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明高:新能源技術要多路線均衡發展

2020-12-01 網易汽車

(原標題:從電池到充換電,聽歐陽明高談三大技術熱點及未來新能源汽車趨勢)

近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媒體溝通會上,就疫情衝擊下今年新能源汽車的表現,動力電池安全、氫能燃料電池、充電與換電三個技術熱點問題,以及在綠色復甦時代背景下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發表了主旨演講。 

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與去年相比相差不大

歐陽明高表示,今年初期疫情衝擊非常大,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的預期產生了一些影響,因為在這個時期,政府部門正在制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他本人也參與了規劃的制定。

他透露,由於疫情影響,規劃草案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目標是2025年市場佔有率達25%,最終的規劃是變成了20%。「但是現在看市場比我們想像的要好很多,國際對未來判斷的樂觀程度也超出我們想像。市場也比我們預期的要好一些,今年到現在為止,估計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和去年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尤其是今年的車主要是私人買的,產品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產品層出不窮,而且是各種檔次的產品都有,從高端品牌到經濟型全方位覆蓋。」

「新能源汽車最開始產業化時,我們曾提出『兩頭擠』的產業化推進戰略,即從大客車和微型車兩頭推動逐步擠入中間的轎車市場。」歐陽明高表示,現在進入了新階段,呈現出新的「兩頭擠」格局,即從高端和經濟型電動車這兩頭正在擠向中間性價比車型市場。「過去的發展歷程證明我們以前的判斷是正確的,現在的格局也是我們所期待的。」

在談及今年特斯拉在中國實現國產化時,歐陽明高認為,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時,國家採用的非常開放態度和政策是正確的。特斯拉讓很多猶豫的消費者打消了疑慮,對電動汽車產生了一個好的認知,特斯拉對新能源汽車做了一個很好的宣傳。「現在幾個新造車勢力的高端車型合計銷量已超過特斯拉,經濟型電動車五菱宏光(參數丨圖片)MINI EV的銷量也超過了特斯拉,中高端比亞迪品牌的車型也進入供不應求的狀態。全球汽車企業市值前十名中已有幾家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這是前所未有的大突破。」

從本徵安全、主動安全、被動安全三方面保證電池安全

今年以來,電池安全仍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關注焦點。歐陽明高提出,目前應對安全問題要從本徵安全、主動安全、被動安全三個方面來解決。

「本徵安全也叫『本質安全』。電池安全是設計出來、製造出來的,所以必須從設計、製造的角度,從根上提高安全水平。」 歐陽明高表示,以前設計電池,對電池發生熱失控的機理並不是很熟悉,尤其是當材料體系發生變化的時候。現在對高鎳三元電池熱失控機理,從科學層面上基本上搞清楚了。

歐陽明高指出,目前我國在比能量每公斤250瓦時以下的電池基本沒有問題,重點攻關的是300瓦時/公斤的高鎳三元電池。雖然在實驗室做出來的能達標,但這並不等於大批量生產的質量控制完全能達標,還需要一個過程,預期這兩年可以做到。

在主動安全方面,歐陽明高認為,主動安全要靠控制,靠電池管理系統,靠軟體,把使用邊界控制好,不要出現不允許、超出邊界的情況發生等。

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歐陽明高指出,「主動安全的控制、監控與管理是整車廠承擔的,但是整車廠對電池的理解總體上還沒有完全到位,整車廠原來不搞電池,初期大多數是由電池廠幫助做。整車廠承擔了這個責任,要有一個過程適應。」

此外,歐陽明高認為,還要解決被動安全的問題。

「一旦有電池熱失控之後,怎麼讓它不造成事故。」他表示,現在要做的是通過被動安全讓電池不燒起來。「當然有些極端情況,如車底電池包與路上井蓋相撞,這無法避免。但更多情況下,讓熱失控不燒起來是可以做到的。從技術角度可以做到,但是從工程角度、從大規模應用角度,目前還是偶爾會發生一些,但是會越來越少。」

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要均衡發展

今年以來,關於動力電池的未來發展方向也備受關注。但在歐陽明高看來,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要均衡發展。

