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知識》基本概念講解:物體、物質

2020-07-26 紫衣霞光0519

物體:

我們可以把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質組成體稱為物體。在沒有學到《宇宙基礎知識》之前,地球上的陽人不知道宇宙中還有陰性物質和陰性物體。現在,我們要打破舊有思維的禁錮,不能以地球思維來判斷宇宙中的萬物。《萬物歸宗》這篇文章中所講的物體,是指在宇宙自然環境下形成的物體,不包括生命和生命創造的物體。這些物體有我們陽人看得見的,也有看不見的,這些物體中有一些是已經有生命居住的天體,也有可供生命去建立世界的現在還沒有生命的天體。

《宇宙知識》基本概念講解:物體、物質

物質:

物質就是宇宙空間中的能量在能量場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微粒。當然,不同層次級別的能量與能量場,就會形成不同層次級別質量的微粒。

《宇宙知識》基本概念講解:物體、物質

能量是如何轉化為物質的呢?

物質的本質就是「能量」。其實地球人所稱的物質就是以微粒形態固化的信息和能量。宇宙中並不是所有的能量都能轉化成物質,這是由能量所攜帶的信息決定的。宇宙中的不同信息之間互相作用而產生能量,產生的能量中本身就攜帶有發生作用的信息所具有的特點與屬性。

能夠轉化成物質的能量屬於一個大類,因為在這一類能量中就包含有許多不同層次級別不同種類與特點的能量。所以這些不同層次級別不同種類與特點的能量,會在宇宙綜合作用力場的作用下轉化成各種各樣不同層次級別不同種類與特點的物質。也就是說,固有信息是在宇宙綜合作用力場的作用下,通過若干年之後才會轉化成不同層次級別不同種類與特點的能量,而這些能量也是在宇宙綜合作用力場的作用下,通過若干年之後才能轉化成不同層次級別不同種類與特點的物質。

