanta Magazine,對2020年計算機、數學這兩門學科的幾項重大突破,進行了盤點。這裡面,有困擾了數學家50餘年的謎題破解,也有AI與數學結合的身影。當然,兩名數學家疫情隔離期間,破解陶哲軒挑戰失敗的百年數學問題,也榜上有名。一起來看看。
  • 量子計算機、康威扭結、奧數AI,這是2020年計算機、數學的重大突破
    國外知名科普網站Quanta Magazine,對2020年計算機、數學這兩門學科的幾項重大突破,進行了盤點。 這裡面,有困擾了數學家50餘年的謎題破解,也有AI與數學結合的身影。 當然,兩名數學家疫情隔離期間,破解陶哲軒挑戰失敗的百年數學問題,也榜上有名。
  • 中國數學家破解了著名數學難題
    八月15日從浙江大學獲悉,世界著名數學難題「法伯相交數猜想」被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劉克峰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徐浩成功證明,著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日前在浙大向他們表示祝賀。 「浙大數學中心解決了這個著名世界難題,我非常興奮,祝賀你們!浙大的學生是世界一 流的!這個難題哈佛沒能證明,你們卻證明了!」
  • 「民間數學家」北京趕場:我們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北京趕場:我們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2002年8月15日19:29  千龍新聞網   北京晚報  幾天之後將在北京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不僅是全球職業數學家的盛會,也將成為「民間數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