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孔子故鄉人

2021-01-08 齊魯壹點

孔子故鄉人

文/周長行

孔子的故鄉人,幾乎都與孔子「沾親帶故」。我的朋友章言勁就向我講述過他父親與孔子的故事,還被我寫進了一本書裡。

他的講述如下:

……別看父親沒受過正規教育,可他一談起孔子來話不斷流。孔子名丘,字仲尼。父親的解釋是:仁者愛山,智者樂水。尼山、泗河,都被孔子佔全了。他是有山有河之人。不信你看看古書查查史書,大人物都離不開山與水。這就是一個大人物的元氣呀!好生態造就大人物,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孔子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0年(一說生於魯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終年七十二歲。父親說:人這一輩子無論長短,就像一篇文章。能給這文章劃段落的,孔老夫子當是千古天下第一人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不逾矩,七十隨心所欲。人在哪一段,就應該把哪一段做足做好,莫留遺憾!你想想呀,孔老夫子就好像給人類敲鐘的人,到三十歲啦,他就提醒你,應該「立」起來啦,意思是你該有站立起來的樣子啦,能立志經世、幹事創業啦!不是小樹苗啦,一有風吹雨打,就東倒西歪啦!四十不惑,這個不「惑」,就是堅定不動搖,為什麼不動搖啦,是因為有了大主張、大思路、活明白啦,有定力啦,就不會盲打莽撞,人生四十年,就該是這樣的狀態了。五十知天命,天命是個大數,老百姓常說的人不與命(運)鬥。可以說天命是自然規律,人不能與大自然規律反犟!到五十歲上,一個人經過五十年的折騰,就九九歸一啦,自己能實現的東西就落實了,達不到的或無能為力的,通通用天命來平衡,來解脫,是很有道理的。總之,六十,七十,現在八十、九十乃至一百歲的都不稀罕啦,每個年齡段註定有每個年齡段的說法。老百姓說的要知道天高地厚,就是這麼個意思吧!

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出生後不久,叔梁紇亡故,孔子在寡母顏徵在的撫養下,逐漸成長起來。孤兒寡母的家境很苦,於是少年孔子為貧而仕。具體而言,這「鄙事」是指他曾從事的委吏和乘田(分別主管倉庫出納、飼養牛羊)。對於工作他都很稱職。一個人出身貧寒,不一定完全是壞事。講到這段故事時,父親打了個比方,太肥壯的田,不一定都能長出好莊稼。窮山惡水出蛟龍,於無聲處聽驚雷。從絕境裡活過來走出來的人都是不得了的人物。孔子能成大人物,與他的艱難出身大有關係。貧賤憂戚,玉汝於成。孔子最得意的門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歷史上所有的英雄豪傑都是在暴風驟雨的時代才湧現出來。凡是一個傑出的人生,都產生在重重的磨難裡……父親從我幼小時就用「別怕苦,不怕難,怕苦怕難不是男子漢!」來鼓勵我在苦難面前不低頭、不彎腰,同時結合實際給我講一些孔子孟子的有關故事。

每當提到孔子,父親必有自己的一番見解。聽到別人說到孔子哪句話哪個故事,他一定分外興奮,說錯講漏的地方,他也會給人家加以糾正或給以補充。

我還驚嘆於父親能夠背誦宋代的朱熹評價孔子的那句「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曠世名言。父親能把對孔孟文化的理解一點一滴地傳教給他的子女,我記得最深的有這麼幾件事:父親講孔子的「三人行,必有吾師」這句話時,是這樣開頭的——「騾子大馬大值錢,人大不值錢」。意思是你架子拿得再大,越抬高自己,便越讓人瞧不起。孔子說三個人在一起走路,必定有自己的老師在裡面。老夫子是在打比方,不一定是走路,就是說三個人裡面必有你的老師。每個人都有別人值得學習的地方。把自己當成學生,把別人當成先生,這架子擺得小,這位置放得對,你就會大有收穫。人越謙虛,越顯得高尚。把自己看得小一些,而把別人看得高一些,不但掉不了自己的價,反而會贏得別人的尊重。人這一生,有苦的時候,也有甜的時候;有順利的時候,也有倒黴的時候;有默默無聞的時候,也許會有名揚四海的時候;有平頭百姓,也有達官貴人。不管怎樣,以德立世,站得正,行得端,規規矩矩,堂堂正正,不淫不屈不移,堅守道德和靈魂,做人才有價值,才能體味做人的「大氣」。

