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小升初,僅次於高考的階層之戰

2021-01-08 芥末堆看教育

圖片來源:Unsplash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真實故事計劃(ID:zhenshigushi1)作者:崔玉敏 溫麗虹

「小升初」正在成為高考的前哨戰。高考已經溢出高中三年,延伸到孩子的低齡階段,處在一線城市的家長們,賭上自己的精力和金錢,傾盡所能為孩子謀劃,將整個家庭改造成了適應教育模式的戰爭機器。「小升初」白熱化,背後是一個個疲憊的家庭。

阿亮 38歲 香港 大學研究員

為了孩子能穩妥地進入名校,我拼盡全力

在朋友和家人眼中,我是個慢性子的人,但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卻無法佛系。

香港的教育戰線,幾乎可以說是從孩子還在子宮裡就開始了。

當時,我和妻子打聽,在香港,孩子如果是9月以後出生,得跟第二年的孩子一起入學。這簡直是輸在起跑線。香港三四月份氣候宜人,也不太忙,是生產的黃金時間。懷老大時,我們一家算準日子,從前一年四月開始備孕,最後終於趕在六月「中獎」,預產期在第二年3月底。

3月31日當晚11點多,妻子的肚子還沒有動靜,我們有些坐不住,和護士合力,用力去推她的肚子。幸運的是,孩子最終趕在4月1日零點前出生。

在香港,貴族家庭的小孩和小商販家的小孩差別大了。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進好學校,跟有錢人家的小孩做朋友。

孩子上幼兒園時,我和妻子就削尖腦袋。由於香港的幼兒園大多只上半天課,家裡需要有人專門照看小孩,妻子是公司文員,不能輕易離開工位,我就放棄了一家公司報酬豐厚的工作,在一所大學做研究員,薪酬不高,在香港甚至算是底層的薪資。妻子工作忙,帶娃的重擔算是落到我頭上。

幼升小的時候,大兒子上了我們片區一所不錯的小學。當時有一些教會學校,孩子如果是信徒,上學會容易的多,看到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上教會學校帶著孩子受洗,我對這種操作不屑一顧。大兒子三年級的時候,我跟院系的一位教授閒聊,教授提醒我,要準備小升中了,「語數外史地生的輔導班,要趕緊去排隊上起來」。教授有一個女兒,我們每次碰到一起,總要聊孩子。他是過來人,很有經驗,聽了這話,我開始緊張。

香港中學是六年制,初中高中通常在一個學校,小升中,堪比內地的中考。對於普通人家的孩子,政府統一進行的「學位分配」。

研究完香港小升初的考試規則,為保證兒子能衝進前1/3的A檔名校,甚至幸運的話,可以衝刺第一輪自主擇校學位,我們給孩子報了全科輔導班。每天下課補一科,周六補全天,加上學校課業,孩子每天得凌晨才能睡覺。

高強度的補課花銷巨大,每周要花掉兩千塊,這上的還是平價補習班。

不過,這跟教授比起來不算什麼。為了孩子上學,他特地選擇了香港中西區的房子,除了是學區房,性價很低。他妻子懷孕後就離職了,一直把孩子帶到小學,照料女兒穿梭於各種輔導班,鋼琴,油畫,芭蕾,英語,數學……他女兒凡有比賽必參加,數學、美術、鋼琴……就算得不到獎,也會有參與證書,優秀獎之類的安慰獎,全國性的比賽還可以加分。

學習、比賽任務繁重,教授的女兒不堪重負。有一次他向我抱怨:「我女兒問問題的時候,都是說,你告訴我答案。我不要你給我解題,我要先把答案寫上去交作業。」說著連連搖頭。

在教授的引領下,我也開始關注香港和內地大大小小的比賽,帶老大去參加。一開始,我們只想讓大兒子上個片區的好學校。可小孩子之間也會攀比,大家都還是想上名校,我們開始擔心如果上不到名校,老大會好自卑。

大兒子成績很好,又有比賽證書,足夠名校的要求。我們就給他從A檔輔導,轉到了保名校的金牌輔導班。對孩子的要求,從前10%的成績,變成保證各科要接近滿分,至少要在本校排名前十。

