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光合作用」人類從此不再因資源枯竭環境汙染而擔憂

2020-12-03 授漁與授愚

當今世界人類面臨最重大的問題是種內競爭的問題,種內競爭從而導致爭奪地球有限的自然資源而產生的各種矛盾,而且還要面臨地球的各種災難等種種難題。因此人類前進的腳步舉步維艱。然而一項新的技術給人類帶來了希望,就是人工光合作用。什麼是人工光合作用呢,它究竟能給人類帶來什麼好處呢,它又是誰開創出來的呢,接下來一一去了解!

首先我們認識一下一個重要的人物,華裔美籍科學家楊培東。楊培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生,加利福尼亞大學化學系終身教授,2014年當選上海科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2016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他在94年攻讀博士的時候就另闢蹊徑的選擇半導體納米導線研究,並取得重大突破,然後將這項技術再利用自然界的催化劑最終用於人工光合作用能產出汽油、天然氣、化學藥品加氧氣。(如下圖公式)

我們都知道光合作用就是指綠色植物利用自身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經過酶的催化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並釋放氧的過程。而人類對光合作用過程的探索認知卻經歷了漫長的200多年,最終才將這一完整的過程總結成一個圖形,作為一個知識點,寫在我們的生物教科書中。現代的學生只需要將它作為一個知識點記住就行,完全不需要去從零探索光合作用的整個過程!

人類目前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是如何將地球資源合理的開採利用的問題,如何解決溫室效應及環境汙染的問題。畢竟許多的地球資源是不可再生的,例如稀有金屬和各類礦產等。人類貪婪的欲望總會有將地球資源耗盡的時候,然後那時候的人們該如何生存呢。而隨著全球溫度的升高,海平面上升將給人類帶來重大的災難,所以節能減排一直是世界氣候大會重點要解決的問題。而人工光合作用技術的革新,將會解決這兩項重要問題。

人工光合作用簡單地說就是沒有綠色植物作為「化工廠」來生產人類需要的資源和氧氣。人工光合作用是直接利用光能、二氧化碳和水產生出需要的資源和氧氣。雖然這項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但是要實現大規模商業生產還有很多問題待解決,也許再多二三十年能真正實現吧。到那時候各大加油站的油將全部是人工光合作用產生。

楊培東作為關鍵性的創新型人次,應該是值得高興的,然而他卻是個美國人。中國養育了他培養了他,他卻選擇加入美國定居美國,所有的研究都是為美國做貢獻!這一點是極為不提倡的,個人也是極其反對的。浙大教授鄭強曾說「中國的教育如果不是以愛國教育為前提,培養的人才越多,對祖國的潛在危害性越大。國家花大量納稅人的錢培養了大批人才,可是大批的人才卻加入美國,為美國效力,這對中國來說有什麼意義?」

