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庭機器人成標配,我們還需要等多久?

2021-01-10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智能相對論,作者 | 佘凱文

日前,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陸續發布了幾篇有關機器人行業的最新報告,面向大眾市場生產的個人和家庭服務機器人在近兩年獲得廣泛的市場關注,僅2019年個人和家用服務機器人的總銷量就超過2320萬臺,比上一年同期增長34%;銷售額上升20%,達到57億美元。

這裡家庭服務機器人所指的是地面清潔機器人、自動擦窗機器人、空氣淨化機器人等等,雖然確實都屬於家庭服務機器人範疇,但好像與期待的又有些差距。

據搜索軟體顯示,國內最早家庭服務機器人的誕生大致在2005年左右,15年了為何「想像中」的家庭機器人還未到來?

家庭服務機器人「沒爆發」,外形在「背鍋」?

似乎這些年,每一年都在說「家庭服務機器人」市場爆發,前途不可限量,但隨之而來的是市場雖然在持續增長,可還是與理想相距甚遠。

比如這些年掃地機器人其銷售額從2013年的8億,到2019年的80億,足足翻了10倍,卻因基數太低,據第三方機構的數據顯示,我國掃地機器人市場滲透率也不過剛剛超過5%。

為什麼還這麼低?是沒需求嗎?從今年的情況來看也並不是,疫情的出現激起了一波購買潮,根據京東發布的《剁手人群抄作業指南》數據顯示,和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1月-9月掃地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長91%。

但是絕大多數消費者可能並不認為他們購買的是「家庭服務機器人」,一位財經分析師兼科幻電影迷告訴「智能相對論」,「一句『I AM IRON MAN』 固化了多少人對於『機器人』的理解,當然也可能是『I will be back』 或者是那個藍胖子,但絕對不會是掃地機器人,雖然名字有機器人三個字,可消費者更願意將其看成是與微波爐、吸塵器一樣的家電產品,智能化是一方面,外觀也是一方面。」

那麼消費者心中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到底該長什麼樣?「擬人」或許是基礎,這是消費者認知,有人會問這重要嗎?答案可能很重要。

比如,早年間國內消費者購買日本電飯煲的風潮相信很多人即便沒有參與其中,但也一定有所耳聞,這一趨勢在近兩年卻有了極大緩解,為什麼?是國產品牌崛起了嗎?不否認,但更多原因正是因為消費者「固化認知」起了作用,國產品牌通過廣告或其它營銷手段,不斷告訴消費者,電飯煲的內膽越厚越好,時間一長消費者認知就形成了,此時再對比日本品牌的電飯煲,他們因為材料原因內膽非常輕,慢慢就讓國內消費者產生了質疑。

周鴻禕也講過一個關於消費者認知的故事,他說他曾經做過一款無外置天線的路由器 但銷量平平,因為他發現,消費者對於路由器的評判標準只取決於一件事,就是有多少根天線,於是360的路由器 天線越做越多,最多的一款已經高達12根天線,但實際上數量只是營銷噱頭。

這就是「定位藝術」,所謂事實只有認知用戶,哪怕是偏見也是事實。回到「家庭服務機器人」,消費者認知的「家庭服務機器人」不說一定要像什麼,但至少他們不認為會是個「圓形盒子」。

是外形阻礙了「家庭服務機器人」的發展嗎?擬人化才是出路?可能也不一定,但至少能力上需要匹配「機器人」這三個字。

從資本到品牌,又一輪的「圈地運動」?

