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球科學研究已經向深空進軍,27所高校聯盟,配置太豪華!

2021-01-09 易美雲學術

7月2日,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戰略研討會暨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成立大會召開了,這一次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成立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可能大家不知道這次的規模有多大,27所高校組成的大聯盟,140位專家和學者參加了這次會議,可能是最強科技聯盟了。

這二十七所高校都是在這方面的佼佼者,在行星科學方面,匯集了國內的高端人才,想要在這一領域取得一次大突破,這才是最讓人期待的。這些高校中,很多都是中國在某個領域頂尖的高校,科研實力都是非常突出的,看到這麼強的陣容,這次應該會有大突破了。

27所高校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山東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同濟大學、洛陽師範學院、中南民族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南昌大學、香港大學、重慶大學、吉林大學、浙江大學。

這次的會議確定了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無福元擔任聯盟理事會主席,中科院院士朱日祥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行星科學的發展是我們未來地球科學的發展的重要領域,這次的科學聯盟將會培養更多的行星科學人才,鑽研更加前沿學科問題,吳福元院士表示,聯盟之間應該共享行星探測、以及行星最新的科學成果,通過這樣一個大平臺協同創新,朝著更高的目標奮鬥。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徐忠波副司長表示:要推進四個堅持,1.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把高層次人才培養作為學科建設的中心;2.堅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3.堅持問題導向,遵循學科發展規律;4.堅持聯盟間交流合作與互學互鑑。

