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想要買一款包裝環保的飲料,卻被瓶底五花八門的可循環標識勸退。
譬如,下圖中7個針對塑料製品的可循環標識,你認識幾個?
不要以為三個箭頭追著彼此跑就代表著「可循環」, 有時候它們僅僅是某種塑料的標識而已
八成消費者想要為環保包裝買單,但苦於標識不清
全球知名包裝公司利樂(Tetra Pak)發布2019年度利樂指數顯示,有78%的消費者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來購買環保包裝的商品。
環保性正逐漸成為包裝作為容器之外的基本屬性,能為包裝和產品增加附加值,提升品牌形象。一些大公司,例如百事、達能、雀巢、可口可樂等食品巨頭,都承諾了2025年的包裝環保化目標。
但混亂且定義不清晰的標識卻是阻礙消費的主要原因。
你能準確說出以上各種logo的定義嗎?
商道縱橫與界面新聞聯合發布的《2019年可持續消費報告》顯示,有高達62.15%的消費者因為無法區分環保產品與普通產品而放棄購買。
這裡還要補充一個知識點,擁有可循環標誌並不代表該包裝「可回收」,僅代表生產商在生產過程中對可循環發展做出了部分貢獻,這裡的貢獻定義十分廣泛 —— 向環保機構捐錢也算。
除了門檻過高的循環標識之外,不同國家地區還有各自的環保認證,一些品牌甚至推出了自家的環保認證,實在很難令人「見圾行事」。
包裝公司利樂推出的FSC認證
更容易辨別?100%的紙包裝也許是捷徑
對於已經做出減塑承諾的品牌們,能夠讓消費者更快速、直觀地甄別出可回收包裝成了最重要的課題。
手感就不一般的紙包裝成了大勢所趨,吸引越來越多大公司加入其中。
前不久,全球最大的烈性酒製造商帝亞吉歐(Diageo)宣布,將在2021年初推出100%紙瓶包裝的威士忌。 這款紙包裝由帝亞吉歐與Pilot Lite聯合成立的可持續包裝公司Pulpex Ltd研發, 目前已經獲得了來自聯合利華、百事的訂單。 據Food Dive報導,百事公司宣布將在2021年在軟飲料線嘗試100%紙瓶包裝。
帝亞吉歐(Diageo)將推出的紙質包裝威士忌
之所以要強調100%的紙包裝,即是要和如今市面上許多乳製品採用的「紙包裝」區分開。大部分市售乳製品採用的「紙包裝」,即「利樂包」, 是一款由鋁箔、PE塑料薄膜、纖維、紙等6層不同材質製作而成的複合結構產品,難以作為單一材料被處理,回收成本極高,我國曾經有廠商嘗試對利樂包進行提取回收,最終以倒閉收場。
一款利樂包的構成:紙、塑料、鋁的用料比例大概為75:20:5
對於百事、聯合利華這樣體量的公司,一旦對旗下產品採用100%紙包裝,將對整個消費品行業產生巨大的示範意義。百事可樂飲料全球包裝副總裁Ron Khan表示,「僅是我們三家公司(帝亞吉歐、百事和聯合利華)的產品,就已經涵蓋了許多日常消費品品類了。」
嚴格地說,帝亞吉歐並不是首創紙質瓶裝酒的品牌,世界第四大釀酒集團嘉士伯在去年的哥本哈根C40全球市長峰會上就展出了兩款綠色纖維瓶原型,瓶身採取木材纖維製成,一款的隔離層由回收的PET聚合物薄膜製成,另一款則為100%生物基PEF聚合物隔層。
嘉士伯對紙質瓶的研發可以追溯到2015年,嘉士伯聯合創新包裝公司EcoXpac、紙質包裝材料公司BillerudKorsns及丹麥技術大學博士後研究人員,從2015年開始進行木纖維紙質瓶的設計和研發。2019年9月25日,BillerudKorsns與ALPLA合資成立紙瓶公司——Paboco (Paper Bottle Company),10月份,Paboco建立「紙瓶社區」,吸引了包括可口可樂、歐萊雅和Absolut絕對伏特加等公司的加入。
上述兩款啤酒瓶至今尚未上市。嘉士伯稱兩款產品還未滿足「不含聚合物的100%生物基瓶」的要求,紙質瓶對啤酒風味的影響也需要更多評估和測驗,消費者要真正買到它們還需要數年的時間。
在吸引眾多大公司之後,這恰恰是紙包裝真正市場化之前需要克服的難題之一。
難回收?使用感差?紙包裝並非萬能藥
相比較紙包裝,紙吸管的製作門檻更低,在西方國家也推行了一段時間。在大面積上市之後,紙吸管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很有可能在紙包裝上重演。
年初,在發改委對餐飲行業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下達最後通牒之後,麥當勞淘汰塑料吸管的做法其實並不意外,也值得提倡。
但在不少消費者看來,紙吸管的使用感實在不佳。曾有網友親測,一杯冰飲配用紙吸管,僅僅十分鐘,吸管口就已經軟化,30分鐘後,浸泡在奶茶裡的吸管已經軟化泡爛。而如果點了熱飲,紙吸管軟化速度會更快。
喜茶go小程序上雖然提供了紙吸管的選擇,但卻加上「口感略有影響」的提醒字樣
一些加料的飲品,和較為濃稠的飲品(比如奶昔),想要用紙吸管吸到嘴裡可不是件輕鬆的事情。有消費者還表示,紙吸管甚至影響到了飲料本身的味道。
最令人大跌眼鏡的,還是紙吸管並沒有想像中的環保。
2019年,麥當勞在英國推出一年紙吸管之後承認,加粗之後的紙吸管暫時無法回收,目前只能作為一般垃圾處理。太平洋月刊也曾撰文稱,目前看來,紙吸管「一次性、可降解」的屬性甚至比不過部分可回收的塑料製品。
大象公會在《紙吸管,就是環保智商稅》中也提出,紙的回收再利用本質上是一個「等而下之」的過程,再生紙的質量一定比原生紙差。像廁紙這樣原本質量就不高的紙,無論有沒有沾染汙物,都屬於不可回收垃圾。
至於這種看上去很環保的紙杯,杯內需要隔水而包覆的PE薄膜也大大提高了它的回收成本,處理能力與消費量嚴重不成比例,紙杯的回收率甚至連0.25%都達不到。
CBNData消費站梳理之後,發現紙質包裝,尤其是飲料的紙質包裝若要想實現環保目的,有這3個問題亟待解決。
紙包裝與液體的阻隔層,能否做到100%可降解;紙包裝在長時間的運輸過程中,對產品風味的影響和保鮮程度;提高包裝的可再生程度;
雖然面臨諸多技術挑戰,目前來看紙包裝仍是食品飲料環保化的最大趨勢,距離擺上貨架也僅只是時間問題。 對於消費者來說,在真正的100%可降解紙包裝問世之前,我們要做的其實很簡單——用陶瓷杯喝咖啡即可。
編輯:鍾睿
作者:賀哲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