那什麼才是匹配?早在2017年弗徠威智慧機器人CEO陳兆先就表示,「只有具備三大特性才能被稱為家用「智慧機器人」,即主動性、連接性和生命感。而「生命感」,將是機器人有別於其他產品的最大區別。」

「生命感」又該如何獲得?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改善,市場對家庭服務機器人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並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對服務機器人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人們逐漸開始不滿足於它的實用性,漸漸開始對它的外觀產生要求,追求個性化的需求,其實說到底就是「智能化」,再直白點就是「交互能力」,足夠「聰明」才會讓用戶覺得機器人也與小貓小狗一樣有生命。

所以,就有了個新說法叫「智能服務機器人」,2014年軟銀集團首次對外展示了人形機器人Pepper,並稱其為「全球首臺具有人類感情的機器人」。從2014年伊始到2018年,智能服務機器人經歷了萌芽,發展,小爆發的階段,投融資項目層出不窮。

2019年資本熱潮看似有所減退,據市場統計,2019年,媒體報導的智能服務機器人行業融資大事件為17起。同比之下,2018年行業融資大事件為20起。

2020年在疫情等因素的作用下,智能服務機器人似乎又迎來新一輪資本青睞,據「智能相對論」不完全統計,在今年與智能服務機器人有關的融資達到了近35起,其中直接針對「家庭服務機器人」的融資有6起,資金規模較大的如高仙機器人融資達到了1.5億元。

加速智能化,成為了這些企業融資的主要原因之一,顯然,資本也在看好擁有「生命感」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市場。

優必選就是極好的例子,人型機器人一直都是他們的核心,從2012年起逐步推出了面向C端市場的消費級人形機器人Alpha系列、STEM教育智能編程機器人Jimu、與迪士尼合作的IP機器人以及「悟空」機器人;三上春晚舞臺;其背後更是有著比亞迪、騰訊、科大訊飛、居然之家等多家企業投資,為什麼?或許人型機器人就是更加具備「生命感」。

當然,技術同樣也必不可少,如在今年的CES上,優必選機器人在開冰箱、遞傘、關門、跳舞等能力之上,更添加了推餐車、瑜伽互動、開瓶倒水、寫字畫畫等技能,這些家庭服務表現讓人眼前一亮。

毫無疑問,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正推動整個家庭服務機器人市場的變革。一些「成熟」的品牌在完成對醫療、零售、物流、交通、安防、通信等諸多場景的覆蓋後,也正在加碼「家庭場景」。

前不久,一直以來聚焦「智慧移動」的九號機器人就做出了重大變革,調整組織架構成立四大機器人團隊,其中之一便是「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九號機器人認為他們需要拓展全新的邊界,以便適應機器人業務未來3-5年發展需要。

再比如如影智能,這家剛成立一年的科技公司,除了專注智能家居,也有一顆「賈維斯」的心,其CEO唐沐正是前小米智能產業總經理,他表示「也許將來每家每戶都會出現服務機器人。」

無論如何,今年對於「家庭服務機器人」行業絕對是一個重要年頭,大量資本、品牌的湧入,可以看成是新一輪的圈地,可能行業爆發或許真不遠了。

家庭服務機器人空間多大?「老年化」能否為其買單?

市場好?又會有多好?

在個人/家用領域,主要存在效率提升、教育及娛樂休閒等基本需求。說實話,像掃地機器人或是教育機器人這類偏工具型、消費屬性明顯的產品最終的體量即便再高,但也難以實現破圈,「智能相對論」認為「家庭服務機器人」最終歸屬將是服務於「老年市場」。

現階段,全球老年化是不爭的實時,嚴重的如日本,其老齡化程度達到了27%,就是說整個日本人口中有33%超4000萬的人其年齡達到了60歲及以上。那中國呢?按照最新的排名,目前中國排名全球第十位,這個排名是按比例算的,中國現階段老年化為12.6%,可以高興嗎?當然可以因為按標準12.6%只是「老齡化」還沒有達到「老齡社會」的標準,但也別高興得太早,預計什麼時候會到呢?2022年,也就是1年多以後,「老齡社會」的標準是14%以上人口達到60歲或以上,中國現在只差1.4%。

據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到2.54億,而據預測到2050中國將有5億人老年人,如果按目前人口數量來算的話佔比將達到驚人的35.7%,但屆時實際情況隨著出生率的降低,人口數量的減少,比例或許只會更高。

現階段中國的養老政策相比很多人並不清楚是「9073」,什麼意思?就是90%的人居家養老,7%的社區養老,3%的人養老院養老,特別是在90%居家養老的老人中又有多少將是獨居老人?擁有一臺能夠幫助他們生活的「機器人」顯得是多麼迫切?

