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落實科技創新促進條例 羅湖企業感受「保姆式」關懷

2020-11-24 SZNEWS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劉嘉敏)科技創新是深圳的城市標籤,促進科技創新發展,深圳一直不遺餘力。早在2008年,深圳便出臺了《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促進條例》(下稱《條例》),並於2013年進行了修正,在諸多方面開創了全國先河。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背景下,《條例實施效果如何,還存在哪些薄弱環節和問題?7月5日下午,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羅莉率執法檢查第二工作組前往羅湖區開展執法檢查,了解條例實施情況。羅湖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熊國偉,副主任黃瑞儒、譚會茹,副區長宋強參加活動。

《條例》助推企業蓬勃發展

「保姆式」的關懷讓企業感到暖心

「整個企業的員工共有多少人?區政府在辦公場所等方面給予了哪些支持?是否積極為企業解決了一些發展難題?」在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軟通動力」),執法檢查組一行先後參觀了企業新時代大講堂、黨建書吧、青年人才服務站、共享服務大廳等功能空間,實地感受企業發展文化。

「作為一個企業,能把黨建文化積極融進企業管理中,還豐富了黨建文化活動形式,實屬不易。」羅莉表示,軟通動力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文化軟實力,將很多政務服務納入辦理,為企業員工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提高了員工的歸屬感、獲得感,從而也提高了自身業務能力與創新能力。「從一個企業的蓬勃發展,可見《條例》的落實對企業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座談會上,省、市、區人大代表積極發言,紛紛圍繞科技創新促進條例的執行、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政策落地等方面,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提出了不少建設性建議。張永清既是一名市人大代表,同時也是一名企業代表。「羅湖在推進科技創新發展上有不少舉措,主動到企業宣講,開展系列培訓,讓我們切實感受到區委區政府『保姆式』的關懷。」他談到,尤其是在科技研發、政策扶持等方面,政府主動對我們進行了引導和幫助,在各項支持下,各項科技研發工作進展很快。同時,他建議建立企業研發風險管理機制,設立一定的風險基金,讓企業敢於在科技研發上敢於投資。

科技創新引領可持續發展

戰略性新興企業數提至500家

近年來,羅湖區認真貫徹執行《條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支撐和引領城區可持續發展,著力推動老城區創新發展、轉型發展。數據顯示,羅湖區2018年三種專利申請量授權量、發明專利申請量同比分別增長84.7%、103.41%、115.92%。戰略性新興企業數和營收分別由2015年底的200餘家、300餘億元,提升至近500家、1000餘億元。企業利潤、納稅、科技活動經費支出等均保持年10%左右的增速。

羅湖區人大常委會認真開展執法檢查工作,委託各街道人大工委走訪轄區科技企業,收集意見和建議。通過近2月的調研、座談、走訪,較為全面地掌握該條例實施及科技創新工作情況。羅湖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熊國偉表示,羅湖區將一如既往,做好《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促進條例》的貫徹執行,羅湖區人大也將認真督促該條例的落實實施。

「羅湖區在科技創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本次執法檢查的企業,讓人耳目一新。」羅莉對於羅湖區《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促進條例》實施給予了認可,她表示,羅湖區擁有發展遠見,為企業提供廣闊的發展舞臺,希望羅湖區進一步提高對條例的認識,結合城區發展實際,貫徹落實好該條例。同時,要打好以大梧桐新興產業帶為代表的產業牌,積極運用網際網路平臺,發揮羅湖優勢,打造「科技+文化」等特色發展路徑。

 