有人說科學無國界,然而楊培東是美國人,他所研究的成果難道美國會優先讓給中國?或者說美國會免費把各項華人研發的技術成果共享給中國嗎?如果真是這樣,美國為何又對中國實施晶片壟斷呢,美國又為什麼拿一些高科技產品對中國掐脖子呢?中國培養出大批的國際先進型人才,然而卻有大批的人才流失,這不是中國的驕傲,反而是中國教育值得反思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類不再強調「石油要枯竭了」?
    為什麼不再強調「石油要枯竭了」?科學家:即便人類滅絕,石油都開採不完!近幾年全世界都在快速發展著,高聳入雲的建築,沉入海底的潛艇都已經不再是夢想,而隨著這些科技的進步,人類對於自然資源的開採無疑是巨大的,石油自從被人們投入使用後,就已經被定為不可再生資源,顧名思義就是開採一次就少一次,很多科學家們都認為石油遲早一天會被人們用到枯竭,而這個話題也爭吵了幾十年,所有人眾說紛紜,但現如今我們卻很少聽到類似的話,這是為什麼呢?
  • 為何不再擔心石油枯竭了?原來人類滅絕了,石油都不一定枯竭
    文/行走天涯為何不再擔心石油枯竭了?原來人類滅絕了,石油都不一定枯竭石油是自然界內最珍貴的資源之一,曾經一度被各國科學家預判是不可再生能源。由於人類對於石油資源非常的依賴,因此有可能會出現人類文明,不進反退的現象。
  • 為什麼不再喊「石油要枯竭」了?
    為什麼不再喊「石油要枯竭」了?原來人類滅絕,石油都可能採不完。
  • 過度捕撈環境汙染近海漁業資源衰退 今年出海或虧損
    近兩個月來,隨著南海、東海、黃海次第結束伏季休漁期,近海漁民渴望漁獲量能夠實現媲美糧食產量的「八連增」局面,但顯然,中國近海海洋捕撈量已經連續多年處於「零增長」,更有多個海區的專家和船長預言,受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兩大「元兇」影響,今年出海將維持薄利甚至出現虧損。
  • 為什麼不再聽說「石油要枯竭」了,石油會越來越多?今天算明白了
    我們應該都知道了石油他是不可再生資源,也就是我們現在每使用一點石油,那時有儲量就會少一點。但是近些年我們卻很少聽到石油要枯竭這一說法,那為什麼我們不再聽說石油要枯竭了,為什麼石油會越來越多呢?其實原因是有很多的。
  • 為啥這幾年世界不再提石油枯竭,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旦沒有了石油,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將被徹底顛覆,人類文明將大幅倒退。石油是最普通的汽車燃料我們從八十年代開始,就從各種渠道獲知世界石油資源越用越少,終會枯竭。他1977年在電視裡對國民發表演講說:「我們這一代人遇到的最大的全球危機將是石油的逐漸枯竭」。他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當時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和每年全世界石油的消耗量相除,數據確實顯示了石油資源將在四十年內用完。一時間人們憂心忡忡,仿佛末日開始了倒計時。時間來到了2020。按卡特當初的預測,現在已經過了43年,石油應該已經用完。
  • 正瀕臨枯竭的一大資源,預計80年後,地球將沒有它的容身之地!
    正瀕臨枯竭的一大資源,預計80年後,地球將沒有它的容身之地!在很早之前,科學家就警告過人類,要克制資源的使用,不然總有一天資源會走向枯竭。雖然現在沒有到最壞的時候,人類卻不為所動,依舊毫無節制的浪費資源,可能到最後連挽回的餘地都沒有。
  • 歐洲大氣汙染來源確定:人類自討苦吃,當地人的健康已面臨威脅
    大氣汙染問題,如今早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話題,前段時間,歐洲的科學家團隊,第一次找到了歐洲大氣汙染有害成分的主要來源,對人類健康構成危害的顆粒物,與汽車尾氣排放、居民生活物質燃燒等有關,這個發現也意味著,人類普及新能源勢在必行。
  • 歐洲大氣汙染來源確定:人類自討苦吃,當地人的健康已面臨威脅
    大氣汙染的危害有哪些?什麼是大氣汙染呢?簡單來說,就是大氣中出現了有害人體健康、有害氣候環境的物質,這些物質的來源,一般來自於兩個方面,分別是:人類活動和自然產出。不過通過地球上大氣環境變化來看,顯然,人類活動的影響佔據主要因素。特別是18世紀60年代以來,伴隨著人類的工業革命,地球上的氣候環境也變得越來越惡劣。人類活動都包括什麼呢?
  • 為什麼不再喊「石油要枯竭」了?原來人類滅絕,石油都可能採不完
    近年來,我們還在探索新的海底石油資源。地質學家已經完善了海底地質的地震成像技術,希望能找到更多巨大的新油田。 所以說我們現在對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油並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肯定地是其儲量遠遠大於人類的估計,因此現在還想上世紀那樣說,石油將會枯竭,明顯不合時宜。也不符合事實。 未來能採多少油,其實跟我們人類地技術有很大地關係。
  • 為什麼現在不再聽說,石油要枯竭的消息?地球上的石油儲量還剩多少?