在日本,讓機器人介入老年人生活已經開始,例如日本的豐田公司研發的機器人「HSR」,該機器人目前主要是應用在養老院、學校、醫院等場景,家庭場景將是他們的下一步。還有如美國Aeolus公司也早將產品投放到了日本市場,開啟了機器人養老的故事。

當然,就現在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式,「機器人養老」也有許多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費用,像Aeolus提供的機器人服務月租大約在1萬人民幣左右,豐田HSR的租賃費用也將近8000元,要是以這個價格的話國內90%以上的老年人都無法負擔;其次就是受制於現在護理機器人的功能還不是那麼齊全,許多要求無法百分百完成。

不管怎麼,「老年社會」為家庭服務機器人打開了一個巨大的窗口,誰能佔得先機一定回報必然不少。所以,這也成為了市場看好如優必選這類企業的原因所在,在形態上的優勢讓產品具備「生命感」,再加上優必選作為全球商業化最為成功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公司之一,商業化落地上面應該也不會出現太多問題。在去年開啟上市輔導後,優必選正籌備A股IPO,雖然現在沒有什麼聲音了,但市場對其的看好,這一點是不變的,分析師認為一旦其上市成功市值或還將迎來倍增。

總結

總之家庭服務機器人的市場已經「瞭然於目」,即便在消費市場對於這點也非常樂觀,有調查數據顯示,用戶對服務機器人的發展信心十足,超過半數的用戶認為家庭服務機器人在10年內可以普及,看來讓家庭服務機器人成標配或許真的不會太遠。