上了金牌輔導班後,老大五年級開始,都要半夜一兩點才能睡。周六周日都在上課,一個月要花掉一萬塊補課。

同事說我這兩年肉眼可見地疲憊了。房貸、一家人的大小開銷,大多靠妻子來支撐,輔導孩子的事情就交給我。早上要早起送他們上學,晚上還要接送他們去輔導班,回家幫他們輔導功課。大人拼命,孩子也拼命。

要說最拼命的舉動,還是老大五年級時,我讓他受洗了。名校要麼基督教,要麼天主教,孩子已經挺優秀的,再多墊墊腳,保證萬無一失。

好在大兒子在第一輪自主擇校時,面試順利。奮戰三年後,被名校聖保羅錄取了,一切仍在繼續。開學時,升入小學高年級的小兒子也要正式進入準備小升初的備戰階段。

芬姐 34歲 廣州 全職媽媽

離高考還有9年,我已經感受到前置的壓力

我的大女兒今年9月份升5年級。早在3年級結束的暑假,我就開始為她的小升初做準備。

我小時候,高考是決定命運的獨木橋,爸媽嚴格把好高考這年。現在這種準備已經前置,因為我覺得好的教育有慣性,從上好小學、好初中到重點高中,一年都不能鬆懈。

廣州小朋友升初中,大部分採用學區劃片的方式。片區裡有好的初中,家長一般不會太緊張,但如果有教學質量差的學校,家長就會怕小朋友派位到那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為了 「逃離」這些學校,家長們會幫孩子升入辦學質量好的民辦初中。因此,讀各種課外班、參加各種比賽不可避免,都是為了面試民辦初中時,能交出優異成績和體面簡歷。

我們所在的片區,有一家教學口碑很好的公立學校。可是,公立學校生源參差不齊,學生能力不同,難免按資質分班。大女兒學習成績不好,我們怕她被分進通俗說的「差班」裡,所以還是想努力訓練女兒進民辦初中,做兩手準備。我打聽過,心儀的那所學校,往年會讓學生交簡歷,面談後才考慮是否錄取。所以我很早就開始打造孩子的「簡歷」。

起初,我送孩子去學跳芭蕾舞,這是我從小就想學的。如果女兒邊學邊考級,面試時拿出證書和優雅的才藝,一定能為她加分。但她不喜歡芭蕾,上課心不在焉,於是在她勉強考了2級證書後,我放棄了。出於相同的原因,象棋班也給她停掉。現在只剩網球、繪畫、鋼琴、歌唱班,我喜歡的剔掉,留下她喜歡的,學起來不累。

圖|女兒在彈鋼琴

現在,我和丈夫每月30%的收入花在她的課外學習上。等第二個寶寶長大,60%的家庭收入得投入其中,經濟壓力可想而知。沒有孩子之前,我也是個喜歡打扮的女孩。現在不是了,好幾次我看上衣服或包包,踟躕許久,最終作罷。留著錢給孩子報班吧,這句話總突然蹦出來。

簡歷中,家長的表現也很重要,這是一位民辦初中的老師偷偷告訴我的。有的學校提倡教育中「家校合一」,會將家長與學校配合度納入參考,評估家長願意花多大精力參與親子互動、配合糾正孩子不良習慣。

那之後,我更積極地參與學校組織的親子活動、配合班級家委會。比如端午節,我們準備物料,到學校教學生做粽子,這樣的活動逢年過節都會有。進入家委會不難,志願參加,只是很多家長嫌麻煩,覺得是免費付出,往往推脫掉。我平時有工作,但每次得知有活動,就會提前處理好工作,一次不落地參加。

做了這麼多,最終體現到簡歷裡可能只有一句話。漸漸地,我覺得我和孩子的距離被拉近了,很值得。學校每年會評比「優秀家長」,我希望在女兒畢業前,也能拿到那張證書,放進她的簡歷裡,幫到她(害羞地笑)。

我並非要孩子長成具體的人才,只是希望她人生能有更多選擇權,而不是被動地等待別人挑選、派位。她無法擁有我小時候單純玩樂的童年,我很無奈。但如果她不努力,一旦被同齡人甩在身後,我怕她更不會擁有快樂。