    石油會枯竭嗎?首先答案是不會。從資源的角度來說,由於石油是來自數百萬年乃至數億年前的古生物沉積,規模龐大,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於是一直就有人認為石油的總量是有限的,總會有用完的一天。出現這種一直會有替代能源的情況下,石油是不可能枯竭的,因為在人類現在的市場體制下,任何資源都不可能枯竭,新能源只會越來越多。
  • 為什麼不再聽說「石油要枯竭」了?為什麼石油會越來越多?
    石油這種有機礦物在上世紀由於當時技術手段的問題一直被認為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會枯竭,尤其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哈伯特提出了石油生產的鐘形曲線圖以後,更是加劇了人們對石油枯竭的恐慌。近年來,我們還在探索新的海底石油資源。地質學家已經完善了海底地質的地震成像技術,希望能找到更多巨大的新油田。目前墨西哥灣的石油產量將達到150億桶,巴西海岸為300億桶,安哥拉海岸和西非其他地區的石油產量將達到300億桶,總計約750億桶。
  • 人類的過度操作與汙染環境有關嗎?
    這個問題必須有人類自己認識到危脅生存不能的地步,而後方能悔改。其實整死人類的最終還是人類自己,只是死不瞑目罷了!其實人類過度操作,環境汙染大自然的戰爭早就上演了,只是沒有危脅到誰,而誰沒有生存危機感,這決不是危言聳聽。
  • 全面簡單的了解地球的環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水圈引起人們注意的是人類活動在不同方面造成水環境的破壞,一是由於對水資源本身不合理的掠奪式開採所產生的對水環境和水資源的破壞(如過量引用地表水導致河湖乾涸,過量汲取地下水導致地下水資源枯竭),二是由於人類在其活動領域的活動所產生的對水環境和水資源的破壞(如盲目圍墾引起湖泊面積和體積縮小),三是工農業生產活動和生活活動引起的各類水體的水質汙染。
  • 張純喜:為綠色能源求解~人工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體賴以生存的基礎,對它的科學研究已持續了兩百多年,但仍有很多未解之謎。利用太陽能裂解水,產生電能、氫能,將是人類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問題的理想途徑。他通過仿生學開展人工光合作用的研究,解開了一個又一個的謎題,未來人類將擁有無盡的綠色能源。
  • 人法天-論環境汙染
    「環境汙染」是人類城市化及工業化成果的對稱方——在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人類造成危害。「環境汙染」的實質是人類求名求利活動,改變了某些物質的自然位置和自然秩序,破壞了自然環境的自我平衡機制:人類求名求利活動→非自然力量→改變自然位置→自我平衡喪失→破壞了自然平衡→影響人類求存求活。
  • 化學所人工模擬光合作用水裂解催化中心研究獲重要進展
    利用太陽能將水裂解獲得電子和質子產生電能和氫能,被認為是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問題的一個理想途徑。自然界光合生物經過數十億年的進化,形成的光系統II水裂解催化中心是目前人類所知唯一能夠利用太陽能高效、安全將水裂解,釋放出氧氣,並獲得電子和質子的生物催化劑。
  • 人類將因人口暴增到極限而毀滅
    在此過程中,就難以避免地產生工業廢氣、廢水、廢料,從而使環境尤其臭氧層遭到破壞,使溫度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陸地面積減少,人類生存的空間將會被擠壓得越來越小。尤其,人類在解決生存的第一大問題——糧食問題時,就已經並將繼續付出慘痛的代價!這是因為,由於人口激增,糧食的需求量就會越來越大。如果僅靠傳統的作業方式生產有機食品,已經根本無法滿足需求。
  • 保護環境手抄報:淡水資源危機
    淡水資源危機地球表面雖然2/3被水覆蓋,但是97%為無法飲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於極地冰川之中。在僅有的1%淡水中,25%為工業用水,70%為農業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飲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這樣一個缺水的世界裡,水卻被大量濫用、浪費和汙染。加之,區域分布不均勻,致使世界上缺水現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機日趨嚴重。
  • 銅礦石變身記(美麗中國·資源枯竭城市綠色轉型②)
    如今,經過技術處理,廢渣廢水廢氣變廢為寶,緩解了環境壓力。安徽銅陵2009年被列入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本篇以銅陵的一塊銅礦石從選礦到加工的經歷,來展現銅陵如何通過發展循環經濟,走上綠色發展之路。我是一塊銅礦石,來自安徽銅陵,大家都叫我「小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