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醫保婦聯化身「藍色」指導員,走進小區爭做垃圾分類引領者

2020-11-29 澎湃新聞

縣醫保婦聯化身「藍色」指導員,走進小區爭做垃圾分類引領者

2020-11-24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進一步發揮機關幹部垃圾分類模範引領作用,近日,縣醫保婦聯志願服務隊走進城東社區,指導小區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

「你這袋垃圾裡有易腐垃圾,不能全部投放進其他垃圾桶裡!」身著藍馬甲的醫保局婦聯志願者方瑛對小區居民垃圾混投現象及時進行勸阻。「這袋紙巾中有這一塊西瓜皮,是很容易忽略,以後分類投放垃圾的時候一定要仔細。」隨後,方瑛幫助居民打開垃圾袋,將易腐垃圾撿出投進易腐垃圾桶內。

「這個快遞盒要投放到可回收物裡面去,我來幫你!」醫保局婦聯志願者黃枝娜對小區裡還沒習慣垃圾分類的奶奶說。為方便其他垃圾運輸車裝運垃圾,裝有其他垃圾的垃圾桶會被提前挪至路邊,待其他垃圾車裝運後,這些垃圾桶會及時放回至集中投放處。志願者們不僅將垃圾桶放回原位,還幫助指導員一起清洗垃圾桶和路面,確保小區居民有一個舒適、清新的生活環境。

此次垃圾分類進社區活動,縣醫保局婦聯擔負起自己的職責,當起清晨2小時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既協助社區確保垃圾分類工作落地生根、見到成效,又進一步增強了縣醫保局婦聯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素材來源:縣婦聯

