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物學上分析:愛情的本質,是「多巴胺」所產生的情緒

2020-12-05 Canliu

愛情的本質,從生物學分析,有兩個方面,一是荷爾蒙分泌所產生的波動,二是人腦中分泌出的多巴胺分子式:C6H3(OH)2-CH2-CH2-NH2物質,我們把它歸納為「情緒」。

荷爾蒙和多巴胺的區別

荷爾蒙是一種性激素,多巴胺是神經傳導物質,能給人帶來快樂,兩者相輔相成,荷爾蒙越是大量分泌,越是容易促進多巴胺的大量分泌,分泌的同時,對異性的渴望度,也會變得狂熱,迷戀,由此產生愛情的甜蜜和幸福感。

跟愛情有關的影視和文學作品,會刺激人腦的多巴胺分泌

甜甜的愛情,啥時候才能輪到我呀?我什麼時候,才能擁有一個貼心的伴侶?好想和喜歡的人,一起週遊世界!這些話,想必大家都已經在現實生活中聽到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現實世界,對人腦的刺激是有限的,很難讓人產生「代入感」(代入感,指在小說、影視作品或遊戲中讀者、觀眾或玩家產生一種自己代替了小說或遊戲之中的人物而產生的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人在現實世界中,會始終保持著理性思維,但如果在現實世界中,看一些與愛情有關的影視和文學作品,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陷入「輕度催眠」的狀態,促使多巴胺的大量分泌,更容易體會什麼是愛情。

比如,郭敬明的《小時代》,講述了四個從小感情深厚、有著不同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女生,在經歷友情、愛情、親情的巨大轉變中的故事。很多觀眾看完後,內心狀態百感交集,當場哭泣。

只不過這種狀態,持續的時間很短。

畢竟,人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強,不會讓這種狀態一直處於較高的水平上,會不斷將人體調整回正常的狀態,一旦這種狀態消失,人也就開始逐漸變得清醒,理智。

所以,越是這種觸動內心的影視作品,越是讓人有強烈的精神衝擊和身臨其境的代入體驗,這些從感官輸入到人腦的畫面,會短暫的造成個體意亂情迷,有些男生在追求女生的時候,選擇在電影院表白,就是這個目的,因為成功率會大大提升。

愛情的本質,僅僅只是一種情緒(Emotion)

情緒,是以個體願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想要擁有愛情,就要彼此都擁有這種情緒,而產生這種情緒的條件,在前面也說了,主要是在荷爾蒙跟多巴胺的作用下產生的。

沒有該情緒的人,在戀愛的過程中,就會表現,態度冷漠,愛答不理,對方也會下意識地認為:「你不喜歡我,對我的感覺,沒有我對你那麼強烈」。

所以,想讓對方對你產生愛你的這種情緒,還需要一個非常硬核的前提條件:吸引力。

吸引力法則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人與人之間想要保持長久舒適的關係,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壓迫、捆綁,奉承和一味地付出,以及道德式的自我感動……

要知道,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能量場,都有某種特定的振動頻率,相同振動頻率的事物會相互吸引。就像兩塊吸鐵石,朝內的方向會瞬間粘在一起,朝外的方向,則會相互排斥。

總結:愛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終於人品。這些說的都是個人外在魅力的表現,努力提升個人魅力,會使你成為焦點,由此來吸引對方的目光,讓對方走進你的圈子。

你好 ,陌生人,我是Canliu,我在這裡自足自給,把一些瑣碎的情緒寫成文字,這裡面有你發生過的,和未曾發生的,我們都是孑然一身,開始和結局都是如此孤獨,很高興遇見你。求關注!