相關焦點

  • 雲跡科技閃耀HFE展會,機器人或成酒店標配
    雲跡科技受7家酒店集團/渠道夥伴邀請,攜14臺雲跡機器人出席,機器人行業標配趨勢凸顯。展會現場,機器人人氣爆棚此次,雲跡科技受7家酒店集團/渠道夥伴邀請,攜14臺機器人亮相展會現場。萌萌的機器人可以邊走邊說、送東西,受到許多參展嘉賓的追捧。
  • 如影智能CEO唐沐:智能家居應有更大想像力,讓家庭標配機器人
    此外,作為家庭的中控屏,它還是一個最好的用戶觸達點,可以實現與用戶的語音、觸碰交互,還可以作為硬體產品成為社區信息、增值服務的接口。在智能化所引領的住宅4.0時代,inSight所能帶來的「萬物互聯」效應,也正是地產商所需要的。
  • 當機器人服務漸成標配,智慧酒店是走向跨越還是步入歧途?
    2018年,華住旗下酒店與雲跡科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聘用雲跡科技酒店服務機器人。來源:華住會公眾號另一邊,首旅如家在近幾年同樣加快了其智慧酒店布局的步伐,不僅與科大訊飛等科技公司合作創新酒店服務,還引入了智能服務機器人。此外,包括開元、麗楓等酒店,也都開始競相試水機器人服務。
  • 從「非必需」到「新標配」,機器人成餐飲業持續回暖好幫手
    智能設備行業迎來良好發展時機從餐飲產業鏈來看,智能化、自動化設備目前主要集中表現在顧客點餐、送餐及結算過程,特別替代傳統人手負責送餐環節的智能送餐機器人在今年從「非必需」到「新標配」。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點是得益於AI算法突破,以及生產供應鏈的成熟,送餐機器人全面落地餐廳場景成為可能,其實用價值和市場普及率都有了全面提升,且隨著送餐機器人「導航、避障和多機協作」三大核心功能的升級,送餐機器人的配送效率大幅提高。
  • 覆蓋全國300多家餐廳,擎朗送餐機器人成火鍋品牌標配
    氮素,能在重油重辣中突出重圍,徵服長沙人的卻是這家火鍋店與眾不同的機器人服務員,不但能傳菜送餐,還能賣萌聊天,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只要走進坎爺火鍋店,就會被這個萌萌的送餐機器人——「花生」吸引。TA的特別之處在於,可以根據桌號自主傳菜,不同於傳統模式傳菜員把菜從廚房送到顧客的桌子上,現在這類重複、勞累的工作機器人服務員去做,讓服務員專注的服務好顧客。  客人點完菜後,服務人員站在後廚窗口,將菜品放在「花生」身體內的餐盤上,並在TA頭上的UI屏幕上按下相對應的桌號,確認後點擊立即出發按鍵,接下來的事就全交給「花生」啦。
  • 幹細胞臨床應用還需要多久?
    幹細胞臨床治療或者是細胞治療,一直是國家大力提倡與鼓勵的,但是幹細胞臨床或者是細胞真正走向成熟的臨床,又需要多久呢?這也是很多人關切的問題。在普及幹細胞臨床前先和大家介紹一下幹細胞。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複製能力,是一類原始的細胞,所以可以分化成多種不同的細胞,如神經細胞、成骨細胞等不同的組織細胞,對組織器官有更新和修復的作用。
  • 橄欖核正圓光珠,盤成「玻璃球」需要多久?
    了解更多文玩手串知識,▲可以點擊關注我們橄欖核正圓光珠,盤成「玻璃球」需要多久?隨著氣溫的回升,到處呈現出一片花的世界,美極了到了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盤串的季節也就到了,那麼橄欖核正圓光珠,盤成「玻璃球」需要多久?
  • 掃地機器人新銳品牌:日本由利和雲鯨強勢突圍,逐漸成為智能家庭新...
    為了提升品牌競爭優勢,新銳品牌日本由利和國產雲鯨都在積極提升自主研發能力,重視通過研發切實解決用戶痛點,提供全新的功能和價值,在掃地機器人賽道上實現了新發展。特別是它們分別推出的旗艦新款掃地機器人V980 Plus和拖地機器人小白鯨,在今年都收穫了不錯的成績,並逐漸成為智能家庭的新標配。
  • 家用機器人玩家OhmniLabs: 遠程協助機器人如何走進普通家庭
    遠程協助機器人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不過目前市面上的遠程協助機器人更多的定位於企業,而本文所介紹的機器人初創公司 OhmniLabs,則想將遠程協助機器人帶進普通家庭。從一開始,我們就專注於個體家庭用戶,希望為他們提供更好地交流體驗。我們重新思考了整個流程,機器人身上的平板電腦是不可拆卸的,與機器人實現了完全集成,而且都提前設置好了。當用戶訂購 Ohmni 機器人的時候,我們還會預先編寫好 Wi-FI 設置,因為很多用戶會把這款產品郵寄給自己的父母,所以老年人能夠拆箱即用,完全不需要做任何繁瑣的手工設置,極其便利!
  • 機器人保姆或在幾年後走進家庭!
    機器人保姆或在幾年後走進家庭!這必然會形成連續的「機器人需求」:生產的勞動力短缺讓人們遐想到工業機器人,而養老的勞動力短缺則讓人想到家庭服務機器人機器人。  但就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家庭服務機器人還遠未成熟。目前普及率最高的家庭服務機器人是掃地機器人,在美國、歐洲和我國,掃地機器人的普及率正不斷提升。其中,目前國內最火的是科沃斯機器人的產品。