獨立品茶人 北京 年齡 職業不願透露

海澱區的父母,為培養「牛孩」All in

我家在北京海澱,我是碩士學歷,工作也在體制內。我希望孩子長大了在科學方面有所成就,當一個發明家。為此,孩子除了要在應試方面保持高水準外,還需要維持對各種事物的興趣,二者恰好是矛盾的。

關於應試教育,我曾看過一個漫畫:讓喜鵲,猴子,烏龜,大象,金魚站隊。面試官說:為保證公平,每個人都必須接受統一的考試,請爬上那棵樹。我不太認同漫畫裡講的。每個孩子的天賦不一樣,不能夠用同一個標準去衡量。「如果以爬樹的本領去判斷一條魚的能力,那他終其一生都會以為自己是一個笨蛋」。

但在中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下,任何孩子,都繞不過去這種考試。繞不過去,就得攻克它。我想到的辦法是把考試能力當成一種能力來培養,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在科學方面有成就的人,另一方面也能很擅長考試。

我家孩子三年級之前,都屬於素質教育。2、3歲時,我就給他買科學書,至今已經有數百本,帶他去科學館、展覽館,遊泳,畫畫,唱歌,擊劍……他感興趣的也都讓他學。三年級以後,這些都停掉了,開始正式準備小升初,孩子的教育也進入應試教育階段。

有人說孩子得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如果家裡條件非常好,能提供給他一個很好的生活,另當別論。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童年真的可以很快樂,那麼他成年之後還能快不快樂,那就不知道了。

我希望孩子能成為普通人家走出的「牛娃」,也堅信,清華北大能不能進,在小學階段就已經決定了。四年級的寒假,孩子幾乎每個周末都在學習或考試。

暑假,我幾乎每天陪孩子背兩首詩,20個英語單詞,查閱資料……最後一天,自駕遊之前,還帶著孩子參加了一場選拔的三門考試。

孩子那麼小,也有覺得辛苦的時候:一次升班考試時,本以為孩子應該有較大進步,沒想到考下來大失水準。原來,是因為我答應他考完試之後,下午有半天的自由安排時間。結果導致他考到半途中,走神了,只想著趕緊結束考試。 那天,除了給他講道理以外,我也沒有再批評他。

這是三年奮戰的一個縮影,孩子的學習幾乎一直保持著這樣的強度。感覺到他疲憊,我們就幫他化解壓力,讓他休息休息再出發。

小升初考試,兒子最終被人大附中錄取。這也是我最初的目標。保守估計,這三年多來,為準備小升初,給孩子的課外輔導,差不多花費了30多萬。

規劃加上執行,我用三年半時間把兒子送進人大附中,而2019年北京市清華、北大錄取人數的高中排行裡,人大附中領先於其他高中。我曾有過設想:希望用6年時間把兒子送入清北;再引導他用12年左右的時間,讀完博士,在30歲左右,成為行業技術人才……

小學最後一個暑假來臨,我花了半天時間,將兒子的暑期安排做了個電子文檔,按照上午、下午、晚上分段,足足列了8頁。還將孩子秋季的課外輔導和整個中學六年的課外輔導時間都計算了一遍:課外班每周多學14個小時,每月四周,中學六年,共多學4032小時。

我相信,結果的不同,就在這多出來的4000多個小時了。

圖|兒子的暑期計劃表

Alice 26歲 北京 初中教師

為了孩子升學,我的同事努力精進業務調入名校

我是一名初中老師,在北京市一所公認的「名校」初中教書。

小升初的辛酸和瘋狂,家長很少會對老師提及。但我知道,不少老師為了孩子以後可以進名校上學付出了不少努力。

四五年前我剛入行,一天中午和前輩在食堂吃飯時,大家問起其中一位老師:「你們家孩子今年要上初中了,是上片區劃定的學校,還是跟著你上我們學校啊?」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一些學校裡,老師的子女可以跟著父母入學。現在北京的小學生一般是劃片區入學,父母是老師,相當於多了一個入學選擇。

在這個規則之下,有些能力強的老師,會不斷精進教學質量,為的是自己先調進「名校」工作,孩子以後跟著進名校上學。據我所知,我們學校每年便有一半左右的在職調動,是老師為了孩子上學而做的鋪排。

能有資格調入我們學校的,往往自己就是個能力者。他們中很多人是區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憑藉自己的能力為孩子提前爭取了一個好學位。他們的加入,無形中也精進了我們學校的教學水平。

但是,老師自己的待遇不一定能提高,有的人薪資待遇上有所下降。比如我有幾個同事,在原來的學校是教研組長,但來我們學校,只能從普通老師做起,待遇肯定不同。同行裡,還有博士出身的大學老師,為了孩子上學方便,從大學調到小學。但是為了孩子,眼前的利益有什麼不可以讓渡的呢?

