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李毓龍課題組在Neuron發文報導新型基因編碼的去甲腎上腺素...

2021-01-13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19年3月25日,Neuron在線發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PKU-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北京腦科學研究所李毓龍研究員課題組題為「A genetically encoded fluorescent sensor for rapid and specific in vivo detection ofnorepinephrine」的研究論文。研究團隊首次成功開發了新型、可基因編碼的去甲腎上腺素螢光探針,並成功應用於斑馬魚和小鼠檢測內源去甲腎上腺素的動態變化。該探針可特異性地區分結構相似的去甲腎上腺素與多巴胺,將成為研究去甲腎上腺素相關神經環路的重要工具。

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作為一種重要的單胺類神經遞質,在中樞神經系統和交感神經系統中參與諸多必要的生理過程,如感覺信號的調節、注意力的調控、清醒與睡眠、學習與記憶等。去甲腎上腺素釋放或信號傳遞的受損與一系列的精神疾病和神經退行性病變息息相關。因此,在複雜神經環路中以高時空解析度的方式檢測去甲腎上腺素的動態分布對完整解析去甲腎上腺素在生理及病理條件下的功能和調節尤為重要。然而受限於現有技術的靈敏度、特異性、時空解析度和組織創傷性等,人們無法實現對它在體分布的精確檢測。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瓶頸,李毓龍課題組開發並優化了一類基於G蛋白偶聯受體激活(GPCRActivation Based)的去甲腎上腺素螢光探針(GRABNE)。通過在人源去甲腎上腺素受體特定位置嵌入對結構變化敏感的螢光蛋白(cpEGFP),他們使去甲腎上腺素這一化學信號轉化為螢光信號,結合現有的成像技術,即可實時監測去甲腎上腺素濃度的動態變化情況。通過對探針全方位的優化,研究團隊開發出具有低/高親和力的兩種版本的螢光探針(分別命名為NE1m和NE1h),它們均具有極高的分子特異性和時空解析度,還可分別用於檢測局部突觸傳遞(synaptic transmission)和非局部非突觸傳遞(volume transmission)的去甲腎上腺素釋放。

基於G蛋白偶聯受體的去甲腎上腺素探針

利用該可遺傳編碼探針,李毓龍課題組通過轉染、病毒注射以及構建轉基因動物等手段,可將探針表達在細胞、小鼠腦片、斑馬魚和小鼠等。通過構建轉基因斑馬魚系在斑馬魚大腦神經系統中廣泛表達GRABNE1m探針,人們可成功檢測清醒斑馬魚中腦由視覺刺激引發的與時間鎖定的特異性NE釋放;通過稀疏標記去甲腎上腺素探針,還可記錄單細胞解析度下重複視覺刺激引發的NE釋放信號;通過病毒介導的表達,使用雷射脈衝對LC-NE神經元的光遺傳學激活可靠地引起自由移動小鼠LC的光纖記錄信號中GRABNE1m螢光的增加。在小鼠強迫遊泳測試和尾部懸吊測試(兩者均為經典的應激性行為)期間,研究團隊觀察到由應激行為觸發的GRABNE1m螢光顯著增加,揭示該行為與NE動態變化的關係。

李毓龍為本文的通訊作者。李毓龍課題組博士生馮傑思為第一作者;井淼、王歡、張雅君、董傲、武照伐、吳昊為此項研究成果作出重要貢獻。這項工作的合作者有: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杜久林研究組,紐約大學林大宇研究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崔國紅研究組,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朱駿研究組和南加州大學AndrewS. Hires研究組等。該工作獲得北京大學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美國腦計劃等的大力支持。

