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跟全球變暖是否存在因果性關係?

2020-09-25 莫笑丶SISH

先說答案:以當前的科學技術手段,沒有一個東西能夠清楚地建立: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跟全球變暖存在因果性關係。(相關性肯定是有的,但是,相關性不是因果性。是地球氣溫高引起了二氧化碳高?還是二氧化碳高引起了地球氣溫高,這點正方反方都有自己的一套說辭。

歷年全球溫度平均值

全球變暖議題來源

全球變暖的話題是上個世紀中晚期才提出來的話題,當時是有實證證據的,雖然16世紀氣溫計已經發明,但是到19世紀晚期物候學觀測網的建立,人們才開始系統的統計氣溫的變遷。到了二十世紀中期,當人們回顧這半個多世紀的氣候統計材料時,就發現相較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氣溫確實升高了,大約2度,這就是全球變暖話題提出的背景。

全球變暖正在加速冰川融化,高山無雪或許已經初見端倪。

冰川退卻影像

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

到現在為止,除了上述的氣溫記錄外,關於「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話題之間的關係,基本上都來自於計算機模擬。而計算機模擬的,都是以百年為基準的溫度變遷。其更多的,是模擬全球以現在的方式變暖,那麼百年後地球會如何,即可從模擬數據中參考。

近年的物候學研究表明,在幾千年來的歷史時間內,2度甚至更高的幅度的變化並不罕見,就筆者所了解的,明末和清末兩次「小冰期」,南方的平均氣溫變化在50年內應該超過2度,而統計結果,正好是在清末小冰期以後。

據說有統計表明近20年來世界已經停止變暖,有邁向新的小冰期的趨勢。

明末清末小冰期示意圖

英國工業高速發展引發的熱島效應

現在「全球變暖」的問題在於,地球的氣溫是本身有其自然變化規律,還是現代社會產生溫室氣體、人類社會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是否有直接關係還是個未知數。

