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稱呼父親的兄弟的孩子,要叫堂兄、堂妹等等。大家知道為什麼要用「堂」這個字嗎?「令堂」又為什麼能指代「母親」的意思呢?
明_藍瑛_雪溪圖
"堂"這個字牽涉我國古代非常有趣的建築格局。
▲堂,金文字形,這個字形出自河北平山中山王陵戰國時期的中山王墓宮堂圖,是一個會意字,上面是"尚"的省寫,下面是"土"。
關於"尚"字,左民安先生認為中間是屋牆,下面是屋牆上開的窗戶,最上面的兩橫是煙氣上騰的樣子,因此"尚"會意為煙氣從窗戶上升騰而起,引申為"高出"的意思。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尚"字像酒器,表示舉杯致敬之意,引申為崇尚。還有人認為下面像有窗的房屋,上面像分開之形,意為分成兩面的尖斜屋頂,引申為高大。
綜合各家看法,"堂"的這個字形會意為土臺上所建的高大建築。
▲堂,金文字形,這是《說文解字》中收錄的籀文寫法,很明顯也是一個會意字,最下面是一堆土,土堆上面是"尚"的省寫,最上面是樓臺重疊的形狀,會意為建在土地上的很高的房屋。
▲小篆字形,變成了一個"從土尚聲"的形聲字。
《說文解字》:"堂,殿也。"針對這個解釋,段玉裁批評道:"許以殿釋堂者,以今釋古也。古曰堂,漢以後曰殿。古上下皆稱堂,漢上下皆稱殿,至唐以後,人臣無有稱殿者矣。"意思很明白。簡單來說,"堂"要高於一般房屋,"堂形四方而高",因此可以引申為盛大或者容貌壯偉的樣子,比如堂堂大國、相貌堂堂、堂皇,等等。
古人的每個獨立建築單元(院)內一般分三個部分:堂、室、房。最前面是堂,主要功能是祭獻神靈,祈求豐年,不能住人。
在"堂"裡舉行祭祀活動的時候,要在西南角,這是因為古人的房子面南背北,陽光從南邊的窗戶射進來,室內背光處為西南角和東南角。西南角這個方位最為尊貴,有一個專用的稱呼叫"奧",是黑暗、幽深的意思,因此有"一窺堂奧"一詞。"堂奧"即指堂的深處,也比喻深奧的義理,深遠的意境。
"堂"高大軒敞,又是祭祀的重要之地,因此古人就把父母尊稱為"高堂"。"堂"後來引申泛指房屋的正廳。傳統上,一家的主婦,也就是母親要住在東房的北部,房、室相連而沒有北邊的牆壁,因此用"北堂"來指代母親的住處,後來也用來稱呼母親了。
萱草是一種草本植物,據說可以使人忘憂,遊子出門遠行的時候,常常要在母親居住的北堂的臺階下種上幾株萱草,以免母親惦念遊子,同時讓母親忘記憂愁,因此就將母親的居處稱為"萱堂"。唐代詩人聶夷中有詩:"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令堂"更是對對方母親的尊稱。
古人很注重家庭觀念,常常是數代人住在一起,在同一個"堂"祭祀,因此叫數世同堂,同一個祖父而不同父親的兄弟姊妹因此稱堂兄弟、堂姊妹。
重返語言歷史現場,原來漢字這麼有趣!
哪些字光看長相就知道它要說什麼? 哪些字找到了另一半,卻從此過著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哪些字被挪作他用,卻從此一借不還?哪些字被誤用、錯用了一兩千年?哪些字命運多舛,後來誰也不認識它原本的意思?還有哪些字等級森嚴,又有哪些字有滿肚子學問?
本書詳細講解了每一個漢字字形的演變,而且由漢字字形入手,講解了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社會的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尋找中國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