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吸管有推廣的必要嗎

2020-12-06 宗老斌

1月、2月搶口罩,3月、4月囤糧食,7月份後,竟有人開始囤起了一次性塑料吸管。

事情的源頭,始於今年1月份有關部門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其中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起初人們並沒太在意這條意見,但6月30日麥當勞宣布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很多人一下子緊張起來。有些家長考慮到小孩喝東西時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最方便,不清楚以後這種吸管還能否容易買到,趕緊在網上買了幾包囤起來。

相關政策還在繼續加碼,7月中旬,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嚴格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等產品的使用,給塑料汙染治理明確了「時間表」。這被解讀為史上最強「限塑令」。

這樣的背景下,許多商家開始用紙吸管代替一次性塑料吸管,可降解塑料也突然成了最近資本市場上最熱門的板塊之一。以莫高股份為例,雖然降解材料營收佔公司營收不足一成,但8月以來已連續4個一字漲停,市值上漲近10億元。

可降解塑料真能成為新的風口嗎?

01沒有塑料吸管還能用什麼?

不少人因為麥當勞等餐飲企業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一下子「慌了神」。如果最常見的塑料吸管不能用了,我們還能用什麼代替它?

麥當勞不主動提供吸管

目前,最常見的吸管主要有塑料吸管、紙吸管、金屬吸管、玻璃吸管和PLA吸管等。PLA也屬於塑料,跟普通塑料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主要由玉米等植物澱粉組成,是一種生物可降解塑料。

不同材質的吸管在性能、價格等方面各不相同。玻璃和金屬吸管使用相對不方便,經常出現在家庭使用中,在餐飲、茶飲等商業中較少用到。其他三種吸管中,紙吸管和可降解PLA材質的吸管價格均是普通一次性塑料吸管的3倍左右。

根據國家規定,2021年1月1日起,全國的餐飲行業將不能再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吸管。從實際情況看,大部分餐飲企業選擇的替代品是紙吸管。

這對餐飲行業和消費者而言,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奈雪的茶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他們而言,最大的成本是茶飲原料,吸管佔據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不能使用一次性吸管對他們的經營成本不會產生影響。

跟成本相比,他們更擔心的是不同材質吸管帶來的體驗不同,比如可降解的紙質吸管在飲用熱飲時比較容易溶解,會影響口感。這是茶飲品牌更換紙質吸管時普遍面臨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目前對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的禁令,集中在餐飲行業。而牛奶、飲料等飲品自帶的吸管,以及消費者自己購買一次性塑料吸管並不在禁令之內。

除了不可降解一次性吸管的禁令外,7月中旬發布的《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還對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超薄塑膠袋、聚乙烯農用地膜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的使用做了詳細規定。

這一系列的規定被視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在這樣的背景下,塑料製品生產企業會受到怎樣的影響,最嚴「限塑令」是否蘊含著行業和投資機會呢?

02紙吸管並不環保

近來的「限塑令」讓塑料似乎成了眾矢之的。但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塑料發明之初其實是作為象牙的廉價、環保替代品。

19世紀末期,撞球還是一項貴族運動,因為當時製造撞球的原料是象牙。為了尋找象牙撞球的替代品,有人用硝酸纖維素和樟腦製造出了一種名為賽璐珞的聚合物,這就是最早的塑料產品。

之後,隨著科技水平提高,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塑料材料。由於性能穩定、抗腐蝕能力強、價格低廉等優點,塑料已經成為和鋼材、木材、水泥等並駕齊驅的基礎原料。

歐盟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塑料產量高達3.6億噸,其中三分之一由我國生產。包裝、建築、汽車製造等都是塑料的下遊產業,其中包裝是塑料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

傳統的塑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這些材料不僅在生產過程中消耗石化資源,而且很難降解。一根廢棄吸管,在自然環境中需要幾百年的時間才能完全降解。

為了緩解塑料帶來的白色汙染,全球各國紛紛出臺「限塑令」,商家、消費者都開始尋找塑料的環保替代品。

在塑料應用最多的包裝領域,目前常見的替代品主要是紙製品,用紙袋代替塑膠袋、紙質吸管代替塑料吸管。

星巴克推出紙質吸管

看似環保的紙製品,真的就比塑料更環保嗎?

