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蒙特婁超級生活」可快捷關注
在印度洋的海底,有一些噴湧出滾燙水流的熱液噴孔,地球滾燙的熔巖加熱後的熱水噴出墨汁一樣的熱液流,就在這種看似不適宜居住的環境裡,生活著鱗角腹足蝸牛。
這種極端環境在鱗角腹足蝸牛看來是非常舒適的居住環境,為了能夠生存,鱗角腹足蝸牛發展出了大量瘋狂的變異。鱗角腹足蝸牛外形很酷,這種物種進化出的特徵在極端環境下生存也很有用。
這東西不光有殼,外殼上覆蓋有一層鐵質層。至於圖片上蝸牛身上的穗狀物是硫化鐵形成的小鱗片。所有這些結構等於給鱗角腹足蝸牛穿上了一層盔甲,鱗角腹足蝸牛也是地球上人類已知唯一能夠像這樣利用鐵的生物。
鱗角腹足蝸牛的外殼上覆蓋的主要是二硫化鐵和有磁性的硫復鐵礦。這些金屬來自富含礦物的噴孔。外殼給蝸牛形成了一個天然的盔甲躲避捕食者,不但能自衛還能給攻擊自己的敵人的爪造成損害。目前美軍都在研究這些蝸牛,希望給士兵盔甲的設計一些啟發。
鱗角腹足蝸牛於2001年被首次發現,發現地點是位於印度洋海面以下兩千多米的海底。目前有兩種不同種生活在不同的熱液噴口區。在Kairei區生活的是黑色含鐵量豐富,帶有磁性的蝸牛;在Solitaire區,這裡的蝸牛缺鐵,呈白色,沒有磁性。
被磁鐵吸住的蝸牛,看來有點不知所措。雖然鱗角腹足蝸牛的發現已經有十多年,到最後才有了自己的官方學名:Chrysomallon squamiferum。
最近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獲得了五個蝸牛樣本用以研究和教學,如何利用我們不得而知,猜的話可能也是用磁鐵吸著玩兒吧。
[王大發財 via Viral Nova]
蒙特婁超級生活微信號:montreal-ca
世界第二大法語城市的超級生活。
與主編交朋友更多樂趣 加微信:cameet
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申請加拿大特價籤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