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換紙吸管,就不只是out的問題了!

2020-12-06 格隆匯

今年年底開始,全國範圍內的餐飲企業,都不能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了。

留給餐飲企業做應對的時間不多了。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0000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環境專家表示,塑料吸管的使用時間只有幾分鐘,但自然界中的降解時間可能長達500年。

不過,如果你常喝咖啡、奶茶、冰可樂,應該不難發現,塑料吸管其實已經打包好了行李,準備退出歷史舞臺了。取而代之的,是可降解的紙質吸管。

最早作出反應的是環保先鋒、Logo帶綠的星巴克。

早在2018年,星巴克就開始了在全球範圍全面停用塑料吸管的徵程。截至去年年底,星巴克已經在中國一線城市的4000多家門店,實現了塑料吸管的禁用。

此前星巴克在中國地區的塑料吸管年均使用量為200噸左右。

而不同於強制斷供塑料吸管的星巴克,喜茶從今年6月起開始在外賣平臺上增加「用紙吸管替代塑料吸管」的選項,來引導消費者減少使用塑料吸管。目前北京地區的喜茶外賣已全部默認配送紙吸管,未來也會在全國其它城市推行。

6月30日,麥當勞中國宣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城市的近千家麥當勞將率先停用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加入了「小巧思」的直飲杯蓋。

據了解,目前中國內地有超過3500家麥當勞餐廳,塑料吸管的年均使用量約為400噸。

(來源:網絡)

一、塑料吸管的天下,紙吸管和直飲杯蓋撐得起來嗎?

雖然大部分消費者對禁用塑料吸管表示理解和支持,但同時,幾乎所有用過紙吸管的消費者都表示:真的太難用了。

環保意識較高的消費者勉強可以忍一忍,但因為吸管使用體驗太差而吐槽麥當勞和星巴克的微博、帖子,在網絡上瘋狂流傳、不勝枚舉。

那為什麼同樣用於喝咖啡,紙杯常見、好用,紙吸管卻不行呢?

原因在於,為了隔水,「環保」紙杯裡都會包覆一層 PE 薄膜。對,就是一直在坊間流傳,塗在方便麵桶內側,吃進去會附著在胃壁上的「石蠟」(其實並不是)。

而廢棄紙杯、泡麵桶在回收時,必須先把塑料淋膜和紙分開、「紙杯」才是真正的紙。

至於紙吸管,因為沒有這層塑料膜,贏得了一個「綠色」的標籤。但隨即而來的就是紙遇水會變軟的屬性,和被用來喝飲料的使命之間的大衝突。

幾乎所有用紙吸管喝麥當勞冰飲的消費者,都在喝了十幾分鐘後遇到了下圖的窘境。而對此,店員也只能抱歉的建議你:喝快點。

(來源:推特)

而目前最厚實的星巴克紙吸管,雖然沒有特別軟,但是容易斷。而且由於直徑較小,加上紙的摩擦力相對大一點,被消費者抱怨用於喝「星冰樂」產品的時候根本吸不上來。

更別提被吐槽像在用衛生紙卷的內芯喝飲料。

(來源:新浪微博)

而星巴克和麥當勞先後推出的直飲杯蓋,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有網友指出,在喝冰美式的時候,被冰塊撞了牙。

簡單來說就是,喝冷的冰牙,喝熱的燙嘴。對於部分消費者還有粘口紅這一大弊端。

看來想要推廣飲料不用吸管直接喝,可能比換吸管要難多了。

(來源:網絡)

二、 除了難用,可降解吸管更貴、更難做

浙江義烏的雙童吸管是國內乃至全球領先的吸管制造企業。和大多數同行一樣,公司在1994年成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在生產傳統塑料吸管。

薄利多銷幾乎是所有吸管制造企業採用的策略,想要盈利就必須壓低價格、加大出貨量。這樣的模式讓企業難以成長。因此,雙童吸管在2005年就研發生產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

