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禁止海洋捕撈,會有什麼後果?

2021-01-10 小飛科技快報

從上世紀60年代到今天,魚類消費的增長速度快於肉類消費,並且其增長速度是人類人口增長速度的兩倍。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魚類資源被過度捕撈,如果我們繼續以同樣的水平捕魚,海洋的生態會面臨巨大壓力。

那麼如果我們完全禁止海洋捕撈會有什麼後果呢?

首先,漁業的從業人員生存受到威脅。當前全世界有4000萬人直接通過捕撈野生魚類謀生,另有1900萬人從事水產養殖或在受控條件下養殖海產品,如圍欄和網箱。在沿海、河口和珊瑚礁,數以百萬計的小漁民靠捕魚或捕魚來賺取微薄的工資。這些人會因為失業而面臨家庭破產。而那些以魚類為主要食物來源的人則會面臨食物短缺的窘境,比如位於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的國家。

屆時,人類需要改變自己的食譜,更多的耕地將被用於生產糧食和其他肉類。

其次,部分物種的種群數量會迅速增加,但是一些物種已經受到過度捕撈的嚴重影響,它們可能永遠無法恢復。在澳大利亞北部,一些被印尼漁民捕撈的貝類種群數量已經下降到現在幾乎沒有繁殖的程度,以至於重建它們的後代數量看起來是不可能的。

再次,海洋汙染顯著減少。漁船的汙染和排放會得到有效控制,2014年的一項研究稱,龍蝦是最耗油的物種,一些漁船每捕獲一噸龍蝦就要消耗2萬升燃料。然而,水產養殖可能會帶來其他汙染源,如用於控制疾病的飼料和化學產品。這些汙染物會進入海洋。

最後,珊瑚礁會得到恢復的機會,在部分珊瑚礁聚集的區域,漁船的拖拽式捕撈導致珊瑚礁的破壞,禁止捕撈會減少船隻對珊瑚礁的影響,此外,大量魚類也會吃掉那些影響珊瑚礁的生長的浮遊生物和藻類。