老人家教育我做人要有禮貌,要站有站相,「周武正王」。這是我們當地的一個土說法,意思是做人要講究形象,做人要周正,不能松松垮垮、吊兒郎當。他把這一層意思說過之後,就拿出孔子的「禮樂其外,仁義其中」的話,就是說形式代表著內容。做人行事一輩子,都要爭取上得大臺面,就是要幹大事,不講究形象,你就幹不成大事情。中國人常講,一看那「樣」就不行!觀其言,察其行,也是要看「樣」。這是說形象的重要性。但是,你缺乏「仁義」的支撐,再好的「樣」也長不了。「樣」子是個中修煉的結果,學生有學生的「樣」,工人有工人的「樣」,軍人有軍人的「樣」,農民有農民的「樣」,就是演員演這樣那樣的人,也得熟悉這方面的生活,也要修煉!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做好「樣」的,才能是好「樣」。人們常說的「榜樣的力量」,也是這個意思,這是人們對完美人生的讚美。父親很重視這方面的修煉……

章言勁越講越來勁,最後居然扔下一句話:在我眼裡,父親就是最好的「孔孟」專家,他就是在雞零狗碎的生活中,及時地給你來上一句半句的,很過癮,也很管用,春風化雨,點滴入土嘛……

筆者我也是土生土長的孔子故鄉人,上述故事司空見慣,耳濡目染,久而久之,隱約感到,即使是《論語》這樣的曠世巨著,大概也是孔子帶領鄉親們一起完成的。孔子故鄉人或許是最好最近的孔子解讀者。從某個角度上說來,歷代的解讀者傳播者,又或許也是《論語》的作者……

(本文資料取自本人的長篇報告文學《大浪淘金》。於2020年5月25日。)

