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大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含數據信息、參考書目、考研真題)
學院介紹
北京大學是我國開展對外漢語教學最早、歷史最長的學校之一,從1952年院系調整後的「北京大學外國留學生中國語文專修班」算起,至今已經走過了60多個年頭。1984年10月,北京大學在原「外事處漢語教研室」的基礎上,抽調中文系和外語系教師,成立了「對外漢語教學中心(簡稱漢語中心)」。教學對象主要是非學歷教育的漢語進修生。1995年4月,以對外漢語教學中心和留學生辦公室為基礎,成立了「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1999年學院進行體制改革,海外教育學院建制撤銷,漢語中心掛靠在國際合作部。2002年6月29日,「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在漢語中心的基礎上成立,北京大學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招生目錄
參考20招生
招生人數
2人進入複試
2人最終錄取
學習方式
全日制
研究方向
01. 社會主義歷史與理論基本 問題研究
02.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制 關係研究
03. 歐洲民主社會主義研究
04. 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社會政 治研究
考試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53 法語 或 254 德語
③ 614 政治學概論
④ 884 世界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複試線
20年:總分345 政治外語55/專業課90
19年:總分345 政治外語55/專業課90
18年:總分345 政治外語50/專業課90
錄取信息
2020錄取:
2人進入複試,2人最終錄取
初試分數:408、410
2019錄取:
2人最終錄取
初試分數:393、393
2018錄取:
4人最終錄取
初試分數:349、349、374、380
參考書籍
637政治學概論參考書
1.燕繼榮《政治學十五講》(政治學理論部分的核心參考書目,要重點掌握和記憶其中的政治學名詞)
2.孫關宏《政治學概論》(用作補充政治學十五講,尤其是政治合法性、政治發展等章節內容)
3.海伍德《政治學》(本書主要在於輔助理解,外專業跨考的推薦先看本書打好基礎)
4.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對於準備政治學概論大題非常重要,需重點把握書中的)
5.曹沛霖《比較政治制度》(與唐士其的西方政治思想史配合使用,重點掌握各)
6.潘維《比較政治學:理論與方法》(其中內容重在理解和記憶作者的)
7.閻學通《國際關係分析》(國際政治概論部分重要基礎書目,推薦先看.)
8.陳嶽《國際政治概論》(要重點記憶其中提到的國際政治學名詞)
9.李少軍《國際政治概論》(與前兩本書配合使用,重在補充前兩本書的內容)
10.宋偉《國際關係理論》(重點掌握其中涉及到的)
11.孫學峰國際關係理論講義(非常重要,比較全面的各流派國際關係理論講解)
12.王聯《世界民族主義論》(本書基本上囊括了世界民族部分試題的大部分重點)
13.王聯《中東政治與社會》(常考內容,重點掌握政治伊斯蘭的理論與實踐及其對國際關係的影響)
846世界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1.《科學社會主義概論》編寫組:《科學社會主義概論》,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孫代堯、薛漢偉:《與時俱進的科學社會主義》,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美)帕爾默、科爾頓:《近現代世界史》上、下冊,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
考研真題
2020真題
專業一:政治學概論
一、名詞解釋(5分每題)
1.文化霸權
2.轉移支付
3.沙裡亞
4.國際戰略
5.地緣政治
6.伊斯蘭恐懼症
二、簡答(15分每題)
1.簡述主權與治權的關係
2.舉例說明世界各國不同的合憲性審查制度
3.簡述加泰隆尼亞獨立問題的由來和發展
4.何謂「中美脫鉤論」
三、論述(30分每題)(國際組織和國際公共政策專業做3、4題,其他專業做1、2題)
1.論述國家安全與個人權利的關係
2.有觀點認為,近年來民族主義回潮和分離主義抬頭,其背後全球化有密切聯繫,談你的看法
3.回顧歐洲一體化進程並討論其前景
4.當前全球治理面臨的挑戰及中國的作用
複試詳情
參考2020
各專業分別組織 5 人以上的專家複試組直接負責複試。每個複試組設秘書2-3 名,分別負責複試記錄和視頻複試會場安排相關事宜。
按照學校規定,進入複試名單的考生單科與總成績均需達到最低分數線(學術型碩士:政治 55 分,外語 55 分,專業課每門 90 分,總分 345;專業型碩士:管理類聯考綜合 120 分,外語 55 分,總分 190)。如有特殊情況,須由學院(系、所、中心)向研招辦提交書面報告,待批准後方可處理。
按照學校有關規定,我院 2020 年碩士招生複試採用差額形式。考生依自己的初試總成績在所報專業內按一定差額比例降序進入複試名單。如本專業核定複試名額範圍內有總成績相同者,且成績排名在最後一名之前,則並列進入複試名單,但不增加複試人數;如最後一名的位置上有總成績相同者,為公平起見,雖可能增加複試人數,亦應一併列入複試名單。
複試形式為面試,內容涉及考生所報專業的理論、歷史、現實問題,重點考察考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考試成績採用百分制,60 分及格。考生面試結束後複試組成員現場獨立評分,平均分即為考生的面試成績。按照學校規定,複試成績平均分低於 60 分者自動喪失錄取資格。考生的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均在複試中進行(由各專業分別考核),成績計入複試總成績。公共管理碩士專業考生應參加的管理類思想政治課加試在複試中進行,加試成績採用合格制。
留學生考生、臺港澳考生、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強軍計劃等考生根據學校相關規定,按所申請專業參加複試。
推薦免試的同學因已在 2019 年通過面試,故此次不再參加複試。
各專業按照考生總成績在所報專業內的排名依次錄取。成績計算方法:總成績=[初試權重(70%)×初試各門總成績/5(其中公共管理碩士為初試各門總成績/3)+複試成績(換算成百分制)×複試權重(30%)]
由佳明老師整理髮布xxxfenglaoshi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