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戰略研討會暨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成立大會召開了,這一次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成立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可能大家不知道這次的規模有多大,27所高校組成的大聯盟,140位專家和學者參加了這次會議,可能是最強科技聯盟了。
這二十七所高校都是在這方面的佼佼者,在行星科學方面,匯集了國內的高端人才,想要在這一領域取得一次大突破,這才是最讓人期待的。這些高校中,很多都是中國在某個領域頂尖的高校,科研實力都是非常突出的,看到這麼強的陣容,這次應該會有大突破了。
27所高校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山東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同濟大學、洛陽師範學院、中南民族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南昌大學、香港大學、重慶大學、吉林大學、浙江大學。
這次的會議確定了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無福元擔任聯盟理事會主席,中科院院士朱日祥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行星科學的發展是我們未來地球科學的發展的重要領域,這次的科學聯盟將會培養更多的行星科學人才,鑽研更加前沿學科問題,吳福元院士表示,聯盟之間應該共享行星探測、以及行星最新的科學成果,通過這樣一個大平臺協同創新,朝著更高的目標奮鬥。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徐忠波副司長表示:要推進四個堅持,1.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把高層次人才培養作為學科建設的中心;2.堅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3.堅持問題導向,遵循學科發展規律;4.堅持聯盟間交流合作與互學互鑑。
如今高校之間聯盟合作的越來越多,例如:C9聯盟、E9聯盟,也有一些地域上的聯盟,這些聯盟的高校都希望能夠促進研究合作,大家都認識到,合作才能共贏,才能更快的出研究成果,這些是單打獨鬥所不具備的,你們怎麼看這個高校聯盟的成立?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