不管是名校還是普通學校,都會有很強的老師,也有教學水平一般般的老師。我現在覺得,以後我有了孩子,還不如就上個離家近的學校,讓孩子每天多睡會,想來還是更加實際點。

鋁 44歲 上海 銷售員

為給孩子攢積分,我重上6年學,拿到自考本科文憑

兒子四、五年級時,回家告訴我們:老師說讓回家看看父母積分夠不夠,不夠得提前想辦法了。

孩子小學就近念了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中考是本校直升。但非滬籍的父母如果未攢夠120個積分,孩子也無法繼續上學。中考填報志願,無法報考高中,只能報中專和技校。一些學生家長沒有信心拿滿積分,可能在那時就讓孩子回老家上學了。

我和妻子讓他放心,從他一兩歲時,我們就打聽過了。尤其聽到滿120個積分,孩子可以享受和滬籍學生一樣的待遇,我們早早開始為積分而努力。

2006年,我來到上海打工,現在在上海松江區一家公司做銷售員,沒有上海戶籍,租房至今,生活不易,入學條件高,但是我和妻子一直把兩個孩子帶在身邊。在父母身邊成長,孩子的身心發展會更健康,同時,上海的教育環境,也比老家好得多。

積分120分需要幾個條件,比如工作,社保,還有文憑。剛來那會兒,碩士畢業生拿到120個積分輕輕鬆鬆。但像我這樣中專、高中畢業來上海的打工族,只能先去上夜大,考大專,再通過成人自考拿到大學文憑,慢慢地攢分。

我們計算過,上大專、本科加上拿到畢業證,加在一起最起碼要有6年。也就是說八年級之前一定要把積分攢夠。

大孩子一、二年級時,我和妻子開始上夜大。那會我在公司的採購部工作,到了上課的日子,下了班,就騎電瓶車去十公裡之外的學校上課。颳風下雨都沒斷過,正常情況是5點鐘下班,學校6點鐘開課,再心疼錢,也得打車趕過去。

當時,有的學校是星期一、三、五上課,有的是二、四、六上課,我和妻子會故意錯開時間,這樣也能顧好家和兩個孩子。

我小時候也喜歡讀書,但在我們那時候,讀完中專,高中,基本上都要出去打工,家裡也沒那麼多錢。能重新進入課堂,我覺得學習有趣而有用。再說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立腳,確實需要不斷地學習和自我提升。在班裡,因為表現積極,我還成了班長。

孩子問起積分之前,他也知道我們每周要去上課,但怕給他造成心理壓力,我們也沒有過多地解釋。現在他算是終於理解,父母幾年來也要像他一樣去上學的意義。

後來,我又報名、通過了南昌大學的成人自考,終於攢夠了積分。

圖|南昌大學畢業

兒子八年級時,學校開始統計積分,他身邊有些同學因為沒攢夠積分,不想以後只能讀中專、技校,陸續回了湖北、安徽老家。

經過這事兒後,一向調皮的大兒子懂事了很多,他主動提出自己要補習數學。最後,我們讓他去數學老師家補課,每周末一個半小時,一節課150元,補了一年,相當於花去我兩個月的工資。

他們班上的孩子,有的送去了自稱「衝刺清華北大」的輔導班,一節課是600元到800元,有的孩子補了兩三門,補了好幾年。我一直相信,學習不在於補課,兒子學習也用功,後來也考上了區重點高中。

現在大兒子在上高二,小兒子開學上四年級,他的學校也是九年一貫制教育。

但我和孩子媽媽又開始操心起積分來。在上海,政策幾年一變,積分條件也常變常新。得小心維持著不失業,繼續交社保,同時也需要密切關注著學歷要求。我們剛來時,中專、大專就可以辦理積分,現在必須得大學文憑了。之後,還不知道門檻會豎在哪裡。