除了成本較高以外,聚乳酸產品的保質期通常不超過12個月,一旦保存時間過久產品就會降解。所以廠家必須及早銷售,避免庫存長期積壓的情況。

由於聚乳酸可降解吸管難儲存,不少廠家還是將未來的希望寄託於紙吸管。

但紙吸管的工藝較為複雜。以卷管環節為例,每根紙吸管都需要用三層紙卷制而成。由於每個客戶的需求不一樣,紙張的規格也各不相同,每次生產都需要調試機器。即使能順利完成製作,烘乾又是一個讓不少沒經驗的企業頭疼的難題。

正是受制於資金成本、技術等原因,目前不少中小企業並沒有冒然轉型。

(來源:央視財經)

一支塑料吸管的成本平均是3分錢左右,而紙吸管差不多需要1毛錢。貴了3倍多,使用體驗卻大撲街。

相信我,飲料店和吸管制造商,比用軟吸管喝飲料的消費者,難多了。

三、可降解材料的新藍海

據行業推測,全球包裝市場對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將在2023年達到945萬噸,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33%。可以說可降解塑料包裝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數據統計,目前中國可降解塑料的產量佔世界產能約25%,與中國塑料佔世界產能的比例相當。

環境降解塑料的降解過程主要涉及生物降解,光降解和化學降解三種,這三種降解過程相互間具有增效、協同和連貫作用。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經營範圍含「生物降解、光降解、化學降解、可降解」,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共有2,677家。

行業分布上看,約45%的可降解材料相關企業為製造業,26%的相關企業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地域分布上看,廣東省擁有最多的可降解材料相關企業,山東省和江蘇省相關企業數量次之。

近十年來,我國可降解材料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年度註冊數量與增速呈穩定上漲趨勢。

其中,2019年相關企業新增數量達514家,年增速為15.05%,是我國可降解材料相關企業註冊數量最多、增速最快的一年。值得注意的是,截至7月1日,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新增可降解材料相關企業255家,同比增長約23%。

(來源:天眼查)

全球範圍的限塑,以及更多企業湧入可降解材料製造,乍一聽確實是覺得,地球有救了。

但是仔細想想,「限塑令」在我國施行了也有10多年,除了大超市、連鎖便利店的塑膠袋要收錢,基本看不到任何收效。

近幾年隨著外賣行業的爆發、商品為了追求標新立異而過度包裝,塑料包裝盒塑料餐具的使用,怕是比限塑令之前更誇張。

截至2018年,全國的外賣用戶已增長到3.58億,整個外賣市場已突破2400億元。以平均40元每單粗略估計,2018年全國每天送出外賣超千萬份,所以,每日送達消費者手中的塑料包裝數量也是千萬級別。

而且,在紙吸管被頻頻吐槽時候,商機也出現了:某寶上的「機智」商家,迅速推出一次性獨立包裝吸管。不給塑料吸管是吧,那我就自己買!

