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半年生物教師資格證面試精選試題及中公教師命中分析
考題:高中生物《減數分裂》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高中生物《減數分裂》主要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回憶有絲分裂各時期的特點並播放有絲分裂多媒體課件,教師總結出有絲分裂重要的特點是遺傳物質複製後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分裂的結果是子細胞中染色體數與親代細胞一樣。
PPT展示三口之家的圖片,圖示有性生殖的過程。
(二)動畫演示,共同探究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初步了解減數分裂的相關信息(以精子的產生為例)。
(問題:減數分裂的概念,場所和結果;產生精子的原始細胞及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1.動畫演示: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過程。
2.動畫演示:同源染色體聯會時的動態變化和四分體形成過程。
3.動畫演示:減Ⅰ中期四分體排列在赤道板上,減Ⅰ後期同源染色體分離。
4.動畫演示: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5.動畫演示:次級精母細胞形成過程。
6.動畫演示:次級精母細胞到精子的過程。
提問:精細胞中染色體數目,DNA含量,染色體特徵與精原細胞相比有什麼變化?為什麼精子壽命很短?精子還能再分裂嗎?
7.再完整播放一遍減數分裂全過程,引導學生總結減數分裂過程:提問:減數兩次分裂各時期細胞名稱是什麼?染色體有哪些行為變化?
(三)動手體驗,形成概念
引導學生用橡皮泥模擬減數分裂全過程,加深對減數分裂過程的理解。
(四)小結作業,課外延伸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所學。課下請學生歸納形成配子的細胞分裂(減數分裂)的過程與特點。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請簡述減數分裂的主要特徵?【專業知識類】
【參考答案】
(1)減數第一次分裂主要特徵:
間期:精原細胞經過染色體複製,體積稍微增大,成為初級精母細胞。
前期: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聯會),形成四分體,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常發生對等片斷的互換。
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排列在赤道板兩側。
後期: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分別移向細胞兩極。
末期:細胞質分裂,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分裂成兩個次級精母細胞。
(2)減數第二次分裂主要特徵:
同有絲分裂,無同源染色體。
前期:染色體排列散亂。
中期: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後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2條子染色體,並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
末期:細胞質分裂,每個細胞形成2個子細胞,最終形成4個子細胞。精細胞經過複雜的變形成為精子。
2.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什麼?你是如何突破的?【教學設計類】
【參考答案】
本節課的重點是:精子形成的過程。為了突出這一重點,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出精子形成各個重要時期的動態變化,引導學生分別分析減數分裂各個時期的特點,對較抽象的概念,比如「四分體中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我配合照片以及模式化的示意圖進行講解。當學生對減數分裂有直觀的認識之後,師生共同用精煉的語言歸納總結精子形成的過程;之後引導學生合作模擬精子形成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通過模型建構,對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和行為變化有更直觀的印象,這樣減數分裂概念的形成就水到渠成。整節課我將現代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通過多媒體直觀教學和模型建構,有利於學生知識的建構。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活動從而突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