不管怎樣,我們都要努力讓孩子能繼續讀書,我希望他們這一代,能比我們這一代過得好。如果再需要我和妻子去念書,我們也會再去。

相關焦點

  • 全民雞娃戰,中國家長到底有多焦慮
    如果把範圍縮小到一線城市,比例則超過四成。一線城市補習的高峰出現在初中,這符合雞娃圈的共識:中考決定成敗。考進頂流高中,一隻腳就邁入了名校,最差也有一本保底。此外,隨著學齡增長,興趣班的參與率逐漸下降,想做到文體兩開花並不容易,一旦意識到孩子沒有成為藝體特長生的天分,多數父母都會將目標轉向提高分數。
  • 2019填志願選大學,到底是一線城市還是非一線?聰明高考生這樣選
    高考填志願時要不要關注學校所在的城市,去一線城市讀書對於藝術生而言真的那麼重要嗎?非一線城市真的就沒有前途嗎?這個問題需要辯證地分析。細數中國現在的一線城市,以北上廣深為代表。北京,文化帝都。中國的政治中心,多朝代首都所在地。文化底蘊深厚,高校雲集,坐擁全國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 世界一線城市有幾個?中國的世界一線城市有幾個
    根據最新世界城市評級機構公布的信息得知,世界一線城市共有55個。其中,來自美國的城市佔比最多,其共有7座城市上榜,而中國上榜城市數量僅次於美國,快來看看你所在的城市是否上榜吧。
  • 《出·路》三個階層,三種人生,高考是唯一的出路
    《出路》跟蹤拍攝了三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歷時六年追隨三位主人公,記錄下他們的夢想與當代中國現實的碰撞,這是不同地區的中國年輕人從學校步入社會的成長故事。北京學生袁晗寒從央美附中退學,在南鑼鼓巷開咖啡廳,同時準備申請國外的藝術學校。湖北鹹寧的小鎮青年徐佳埋頭書海,帶著去世父親的遺願,備戰第三次高考。
  • 學區房決定階層!雖然很殘酷但是很真實!
    階層固化是時下討論最多的一個話題,如何實現階層躍遷,成為了這個時代人們的集體焦慮。自古以來,有階層之說,你不得不承認,階層固化是真實存在的。雖然很殘忍,但很多人的階層是由父母給的。昔有孟母三遷,擇鄰而居,從近於墓、近於市、近於屠,直至學宮之旁。孟子的母親竭盡全力培養他,才有了後來孟子的「亞聖」之名。
  • 2019高考生:一線城市二本or二線城市一本,到底怎麼選?
    一線城市二本or二線城市一本,到底怎麼選?還有70多天就又要到高考報志願的時候了,而過了這個至關重要的時刻之後,人生還會有無數個選擇,十幾年之後你就會發現,當初的高考分數決定了你們上的不同大學,而上大學之後選擇考研還是工作,選擇愛情還是事業,無數的選擇,無數的分叉口,造成了我們人生命運的不同。
  • BBC紀錄片:教育與階層流動之困
    實際情況可能是,一旦這個急遽流動的社會進入階層固化時期,無論搞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由於巨大的貧富差距,教育所承載的階層流動功能也就自然弱化—一如現在中國的大學所統計的,農村大學生生源比例在減少,而他們同樣在經歷高考應試。
  • 太空城市:英雄之戰
    太空城市:英雄之戰,一款十分刺激的動作冒險手遊,這款遊戲的畫面採用了精緻的3D畫質,玩家在遊戲中將會控制一名超級英雄進行戰鬥,而且這款遊戲還為玩家提供了模擬駕駛玩法和槍戰射擊玩法,想要體驗一下的小夥伴趕快下載吧。
  • 來論|BBC紀錄片:教育與階層流動之困
    實際情況可能是,一旦這個急遽流動的社會進入階層固化時期,無論搞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由於巨大的貧富差距,教育所承載的階層流動功能也就自然弱化——一如現在中國的大學所統計的,農村大學生生源比例在減少,而他們同樣在經歷高考應試。
  • 2015年上海小升初徵文:小青蛙的小升初,永不言棄、完美收官
    上海小升初  2015年上海小升初徵文啟動,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家長們對小升初備戰過程的經驗分享。相關推薦:《吾家有兒小升初——2015年上海小升初徵文大賽啟動》   2015年5月14日終於上交了告知書,意味著經歷了近3個月的折磨,煎熬的小升初戰鬥終於結束了!
  • 2020世界各國一線城市數量排行:日本1個,中國上榜最多
    城市實力的發展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經濟的整體水平,一般來說,經濟強國一般都有很多的強市,比如中國的上海、北京等城市,美國的紐約、華盛頓以及日本的東京和大阪。在所有城市中,一線城市無疑是發展最好的。那麼你知道目前世界各國的一線城市數量分別是多少嗎?