相關焦點

  • 生物學角度告訴你「愛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
    神經生理學實驗結果顯示,生物學愛情為不同的激素和神經遞質所驅動,並使戀愛個體產生不同的行為反應,如:性慾主要被性激素(雄激素和雌激素)所驅動,而吸引主要為腎上腺素、多巴胺和五羥色胺所驅動;故在由性慾所致的相互吸引過程中,戀愛主體表現出遇到心上人時冒汗等生理反應(由腎上腺素增加所致),在宏觀上表現出精力增加、睡眠或食物的需要降低、注意力集中並能夠在戀愛關係的細節中尋找到快樂等行為(由多巴胺增加所致
  • 多巴胺與愛情
    中腦的神經原物質多巴胺(Dopamine),則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從理論上來看,增加這種物質,就能讓人興奮,但是它會令人上癮。多巴胺在前腦和基底神經節(Basal Ganglia)出現,基底神經節負責處理恐懼的情緒,但由於多巴胺的緣故,取代了恐懼的感覺,因此有很多人的上癮行為,都是因多巴胺而起的。
  • 相比一見鍾情,「日久生情」的愛情更長久?心理學家解析多巴胺
    「一見鍾情」,指的是兩個人在段時間內,建立起來的某種愛戀,很大程度上來說,這都是基於二人的外在所決定的。之所以有些人在第一次接觸時,就與對方有「觸電」的感覺,原因就在於「首因效應」和「吊橋效應」的影響。
  • 是什麼在影響你的情緒? 人腦中的恐懼感是如何產生的?
    人體內的快樂激素     人體內產生的快樂激素有多巴胺、內啡肽等。     多巴胺是什麼?它是一種能帶來能量和動力的神經傳導物質,不僅能左右人們的行為,還參與情愛過程,激發人對異性情感的產生。此外,多巴胺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還跟愉悅和滿足感有關。
  • 做營銷,關鍵是讓受眾產生多巴胺
    但是,愛情確實能產生這樣的威力,這樣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深陷在愛情中不能自拔的原因。首先說說吸菸,香菸中的尼古丁會令人上癮,是由於尼古丁刺激神經元分泌多巴胺,使人感到快感。因此,近年的一些戒菸研究,都以針對多巴胺來進行。而吸毒的道理差不多,當吸毒者注入、吸入或吞下毒品時,大腦中的快樂神經圈被劃出一道直線,大大縮短了多巴胺的傳遞距離,加強了大腦中的快樂感受。
  • 愛情的本質是什麼?盤點你體內那些「撩人」的化學物質
    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讓「愛情分子」這個概念變得耳熟能詳,仿佛在顯微鏡下,人們已經對愛情瞭然於胸。 誠然,科學家們已經窺探到關於愛情化學本質的一些規律,但距離闡明全貌還長路漫漫。它的存在能夠直接影響人類的情緒,消除人們關於恐懼等負面情緒的感受,傳遞亢奮和愉悅的信息。 行為心理學家認為,當人們的決定帶來了良好的效果,大腦會用愉悅感「獎勵」人們並促使人們繼續這樣的行為——在這樣的「獎賞系統」中,執行獎勵的物質,正是多巴胺。
  • 你以為多巴胺只和愛情快感有關?它卻還關乎成癮和精神分裂症
    你以為多巴胺只和愛情快感有關?這一「多巴胺愛情理論」在網上熱傳,「當兩人相互吸引時,丘腦就開始下令分泌『愛的使者』——多巴胺。」事實上,多巴胺並沒有人們想像中這麼浪漫,除了愛情和快感,成癮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也和多巴胺有關。多巴胺是存在於中樞神經系統中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是一種能直接影響人的情緒、激發人對異性好感的神經傳導遞質。
  • 讀懂多巴胺,讀懂你的情緒,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而這得益於我長期以來在生活裡面對日常狀態下的情緒反應的一舉一動的反思與反省,因為當你把現實中的事例與背後產生的情緒通過不斷的多次練習後對應上時,當動作發生時,你就已經知道情緒已經存在潛意識了,隨時有可能被一些小事情觸發。
  • 心理學:多巴胺,它會導致男女之間產生「一見鍾情」的感覺
    男女之間為什麼會產生一見鍾情的感覺?「一見鍾情」的愛情怎麼樣能夠走得長遠?心理學發現「多巴胺」,它會導致男女之間產生這種錯覺。什麼是「多巴胺」?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最為豐富的兒茶酚胺類的神經遞質,它作為神經遞質來調控人的中樞神經系統。
  • 運動產生多巴胺——讓你緩解壓力,愉悅心情
    >  多巴胺是人自產的,可以使人快樂,可以使大腦變得更聰明多巴胺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著名學者布蘭登·阿拉戈納將這種多巴胺戲稱為「愛情的毒藥」。人類總是舊情難忘,實際上是多巴胺作用的結果。它不僅能左右人們的行為,還參與情愛過程,激發人對異性情感的產生。  多巴胺有助於運動員進入最佳競技狀態。運動員出色的運動除了身體素質相關的基因,例如肌肉功能和血氧代謝能力等方面外,堅強的意志力也非常重要,多巴胺就與此有關。