【作者簡介】周長行(男),山東省濟寧市人。1949年出生於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1969年參軍入伍,1990年轉業後供職於電視臺直至退休。農民、老兵、記者、作家集於一身。主要著作:長篇紀實文學《偉大的我們》《鯤鵬騰飛的地方》《大山的呼喚》。長篇人物傳記《不醉不說 喬羽的大河之戀》《大浪淘金》。1995年曾執筆撰寫中央電視臺39集大型電視系列片《大京九》。多次獲得國家「五個一工程」等獎勵。《不醉不說 喬羽的大河之戀》被52個國家和地區圖書館收藏。自2015年以來創辦公眾號平臺,面向社會底層,記錄現實生活,表達百姓悲歡,已發表上百萬字的原創作品。其中,《曾經的二炮工程兵,正經歷著身心的雙痛之痛》《老兵系列》《喬羽二嫂的故事》《故鄉系列》《渾人八斤》等作品分別擁有數萬乃至上千萬讀者。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孔子故鄉開排大型話劇《孔子》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客戶端濟南7月21日電(於葦杭 吳書光)2020年是孔子誕辰2571年。21日上午,山東省舉行大型話劇《孔子》開排儀式,即將推出八場話劇《孔子》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思想家。
  • 散文:故鄉五河的小雜魚
    五河小雜魚文/雪蓮紅紅說起水鄉,人們立馬會想起煙雨江南,其實在皖北——我的故鄉五河縣,也是名副其實的水鄉,素有「皖北小江南」的美譽。「坐浮山,望五河;五河,五條河,淮澮淙潼沱……」這片富饒的土地除了有五水的滋潤外,還有三個得天獨厚的湖泊,它們是沱湖,天井湖,香澗湖,湖泊猶如三朵夢幻般的花朵點綴於五水之間,還有無數個溝渠縱橫于田野,使得故鄉柔情似水富有迷人般的魅力。
  • 江西新散文作家群研討會舉辦 業內人評作家文體特點
    江西新散文作家群研討會舉辦 業內人評作家文體特點 2015-06-09 17:41:47評論家雷達、作家邱華棟等與會者分別從內容、語言的角度出發,對近年來不斷湧現的江西籍作家散文作品進行分析。雷達表示,這些散文作家文體鮮明,各有特點,且在一些作家的文章中,已然表現出哲學意識等參與的痕跡。  不可否認,江西省散文創作在近年來呈現較為繁榮的態勢,湧現出王曉莉、範曉波、陳蔚文等一批作家,其作品多次獲獎。比如江子曾獲第五屆老舍散文獎、安然亦曾獲得第三屆與第五屆老舍文學獎等等。
  • 中國第一大半島,聖人孔子的故鄉,造就獨一無二的村莊
    中國第一大半島,聖人孔子的故鄉,造就獨一無二的村莊黃河從這裡海,泰山從這裡崛起,孔子在這裡誕生。「一山一水一聖人」,這就是山東。如果說鄉村間土地等資源發展不平衡,也只是小打小鬧的話,那麼南村人以大膽創新奇蹟般地創造了"南山模式"、造就了"南山神話"、打造出"南山氣魄"、彰顯了"南山眼界"。
  • 第五屆「琦君散文獎」在溫州甌海揭曉
    著名作家李敬澤的《——它的作者,這偉大的正典詩人》、劉大先的《故鄉即異邦》、祝勇的《故宮六百年》獲「作品獎」,胡冬林的《山林筆記》獲「特別獎」。 每年的琦君散文獎作品,總是給人以頗多的思考。打量這屆琦君散文獎,我們看到了時間與時間,地點與地點的共振:一邊是歷史,雲煙深處的華夏自覺,一邊是當下,踏步山野的故鄉、自然與民生。作家們的眼睛,作家們的心,與中國,與時代,與當下,深情地交匯到一起。
  • 散文丨大樹年輪裡藏匿的驚奇歲月的故事/尹燕忠
    我們故鄉的樹,南側年輪寬而粗,北部就細而密實,大森林之年輪就無這個變化,因有樹遮掩著。大樹都有被斬砍之運,倒之後便看到年輪,現在已有鑽機取其片看出年輪,但畢竟留下無可彌補的黑洞。 年輪是大樹的歷史年鑑,有它可知天文地理,可知大森林雨水火災和化學變異狀況。為了發展新生林,為了建設,倒下吧,為了新生代,你去吧。
  • 孔子故鄉的專科院校,剛辦一年就升本,實力還在飆升
    很多人評判大學優劣只看重學校現在的風光,對其背後的文化積澱視而不見。由此,也就導致了不少學生經常會忽略一些雖並不知名,但來頭很大,且實力不俗的高校,如曲阜師範大學。 但縱使背景不凡,該校現如今在國內知名度卻仍舊不是很高。
  • 在散文的深處守望,或遇見
    小說家委身於虛構,希望讓蒙面人代自己說話。在我看來,他們的學識是神龍見首又見尾,有些像那些穿牆的大師,上半身融入了霧氣,下半身卻卡在了現實的牆壁間,露出了毛手、毛腳。我絲毫不敢看矮他們,我的意思是,散文家的學養無法遁跡,鑑於散文沒有欲蓋彌彰的技術,所以在舉手投足之間,散文的每一行字,就是寫作者的一呼一吸。
  • 細讀《湘行散記》,沈從文的散文技巧是什麼?3個關鍵詞讓人頓悟
    可是,自己的故事,想起來有意思,寫出來就好像不那麼吸引人了。事實上,這是一個「如何加工好有限的素材」的問題。要找到解法,其實不難,就是拆解名家名作。散文名家沈從文的《湘行散記》,作為反映他的家鄉「湘西」風土人情的名作,就是一個很好的寫作教材。
  • 山東一城市,被譽為「東方耶路撒冷」,是「孔聖」的故鄉!
    他的思想現在已經影響了數十億人。他就是生於東周末年的魯國孔子。他一生為他的理論而努力,他的思想在死後沒有得到認可,但後來他的理論和思想影響了幾十代人。而且他還開創了私立學校的先例,讓普通人也能享受平等的教育。孔子生於宋代,後定居陬邑(今山東曲阜)。曲阜現在是濟寧市下的一個縣級市,也是偉大的孔子的故鄉,在這裡你可以處處感受到孔子文化的氣息。山東濟寧還有一個聖人,叫孟子,亞洲聖人。