「磷酸鐵鋰以前不能用於轎車,主要是體積比能量偏低。同樣的體積裝不了足夠的電池使它跑到400公裡以上。如今刀片電池等技術使磷酸鐵鋰電池體積比能量提升了約50%,續駛裡程能達到600公裡,取得了很大突破。」歐陽明高表示,磷酸鐵鋰本身比較安全、使用壽命長、成本相對低,比能量問題解決後,銷量會大幅回升。「最近三個月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都是同比上升100%以上,說明磷酸鐵鋰在轎車的使用在大幅度提升,而且從資源角度不需要稀有金屬,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值得在轎車中間推廣,成本也比三元電池低約20%。」

歐陽明高同時指出,雖然看到了產品新趨勢,但並不是說三元電池就不好,要均衡發展,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都得要,當然必須要在安全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比能量。

在他看來,技術競爭、技術競賽永遠都會持續下去。比如固態電池的競爭,科技創新的潛力是巨大的,所以還要不斷創新、不斷突破。

「國外有預測稱,到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會從2018年的100億GWh增加至2900億GWh,增長近30倍。我估計中國市場未來10年要增長10倍,到2035年增長20倍也是有可能的。這意味著,電池技術和產業未來都將大有可為。」歐陽明高表示。

氫燃料電池明年或迎來騰飛

對於氫能燃料電池而言,今年也是大熱的一年。「近兩年來,中國燃料電池產業取得了巨大進步,和五年前相比,各種性能指標都出現了大幅提高。」歐陽明高舉例稱,壽命和五年前相比提升了300%,「十三五」初期是3000小時,現在普遍到了12000小時。燃料電池技術在中國的產業鏈已經建立起來,空壓機、燃料電池膜等價格也在大幅下降。

歐陽明高指出,現在氫能燃料電池行業已不是一個「小行業」,企業都在你追我趕,整車產品,尤其是商用車產品不比國外差。

對於今年年底實現8000到10000輛的氫燃料電池車推廣目標,歐陽明高表示,

還是有信心的。他指出,國家的氫燃料示範推廣項目一旦開始,估計明年會騰飛。

不過,加氫站目前有些關鍵設備還要進口。歐陽明高透露,最近清華團隊牽頭在做冬奧會的氫能出行示範項目,一直在協調加氫站和氫安全事宜。與純電動車不同,氫安全更多在氫能領域,不在車內,所以對於氫安全和氫能的制儲、運、加這些環節,就需要大型能源企業的進入。目前中石化已宣布要在全國加油站建立加氫設施。

歐陽明高坦言,在燃料電池相關技術研發方面,我國還需要加強,比如壓縮機,國外有離子壓縮機,國內沒有。現在基本上全球和氫基礎設施相關的企業都已進入中國。中國燃料電池發展目前還要藉助國際力量。

「冬奧會期間北京、張家口要建30個加氫站,目前已完成訂貨,明年年底之前會全部到位。」歐陽明高稱,下一步正在思考氫燃料電池長途重卡的發展,其核心問題是如何實現經濟性。

現階段充電與換電不是非此即彼關係

在電動汽車充換電模式上,歐陽明高認為,現階段充電、換電要融合發展,不是非此即彼。

「從現階段看,換電對提高電動車銷量有好處,因為用戶買車就是擔心電池貴、電池壽命不夠長、電池不夠安全、電池用完如何處理等問題。」歐陽明高表示,對於商用車,不論是大商用車還是共享車、計程車,原則上換電是一種不錯的商業模式。但對於私家車而言,中長期看最好的方式還是充電,包括平時在家或者單位慢充(將來還有車網互動),高速公路長途時超快補電等。

他認為,要看到V2G和大功率快充技術的發展後勁。現在國網已經開始在北京試驗V2G車網互動充電模式了,私家車在家裡充電時候,車網互動時候充電要花錢,但還可以賣電。現有的車網互動的志願者已經做到充電和賣電平衡,甚至掙錢。如果未來能夠普及,用戶可能不會願意把電池給租賃公司。

事實上,現在歐洲已經開展350千瓦大功率快充。國內也在聯合開發超快充電系統,對一個續航600公裡的車,5分鐘補兩百公裡的電,這在技術上可以實現,同時這種不充滿的快速補電不會影響安全和壽命。

換電在哪裡最有意義?歐陽明高認為是長途重型卡車。在他看來,今年可能是卡車電動化的元年,公交車基本上都已實現電動化,接下來的增量主要在卡車。歐陽明高特別指出,換電對於轎車是個備選項,但對於卡車是必選項。