多年之後,「禁管令」可能會像十年前的「限塑令」一樣,反而把「限塑」,限成了「賣塑」。

恐怕只有從源頭上加強監管,從不讓用,監管到不讓造,才是真正的出路吧。

相關焦點

  • 紙吸管更環保是不是一個謊言?
    從上遊供應端來看也能發現,由於需求上漲,可降解聚乳酸吸管(以下簡稱PLA吸管)的原材料聚乳酸(PLA)採購價格迅速一路高漲。在2019年底成本價就已經漲至3萬元一噸,而在2018年其成本價只有1.8萬一噸。到了2020年,聚乳酸的價格已經漲至近5萬元一噸。 而塑料吸管逐步被替代只是全面禁塑的一環。
  • 一次性塑料吸管年底將禁 吸管要「管」 重慶部分餐飲門店採用紙吸管
    頭部企業供貨商、中船重工鵬力(南京)塑造科技有限公司的吸管在乳品業佔據半壁江山,據了解,伊利、蒙牛、瑞幸咖啡、喜茶、奈雪、樂樂茶等吸管幾乎都是他們提供。該公司客服人員對記者表示,該公司在年底前將塑料吸管用新產品替代,即紙吸管、PLA吸管和CPLA吸管,並且在產能上完全沒有問題。
  • 奶茶沒喝完,紙吸管先化了?試試看自帶吸管
    BottleDream如同買口紅一般,牛飲女孩們,不喝飲料是不可能的。你可能也注意到,不少賣飲料的都已經向「一次性吸管」開刀了,說是要減少因飲料產生的塑料垃圾。但好像……現實並沒有那麼順利。例如不少門店有推出替代塑料吸管的紙吸管,但往往飲料沒喝完一半,吸管就已經軟啪啪了。
  • 塑料「禁管令」倒計時,紙吸管必入!
    而在環保吸管的眾多選項中,成本最優、目前最適合作為塑料吸管替代品的可降解紙吸管的售價平均在0.1-0.15元/支(量大還有一定下調空間),成本比原有的塑料吸管略高。 同時,有些品質欠佳的可降解的紙吸管存在硬度和熱飲耐水性問題以及伴有滯澀感,對使用感受的評判帶來直接影響。所以基於成本和顧客體驗因素的考慮,有些茶飲商家對於「禁管令」之下該何去何從還在觀望。
  • 「禁塑令」背後:為何紙吸管穩贏新起跑線?
    「換管革命」果然來了 限塑令早在2008年被首次提出,但真正第一波限塑令高潮是在今年7月一道「禁塑令」的下發,讓茶飲行業的大品牌迫切認識到事情的緊迫性,「換管」行動在疾風驟雨地進行。
  • 距禁塑僅剩1周,但紙吸管總被投訴可咋辦?
    距離「吸管禁塑令」政策的施行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這期間家家都在換吸管。此時,就有一批飲品老闆快崩潰了:紙吸管不僅味大、易軟,還很難扎開,店鋪的顧客投訴刷刷往上漲;PLA吸管價格貴,成本又因此刷刷往上漲。在更換環保吸管的過渡期內,飲品店鋪普遍都遇到了哪些難題呢?又有哪些解決的好辦法呢?今天本文就跟大家一起聊聊環保吸管的這些事。
  • 紙吸管的反人類設計還能拯救一下嗎?
    隨著奶茶店更換吸管
  • 紙吸管被「群嘲」,PLA吸管貴,限塑令下餐飲企業有本難念的經
    時代財經留意到,儘管不少餐飲企業已經將塑料吸管替換為紙質吸管,但除了星巴克外,不少即飲的奶茶、咖啡產品的杯身材料依然是塑料。為了減少吸管用量,麥當勞更改了飲品包裝蓋,但這一行為被消費者詬病:「不僅用的塑料更多了,東西喝起來也不乾淨了。」也有消費者調侃道:「奶茶吸管是換成了紙的,但杯子卻還是塑料的,簡直就是在作秀」。
  • 塑料吸管變身環保紙吸管 消費者:還需提升使用感受
    8月25日,奈雪的茶在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在9月初,環保紙吸管將陸續在全國門店;8月17日,此前已在杭州提供紙吸管選擇的喜茶,與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達成合作,從門店限塑實施方案入手,首先完成塑料吸管的替換;同樣在8月17日,蜜雪冰城公眾號宣言逐步停用塑料紅吸管,更換為紙質吸管。此外,國際知名品牌星巴克早在去年就已經開始在全國各個城市的門店提供紙質吸管。
  • 紙吸管有推廣的必要嗎
    如果最常見的塑料吸管不能用了,我們還能用什麼代替它?麥當勞不主動提供吸管目前,最常見的吸管主要有塑料吸管、紙吸管、金屬吸管、玻璃吸管和PLA吸管等。PLA也屬於塑料,跟普通塑料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主要由玉米等植物澱粉組成,是一種生物可降解塑料。
  • 利樂發明了一種全新紙吸管,顛覆傳統塑料吸管
    據媒體報導,利樂發明了一種新型紙吸管,可以和紙盒一起使用,因為該公司正在加大力度,推出一種完全由植物材料製成的包裝。      這種新型紙吸管由經FSC認證的紙張製成,可與包裝的其他部分一起回收利用。