這樣一個模糊不清的問題,直接影響到民眾的誤判,很多人都認為是人類社會活動讓地球變暖了,其實這是不全面的。

相關焦點

  • 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跟全球變暖是否存在因果性關係?
    先說答案:以當前的科學技術手段,沒有一個東西能夠清楚的建立: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跟全球變暖存在因果性關係。(相關性肯定是有的,但是,相關性不是因果性。是地球氣溫高引起了二氧化碳高?還是二氧化碳高引起了地球氣溫高,這點正方反方都有自己的一套說詞。
  • 二氧化碳能否延長植物壽命,「抑制」全球變暖?
    在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的一項研究報告,討論了:二氧化碳是否能夠延長植物壽命,從而抑制全球變暖。難道一直以來專家們說的人類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加劇了全球氣候變暖真的是騙局嗎?如果不進行分析一下,可能很難有「平復」所有人的說法,因為二氧化碳可以說在地球上是「利弊共存」的。
  • 大氣中有多少氧氣和二氧化碳?全球氣候變暖是因為二氧化碳排放?
    不考慮二氧化碳吸收和固化的情況下,新增排放二氧化碳佔大氣中存量二氧化碳的比重為:368/32468.4=1.1334%。每年增加超過1%,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各類動植物、微生物對氧氣、二氧化碳的呼吸情況不明。森林草地為主要貢獻者,人類工業活動為主要消費者。而且似乎森林草地貢獻大於人類工業活動消耗,與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增強、全球變暖現實不符!!!
  • 如果沒有人類排放溫室氣體,地球會不會發生「全球變暖」現象?
    全球變暖問題的公眾了解程度如此之高,不僅僅是因為該問題是全球性的,而更多是因為全球變暖問題的背後存在著眾多國際勢力的博弈。目前,普遍認為全球變暖的原因是人類大量排放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導致大氣的保溫作用增強,從而使得全球溫度升高。
  • 人類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與全球變暖到底有沒有關係,科學這樣解釋
    那麼人類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到底是不是災難性的?大約5000萬年,白堊紀時期的大氣層氧氣含量是現今的150%,二氧化碳含量是工業時代前的6倍,氣溫則是高於今日4℃。根據沉積層的研究指出,熱帶的海水表面溫度約為攝氏42°,高於現今約攝氏17°;而全球的海水平均表面溫度為攝氏37°。
  • 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不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人類都被冤枉了!
    全球變暖會造成非常壞的結果,地球上的陸地面積本來就很少,全球變暖還會導致海平面上升,到時候就會搶奪人類生存的陸地,人類到時候該如何是好呢?在很多人看來,全球變暖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二氧化碳,是因為人類活動太頻繁了,產生了太多的二氧化碳,從而就導致全球溫度上升。不過,人類和二氧化碳真的就是全球變暖背後的真兇嗎?
  •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破壞的嗎?
    變暖和變冷以前曾發生過,但自工業革命以來的全球變暖,於以往都不一樣,因為這一次變暖,主要原因來自人類活動對地球的破壞。那麼,我們怎麼知道人類正在引起當前溫度的爆炸性上升?前所未有的變暖在上個世紀,尤其是在本世紀,地球表面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暖。
  • 全球氣候變暖不是二氧化碳導致的?科學家:真正的元兇居然是它!
    相信在大家的生活當中經常會聽出,全球變暖,那麼導致全球變暖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在很多年以前,是不存在著一個事情的。可能也是因為在那個時候的人類,並沒有什麼發展,還是局限於吃飽穿暖的一個狀態,對於開採自然資源還是比較的收斂。
  • 二氧化碳不背鍋,科學家: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它!
    科學家指出,原來導致全球變暖的「真兇」是它,二氧化碳不背鍋!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我們認為不是自己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碳同全球變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之後,我們開始呼籲節能減排開發一些新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使用,通過這幾年的努力,我們也能感覺出來確實有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們所感受到的不過是一小部分而已,從全球大數據的環境來分析,全球變暖的現象並沒有減少,而是有著非常明顯的提升。
  • 二氧化碳過多會咋樣?全球變暖只是其一,人類認知水平也會下降
    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氣層中的含量佔比雖然很少,但卻被視為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目前有不少科學家質疑這其中的真實性,但仍有不少人認為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引發溫室效應,進而造成地球全球變暖。而二氧化碳的排放又和人類息息相關,不僅我們人類所呼出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就連工業製造所排放的氣體也是二氧化碳,還有,像能源燃燒、汽車尾氣排放、畜牧業所產生的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這四面八方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不斷提升這種氣體在大氣層的含量佔比,進而推動溫室效應。
  • 中國貿易二氧化碳排放及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影響
    鄒樂樂博士,郭傑博士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國際貿易與環境關係的研究已經成為一項複雜、有趣並且將會長期存在爭論的課題。隨著國際氣候變化談判的白熱化,國際貿易引起溫室氣體排放數量多少,責任歸屬等問題都將影響著未來全球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
  • 全球變暖原因真相大白,一直是二氧化碳「背鍋」,主要是因為它!
    全球變暖「罪魁禍首」找到了,一直誤解了二氧化碳?它或是「真兇」!地球是人類的唯一的家園,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星球,正是因為地球環境適宜、擁有大量的水資源和氧氣,人類才能在地球上繁衍至今,不斷創造出驚人的高科技。
  • 科學家認為人類和全球變暖沒有絲毫關係,也無法阻止
    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地球的溫度正在發生強烈的變化,這種變化和幾十年相比更加急促,全球平均氣溫不斷升高,以至於很多地區的天氣都變得極端起來。比如今年南北兩極的氣溫都有了很大程度的上升,打破了紀錄,這是非常不妙的。所以人們也開始反思自身,如果人類能夠控制溫室效應,是不是就不會出現可怕的後果了呢?
  • 溫室氣體排放的停止可能無法阻止全球變暖
    僅僅停止排放可能不再足以阻止全球變暖。最新研究認為,現在是投資積極的碳捕獲的時候了。  根據近日發表在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關於1850年至2500年之間全球氣候覆雜性的簡化模型,即使人類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減少到零,全球溫度仍可能在之後的幾個世紀裡繼續上升。
  • 誰是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是二氧化碳還是氟裡昂呢?
    IPCC的氣候模型還斷言:「以二氧化碳(以下稱CO2)濃度高至390 ppm計算的輻射能力,CO2在全球溫度變化中起主要作用。」某些國家更以此為根據,提出「徵收碳排放稅」的貌似合理的政策。那麼,氣候變暖真的應該歸咎於CO2的溫室效應嗎?對此,質疑的聲音從未間斷,直至2011年舉行的南非德班氣候大會,這個爭論仍然在繼續。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編者按】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全球變暖的爭論愈演愈烈,至今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與生態話題。「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
  • 科學家發現即便沒有人類,也無法阻止全球變暖
    因此,近期發表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就透露了,地球變暖其實和人類的活動沒有最為直接的關係!如果確實是個「騙局」,人類就可以肆無忌憚的進行各類排放嗎?我想這個答案是否定的。人類的活動真的不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嗎?
  • 科學家新觀點:如果沒有人類出現,地球也會出現全球變暖!
    近幾年來人們最為關注的環境問題,莫過於是全球變暖了。隨著溫度不斷升高,凍土開始融化,甲烷開始釋放,南北兩極的冰架逐步坍塌,二氧化碳的濃度急劇飆升,這都和人類的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也理所當然地認為,全球變暖就是人類的活動所導致的。
  • 空氣汙染物、短期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是什麼關係?
    在燃燒的情況下,二氧化碳排放是長期氣候變化的原因;然而,燃燒過程也會排放空氣汙染物,其中一些是短期氣候汙染物(short-lived climate pollutants ,簡稱SLCP)。重要的是,甲烷也是導致對流層臭氧形成的前體,而臭氧是一種影響人類健康和作物產量的空氣汙染物。因此,減少甲烷排放對氣候變化、健康和農業有三重好處。黑碳是另一種SLCP,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質燃燒產生,也可引起全球和區域氣候變化。黑炭還可形成小顆粒物(PM2.5)的一部分,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因此,減少黑碳排放既有利於氣候變化,也有利於人類健康。
  • 全球變暖是因為吃豬肉?溫室氣體排放量到底和豬肉有沒有關係?
    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能源革命讓人類社會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隨之帶來的氣候問題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嚴重。全球變暖的話題每年都提,但是每年的成效似乎都微乎其微。這回全球變暖的鍋又甩給了中國。環保組織WildAid(野生救援)曾向中國人發出呼籲:少吃豬肉,保護地球。原因是,中國消耗的肉食比其他國家都多,其中豬肉消耗量佔據全球豬肉消耗總量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