李毓龍課題組一直以來致力於系統性發展前沿神經生物學探針技術用於研究複雜神經細胞之間的多種通訊連接,2018年已率先在世界上發展了乙醯膽鹼(Jing et al.,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8)及多巴胺探針(Sun et al., Cell, 2018),2019年又報導了用於定位電突觸的螢光探針(Wu et al., eLife, 2019),這次報導的去甲腎上腺素探針是這一系統性工作的又一重要環節,為今後開發其它神經遞質、神經調質探針奠定了紮實的研究基礎。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中樞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發育調控新機制
    在中樞神經系統(腦)中,也存在一群特異性以去甲腎上腺素為神經遞質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主要分布於腦幹的藍斑核(Locus Coeruleus)中,它們的軸突投射至整個腦中,調控各個腦區神經元的活性。眾多證據表明,中樞去甲腎上腺素系統和精神類疾病(如認知障礙、焦慮和抑鬱)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症和阿茲海默症)緊密相關。
  • ...合作者揭示去甲腎上腺素對β腎上腺素受體的亞型選擇性的分子機理
    清華新聞網10月28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藥學院、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劉翔宇課題組與醫學院布萊恩·科比爾卡(Brian Kobilka)課題組及合作者揭示去甲腎上腺素對β腎上腺素受體的亞型選擇性的分子機理。
  • 去甲腎上腺素
    適應症 去甲腎上腺素的主要用途是作為外周血管收縮劑。特別是,FDA已批准將其用於某些急性低血壓狀態的血壓控制,以及潛在的輔助治療嚴重低血壓的心臟驟停。而且,通常認為去甲腎上腺素比其他α激動劑具有更可預測的藥理特性。
  • 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之間的區別
    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之間的區別 2020-06-03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課題組發文揭示神經外單胺轉運體作為脂肪細胞兒茶酚胺清除新機制
    清華藥學院陳立功課題組發文揭示神經外單胺轉運體作為脂肪細胞兒茶酚胺清除新機制清華新聞網1月22日電 1月17日,清華大學藥學院研究員陳立功課題組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在線發表了題為《3型有機陽離子轉運蛋白作為一種新型脂肪細胞兒茶酚胺類物質運載途徑並介導白色脂肪棕色化過程
  • 一文理清: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的差別
    參與搶救執行用藥的青年護士 A,一下子突然搞不準這「副腎」到底是鹽酸腎上腺素還是去甲腎上腺素,慌亂中倒沒忘了要向醫生複述一遍:是去甲腎上腺素 2 支嗎? L 醫生一邊進行著心臟按壓一邊隨口「嗯」了一聲(其他參與搶救人員誰也沒注意)。A 護士立即為患者注射了去甲腎上腺素,結局可想而知......
  • 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一文搞懂!
    參與搶救執行用藥的青年護士 A,一下子突然搞不準這「副腎」到底是鹽酸腎上腺素還是去甲腎上腺素,慌亂中倒沒忘了要向醫生複述一遍:是去甲腎上腺素 2 支嗎? L 醫生一邊進行著心臟按壓一邊隨口「嗯」了一聲(其他參與搶救人員誰也沒注意)。A 護士立即為患者注射了去甲腎上腺素,結局可想而知......
  • 去甲腎上腺素(NE)說明書
    去甲腎上腺素(NE)說明書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2014/9/5 15:09:02
  • 「副腎」是鹽酸腎上腺素還是去甲腎上腺素?一文理清三種「腎上腺素...
    參與搶救執行用藥的青年護士 A,一下子突然搞不準這「副腎」到底是鹽酸腎上腺素還是去甲腎上腺素,慌亂中倒沒忘了要向醫生複述一遍:是去甲腎上腺素 2 支嗎? L 醫生一邊進行著心臟按壓一邊隨口「嗯」了一聲(其他參與搶救人員誰也沒注意)。
  • 抗衡「墨菲定律」的物質——去甲腎上腺素
    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會讓人心跳加快,使血液加速供應到腦和骨骼肌,作出「戰鬥」還是「逃跑」的大腦指令,這樣的指令往往需要強大的爆發力,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就使讓大腦和身體在短期具備這樣的能量,同時兼具「鈍化疼痛「的作用。
  • 北京大學魏文勝課題組報導新型基因編輯技術
    2019年7月15日,北京大學魏文勝課題組以長文形式在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Programmable RNA editing by recruiting endogenous ADAR using engineered RNAs」的研究論文,首次報導了名為LEAPER的新型RNA單鹼基編輯技術。