相關焦點

  • 過度捕撈會導致什麼後果
    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外形幾乎沒有改變。因為有大多數人認為鯊魚的軟骨(即魚翅)中蛋白質很高,導致大量鯊魚被捕捉,割下魚翅扔回海裡!這樣的做法實在是太殘忍了鯊魚被割掉「魚鰭」後會死亡嗎?沒有魚鰭的鯊魚怎麼生存?冷知識但這是錯誤的,雞蛋的蛋白質遠遠超過魚翅。人類錯誤的觀念,鯊魚幾十年來被大量獵殺,再這樣下去,鯊魚將絕種。
  • 如果把海洋的水抽乾,會是什麼後果?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
    如果把海洋的水抽乾,會是什麼後果?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地球上有71%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著,但是小夥伴們有沒有這樣一個設想?如果把海洋的水抽乾,會是什麼後果?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要是將海洋中的水抽乾,不可避免的就是一個死字,到底是什麼死法,接下來就和我了解一下吧,關於這個猜想,科學家也曾做過有關的實驗,如果海洋中的水都被抽乾了,地球就會呈現出一個外表坑坑窪窪,不規律的土豆形球體。
  • 過度捕撈成海洋之痛 生態系統面臨崩潰壓力
    禁售大西洋藍鰭金槍魚的法案被否決的事件再次引起了人們對「過度捕撈」的關注。雖然我們每個人距離海洋漁場有千百裡的距離,但過度捕撈的後果卻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感覺到的,而且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其中起到或好或壞的作用。
  • 人類的過度捕撈對海洋影響有多大?新的海洋地圖已給出了答案
    然而,生活中我們吃到的魚有一半以上是來自海洋捕撈的。正是因為漁業市場具有不可晃動的地位,才使得漁民捕撈的足跡遍及全世界。研究人員在2月23日的「科學」雜誌上報導說,據統計,在2016年商業捕魚海域面積佔了海洋總面積的55%,而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以上。相比之下,地球上只有34%的土地被用於農業或放牧。
  • 過度捕撈成海洋之痛 生態系統面臨崩潰壓力(圖)
    雖然我們每個人距離海洋漁場有千百裡的距離,但過度捕撈的後果卻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感覺到的,而且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其中起到或好或壞的作用。  黃魚見證過度捕撈  「過度捕撈」很容易理解,反而很難做明確的定義。
  • 核戰爭過後,如果我們停止過度捕撈,海產品可以養活我們
    正如我們預期的那樣,我們的研究表明,核戰爭會對海洋魚類產生負面影響,儘管沒有我們最初認為的那麼糟糕。令人驚訝的是,我們還發現,如果海洋生態系統從一開始就處於健康狀態,那麼在危機時刻,海魚可以成為至關重要的全球緊急食品供應。 我們項目中的同事利用全球氣候模型研究核戰爭的後果已經有幾十年了。
  • 過度捕撈造成海洋鯊魚物種面臨滅絕
    自然資源保護人士表示,過度捕撈威脅著全球三分之一的公海鯊魚物種瀕臨滅絕。 錘頭鯊(Hammerhead)、巨蝠鱝(giant devil ray)以及鼠鯊(porbeagle shark)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編制的首份海洋鯊魚64種瀕危物種的紅色名單之中。鯊魚是很容易遭到滅絕危險的物種,因為它們的成熟期很長、而且繁殖很少。
  • 海洋汙染+過度捕撈,未來的我們會不會無魚可吃
    丨needpix 我是一名研究海洋環境汙染的科研人員,寫這篇文章我不打算傳播焦慮。雖然那會讓我們的工作顯得更加重要一點,但我選擇和你站在一起看問題。 海鮮比以前少了嗎? 我們常聽到海洋環境汙染,漁業資源枯竭,「近海無魚可捕」這類說法。可是你是否發現?
  • ...目前主要海洋捕撈哪些生物?目前哪些生物受到了過度捕撈的影響...
    .請問南極目前主要海洋捕撈哪些生物?目前哪些生物受到了過度捕撈的影響?產生過度捕撈的主要是哪些國家?還有就是各國現在有沒有解決的方法呢?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69:海洋捕撈業的特點是什麼
    htm409.國際捕鯨委員會何時禁止商業捕鯨的?國際捕鯨委員會1983年規定全面禁止商業捕鯨行為,1986年《全球禁止捕鯨公約》生效,每年被捕殺的鯨魚數量從2.2萬頭下降到2700頭。此外,國際捕鯨委員會分別於1979年和1994年建立了印度洋鯨類保護區和南大洋鯨類保護區。
  • 過度捕撈使海洋大型魚類數量減少三分之二
    瀏覽量: 7158 次 我要評論   近日有科學家稱,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撈,全世界海洋裡的大型掠食性魚類變得越來越少,過去一百年來數量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二,而體型較小的魚類則繁衍興盛
