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犛牛肉:不可辜負的高原美食
來源:
發布時間:
2020-10-27 16:16:09字體:大 中 小《呂氏春秋》載「肉之美者,犛象之肉」,作為世界三大高寒動物之一,犛牛肉被譽為「牛肉之冠」。
遼闊壯麗的阿壩自然風光吸引著追求自由的人兒駐足,找到心中的遠方。阿壩州地域遼闊,全州大面積被天然草場和森林覆蓋,有極富集的自然資源。有一種世界稀有,中國獨有,金川唯有的犛牛新類群在這裡的山坡上、草地裡、湖泊邊,無拘無束地生長,它就是——多肋犛牛,具有15對肋骨,比一般犛牛多一對肋骨,這讓它的出肉率高達42%以上,是世界上現有犛牛品種中最為特殊的群體。在自然放牧條件下,其母牛初產年齡在3歲,比其他品種早一年產犢,且80%以上可一年一胎;屠宰的精肉率為42%,超過大多數犛牛品種;年產奶量可達到400公斤,比其他犛牛品種高 150-200公斤。
獨屬於川西北高原的多肋犛牛與其他犛牛品種一樣,犛牛終身不參與勞作,基本是隨季節逐野草而居的半野生放牧方式,極其原始自然的生長,一生中採食大量的蟲草、貝母等名貴中草藥。因此肉色鮮紅,有光澤,肌肉保持水分的能力強,肉的口味、嫩度好,食用品質高,富含豐富的蛋白質,比普通犛牛肉高4%左右,營養價值也優於普通犛牛肉:富含蛋白質和胺基酸,以及胡蘿蔔素、鈣、磷等微量元素,脂肪含量特別低,熱量特別高,對增強人體抗病力、細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顯著作用。
犛牛肉的吃法有很多種:滷製、爆炒、紅燒……都是常見的家常烹飪方式,最地道的藏族犛牛肉吃法當屬風乾和手撕,風乾犛牛肉是嘉絨藏族人民十分喜愛的美食,也是當地的一大特產。傳統風乾犛牛肉是藏區普通老百姓以最傳統的工藝製作,風乾肉一般在冬天,十一月底做。這時氣溫都在零度以下,把牛肉割下來,掛在陰涼處,風乾犛牛肉加以秘制配方後用陰處晾乾,避免暴曬,讓其冰凍風乾,即去水份,又保持鮮味。到了第二年三月以後拿下來烤食或生食,味道極其鮮美的。口味就是天然牛肉乾的味道,也沒什麼水分,幾乎沒有腥味,越嚼越香,吃過之後一定難忘。手撕藏犛牛肉是傳統反古還原,純天然綠色食品,精選肉質鮮嫩纖維較長的犛牛腿部肌肉為原料,採用藏地數十種植物調味,精緻而成,其肉質以高鈣、高蛋白、低脂肪著稱,口感鮮香味美,回味悠長,是不可多得的原生態健康、美味、休閒之佳品。
(由「金川縣2017年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