  • 智慧機器人將走進家庭 15年內將有機器人保姆
    高峻嶢話音未落,匯童4代機器人就眨起眼睛。「高興一點!」它又咧開嘴露出潔白的牙齒,臉頰上還有兩個可愛的酒窩。    「你好,很高興和您聊天。」有人搭話,匯童4代機器人不慌不忙地回答。    「你最愛吃什麼?」「我是機器人,不需要吃東西。」面對難題,「表情帝」回答得很智慧,逗得觀眾哈哈大笑。
  • 陳根:在與機器人比鄰而居前,我們需要知道什麼?
    當人們不可避免要進入人機共處的時代,不可避免地要與機器人「比鄰而居」時,一個不可避免的全新的問題隨之誕生——我們如何與機器人相處?顯然,在設計性愛機器人時,就不能僅僅把它們當成「情趣用品」來設計,而是需要把人際性愛交往的某些基本規則(如知情同意原則、相互接受原則)納入性愛機器人的程序中。
  • 華為:2025年14%家庭將擁有「機器人管家」
    與設備對話還需要喚醒詞,與人們的普通溝通方式還存在差異。但也看到了一些變化,在2019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推出了無需喚醒詞的智能音箱。   在遠距離和強噪音場景下,設備被喚醒的概率還比較低,出錯的概率比較高,嚴重的影響了用戶的交互體驗。
  • 鋼鐵俠刀槍不入,支撐胸口能量的核反應堆,研發需要多久?
    鋼鐵俠刀槍不入,支撐胸口能量的核反應堆,研發需要多久?自從步入科技時代,人類已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無論生活水平還是其他領域,都有了跨越式的進步,各行各業都得到全面發展,尤其是人工智慧。毋庸置疑,人工智慧將會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有了機器人,它可以幫助人類做更多的事,留下更多空餘的時間。長期使用機器人會產生一種依賴性,缺少自己動手的能力,所以說科技有弊也有利,況且機器人必須在人類的操作下才能進行,它們的能力很強,辦事效率也高,科學家非常擔心的是,如果未來某一天人工智慧擺脫人類的控制,擁有獨立思考的意識和智慧,到時候人類豈不是要遭殃了。
  • iRobot發布iRobot Genius家庭智能平臺 讓你輕鬆掌控清潔機器人
    據介紹,iRobot  Genius家庭智能平臺可為iRobot 旗下具備Wi-Fi連接功能的Roomba掃地機器人和Braava jet拖地機器人產品增添豐富多彩的數字功能和產品體驗。iRobot董事長兼執行長Colin Angle表示:「隨著我們的戰略重心不斷向軟體和數字體驗轉變,iRobot 會不斷開發能讓人們從家庭日常清潔事務中脫身出來的智能化技術,來強化自身的差異化優勢。」
  • Vector:一款用眼神交流的智能家庭機器人
    打開APP Vector:一款用眼神交流的智能家庭機器人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8-11 10:23:00 據Wired報導Anki公司宣布機器人Cozmo從一款普通的機器人玩具升級成為智能家庭助手Vector。
  • 鋼鐵俠胸口的小型核反應堆,需要多久,人類才能發明出?
    鋼鐵俠胸口的小型核反應堆,需要多久,人類才能發明出?人類正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曾經人類對科技無比的嚮往,如今終於實現了。看到現代科技的諸多產物,令人非常欣慰,各行各業都有了質的發展。自人工智慧興起之後,還出現可以幫助人類的機器人,減緩人類的壓力和運動量,這些都是科技帶來的好處。我們看過很多類型的電影,想必大家對鋼鐵俠或多或少有些了解,它有一種超能力,刀槍不入,水火不侵,不僅如此,還具備飛行的能力,攻擊和防禦都是無敵,主要源於它身上擁有一種強大的鎧甲,這副鎧甲的能源就是胸口的小型核反應堆,這種核反應堆的威力巨大。
  • 家庭機器人實用性標準:功能+智能
    後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機器人漸漸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智能家居、智慧生活概念的火熱,許多廠家開始把產品互聯、手機App操作、語音操控等技術與基本家電產品進行簡單結合,進而新生了一個概念:「家庭機器人」。
  • 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 擎朗送餐機器人成全場焦點
    擎朗機器人等你來打卡具體到此次亮相的擎朗送餐機器人PEANUT,它除了擔任「傳菜員」角色,幫助餐飲企業提高傳菜能力,正在成為中國餐飲品牌的標配,通過智能化解決餐飲行業用工難、人力成本高等問題,並幫助減少用餐聚集和接觸,提高自動化水平,改善安全衛生條件。
  • 智能管家保姆機器人|既是保姆又是家庭醫生的機器人你想要嗎?
    人工智慧系統控制的人形管家保姆機器人,屬於智能家用類管家機器人。該設想機器人產品能解決基本的醫療問題並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幫助。智能家用類管家機器人行業屬於現代新興產業,有高技術、高需求、高產值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