如今高校之間聯盟合作的越來越多,例如:C9聯盟、E9聯盟,也有一些地域上的聯盟,這些聯盟的高校都希望能夠促進研究合作,大家都認識到,合作才能共贏,才能更快的出研究成果,這些是單打獨鬥所不具備的,你們怎麼看這個高校聯盟的成立?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專門研究宇宙行星的高校聯盟誕生!高校各顯神通,你最青睞誰?
    日前,一個全新的高校聯盟——「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該聯盟由27所高校組成,分別是:  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山東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20多位院士一致支持:新增「行星科學」一級學科!
    宇宙最強高校聯盟2019年7月2日,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10位院士、50多位校長院長,以及教育部、科技部和國家航天局的相關負責領導出席見證。這個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牽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27家單位聯合發起的行星科學聯盟幾乎匯集了中國行星科學研究的主力軍,更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甚至被媒體成為「宇宙最強高校聯盟」。圖丨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成立 (攝影:任暉)國科大地球科學學院,是一個有著四十多年輝煌歷史的學院。
  • 行星科學一級學科建設兩周年
    《新華文摘》轉載論文的報導2019年7月2日,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戰略研討會暨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China Planetary Science Union,簡稱CPSU)成立大會在我所召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劉勇勝副校長、北京大學教務部傅綏燕部長、中國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張榮橋總設計師與王倩處長、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王赤主任與鄒永廖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謝小平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李春來副臺長和劉繼峰副臺長、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底青雲副所長、楊進輝副所長和魏勇副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刊副主編(執行)楊柳春以及來自全國27所高校相關學院的代表等近140
  • 「宇宙最強專業」—行星科學本科班誕生!
    行星科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它的建設是推動我國成為深空探測強國和行星科學強國的重要基礎,構建完善的行星科學教育體系勢在必行。 2019年1月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第四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11次會議評審通過了行星科學一級學科建設培育工作的申請,此後,行星科學的學科建設,正式開始。 2019年7月2日,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
  • 向地球深部進軍!中國鈾資源科學探測最深孔開鑽
    12月15日,我國鈾資源探測領域設計施工的最深孔——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鑽開鑽儀式在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相山鈾礦田順利舉行。 「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鑽項目是核地質系統向深部找礦進軍的一大戰略舉措。」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項目總負責人李子穎在啟動儀式上表示,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鑽的實施對獲取深部地質結構和鈾多金屬成礦信息,全面提升核地質深部探測技術和鑽探工藝技術水平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相山礦田作為我國最大的火山巖型鈾礦田,對我國鈾資源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上外...
    為推進我國語言學的跨學科研究,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近日成立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2020年6月20日上午,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召開。本次大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由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上海外國語大學語料庫研究院承辦。
  • 萬衛星院士:從深空探測大國邁向行星科學強國
    天文學視角相對宏觀,通過研究行星來理解太陽系乃至宇宙的起源和整體演化,典型問題如太陽系內外行星宜居帶、行星軌道遷移等;而地球科學更注重行星本身細節,通過研究行星來理解地球與行星的起源和整體演化,典型問題如行星多圈層耦合、行星宜居環境起源與演化等。深空探測的科學目標並不局限於任何學科,所採用的技術手段也多種多樣,以天文學和地球科學為主的眾多學科交匯融通,催生了行星科學,即行星科學脫胎於傳統學科體系。
  • ...屆中國高校生物學一流學科建設聯盟年會在中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
    10月19日,第二屆「中國高校生物學一流學科建設聯盟」在中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舉辦。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等二十四所高校生命科學學院的領導、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學與醫學事業部專家齊聚一堂,圍繞我國生物學一流學科建設中本科教育和人才培養的改革創新展開了熱烈討論。論壇由中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執行院長薛天主持。
  • 中國科學院院士潘永信:我國行星科學研究面臨重要發展機遇
    行星科學快速發展於上世紀下半葉美歐深空探測。行星宜居性及演化是行星科學的重大科學問題,其中有很多基礎研究和前沿問題亟須搞清楚。只有夯實這方面的基礎研究,才能為深空探測、尋找地外生命、未來開發和利用太空資源等提供科學依據。
  • 「圓桌問答」從地球到深空
    現在很多火星探測器已經去過火星,成功的已經有23次。從空間環境再到地表的地質勘察,可以看到很多痕跡,類似地貌可以在地球上的沙漠、戈壁灘地帶發現。從很多的間接證據,可以判斷火星以前可能是宜居的,而且根據一些大樣本,包括行星的整個演化、整個太陽系的演化,理論上推演發現,火星可能是在42億年前突然由於失去了內稟磁場,才慢慢變成現在並不宜居的狀態。
  • 27所高校學子角逐「地質+」雙創大賽—新聞—科學網
    11月26日至27日,2020年「地質+」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產教融合高峰論壇暨第三屆「地質+」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浙江地質科技創新創業園舉行,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27所高校師生、38個團隊項目入圍全國總決賽。
  • 從地球到深空,下一站是?
    他是我所在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當時為「應用地球物理系」)的首任系主任,是兩彈一星元勳,也是「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總設計師,是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另外,三天前,我國首次深空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我國真正的邁出了深空和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C9聯盟高校各自的王牌專業是什麼,你知道嗎?
    說到中國最頂尖的高校,非C9聯盟莫屬了,C9是中國首個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於2009年10月啟動。聯盟成員都是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一流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共9所高校;2014年,中國科學院大學也加入,坊間稱C10。
  • 汪毓明:從地球走向深空
    他是我所在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當時為「應用地球物理系」)的首任系主任,是兩彈一星元勳,也是「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總設計師,是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另外,三天前,我國首次深空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我國真正的邁出了深空和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又一個頂級大學聯盟成立,20所高校,堪稱西南「常春藤」高校聯盟
    高校聯盟,在近些年高校建設和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讓高校在人才教育等領域,有了新的嘗試和培養模式,也讓人才培養變得更加的全面和簡單,也正是高校聯盟有這麼多的好處,也讓我國的諸多高校在近些年積極的推行高校之間組建聯盟。
  • 又一重量級大學聯盟成立,11所高校加入!
    11月27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聯盟在成都成立,這標誌著成渝兩地高校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工作迎來全方位深入合作。成都理工大學圖書館作為聯盟首批理事單位,參加了聯盟啟動儀式。據悉,該聯盟包含了成都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大學等成渝地區11所高校。聯盟高校將搭建一個成渝地區高校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機構的交流學習與工作協作平臺,構建和完善雙城高校互幫互助、互學互補、互促互進的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合作機制。與會人員對聯盟章程草案進行了充分研討,並選舉確定了聯盟組織架構。
  • 中國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學專業高校排名
    中國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學專業也有很多好的大學,而且專業實力也很強,小編整理了中國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學專業大學排行榜,僅供參考! 中國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學專業高校排名 在中國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學專業大學排名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雄居第一位,北京大學排名第二位,成都理工大學排名第三位!
  • 中國137所高校實力登榜!
    今年入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榜高校中,共有137所中國高校,包括91所內地高校,6所香港高校,2所澳門高校和38所臺灣高校。其中,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本次排名中位居801-1000,內地高校排名第53位。
  • 中國科學院大力幫助的三所高校,都是中國知名大學,中科大在內!
    大家都知道中國科學院是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在解決關係國家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上,已成為不可替代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科院對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科院的幫助下,有三所高校目前已經成為了中國頂尖高校,那麼是哪三所呢?第一所就是被稱為「放得下一張安靜的書桌」的大學中科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中國科學院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
  • 探秘悅刻生命科學實驗室 一家電子菸企業為什麼要「向科學進軍」
    來源:環球網在去往位於深圳國際生物谷的RELX悅刻生命科學實驗室的路上,作為一名從事控煙報導多年的記者,我很好奇,一家電子菸企業為什麼要砸錢「向科學進軍」,是為了作秀,還是真想把電子菸減害做到極致。RELX悅刻創始人&CEO汪瑩表示,「科學是獲得信任的基礎,作為頭部品牌,我們有責任拓展電子霧化行業的科學邊界,不斷探索並回答未知。」生命科學實驗室落地,毒理研究探索「顯微鏡下的悅刻」作為一家電子霧化器品牌,RELX悅刻為什麼要「向科學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