從生產角度看,紙的原料是木漿,將消耗大量的木材,生產過程還會造成水汙染,並不環保。

大象公會援引美國環境毒理和化學學會研究成果顯示,相同容量下,紙袋不僅生產耗能、耗水量高,還會產生更多的廢水、廢料和溫室氣體。一旦成為垃圾,紙袋的質量還是塑膠袋的2.7倍。

紙製品之所以被當作塑料產品的環保替代品,是因為在大多數人認知中,紙製品回收利用率高。但其實,塑料製品的回收率並不比紙製品低多少。

數據顯示,近些年我國的廢紙回收率一直在45%-50%之間徘徊,而《中國再生塑料行業發展報告(2019-2020)》的數據顯示,我國廢舊塑料的整體回收率為30%左右。

從使用體驗看,塑料在包裝領域的性能比紙強太多。比如紙吸管面臨的會溶解、易變形的尷尬,就不會出現在塑料吸管使用過程中,一次性紙杯也只有在裡面加上塑料薄膜的情況下,才能正常使用。

用紙製品代替塑料製品的方案不僅效果不好,而且其環保、經濟效益也沒有很高。

比較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是提高塑料回收利用率,以及尋找新的替代品。

03可降解塑料能成風口嗎?

可降解塑料一直被視為解決白色汙染的新材料。「限塑令」刺激下直接被看好的,就是可降解塑料行業。

目前,應用最廣、產量最高的兩種可降解塑料為PLA和PBAT。PLA即聚乳酸,這種材料透明性好,常被用在日用塑料製品、薄膜以及醫用包裝領域。由於其技術壁壘高,我國目前主要依賴進口。

PBAT成膜性好,常被用在一次性包裝膜以及農業地膜等領域。其技術相對成熟,目前我國是PBAT全球最大的生產國家,佔據全球近6成總產能。

上市公司金髮科技主營業務為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可再生塑料等,是國內PBAT行業龍頭。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生產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技術難度較高,從研發到批量生產每一步都面臨挑戰。

比如,生產過程需要充分考慮產品性能的強度,「降解時間不能太短,不然產品在倉庫裡三五個月就完全降解掉了。當然,也不能太長,三五年降解不掉也就失去了可降解的意義」。

我國在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產上雖然不缺原料也有技術,但跟國外比,我國可降解塑料的消費市場發展卻相對緩慢。

工人在檢驗可降解餐具

金髮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生產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中的70%-80%是出口到國外的。

雙童吸管也表示,公司可降解吸管的主要市場同樣集中在國外。

根據財報數據,2019年,金髮科技完全生物降解材料銷量為4.75萬噸,同比增長近84%,是公司業績增長最快的板塊,不過這主要得益於歐洲、南美洲等國外市場的發展。

雙童吸管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2005年,公司就已經生產了PLA生物質可降解吸管,但是直到2015年,這類產品的銷售幾乎為零。

這次的「限塑令」,對金髮科技、雙童吸管等相關公司是個利好消息。不過,從政策利好傳導至市場需求變化,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情。

雖然有了「限塑令」,但現階段為可降解塑料製品買單的商家並不多。阿里巴巴網站上的一位吸管賣家表示,跟現在流行的紙吸管相比,一次性塑料吸管更便宜、好用。所以,現階段他們店銷售最多的還是一次性塑料吸管。

我國一直是塑料生產大國,國內企業在生產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方面,無論是原料還是技術並不落後。真正制約我國這一市場發展的,還是價格和商家的環保意識。

商家不願意買單的原因之一在於價格。雙童吸管的一位工作人員提到,PLA吸管的成本是普通吸管成本的3-5倍,其他可降解吸管價格也明顯高於普通塑料吸管。

和吸管一樣,完全降解塑膠袋價格也比普通塑膠袋高。金髮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最早的時候,完全生物降解塑膠袋的成本大概是普通塑膠袋的2-3倍,現在批量生產、產量提高之後,變成了1.5-2倍。

不同型號的環保可降解塑膠袋

受制於價格等因素,現在國內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確實還不夠大。不過,國內企業畢竟有原料、有技術,也不缺垃圾分類、「限塑令」等政策刺激,可降解塑料製品行業未來可期。

金髮科技在年報中提到,根據歐洲情況對標和分析,僅北上廣深四大城市,垃圾分類將為完全生物降解袋產生 10萬-30萬噸級的潛在市場需求。

包括金髮科技、瑞豐高材、金丹科技等在內的業內上市公司,紛紛開始提高生物可降解塑料產能,越來越多的小企業也想趁著「限塑令」熱潮,布局生物可降解塑料行業。

業內人士講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生產吸管的機器稍加改造就可以生產口罩,所以疫情嚴重的時候,有些原本生產吸管的企業開始改行生產口罩。最近「限塑令」頻頻出臺,這些企業又開始做回了老本行。

