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
翻譯:汪榮鑫
校對:牧夫校對組
編排:陶邦惠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原文連結:
https://www.upi.com/Science_News/2020/05/01/Mars-magnetic-field-emerged-earlier-and-lasted-longer-than-previously-thought/1011588361615/
火星的磁場在大約45億年前開始形成,在37億年(原文為370萬年,根據上下文,此處應為37億年——譯者注)前仍然存在。Credit: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License Photo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火星古老的磁場出現的時間比科學家此前認為的要早,持續的時間也要長。
我們的地核並不是一大顆鐵球,而是不停攪動著的熔融金屬,這種攪動產生了一個強大的磁場。這種現象類似於將動能轉換為電能的發電機。火星,這顆紅色星球上的「發電機」(Dynamo)早已沉寂,但本周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雜誌上的最新分析表明,它的活躍時間比研究人員想像的要長。
「我們發現火星上的『發電機』在45億年前至37億年前之間運行,」該研究的第一作者、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地球、海洋和大氣科學系的博士後研究員安娜·米特爾霍爾茲(Anna Mittelholz)在一份新聞稿中說,「確定『發電機』的存在時間是認識行星演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迄今為止我們的發現與我們的認知非常不同。」
安娜解釋道: 「火星的『發電機』向我們講述了這顆行星的熱力歷史、演化過程,以及它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對於每個巖質行星——地球、火星、金星和水星來說,它都是獨一無二的。」
隨著新的火山巖石冷卻結晶,礦物會按照星球上的磁場的方向排列。此前,科學家們在42億至43億年前的火星巖石中發現了磁性特徵。科學家還觀察到,39億年前的火山盆地中沒有這種特徵。
但是最近使用新的衛星數據對火星巖石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這顆紅色星球的盧卡斯平原(Lucus Planum)的巖漿流中存在一個古老的磁場特徵,而且這個熔巖流形成於大約37億年前。
研究人員還在位於這顆紅色行星的北半球伯勒裡斯盆地(Borealis Basin)內部發現了磁性存在的證據。這個巨大的盆地形成於45億年前的一次大規模撞擊,熔化了大量的地殼和地幔。
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亞利桑那州行星科學研究所的高級科學家凱薩琳·詹森(Catherine Johnson)說:「我們的這兩個觀測結果表明,在火星歷史上已知的最早時期就已存在『發電機』,並且在許多人認為它已經消失的5億年後仍然存在。」
那麼為什麼火星上39億年前的巖石缺乏磁性的證據呢?作者認為,火星的「發電機」可能「暫停」了一段時間,然後在盧卡斯平原形成的時候重新啟動了。也有可能是古代的撞擊破壞了有磁性特徵的礦物巖石。
這項新的研究是由美國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n,MAVEN)衛星完成的,該衛星距火星表面僅幾千米,捕捉到更加細微的磁信號。這顆衛星更精確的數據可以幫助科學家區分靠近地表的巖石和埋藏在地殼深處的更老的巖石產生的不同磁力。
責任編輯:郭皓存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新SWAN彗星的離子彗尾
Credit: Gerald Rhemann
▲▲ 加入牧夫 ▲▲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