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裕的工業化國家,人們習慣於發現他們的超市貨架上堆滿了貨物。然而,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初期的一段短暫時間內,由於恐慌促使購物者囤貨,供應鏈中斷,一些貨架被搶購一空。
對許多人來說,這提醒我們,我們的食品供應系統不是無懈可擊的,在未來應對意想不到的災難時,它可能會承受更嚴重的壓力。
作為研究全球海洋漁業的科學家,我們對未來海產品供應特別感興趣。因此,當一些同事找到我們,想要研究全球漁業對核戰爭的反應時,我們認為這將是一個有趣而又殘酷的話題。
正如我們預期的那樣,我們的研究表明,核戰爭會對海洋魚類產生負面影響,儘管沒有我們最初認為的那麼糟糕。令人驚訝的是,我們還發現,如果海洋生態系統從一開始就處於健康狀態,那麼在危機時刻,海魚可以成為至關重要的全球緊急食品供應。
我們項目中的同事利用全球氣候模型研究核戰爭的後果已經有幾十年了。他們最令人不安的發現之一是,核戰爭不僅會在交戰國家造成可怕的局部破壞,還可能造成全球後果。
核爆炸會引發大火,煙塵會上升到大氣中,遮擋陽光——就像大型火山爆發後一樣。
通過使用現代全球氣候模型——旨在模擬氣候變化的後果——他們發現,這些煙霧可以顯著阻擋陽光,並使世界涼爽好幾年。
嵌套在氣候模型中的農業作物模型反過來表明,即使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發生一場相對較小的地區性戰爭,也可能在五年內使全球玉米、小麥、水稻和大豆的總產量減少約10%,這是全球糧食安全的潛在災難。
我們使用同事提供的氣候模型輸出來模擬一系列核戰爭對全球漁業的影響。
我們的漁業模型使用數學方程來估計浮遊生物的生長和水溫如何影響魚類的數量,以及遍布全球海洋的以盈利為目的的捕魚船隊。
根據該模型,黑暗和寒冷的環境會減緩魚類的生長,特別是由於浮遊生物光合作用的減少。就像人類會遭受陸地植物生長減緩的痛苦一樣,魚類也會因為海洋中藻類的減少而挨餓。
在我們調查的最大的戰爭情景中——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主要戰爭——這使得全球魚類捕獲量下降了30%。
其影響因區域而異,高緯度地區的國家- -在那裡發生最大的作物歉收- -也對漁業產生最不利的影響。
但我們的模擬也表明,全球海產品捕撈量的變化在多大程度上取決於其他人類因素,而不僅僅是戰爭對氣候的直接影響。
戰爭引起的燃料短缺可能會使戰後捕魚變得困難,而農業糧食短缺可能會加劇捕魚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研究結果指出了戰前漁業管理的關鍵作用。
經過幾十年的密集捕撈,今天的許多魚類資源已經嚴重枯竭。當魚類資源被過度捕撈時,魚的數量少會導致漁獲量低和利潤低,同時也會使生態系統難以適應變化。
要防止過度捕撈,就需要有效的漁業條例來成功地限制捕撈努力。監管良好的漁業,如在阿拉斯加或紐西蘭的漁業,是有利可圖的,多產的,興旺的。
我們知道法規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想看看如果漁業提前得到很好的管理,核戰爭的後果會有多大的不同。結果是驚人的。
我們發現,如果戰前漁業管理得當,全球漁獲量有可能在一到兩年內翻兩番,暫時替代目前動物蛋白產量的近一半。
這一增長在戰後尤為重要,因為畜牧業可能會受到飼料缺乏的限制。
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這種潛在的海鮮資源只在動物蛋白方面很重要。就熱量而言,即使儘可能最大限度地增加捕魚量,也無法抵消陸地農業的損失。
農業生產的穀物提供的熱量是海洋漁業的25-30倍,即使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一場小地區衝突,預計也會造成遠遠超過漁業直接補償的熱量損失。
儘管如此,通過改變牲畜飼料直接用於人類消費,轉而食用魚類,漁業或許能夠在食品系統內提供額外的靈活性,這比人們只從熱量方面所期望的要多。
我們的發現強調了良好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但被忽視的好處:正在進行的落實有效管理措施的努力,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自動在海洋中建立大量可食用魚類的後備供應。
在全球糧食緊急情況下——無論是由核戰爭、火山爆發還是全球大流行病引起的——這都可以成為一種挽救生命的資源。
開展這項工作時,我們知道加強漁業法規以防止過度捕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這確保了更高的捕獲量、更高的利潤,以及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更高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