  • 華少「愛情多巴胺「理論引熱議:多巴胺到底是福還是禍?
    愛情電影《如影隨心》最近在影院放映,雖然因為各種原因,電影口碑和票房雙「撲街」,但片中華少飾演的醫生鄭可在面對想要離婚的伴侶時,發表的一番關於愛情與多巴胺的理論,卻讓很多人影響深刻,在網上引起熱議。
  • 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這些物質決定幸福
    在研究抑鬱症、躁鬱症這些人類痛苦的情感機制時,科學家意外地發現,愛、愉悅、舒適、充實,這些被認為是幸福的組成元素其實也有著生物學意義上的構成。 「行動的荷爾蒙」——多巴胺 得益於生物學研究以及大腦造影技術的進步,神經生物學家從1970年開始,持續進行著深入大腦結構的研究。
  • 愛情是一種很玄的東西?揭秘那些與愛情有關的激素
    從生物學的角度講,愛情的產生是某個特定的人的外貌、聲音、氣味、行為、語言等,刺激人的大腦,分泌出相應的化學物質,讓人產生了浪漫、幸福、快樂、輕鬆的感覺,形成了早期強烈的衝動,即我們所說的「愛情」,科學家將這些化學物質稱為"愛情激素"。而我們所說的荷爾蒙,其實是激素的總稱,並不完全與愛情有關。
  • 愛情促使多巴胺分泌以緩解疼痛
    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愛情有助緩解疼痛,可能有助科學家研究出新的止痛方法。
  • 運動中的多巴胺到底是何方神聖?
    有人說運動可以產生多巴胺,多巴胺可以使人快樂,多巴胺可以使大腦變得更聰明,多巴胺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它又是什麼靈丹妙藥呢?據英國《衛報》12月5日報導,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的學者專門對這種動物進行了跟蹤,研究它們的大腦和行為,分析它們的愛情產生與消亡過程,結果學者們結合二者後發現,當雄田鼠和雌田鼠交配以後,雄田鼠就會一生一世忠於雌田鼠,每當這個時候,雄田鼠的大腦就會釋放出大量多巴胺———一種名為「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
  • 這3句「話」,能快速提高男人對你的「多巴胺」,你學會了嗎?
    愛的本質實際是一場化學反應 在情感的變化中我們常常會提到「多巴胺多巴胺即一種由人體大腦釋放的神經遞質,這種分泌物關乎著人類的情緒、感覺,對情慾也佔主導作用。 多巴胺分泌會讓人產生幸福、歡愉的積極情緒和感覺,當男女產生好感,大腦會迅速分泌大量的多巴胺,隨之而來就是產生的濃烈的愛意的情感。
  • 「你們能在一起,多虧了多巴胺,愛情是怎麼發生的?」
    多巴胺還能夠讓我們產生快樂,或者說快樂分泌多巴胺。如果多巴胺分泌的滿分是一百分,那麼當你聽一首喜歡的音樂,多巴胺的分泌能夠拿到三十分,能夠吃上自己夢寐以求的美食,多巴胺能夠分泌拿到七十分,而當你們遇到自己喜歡的人的時候,多巴胺分泌將能拿到一百分的滿分……
  • 從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告訴你:男人為什麼會出軌?
    其次,腦科學的研究發現,人類大腦有三套基本腦系統主管求偶和繁衍:一種控制性慾,一種反射浪漫愛情,另一種掌管情緒情感。三種神經系統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形成各種靈活的組合,調控複雜的人類繁衍策略。這三種腦系統協調工作的同時,他們的關聯度並不總是高度一致。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在對Ta的親密伴侶表達深沉的愛慕之時,仍有可能對另外一人產生強烈的浪漫情愫。
  • 心理學帶你了解愛情的本質,告訴你如何維持愛情
    文學上說,愛情就像一場修行,有些人一兩場就修成了正果,而有些人卻屢戰屢敗,憤世嫉俗;生物學上說,喜歡一個人時,和ta在一起,能讓我們的大腦中產生足夠多的PEA(最基本的一種愛情物質稱「phenylethylamine」(苯基乙胺),簡稱PEA),此時愛情就產生了;心理學上說,愛情是人際吸引最強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個體對異性個體產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級情感。
  • 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內啡肽——這些物質決定幸福
    在研究抑鬱症、躁鬱症這些人類痛苦的情感機制時,科學家意外地發現,愛、愉悅、舒適、充實,這些被認為是幸福的組成元素其實也有著生物學意義上的構成。    「行動的荷爾蒙」——多巴胺     得益於生物學研究以及大腦造影技術的進步,神經生物學家從1970年開始,持續進行著深入大腦結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