  • 【產麻新譚】比較去甲腎上腺素與去氧腎上腺素防治剖宮產腰麻後低...
    然而,與去氧腎上腺素不同的是,去甲腎上腺素具有較弱的β受體激動作用,可以抵消激動α受體時壓力感受器興奮所致的心率及心輸出量下降。因此,去甲腎上腺素較去氧腎上腺素用於防治剖宮產腰麻後低血壓產婦的血流動力學更加平穩。由此,去甲腎上腺素似乎成為產科更好的血管收縮藥物。但是,在推薦去甲腎上腺素廣泛的應用於產科手術麻醉前,必須排除其對新生兒結局的不良影響。
  • 研究發現藍斑去甲腎上腺素神經系統在全身麻醉中的重要作用
    該研究以斑馬魚為模式動物,發現臨床最常用的兩種靜脈麻醉藥丙泊酚和依託咪酯,通過抑制藍斑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突觸前興奮性輸入及其本身的興奮性,從而影響麻醉的誘導和甦醒過程。該工作揭示了藍斑神經系統對全身麻醉狀態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藍斑是大腦中釋放去甲腎上腺素的最主要核團,在脊椎動物中高度保守。
  •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毓龍研究員團隊獲美國「腦計劃」支持
    2017年8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李毓龍研究員收到來自美國「腦計劃」的通知,他與美國南加州大學的Samuel Andrew Hires博士、Li Zhang博士共同將獲得美國「腦計劃」為期三年的經費支持。該資助項目旨在開發基於G蛋白偶聯受體的基因編碼螢光探針,並利用新型的成像手段探索神經網絡形成、維持及調控的機制。
  • 生科蔣爭凡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發文報導細胞凋亡維持「天然...
    2017年,蔣爭凡課題組發表在Immunity中的文章展示了炎性小體活化後負調控I-型幹擾素通路。病原微生物感染細胞並激活炎性小體後,被活化的炎性蛋白酶(Inflammatory caspases:CASP1/11/4/5)切割cGAS,抑制胞質DNA誘導的I-型幹擾素產生。炎性小體缺陷小鼠在DNA病毒刺激下產生更多的細胞因子,因而對病毒感染有更強的抵抗能力。
  • 去甲腎、異丙腎,和腎上腺素有什麼區別?
    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這麼多的「腎上腺素」,你都搞清楚了嗎? 參與搶救執行用藥的青年護士 A,一下子突然搞不準這「副腎」到底是鹽酸腎上腺素還是去甲腎上腺素,慌亂中倒沒忘了要向醫生複述一遍:是去甲腎上腺素 2 支嗎? L 醫生一邊進行著心臟按壓一邊隨口「嗯」了一聲(其他參與搶救人員誰也沒注意)。A 護士立即為患者注射了去甲腎上腺素,結局可想而知......
  • 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dasotraline...
    dasotraline是一種新型雙效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DNRI),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CNS)中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突觸前再攝取,不會刺激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神經元釋放。目前,dasotraline正開發用於成人中度至重度BED的治療。
  • 去甲腎上腺素對心血管的作用,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去甲腎上腺素對心血管的作用,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只能激活α受體 B.對全身大部分血管有收縮作用 C.在臨床使用常見心率加快 D.對心臟有抑制作用
  • 新型探針也為多巴胺受體的相關藥物篩選優化提供了新的可能
    此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毓龍實驗室開發了一系列監測神經遞質的螢光探針,其中包括第一代多巴胺探針。10月22日,李毓龍實驗室與美國紐約大學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合作,在《自然·方法學》雜誌在線發表論文,報告了新型紅色螢光多巴胺探針和第二代綠色螢光多巴胺探針的開發應用成果。
  • 新型「基因療法」可延緩機體衰老
    儘管已有研究報導了一系列細胞衰老相關基因,但仍可能存在未知的衰老調控基因,且其調控衰老的具體分子機制尚不明確。此外,能否針對這些衰老調控基因發展幹預個體衰老進程的基因靶向操控手段也缺乏系統研究。  1月7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光慧課題組和曲靜課題組、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張維綺課題組以及北京大學研究員湯富酬課題組合作,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最新發表了一項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