《宇宙知識》基本概念講解:物體、物質

其實,我們可以把這個漫長的轉化過程理解為,這些能量在綜合作用力場的作用下越來越穩定,最終以微粒形態被固定下來的過程。這就是能量轉化成物質的過程。

宇宙綜合作用力場的作用強度,決定了能量轉化成物質的速度。綜合作用力場的作用強度越大,能量轉化成物質的速度就越快,反之,就會越慢。

《宇宙知識》基本概念講解:物體、物質

——《萬物歸宗》講座

相關焦點

  • 物質世界的基本圖像
    1.1.4 溫度溫度在宏觀上反映了物體的冷熱程度,在微觀上反映了組成物體的分子的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多億年前宇宙在大爆炸中誕生時,它的溫度在以上。隨著宇宙膨脹,它急劇地冷卻,幾分鐘後溫度降到,宇宙中核出現;幾十萬年以後溫度降到,原子出現,宇宙變得透明。今天宇宙的溫度已冷卻到(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溫度變化見圖1-1-2。
  • 沒有這三個科學概念,宇宙或許不復存在。
    其實,在種種基礎的科學理論之後,存在著三個最基本也最不為一般人所知的概念,這三個概念如同三座基石,幾乎支撐著人類目前所有的科技認知。這一期,無眠就想介紹一下這三大基石。實在性實在性(客觀實在性)原本是一個哲學概念,在形上學的範疇中,實在性是指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的。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密度基本概念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密度基本概念》,僅供參考!
  • 宇宙是一個微觀宇宙與宏觀宇宙的物質系統
    ②宇宙又處處表現出它的標準化,一些基本原則在宇宙中非常通行,因此宇宙應該不是一個刻意創造偶然的場所。然而,不管我們的存在是普遍還是偶然,生命能夠在宇宙中被創造已經是毫無議義的了。「宇宙」的物質系統之中,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宇宙的物質性,隨著對宇宙了解的增多,對物質的認識深度也不斷地增加,如今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宇宙是一個完全可以理解的物質行為,雖然它本身並沒有智慧,但由於宇宙物質系統的精妙,就能使我們這種和宇宙以同樣的元素構成的物體能夠具有智慧,也就是說宇宙可以通過對原子等基本粒子的不斷加工使它們變得足夠的複雜和巧妙,直至生命的產生,當然這需要漫長的歷程來進化,所謂進化它是一個生命的專有名詞
  • 宇宙萬物千姿百態,什麼是最基本的物質呢?
    因此,我們按照宇宙中可見物質元素豐度來定的話,是不是氫和氦是宇宙中最基本的物質呢?簡單的說,就是宇宙恆星都是由等離子體組成的球,這些等離子球佔據了宇宙的可見物質的90%以上,向太空源源不斷的輻射出能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等離子體才是宇宙中最多的囝形態,是基本物質。
  • 宇宙物質和宇宙定律誰先存在?誰在支配誰?因果關係難尋覓
    01物質從宇宙中誕生宇宙膨脹誕生了宇宙中各種物質,並將能量轉化為物質歐米伽的測量確定了物質的平均濃度和使世界完美變薄所需的密度之間的比例。時間旅行是我們多年來一直感興趣的話題。一些理論,包括重力的概念,可以解釋為什麼時間旅行可能會是真實存在的。重力造成時空扭曲,使物體彎曲。因此,與地球表面上的物體相比,物體的運動速度要快一些。準確地說,這些太空衛星上的時鐘一天能達到38微秒。
  • 基本物質
    基本物質是人類一直在試圖確定的基礎性難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基本物質」也越來越細微,但是卻越來越模糊。所謂的「夸克」是有很多種類的細微物質,而且各種「夸克」質量、電性、電量都不相同,質量卻遠遠大於正電子和負電子,將「夸克」確定為基本物質顯然是極不科學的行為。最穩定、最微小這兩個基本條件「夸克」都不具備。將「夸克」確定為「基本物質就好像將敲碎物體的碎塊當成組成物體的基本物質。因此將「夸克」確定為基本物質是極為滑稽的。
  • 量子力學的一些基本概念,世界真的是被程序化的嗎?
    而空間在一般的人的想法中,就是存放物體的,而現在我們也很難想像空間究竟是什麼,這個隨處存在的東西,我們卻找不到任何答案。這很像程序中內存的概念,在程序中是無法感知內存這個外置的物理存在的,但是在程序內是可以知道這個東西被用來存放各種數據。到上個世紀末,宇宙學家發現宇宙正在加速膨脹,於是愛因斯坦首先提出有一個低密度的「暗」能量驅動著這個過程。
  • 宇宙是否存在沒有物質和暗物質的絕對真空?宇宙外是絕對真空嗎?
    這是個網上提問,我們來回答一下:一,這要看「絕對真空」的概念是什麼。標題中關於「絕對真空」的概念――「即沒有物質,也沒有暗物質的絕對空間」顯然是錯誤的。因為沒有物質也沒有暗物質的空間是不存在的,即一無所有的絕對空間是不存在的。關於這一點,十七世紀的笛卡爾已經闡釋的很明白了。
  • 「基礎理論」物,物質或物體