我國最早的「限塑令」誕生於2007年。不少網友感慨,有了「限塑令」的13年時間裡面,除了超市塑膠袋收費,我們的生活似乎從未因此發生變化。

「此前的限塑令,恐怕未必減少多少白色汙染。大力推廣和生產可降解塑料,這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至少我是願意使用這些產品的,哪怕它貴一點。我看過一些白色汙染的報導,實在是觸目驚心。」一位消費者說。

相關焦點

  • 「紙吸管」成餐飲業新寵
    距離禁令的最後期限還有不到半年,廣州星級酒店開始使用「紙吸管」,星巴克、麥當勞為吸管或杯蓋「變裝」,雀巢甚至開起了「智能塑料回收車」……近日,記者在文華東方酒店的Ebony餐廳看到,所有飲品都使用非塑料吸管。而在外賣平臺上,不少餐飲門店都增加了「不使用餐具(塑料吸管)」等選項,倡導消費者減少使用塑料製品。
  • 奶茶沒喝完,紙吸管先化了?試試看自帶吸管
    01紙吸管 花花世界裡的拔絲藝術↘入手始於顏值我只買過一次紙吸管,是在某文具連鎖店裡順手淘到的。我還記得因為是色彩斑斕的小星星印花吸引了我的目光,有一種陽光元氣的可愛。那時候我還沒有入手其他材質的可循環吸管,就快樂地買了一大包。
  • 紙吸管更環保是不是一個謊言?
    到去年年底,在中國的4000多家星巴克門店已經徹底禁用了塑料吸管,喜茶門店的櫃檯中同時提供紙吸管和塑料吸管的選項;麥當勞中國的包裝裡有80%都已經實現了紙質包裝;今年國慶小長假,奈雪的茶消耗的紙吸管超過100萬根,減少使用超過134萬根塑料吸管。 這背後是「史上最嚴限塑令」的頒布。
  • 食聞丨「紙吸管」成餐飲業新寵
    距離禁令的最後期限還有不到半年,廣州星級酒店開始使用「紙吸管」,星巴克、麥當勞為吸管或杯蓋「變裝」,雀巢甚至開起了「智能塑料回收車」……近日,記者在文華東方酒店的Ebony餐廳看到,所有飲品都使用非塑料吸管。而在外賣平臺上,不少餐飲門店都增加了「不使用餐具(塑料吸管)」等選項,倡導消費者減少使用塑料製品。消費者對於「紙吸管」還習慣嗎?
  • 再不換紙吸管,就不只是out的問題了!
    6月30日,麥當勞中國宣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城市的近千家麥當勞將率先停用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加入了「小巧思」的直飲杯蓋。據了解,目前中國內地有超過3500家麥當勞餐廳,塑料吸管的年均使用量約為400噸。
  • 一次性塑料吸管年底將禁 吸管要「管」 重慶部分餐飲門店採用紙吸管
    距離禁令的最後期限還有不到半年,重慶的一些餐飲門店在開始吸管「換裝」了嗎?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企業早嗅到「禁管令」商機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萬噸,約合460億支,人均使用量超過30支。
  • 塑料吸管2020年底禁用 你會選擇使用環保紙吸管嗎?
    塑料吸管2020年底禁用 你會選擇使用環保紙吸管嗎?大多數消費者對禁用塑料吸管表示理解和支持,但仍然有消費者表示停用之後有些不便。考慮到消費習慣,特別是對吸管使用依賴程度較高的奶茶店、飲品店來說,尋找可以替代塑料吸管的製品,並引導消費者使用,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 紙吸管真的更環保嗎?看專家為你解答!
    市民2:也可以扔廚餘吧,它不是能降解嗎。市民3:這個我不太清楚。看來很多人對這個問題都拿不準。帶著疑問,記者諮詢了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垃圾分類主管部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固廢處工作人員:還是最好扔到其他垃圾桶裡邊。
  • 塑料吸管變身環保紙吸管 消費者:還需提升使用感受
    塑料吸管將不可避免的退出歷史舞臺。茶飲企業做出改變紙質吸管代替塑料吸管新限塑令的頒布,使得餐飲行業必須行動起來,做出改變。作為吸管使用大戶,各大茶飲品牌已經有了緊迫感。一些大型品牌開始紛紛採取行動,將原來的塑料吸管換成了更環保、更綠色的紙質吸管。
  • 紙吸管真的更環保嗎?看專家為你解答!_國內...