  • 小學基礎性文體知識:記敘文(散文、小說、寫人敘事、寫景狀物)
    二、記敘文分類:(一)廣義的記敘文:散文和小說。1、散文可細分為: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1)敘事散文,在此類散文中,作者的寫人和敘事都滲透著濃鬱的情感色彩,作者的情感往往隱含於委婉跌宕的敘事之中。舉例分析:《落花生》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聚會活動和父親的教育帶給他一些獨特的感受,以及深刻的影響。
  • 走進孔子故鄉|近距離感受儒家文化,尼山聖境之旅
    這裡是孔子臨川感嘆地,一聲「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聲震長河。山環水抱之中,孔子父親生活過的魯源村,孔子母親的故裡顏母村,以及孔子出生的夫子洞,形成了 中國 文化特有的聖山、聖水、聖地的景觀,「尼山聖境」由此得名。步入景區,最先看到的自然是72米高的孔夫子聖像,一副「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的神態,讓傳統文化在當代活化,讓孔子的歷史形象面向當代,面向世界。
  • 大家|臺灣 「散文界的長青樹」王鼎鈞:一代中國人的眼睛
    雖然在臺灣被譽為「散文界的長青樹」,王鼎鈞在大陸讀者中並不像在臺灣與他齊名的余光中那樣為人所熟知。從山東到臺灣,從中國到美國是王鼎鈞人生軌跡的粗線條,而他的實際經歷卻猶如布滿褶皺的老樹那般深刻而又綿密。王鼎鈞是山東蘭陵縣人,王家本是當地的一個大家族,到了王鼎鈞出生時雖已過了鼎盛時期,但儒家詩禮傳統仍然在家族中延續。王鼎鈞幼年時過了一段平靜的生活:「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外婆家。
  • 閩南話讀散文丨梭子魚
    本期「閩南話讀散文」,為您朗讀朱家麟作品《廈門吃海記2》的《梭子魚》。梭 子 魚文丨朱家麟朗讀丨澎澎溫馨提示:文中黑體字為朗讀內容梭子魚是閩南內海用各種漁法都可以捕到的魚。但是無泥味,無腥味,無需加蒜蔥姜去腥,頗為一般人喜歡。它的肌肉卻比較斜短,清蒸、煮湯,魚體容易碎開,居家做法是煮豆油水,借鹽分讓它肌肉收縮結實。梭子魚肉質略嫌稀鬆,脂香不足,廈門人喜歡用蔥頭油為它賦香。
  • 一日一詩:「閉上眼睛/一滴淚比江水更遼闊」ll萌娘:故鄉(讀詩版)
    許多年後幼年的故鄉成了我詩歌的故鄉遠處的遊輪
  • 林肯稱他是美國的孔子,愛默生十句經典語錄,充滿人生哲理
    愛默生被林肯稱做「美國的孔子」,他的全名是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愛默生是美國知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詩人,他不僅被稱為「美國的孔子」,也被譽為「美國文明之父」。愛默生出生於1803年5月25日,逝世於1882年4月27日,今天是他誕辰217年紀念日,讓我們用他的十句經典語錄,來紀念這位「美國的孔子」。愛默生出生於一個牧師家庭,他的父親也是一位知名的牧師,在他八歲的時候,愛默生的父親去世,他是由母親和姑姑撫養長大。
  • 濟寧學院初等教育學院,讓我給他文化散文,曲阜相去不遠的東平!
    濟寧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劉振佳老師給我來電話,讓我給他的文化散文著作《走進歷史深處》寫篇序,我答應了,因為無論是於地還是於人,曲阜都有我無法釋卻的一份情懷,首先我是山東人,父親的老家在與曲阜相去不遠的東平縣,母親的老家在濟南長清縣,至今家裡的老屋還在東平縣州城的席捲棚街上,儘管被改建成了東平縣黨史紀念館
  • 【金榜題名】全國報紙副刊散文一覽無餘
    那人,那事,那風景,終將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孔子當時黍吃多了,又經常周遊列國坐牛車出差,所以得了胃病。(這是魯迅考證出來的)但黃米做的粽子,口感也很不錯。 裹蒸棕,肇慶的最有名。作為美食之都,廣東人自然不會對粽子無所作為,所以,能想像得到的食材,廣東人都會把它包進粽子裡,什麼鮮肉、板慄、鹹蛋黃、冬菇、蝦米、瑤柱、慄子、花生、雞肉、鴨肉、叉燒、綠豆等等。
  • 嘉祥丨一座山半座城,秋色秋陽醉了人,這還是我記憶裡的故鄉嗎?
    聖人故裡濟寧西有一個小縣城——嘉祥,那是我的故鄉,也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嘉祥縣的說起來是魯西南的一個小地方,除了歷史文化底蘊還能拿出來說說,經濟和風光就很難讓人說出口了。我上高中的時候是在縣城的中學,那個時候嘉祥對我的印象就是一條街一座山。
  • 螞蟻莊園8月27日:孔子稱作至聖,稱作亞聖的是誰?
    稱作亞聖的是誰很多玩家都想去了解今天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答案,因為今天的問題有一定的迷惑性,問題是孔子稱作至聖,稱作亞聖的是誰?針對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相關資訊,想知道答案的朋友,就跟著 小編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