新能源汽車的重點是「新能源」

「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預期會比我們想像的好。」在談及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時,歐陽明高表示,有國外機構預計,2030年全球純電動車會在三千萬輛到三千五百萬輛之間。我國如果按照2030年新能源汽車佔比達40%-50%計算,那時汽車總產量將達到3500萬輛車是可能的,新能源汽車也將超過1500萬輛。雖然具體數字和實際可能有所差別,但符合趨勢。

歐陽明高強調,新能源汽車的重點是新能源。原先只說電動化,沒有說能源,在碳排放、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必須轉型強調新能源,新能源汽車要使用新能源。

他透露,當前中國的碳淨排放100億噸,等於2050年巴黎會議規定的全球的碳排放指標。2060年要實現碳中和,淨排放為零。這首先要靠能源體系的去碳化,而能源體系的去碳化要靠新能源汽車儲能,這是下一步新能源汽車的目標。用新能源汽車帶動新能源革命,實現高質量發展。

「如果我們把新能源汽車規模化,再把新能源革命帶動起來,傳統的汽車、能源、化工行業都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真正實現汽車代替馬車以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演講最後,歐陽明高如是說。

本文來源:新京報 作者:張冰 責任編輯:侯傑_NA3556

相關焦點

  • 聽歐陽明高院士談今年新能源汽車表現及三大技術熱點
    【EV視界報導】2020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26日在2021年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媒體溝通會上,就疫情衝擊下今年新能源汽車的表現,動力電池安全、氫能燃料電池、充電與換電三個年度技術熱點問題,以及在綠色復甦時代背景下,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和EV視界等媒體詳細表達了他個人的看法和判斷
  • 歐陽明高院士:現階段充電與換電要融合發展 不是非此即彼
    歐陽明高指出,這並不是說三元鋰電池就不好,要均衡發展,三元和磷酸鐵鋰都得要,但不管怎麼說,還是需要在安全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比能量,這個方面還需要技術的不斷進步,科技創新是無止境的。國外對全球電池發展有一個預測,到2030年會從2018年的100億G瓦時增長到2900億G瓦時,歐陽明高預計,中國市場未來10年會增長10倍,到2035年增長20倍也是有可能,電池技術和產業未來都將大有可為。
  • 歐陽明高: 三元鐵鋰、充電換電應融合發展,燃料電池明年騰飛
    燃料電池成本將下降七成到八成,難點在氫能產業的技術進步和降成本。充換電應均衡發展。私人電動汽車會以充電為主,商用車適合換電。未來換電重卡會大發展。技術路線上,基於化石能源,混動最好,基於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特別是純電效率最高。
  • 歐陽明高: 三元鐵鋰、充電換電應融合發展,燃料電池將騰飛_易車網
    燃料電池成本將下降七成到八成,難點在氫能產業的技術進步和降成本。充換電應均衡發展。私人電動汽車會以充電為主,商用車適合換電。未來換電重卡會大發展。技術路線上,基於化石能源,混動最好,基於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特別是純電效率最高。
  • 歐陽明高: 三元鐵鋰、充電換電應融合發展,燃料電池明年騰飛 - 第...
    燃料電池成本將下降七成到八成,難點在氫能產業的技術進步和降成本。充換電應均衡發展。私人電動汽車會以充電為主,商用車適合換電。未來換電重卡會大發展。技術路線上,基於化石能源,混動最好,基於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特別是純電效率最高。
  • 歐陽明高: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
    11月26日,百人會就論壇舉辦事宜舉辦了媒體溝通會,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院士介紹了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以下為發言速記:今天我想前面講一下今年在疫情衝擊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表現,最後說一下在綠色復甦時代背景下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中間我想就三個技術熱點問題和大家做交流:1、動力電池;2、氫能燃料電池;3、充電與換電。
  • 歐陽明高:面向2035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在7月2日的全體大會上,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科技委員會聯合主席歐陽明高發表了題為「面向2035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展望」的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的主要內容:借這個機會,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面向2035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展望》。分三點和大家介紹:第一,純電與純電驅動技術。
  • 歐陽明高:新能源汽車優勢針對可再生能源時代,純電動汽車2030迎爆發
    針對2019年新能源車市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在12月23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媒體溝通會上總結出了四大現象:一、國內市場遭遇補貼退坡陣痛與全球車企轉型新能源大勢並存;二、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的技術價值在全球越來越受重視;三、由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經濟性決定的市場前景已經非常明朗;四、新能源汽車推動新能源革命的戰略意義開始被認識