相關焦點

  • 《廣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送審稿)》現公開徵求意見
    第三十一條【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鼓勵和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圍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施科技研發攻關,推動突破核心電子元器件、高端晶片、關鍵基礎材料、基礎軟體、工業軟體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促進數字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促進條例(草案)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促進條例(草案)》已經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初次審議。根據《山東省地方立法條例》規定,11月30日,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布《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促進條例(草案)》全文,公開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
  • 孝義農商行:「保姆式服務」護航中小微企業發展
    、開通信貸審批「綠色通道」、創新信貸產品、降低貸款利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一系列措施,為轄區內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助力中小微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在孝義農商行的支持幫助下,候志光的第二個水廠運營了起來,經過幾年的努力,打造出了桶裝水消毒、淨化、生產、加工及銷售為一體的「一站式」生產線,年產量超過了100萬桶,年利潤達60多萬元。
  • 關於推進科技社團改革 促進我省科技發展的建議
    目前,我省雖沒有制定專門對科技社團扶持的法規,但在我省出臺的《海南省促進科學技術進步條例》、《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的實施意見》(瓊府[1999]30號)和最近出臺的《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科技創新的實施意見》及《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條例》中均有提出了鼓勵社會團體開展科技創新、科學普及和成果推廣的政策。
  • 《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2017年度責任關懷報告》節選
    2017年,新增加承諾責任關懷的園區2家:河口藍色經濟產業園、舟山綠色石化基地;新增加承諾責任關懷的企業7家:上海鈺通化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上海百金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鼎衡船務有限責任公司、天津西南海運有限公司、山東凱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廣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樂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山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山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草案)》已經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初次審議。根據《山東省地方立法條例》規定,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將《山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草案)》全文公布,公開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
  • 揚大江都高端裝備研究院成企業「科技保姆」
    3年來,研究院致力於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服務江都經濟建設,轉化了一批科研成果,幫助企業解決了若干技術難題……被譽為「科技保姆」。為了貫徹國家協同創新發展戰略,落實揚州市「兩創」示範行動計劃,促進江都更高水平小康建設內涵發展,加快揚州大學建設高水平綜合性大學步伐,按照「政府推動、優勢互補、注重實效、協同發展」的原則。2017年5月,江都區人民政府與揚州大學合作共建揚州大學江都高端裝備工程技術研究院。
  •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
    通知要求,各級黨委(黨組)要從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高度出發,把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作為管黨治黨的重要任務抓緊抓好,採取有力措施,強化責任落實,推動《條例》落到實處、見到實效。要認真抓好《條例》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通過集中學習、專題研討等方式,使各級黨組織特別是國有企業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深入領會《條例》精神,全面掌握《條例》內容,嚴格遵守和執行《條例》規定。
  • ...的感受是在培育孵化創新創業企業、促進高新技術和戰略新興企業...
    李鳴鐘:資本市場支持創新創業作用明顯; 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李鳴鐘在「2020中國上市公司論壇」上表示,從過往以及本次創業板改革的實踐來看,最大的感受是在培育孵化創新創業企業、促進高新技術和戰略新興企業做優做強、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資本市場當有所為,也大有可為。一是從註冊制申報企業看,中國經濟韌性強、動力足、潛力大。
  • 安徽肥西:科技政策引領,企業創新得實惠
    出臺2020年促進自主創新政策及其操作規程,共分9大類17條政策,有效促進企業科技轉型升級式發展,通過集中宣講、入企走訪和網絡傳播等多種宣傳形式,將政策送到每一家企業中去,提升政策知曉率和覆蓋率。打造高質量創新平臺,為科技創新工作提供平臺支撐,2020年,安徽安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報合肥市技術創新中心,推薦2家市級孵化器申報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目前正在審批中。
  • 智庫聲音|企業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創新主體和微觀基礎
    少數國家的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行為,不僅沒有使中國創新型企業屈服,反而促進了我國創新型企業家們形成「科技決定國運」的共識,加深了對十九屆五中全會重大論斷的理解和重視。面對科技領域「卡脖子」「脫鉤」「斷鏈」等問題,我國創新型企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貫徹落實「加快轉型升級、深化創新驅動、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系列戰略部署,呈現出逆勢創新、爭先發展的良好態勢。
  • 《嶽陽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今日正式施行
    文明行為促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上下聯動、整體推進。《條例》對工作原則和領導機制通過地方性法規的形式予以明確。強調文明行為促進工作應當構建「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協同推進、公民共同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市、縣(市、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統籌推進本行政區域內的文明行為促進工作。
  • 發揮創新引領作用 攜手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全國人大代表、市長陳如桂圍繞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深圳創新發展作了發言。他表示,深圳作為大灣區中最具創新活力的城市之一,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會議要求,更好擔當起中心城市的定位,在大灣區中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攜手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落實創新發展理念 推動科技強國建設
    埃及貝尼蘇韋夫大學政治學教授納迪婭·希勒米認為,「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創新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不斷深化改革以適應經濟新常態,不斷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培養人才,並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在全社會範圍內積極貫徹落實創新發展理念,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 最高檢發布保障和促進科技創新典型案例
    三是做好後續社會管理創新的工作。檢察機關在辦好案件的同時,主動向藥明康德等藥品研發單位了解企業對智慧財產權保護及其對自貿區企業的影響等問題,積極構建檢企智慧財產權保護協作平臺。被害單位藥明康德、輝瑞公司對案件處理過程和處理結果表示滿意,輝瑞公司對本次案件辦理過程中反映的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環境非常認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 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要發揮積極作用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積極作用,表明中央對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的高度重視。隨著中國經濟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增長也面臨著嚴峻的下行壓力。中國經濟到了由大變強的關鍵期,最重要的支撐是科技創新。國有經濟五種能力提升的標準是第一次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 通過新一批擬上市企業建議名單、建設寧波市科技創新培訓基地...
    盛悠主持召開市政府第四十九次常務會議加快推動我市優質企業掛牌上市   今天下午,市長盛悠主持召開市政府第49次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2020-2021年度慈谿市擬上市企業建議名單》,聽取關於寧波市科技創新培訓基地共建協議的有關情況匯報。
  • 「Training Day」科技創新訓練營之商業模式創新成功舉行
    2019年7月16日, 「Training Day」科技創新訓練營之商業模式創新在深圳羅湖陽光酒店順利開課。活動邀請了深圳市羅湖區科技創新局工作人員出席,並就羅湖區創新創業環境及相關政策做了重點介紹。本次活動吸引了80多位羅湖區企業代表到場參加,特聘國家科技部人才中心CEO特訓營金牌教練、以色列系統創新思維專家,面向羅湖區科技創新企業家開展為期一天的封閉式培訓活動。
  • 「優化營商環境」德安:全力打造「保姆+」服務的金字招牌
    為了讓企業輕裝上陣、專心建設和生產,近年來,德安縣認真推動落實「營商環境優化年」活動,特別是把高新區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主平臺、推動產業聚集的主戰場、生態綠色發展的主載體,打造園區「保姆+」服務升級版,做好聚商親商安商文章,全力打造並擦亮「保姆+」金字招牌。
  • 中科航天智能信息產業創新中心物聯網技術應用中心(新疆) 新疆中科絲路物聯科技有限公司2020企業年會圓滿落幕
    2021年2月8日,中科航天智能信息產業創新中心物聯網技術應用中心(新疆)新疆中科絲路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航創/中科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