  • 「紙吸管」成餐飲業新寵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劉冉冉、 張露)日前,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距離禁令的最後期限還有不到半年,廣州星級酒店開始使用「紙吸管」,星巴克、麥當勞為吸管或杯蓋「變裝」,雀巢甚至開起了「智能塑料回收車」……近日,記者在文華東方酒店的Ebony餐廳看到,所有飲品都使用非塑料吸管。而在外賣平臺上,不少餐飲門店都增加了「不使用餐具(塑料吸管)」等選項,倡導消費者減少使用塑料製品。
  • 一吸就爛的紙吸管,居然是百事、麥當勞們賺錢的秘密
    紙包裝並非萬能藥相比較紙包裝,紙吸管的製作門檻更低,在西方國家也推行了一段時間。在大面積上市之後,紙吸管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很有可能在紙包裝上重演。年初,在發改委對餐飲行業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下達最後通牒之後,麥當勞淘汰塑料吸管的做法其實並不意外,也值得提倡。
  • 跟讓人崩潰的紙吸管說拜拜,大海裡有理想替代品
    (天下網商記者 張超)今年年底,全國餐飲行業將禁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星巴克、喜茶……餐飲企業紛紛用紙吸管替代塑料吸管。然而,紙吸管的體驗確實讓人一言難盡,有人說自從用上紙吸管,就連白開水喝起來都覺得不對味兒。
  • 塑料吸管年底禁用!紙吸管成本高生產難,多數小企業仍在觀望
    記者發現,在外賣平臺上,不少餐飲門店都增加了「不使用塑料吸管」和「用紙吸管替代塑料吸管」的選項,來倡導消費者減少使用塑料吸管。喜茶媒體公關高級總監霍瑋:北京地區的外賣已全部默認配送紙吸管,未來也會在全國其它城市推行,截至今年6月,在全國範圍內我們已經減少使用塑料吸管超過1100萬根。
  • 熱奶茶喝到一半紙吸管化了?記者做了個實驗
    根據包裝顯示,紙吸管的材質為原生木漿紙,使用溫度0-45℃。記者做的第一個實驗是常溫吸水實驗,我們將兩個玻璃瓶,轉入等量的自來水,其中一瓶插入10支紙吸管,另一瓶不做任何處理。使用紙吸管的飲品應該在多長時間內喝完……關於紙吸管的種種問題,記者諮詢了網商平臺購置的吸管生產方——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童)的品控負責人陳經理。紙吸管變軟,是因為吸水嗎?陳經理說,紙吸管的紙張,用的是纖維素木漿,這種有親水性的原料長時間泡在水裡,的確會吸附一些水份。
  • 「限塑令」帶動上市公司擴產能 紙吸管供不應求
    可降解塑料行業的商機  在浙江餘姚的中國塑料城,思卓塑業相關負責人夏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其公司原本生產的塑料吸管市場價在每噸1.5萬~1.6萬元左右,而如今「限塑令」後轉產後的替代吸管材料的成本要提高2~3倍。其中,紙吸管市場價在每噸3萬元左右,生物基聚乳酸(PLA)可降解塑料吸管的市場價則在每噸5萬元。
  • 感謝紙吸管憑一己之力勸住了我那顆喝奶茶的心……
    2021了怎麼還會有這麼反人類的東東,之前喝一點點的時候沒覺得,古茗的紙吸管也太紙了,喝了一半軟了,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句話,紙吸管軟的比男人的jb
  • 食聞丨「紙吸管」成餐飲業新寵
    日前,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距離禁令的最後期限還有不到半年,廣州星級酒店開始使用「紙吸管」,星巴克、麥當勞為吸管或杯蓋「變裝」,雀巢甚至開起了「智能塑料回收車」……近日,記者在文華東方酒店的Ebony餐廳看到,所有飲品都使用非塑料吸管。而在外賣平臺上,不少餐飲門店都增加了「不使用餐具(塑料吸管)」等選項,倡導消費者減少使用塑料製品。消費者對於「紙吸管」還習慣嗎?
  • 新年,你跟塑料吸管告別了嗎?
    北京一Coco奶茶店的吸管。 中新網 左宇坤 攝 「這是之前的庫存,很多顧客不喜歡紙吸管想要塑料的,就把這些擺在外面,用完就進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