    物通常稱為物質或物體,是地球自然界的一部分,為人類意識之外的客觀現實存在,其種類繁多且性質各不相同,共同參與形成為地球,其中有約1300~1400萬種是有生命的生物。物質組成的地球物質是指在人們的意識之外獨立存在又能被人的感覺器官感覺到它的存在並被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現實實在,是構成宇宙間一切物體的實物和場,如空氣、水、食物、布、煤炭、石油、鋼鐵、銅、鋁、人工合成的各種纖維、塑料,以及光
  • 為什麼要對《宇宙知識》裡的名詞進行解釋?
    ;而且,他們對宇宙真相和生命真相的理解要比我們高出很多,由於我們不懂他們的語言,他們只能借用我們慣用的名詞概念來表達他們要傳達的內容,這就出現了很多名詞相同而含義不同的情況。為了能讓親人們對《宇宙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非常有必要對《宇宙知識》的主要名詞、概念做一番講解,使親人們不至於悟偏這一系列的高端知識。
  • 宇宙基本的理論是不含「長度」和「質量」這些概念的嗎?
    儘管地球上的大象比螞蟻重很多,一個星系看上去比一個原子大很多,但是一些物理學家開始懷疑,物質的長度和質量的差異不過是一場幻覺。他們認為,描述宇宙最為基本的理論是不含「長度」和「質量」這些概念的。大自然的本質裡沒有什麼長度和質量。
  • 我的物質基理(27)——實質、現象和概念
    我們所處的環境是一個物理環境,物質是一切自然現象和人類活動的基礎,人類認識自然之初就是對物質產生的結合體進行初級的認識,隨著認識的逐漸深入,人們逐漸對物體進行了細分,最終將一切物質物體分裂成了最小的正電子和負電子,當然也分裂出了比正電子和負電子質量都要大的各種中性或帶電性的物質結合體。正負電子是目前人類科學技術分裂物體的極限,因此,我將正電子、負電子定義為基本物質。
  • 怎樣理解運動、物質、時空、宇宙?
    宇宙的本質是運動。靜止是描述運動狀態的衍生詞。決對的靜止在宇宙的範疇內是不存在的。假若宇宙是靜止的,那麼,宇宙就是虛無。不會產生物質、時空、意識等宇宙萬物。由此推論:物質、生命不會一成不變的。也就是生命「長生不死」是不存在的。是與宇宙存在的本質相悖逆的。物質是運動的載體或表象。是宇宙由運動而產生宇宙凝聚的宇宙表象。這些表現宏觀到宇宙天體,微觀到粒子、量子。
  • 靈魂之外,神秘的夸克物質——宇宙的終極奧秘!
    靈魂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只因為他虛無縹緲無法感知。在地球上,靈魂屬於玄幻層次的東西,甚至連科幻都算不上,因為科學不允許靈魂的存在。華夏文化裡有一門學問叫做玄學,包括風水、坤輿、八卦等等許多門道。其中便有關於靈魂的講解。
  • 暗物質的提出,是否是人類向天文物理投降的一種概念?
    還是我們無法解釋這個宇宙中星系的結構呢?如果廣義相對論沒錯,引力的概念沒有出現顛覆性的錯誤,那麼這就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了:宇宙要保證現在這個樣子的存在,所擁有的物質應該是我們所能觀測到的物質的十到二十倍左右。
  • 7個宇宙知識讓你看懂星際穿越:黑洞蟲洞和平行宇宙
    那麼,要看懂這部豆瓣評分9.3分的神作,一本幫助你迅速理解這些專業理論知識的裝逼指南就變得非常急需啦。前方高能預警!!!接下來的敘述很可能造成「字都認識卻看不懂」的現象,小夥伴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哦!!要看懂這部電影,以下幾個名詞必須要搞懂:一、黑洞。二、蟲洞。三、奇點。四、五維空間。五、彈弓效應。六、時間膨脹。七、平行宇宙。
  • 暗物質是什麼,這種宇宙中最神秘的物質構建了宇宙的結構嗎?
    大多數天文學家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宇宙中不可見的物質遠遠多於我們所能看到的。科學家認為,包括所有行星、恆星和星系在內的可見物質只佔宇宙總質量能量的4%左右,未知物質佔宇宙總質量能量的96%。其中,暗物質佔宇宙的23%,73%是一種加速宇宙膨脹的暗能量。宇宙中的暗物質比構成我們普通世界的原子物質多得多。
  • 宇宙黑洞能吞噬一切物體,被吞噬的物體去哪了?科學家洩露真相
    宇宙黑洞能吞噬一切物體,被吞噬的物體去哪了?遺憾的是,即使如此,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依舊顯得不盡人意,宇宙中神秘的黑洞,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不得不說,這類黑色物質的質量十分龐大,無論是恆星、行星,還是光等物質,它都能輕易吞噬。在科學家們看來,黑洞的存在仿若巨大的漩渦,甚至沒有任何物質能夠逃脫它的手掌。
  • 宇宙之物質
    物質是什麼?一切客觀有形的存在都可以稱之為物質。大到星球石頭,小到原子電子光子,都是物質。物質是由什麼構成的呢?物質是由更小的物質運動組成的。我們學習物理後知道,萬物都是在不停運動,不存在絕對靜止的物質。宇宙在膨脹,星系在運動,地球在轉動,組成物體的原子在不停運動,電子,質子都在不停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