  • 南極羅斯海將成全球最大海洋保護區 禁止捕魚35年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10月28日,24個國家和歐盟一致同意在南極羅斯海劃設全球最大的海洋保護區,覆蓋海域面積達157萬平方公裡。  本月17日,由24個成員國和歐盟組成的「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CCAMLR)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召開為期兩周的年會。
  • 如果地球上發生了10級地震,會有什麼後果呢?看完心情複雜
    【註:本文由〖北方科技講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如果地球上發生了10級地震,會有什麼後果呢?那你們有想過嗎?如果地上發生了10級地震會怎麼樣,有什麼後果呢?地震主要的形成原因是由於地殼運動產生,地球上無時無刻地殼都在運動,那麼也無時無刻不在產生地震。事實上地球上每天都會發生上萬次地震,只是有的時候地震不強列人們沒有感覺到而已。目前為止世界上最高的震級記錄是9.5級發生在瓦爾迪維亞,地震徹底毀了這座城市。
  • 全國海洋宣傳日:近海汙染四大危害後果嚴重
    浩瀚深遠的海洋美麗富饒,它是生命的搖籃,是儲藏資源的寶庫。有關統計資料表明,世界人口消費的動物性蛋白中,有15%以上產自於海洋,海洋提供了世界捕魚量的95%。然而,人們往往被海洋的豐富資源所吸引,忽視了對海洋的保護,以致它的肌體正悄悄地因人類的失誤而被無情地侵蝕。一項調查表明,廣東傳統海域的400多種海產品目前僅發現200來種。
  • 如果地球上的海洋與陸地對調的話,會發生什麼?
    那麼就有人提出疑問,如果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面積對調的話,會有什麼不一樣呢?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房價肯定不會像現在這麼高了,而且房子面積也不會像現在的那麼窄。當然,土地面積大了必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少的好處,但是我們看問題不能只看表層。因為地球上的陸地與海洋面積如果在一開始就是對調的話,那麼地球估計不會形成現在的一片生機。
  • 當海洋和陸地互換時,地球會造成什麼後果?
    在它誕生初期,由於一直都在下雨,整整有好幾千幾萬年,在大雨磅礴衝刷下地球,漸漸隨著水蒸氣的流逝蒸發,慢慢的形成了陸地面積,整個陸地只佔了很小一部分的面積,形成了顯著的地形地勢,最後地球逐漸被分化出海洋和陸地板塊,液態水居多讓海洋的面積佔據了地球的70%面積。
  • 農業部稱黃巖島進入伏季休漁期 禁止過度捕撈
    屆時,在北緯12度以北至「閩粵海域交界線」的南海海域(含北部灣),除單層刺網、釣業外,禁止其他所有作業類型生產。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負責人介紹,位於南海最南端、面積約82萬平方公裡的南沙群島及其海域,由於大部分在北緯12度以南,因此基本不受此次休漁制度影響。
  • 如果我們的太陽變成一個黑洞,會發生什麼後果?
    如果我們的太陽被黑洞取代會發生什麼?根據目前的理論,在30-40億年後,我們的太陽會變得更熱,然後它將在大約50億年內膨脹成紅巨星。然後吞下內部行星,最終縮回到白矮星。變成白矮星後,這種亮度水平足夠強烈,壽命足夠長,有可能允許新生命的出現,如果不是在地球上,那麼可能是金星或水星。當然,這些都是後話。那麼如果我們的太陽變成一個黑洞,會發生什麼後果?
  • 過度捕撈讓你笑不出來的事實
    過度捕撈  「過度捕撈」是指人類的捕魚活動導致海洋中生存的某種魚類種群不足以繁殖並補充種群數量。現代漁業捕獲的海洋生物已經超過生態系統能夠平衡彌補的數量,結果使整個海洋系統生態退化。浩瀚的海洋為生物生長提供了最廣闊的空間。人類自古就開始的漁獵生活。到今天已經被大規模的工業化漁業生產取代了。
  • 可惡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如果把蚊子都消滅,會有什麼後果
    在世界範圍內,每天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因感染這些疾病而死亡,蚊子因此也被封稱為「吸血鬼」。很多人就不禁發問,為什麼我們不殺死全部的蚊子呢?如果人類真的把蚊子都殺光了,會有什麼後果?世界上的蚊子共分為3000多種,而僅在阿拉斯加一個地區,蚊子的數量就多達約有7萬億隻,在世界範圍內更是難以統計的天文數字。更讓人驚訝的是,蚊子在這個世界上已經存在了幾千萬年,成功地從各種捕食者口中存活,並經歷各種環境的變化,早已練就了非常堅毅的品質和頑強的生存技能。現如今再加上全球氣候變暖、海洋溫度上升的原因,蚊子的生存環境反而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