  • 廣東不容小覷的城市,地級市排名僅次於蘇州,廣東四小虎之一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各大城市在積極的建設發展中,城市綜合實力不斷提高,但城市間的發展也不同, 因為每個城市的地理位置不同,城市的發展方向也不同, 比如我國城市在沿海地區,一些城市在山區,一些城市主要發展旅遊業,有些城市主要發展工業。
  • 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東京,不是北上廣深
    在我們的印象中,我們國家的人口東西方少,東部沿海城市面積比西部內地小得多,但佔人口的很大一部分,我國的4個一線大城市北上廣深都在東部地區,新的一線城市也是東部大部分,因此,說到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大部分人可能會認為它會成為北上廣深之一,但事實卻出人意料。
  • 英國電力人到底是什麼階層?
    本文包括英國的一個根據假設的案例計算,中國的兩個根據假設的案例(非一線和一線城市)計算看看中英兩國電力行業的主力,電氣工程師們在英國會屬於哪個階層呢?之後也會分析英國人眼裡的階層劃分都包括哪些重要因素。
  • 我們的省會,地理位置「最好」,準一線城市,是你的家鄉嗎?
    如今的旅遊業非常發達,而且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在當今許多城市看來,旅遊經濟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和價值。旅遊是一種享受,江河湖水,風景名勝,旅遊是一种放松,名山大川,到處都是美景,讓人領略祖國的輝煌歷史和燦爛文化。旅遊是我們的生活更有色彩,更有情趣,帶給我們不同的身心體驗,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
  • 世界10大一線城市排名,中國有三座城市上榜,俄羅斯和印度無上榜
    中國香港,亞洲四小龍之一,在世界一線城市中排第三名。香港位於中國南部沿海,與澳門、珠海隔海相望,離深圳之有一河之隔。香港主要由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262個島嶼組成。2018年末,總人口約748.25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本地生產總值達28429億港元。
  • 中國基建速度「最快」的一座城市,超越一線城市,卻不是成都杭州
    不知道什麼時候國內的基礎設施很受歡迎,人們在談論自己家鄉的城市時,或多或少都會關心當地的基礎設施,之後,全國各地掀起了比較建設速度的熱潮,許多二線城市希望在未來的歲月裡成為一線城市,另一方面,如果想成為一線城市,第一步就是要整頓城市中的基礎設施,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也被稱為全球基礎設施速度最快的國家
  • 升學衝刺︱小升初語文字詞、中考化學用語、高考數學三角函數
    【小升初語文】1、【單選題】下面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討厭  建康  灰塵  面臨B、吸收  柔和  尉藍  凝結C、成現  飄浮  飽和  雲霧D、逐漸  折射  朝暉  蒸發答案:D答案:見解析解析:(1) 3SO2(2) Ar(3) N2(4)(5)【高考數學】3.
  • 2019新疆高考分數線一覽表 文科理科本一線查詢
    2019新疆高考分數線一覽表 文理科本一線查詢  【#新疆高考分數線#公布:文科一批普通類510分,理科一批普通類450分】#高考加油加油#26日,新疆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確定。
  • 重慶一中和南開中學小升初擇校如何選擇
    導讀:2013重慶小升初擇校已經開始,下面是重慶一中和南開中學的擇校對比情況。   重慶奧數網11月5日:小升初選擇學校是家長最糾結的事情之一, 重慶一中和重慶南開中學都是重慶市教委直屬重點中學,兩所學校 本部都在沙坪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