    市民2:也可以扔廚餘吧,它不是能降解嗎。 市民3:這個我不太清楚。  看來很多人對這個問題都拿不準。帶著疑問,記者諮詢了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垃圾分類主管部門。 在北京市的阿蘇衛垃圾綜合處理中心,記者看到每天都會有近千噸廚餘垃圾運到這裡進行處理,為了加快周轉率,廚餘垃圾在好氧堆肥車間只進行21天的堆肥,低於可降解塑料製品最少一到兩個月的降解時間,難以保證充分降解,對資源化利用帶來不利影響。專家建議,可降解塑料製品的推廣不能冒進,應該循序漸進穩步進行,另一方面也要積極擴大處理能力的建設。
  • 科普|講真,用紙吸管比塑料吸管更環保嗎?
    前幾天,辦公室的小夥伴逛了趟商場,點了杯奶茶,驚喜地發現紙吸管、可降解塑料杯蓋、無紡布袋已經紛紛「上崗」。可是,嘬著嘬著,問題就來了:紙吸管比塑料吸管更環保嗎?喝完後,可降解塑料杯蓋屬於什麼垃圾?有了無紡布袋,放開了用也不怕汙染環境了吧?
  • 跟讓人崩潰的紙吸管說拜拜,大海裡有理想替代品
    如果你喜歡慢慢喝飲料,那你就會看到紙吸管慢慢變軟,紙條一點點散開;如果你不幸還有咬吸管的習慣,那麼吸管不僅會軟掉,還會像這樣粘在一起,然後你就可以鍛鍊肺活量了。微博上,時刻都有網友感慨紙吸管太難用,一不小心就以為自己是在喝湯。還有人發現了紙吸管和碳酸飲料的蜜汁反應。
  • 紙吸管被「群嘲」,PLA吸管貴,限塑令下餐飲企業有本難念的經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王言 編輯:鄭方圓「一杯奶茶還沒喝完,紙吸管不是被泡軟就是被咬爛,有的吸管甚至喝著喝著就化了!」最近,資深奶茶愛好者小林可降解吸管供貨雖然比較充足,但拿貨也要「等兩天」。該廠家工作人員告訴時代財經,因為材質和生產技術不同,目前紙質吸管和可降解吸管的生產成本要高於傳統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 距禁塑僅剩1周,但紙吸管總被投訴可咋辦?
    這家店鋪的負責人抱怨道,自從開始換了紙吸管,店鋪裡的客訴明顯變多了,現在10%~20%的客訴也都是圍繞紙吸管的。我們調查發現,針對紙吸管的核心客訴問題主要有3個:①扎不進封口膜,戳幾下基本上就彎了;②不經泡,十幾分鐘就軟了,小料也吸不上來;③有紙漿味或膠水味,破壞了飲品本身的味道。
  • 紙吸管的反人類設計還能拯救一下嗎?
    隨著奶茶店更換吸管
  • 塑料吸管年底禁用!紙吸管成本高生產難,多數小企業仍在觀望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距離禁令的最後期限還有不到半年,餐飲行業做好準備了嗎?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最大的難題是什麼?
  • 利樂發明了一種全新紙吸管,顛覆傳統塑料吸管
    據媒體報導,利樂發明了一種新型紙吸管,可以和紙盒一起使用,因為該公司正在加大力度,推出一種完全由植物材料製成的包裝。      這種新型紙吸管由經FSC認證的紙張製成,可與包裝的其他部分一起回收利用。
  • 塑料「禁管令」倒計時,紙吸管必入!
    哪怕現在只有1/3的顧客消費茶飲時會選擇使用環保紙吸管,或者有顧客認為隨身攜帶一根不鏽鋼吸管都要比用紙吸管強,門店依然要傳遞出環保正能量,從綠色生態理念的宣推入手,從紙吸管的品質選用上著手
  • 熱奶茶喝到一半紙吸管化了?記者做了個實驗
    那麼,紙吸管真的和網友說的一樣不堪一擊嗎?今天(1月14日),小時新聞記者也嘗試做了幾個實驗。常溫吸水實驗:確實有吸水情況,但是量真心不大記者從網商平臺購置了一袋紙吸管,一包50支的牛皮紙材質紙吸管,一般上10-15元。到手的第一件事,記者將一根吸管剪開了,發現一根紙吸管分為三層,外層為原木色,內兩層為白色,採用螺旋狀疊加而成。
  • 新年,你跟塑料吸管告別了嗎?
    Coco店員向中新網介紹,目前他們有兩種新吸管,一種是PLA(聚乳酸)可降解材質,但因為放熱飲裡會立馬軟掉,所以只在冷飲中使用;另一種則是適用範圍更廣的紙吸管。 從吸管,到更多 據Coco奶茶店的店員介紹,除了吸管,「新限塑令」帶來的變化還有很多,比如封口的塑料膠膜也變成了紙膠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