  • 新能源邁向中高級發展階段,未來兩年至關重要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院士、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首席專家張永偉先生出席現場發表主旨講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正在由發展的初級階段邁向中高級發展階段,未來將轉向以更多精力關注相關行業和高技術的協同。
  • 新能源汽車業邁向中高級發展階段:新勢力倒逼改革、新能源推動碳減排
    因此,如何把握「新基建」開啟的戰略機遇,在5G與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一步推動低碳化,如何給氫燃料、純電動、增程式、混合動力等不同技術路線的發展定位等一系列問題,也成為產業面臨的新課題。在碳排放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要用新能源汽車來拉動整個能源領域的碳減排。
  • 兩院院士在宜賓⑥|院士歐陽明高:我為什麼把唯一的院士工作站建在宜賓?
    歐陽明高:宜賓發展潛力大、市場廣闊。(宜賓新聞網 陳憶 攝)宜賓新聞網9月19日訊(記者 陳憶)在9月19日上午舉行的四川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暨院士工作站成立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介紹了為什麼要把唯一院士工作站落戶宜賓,同時展望了未來發展。院士站落戶:宜賓有潛力、有需要來宜賓的過程,前前後後是一個生動的故事。
  • 三元軟包崛起,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之戰未結束
    1月20日,國家863 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歐陽明高介紹動力電池專項研究進展。聽眾們發現,三家承擔新型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的企業,都選擇了三元軟包技術路線。在市場層面,三元軟包電芯的市場份額也在增長。孚能、萬向A123、多氟多、卡耐新能源、捷威、天能等企業都在批量供貨給整車企業,並不斷擠佔方形和圓柱的市場。
  • 積分制引發新能源車高耗能質疑 純電動路線或迎來細化修正
    除了陳清泉,在今年上半年還有兩位工程院院士在研究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並結合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特點之後,提出現行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路線需要進行調整。在楊裕生看來,新能源汽車在後補貼時代需要一個全新的指導思想,而原來的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方向已經不合時宜。「要發展以減排為核心要求的純電動車。」楊裕生表示,「純電動車有可能是排放嚴重的車,長距離和豪華型純電動汽車必然要多裝電池,這導致耗電量大,而中國的電主要來自燃煤。」
  • 那些年兩會傳遞出的新能源汽車「好聲音」
    四是以高成本為前提的兩大市場因素:特定環境和特定用戶。五是政策導向的四個誤區。  景柱認為,目前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最佳路徑,是汽車輕量化、節能減排和新能源技術齊頭並進。首先經過深混和插混技術,最終過渡到電動汽車或燃料電池汽車。
  • 千萬別笑哪吒汽車,合眾新能源靠山強過四大天王
    資質擋道:造車新勢力難邁的第一道門檻據2018全球汽車論壇公開數據統計,目前累計註冊的新能源政策企業多達503家,已經發布的品牌超過51個。新能源已經成為橋頭堡,任何一家企業都想插上一腳。不僅騰訊、百度、阿里紛紛站隊,董明珠、王建林早已加入,就華為也在近日流出造車新進展。
  • 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
    11月26日,百人會就論壇舉辦事宜舉辦了媒體溝通會,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院士介紹了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以下為發言速記:今天我想前面講一下今年在疫情衝擊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表現,最後說一下在綠色復甦時代背景下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 歐陽明高:動力電池熱失控的觸發機理及主動安全防控的研究進展
    針對此,6月23日,在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中國(青海)鋰產業與動力電池國際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進行了詳細闡述。
  • 燃料電池能否複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
    今天,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就來介紹一下燃料電池,看看它能否再現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  一、燃料電池的春天到了?  1.什麼是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是一種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化學裝置,又稱電化學發電器。
  • 歐陽明高:電池熱失控的三個特徵溫度和發生機理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團隊在全球率先對大容量動力電池進行了ARC試驗,闡明了電池熱失控的三個特徵溫度和發生機理,並介紹了熱失控和熱蔓延的控制研究進展。歐陽明高稱,經過大量實驗研究,總結出了電池熱失控的三個特徵溫度:自產熱起始溫度T1,熱失控引發溫度T2、熱失控最高溫度T3。其中,T2是最關鍵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