素材來源:醫保局婦聯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縣醫保婦聯化身「藍色」指導員,走進小區爭做垃圾分類引領者》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競跑者】縣婦聯「五聯」機制打通服務群眾 「最後一納米」
    【競跑者】縣婦聯「五聯」機制打通服務群眾 「最後一納米」 2020-12-17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谷鎮凝聚「紅藍橙」力量 垃圾分類見成效
    在迎賓花園社區,身穿藍色志願者背心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楊文平自豪地說:我所負責的1號分類投放點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最開始不足10%的源頭分揀率,現在已經能夠接近40%的源頭正確分揀率。自5月1日實施垃圾分類以來,我就在迎賓花園小區進行桶前指導。
  • 「圍著人心轉」,垃圾分類「不難」
    「圍著人心轉」,宣傳入戶入心12日,記者走進江北新區頂山街道東方萬匯尊邸小區,隨處可見宣傳垃圾分類的「微景觀」。小區專門設置了一處「垃圾分類實物展區」,刷子、筷子、塑膠袋等展示在「其他垃圾」中,玻璃瓶、紙盒等展示在「可回收物」中……直觀又明了。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導11月初的一個清晨,在北京瑟瑟的寒風中,穿上黃色反光背心的張青(化名)站在小區門口的垃圾桶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她的任務是將廚餘垃圾桶裡所有的塑膠袋重新打開進行「二次分揀」,確保裡面沒有塑膠袋、玻璃瓶等物品。她和十來個同事是被小區物業招聘來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的。
  • 定時定點破袋投放,島城這個小區讓垃圾分類變成新時尚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為引導小區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行動,市南區香港中路街道辦事處徐州路32號海林花園啟用了全封閉定時、定點、破袋投放的新型垃圾房。經過一個多月的運行,目前小區居民已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好習慣,垃圾分類已在小區變成新時尚。
  • 垃圾分類齊動手—椒山初中、實驗二校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看過來
    小編這就帶你去看看為了探索建立垃圾分類工作運行機制,實現垃圾資源合理利用,按照縣委、縣政府創建「共建美麗家園」的要求,通過試點先行做法,結合工作實際,縣婦聯、縣教育局先行在臨洮縣第二實驗小學、臨洮縣椒山初級中學試點開展了垃圾分類工作。
  • 株洲: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走進火電小區
    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正在加速推進。4日上午,蘆淞區城管局聯合賀家土辦事處在火電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為居民普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倡導居民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行動中來。活動現場,蘆淞區城管局工作人員向前來參加的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資料,講解垃圾分類相關知識,並將不同種類的生活垃圾製作成卡片,現場教居民們如何分類。記者了解到,火電小區是老舊小區,老年人居多,針對這樣的特點,蘆淞區城管局和賀家土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通過形象的橫幅標語、垃圾分類小卡片遊戲等方式,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
  • 我分類 我承諾|21天,垃圾分類「變形計」
    >主動參與社區垃圾分類活動帶動身邊家人親友開展垃圾分類自覺成為垃圾分類的踐行者、宣傳者、引領者各級婦聯、最美家庭、巾幗志願者紛紛發起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活動在延慶區井莊鎮寶林寺村的「婦女之家」裡,婦聯主席孫彥萍正和其他執委、志願者,商量如何推進落實「21天垃圾分類巾幗行動」。
  • 東城版垃圾分類方案出爐,小區有兩種垃圾投放模式
    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近日,東城區印發了《東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和相關實施辦法。按照實施辦法,東城區住宅小區垃圾分類投放模式可分為固定式、流動式兩類,一些小區也可採取二者的組合模式。《東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社會單位垃圾分類全面實施, 所有街道開展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垃圾如何分類?
  • 垃圾分類,你我同行!看黃山網友從「理論派」轉變成「行動派」
    垃圾分類你我同行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麗!近日,安徽黃山文明網積極組織開展了「垃圾分類,讓城市更文明」主題活動,引導市民從日常做起,從小事做起,將垃圾分類從「理論派」轉向「行動派」。垃圾分類記心間 爭做傳播文明「小萌娃」圖為孩子們穿著綠色、灰色、藍色、紅色垃圾桶樣式表演服表演節目@「小萌娃」焦雨希:我們自編自導了關於垃圾分類的表演節目,希望通過我們的力量,讓更多人加入到垃圾分類中來!圖為孩子們動手實踐@「小萌娃」王慕菲:現如今,垃圾分類已然成為了一種時尚,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雙月追蹤|你進階為「會分垃圾的文明人」了沒?
    不過,對於1650噸/日的南京全市廚餘垃圾處理能力來說,廚餘垃圾遠還沒達到「應分盡分」。一種文明新風尚的形成,不是一聲令下就能戛然切換的。萬名分類指導員,垃圾分類的把關領路人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李名英就趕到新街口香居美苑小區,她在這裡擔任垃圾分類指導員,上班時間是上午7點到9點、下午6點到9點,但李名英總是提前一兩個小時到崗。
  • 數著手指念口訣,垃圾分類指導課走紅社區!一名講師排了40節課
    垃圾分類工作正在全城推進,很多社區也都抓緊時間利用暑假給老人和孩子們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環保課成為今年暑假社區課堂最主要的內容,不少垃圾分類指導員的日程都爆滿,一名資深垃圾分類指導員在這個暑假甚至被安排了近40節課,「幸虧我做了多年推廣,形成了很多課件,否則這個講課密度,備課都來不及。」
  • 垃圾分類宣傳「接地氣」臨安「十百千萬」行動出實招
    綠色雲直播、垃圾分類達人秀、巾幗宣講團培訓……隨著臨安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不斷推進,垃圾分類宣傳在大街小巷如火如荼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倡導全員參與,引領城市文明新風尚。今年,臨安區分類辦充分調動宣傳部門、新聞單位以及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組織開展「十態八進助力實踐、百村百講傳遞文明、千企百展引領風尚、萬名黨員入戶宣傳」四項主題活動,營造人人關心、支持、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引領臨安垃圾分類「新時尚」。
  • 科達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 倡導綠色綠色生活
    為助力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網格員積極為垃圾分類做好宣傳工作,為轄區居民講解如何進行分類。為提升轄區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的知曉度、認同度、參與度,通過入戶宣傳,使居民深入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引導居民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自覺、科學地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逐步形成垃圾分類及環保意識,養成珍惜資源、節約能源的生活習慣。
  • 呼和浩特市近期在多個小區擺放了垃圾分類主題景觀
    隨著全市垃圾分類工作的展開,近期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小區裡擺放了有關垃圾分類的主題景觀,不僅營造了濃濃的垃圾分類宣傳氛圍,也成為小區的一道亮麗風景。遠看是風景 近看有內涵1月8日上午,記者在水利廳小區採訪時,看見中央小廣場擺放著一個白色的垃圾分類主題景觀,由「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幾個字組成,旁邊是一個涼亭,裡面有幾位老人正在聊天。
  • 垃圾投進「美麗銀行」!十年磨出垃圾分類「廣州樣本」
    越秀區北京街都府社區的定時投放點也相當漂亮,還配有感應水龍頭和洗手液只要市民一靠近投放點投放垃圾,這個裝置就會發出各類提示音。「有害垃圾投紅色、餐廚垃圾投綠色、可回收物投藍色、其他垃圾投灰色」,街坊市民聽到錄音後,可以將垃圾對號入座。
  • 贛州經開區黃金嶺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初見「綠色」成效
    黃金嶺街道楊梅村作為贛州經開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之一,於2020年9月正式施行垃圾分類,建成了垃圾分類收集亭7個和1處大件垃圾投放點,同時配置7名垃圾分類指導員,4名垃圾分類監督員以及30餘名垃圾分類志願者,生活垃圾分類初見「綠色」成效。志願者正在協助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 北京市垃圾運輸車顏色將與分類垃圾桶逐一對應
    在石景山沁山水小區南區,垃圾分類指導員對居民投放的廚餘垃圾進行稱重,居民可獲得積分獎勵攝影/本報記者袁藝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市城市管理委獲悉,為破解生活垃圾「混裝混運」難題,本市將研究制定垃圾運輸車輛標準
  • 智能垃圾桶進小區:刷卡扔垃圾,垃圾分類還能換禮品
    小區多了「黑科技」 這排藍色的柜子,是做什麼的? 「這是智能垃圾桶,接下來咱們社區會給每戶居民發放一張積分卡,垃圾按分類丟棄,就能累計積分兌換生活用品了。」重慶市環衛集團巡檢員李義華介紹稱,智能垃圾桶目前正在重慶市推行,其中南岸區將會在10月底覆蓋6.5萬戶,其中包括6個街鎮52個社區和57個小區。 智能垃圾桶分為紡織物、金屬、塑料瓶子、一般塑料、廢紙、有害垃圾和廚餘垃圾。
  • 快板書、文化牆、雲直播 北京朝陽多形式宣傳垃圾分類
    清脆的竹板和精湛的表演將垃圾分類理念和知識傳達給在場居民,獲得現場居民陣陣掌聲。  快板的表演者均來自社區快板隊。此段表演是成員宋榮存結合垃圾分類自編自創的快板作品,用快板的方式倡導垃圾分類,讓居民加深記憶。  如今,在樓門長和垃圾分類宣傳員、指導員、監督員、分揀員的帶動下,棗北社區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到垃圾分類中,踐行環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