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凝固!南昌八旬「老頑童」33年收藏千件「古董」

2020-12-05 大江網

有疑問要諮詢,有問題要投訴

請下載問政江西」客戶端

覆蓋全省的網絡問政平臺

讓網民訴求一鍵直達

在江西南昌,

有個年近八旬的「老頑童」程正明,

由於酷愛國粹京劇,

便採用各種方式收聽,

於是漸漸又迷上了收聽設備,

開始收藏。目前,

老人收藏的物件主要有收錄機、

留聲機、手錶等1000多件。

程正明一有時間就會在家聽這些收錄機,

因為他覺得聽收錄機裡的聲音,

可以回憶兒時的那段美好的時光。

他希望自己能夠一直聽下去,

玩下去,不留下任何遺憾。

新聞

多看點

作為港片的代表作,《無間道》一直被無數影迷奉為經典,片中劉德華向梁朝偉購買音響設備的畫面讓人記憶猶新,兩人坐在沙發上,用收錄機聆聽蔡琴低吟《被遺忘的時光》,回味悠長。 收錄機,這個聽起來快滅絕的詞彙,承載著幾代人對時光、對音樂的記憶。其實,它並未消失,只是被少數人細心珍藏。在南昌,就有一位發燒友,痴迷收藏長達33年的時間,以收錄機為主,收藏了各種各樣近1000件物品,年代跨度足有40多年。 圖/文 中國江西網 記者鄧丹

「1950年,那年我剛好十歲。北京有個京劇團來南昌演出,我父親帶我去,那是我第一次聽京劇,那次之後我就愛上了京劇,同時也愛上了收音機。」程正明,今年78歲,因為喜歡京劇而走上收藏之路。多年的收藏之路,程正明花費不菲。然而,他執著追求,一刻未曾停下。

在程正明女兒的家中,有專門的一間房間,擺滿了各式收錄機,大部分是日本產的收錄機。程正明介紹,絕大多數收錄機現在仍能「發聲」。這些老物件都是程正明多年來費盡心思從各地淘來的。在他心裡,不管這些機器生產於什麼年代、什麼造型、新舊程度如何,每一臺都是他的摯愛。

將天線拉起來,經過調臺之後,這臺八十年代的收音機帶著滋滋電流聲的電臺聲緩緩從內傳出。上世紀80年代初,一臺收錄機,一盤老磁帶,一曲餘音繞梁的「靡靡之音」,恰逢同學少年時圍坐在收錄機前跟著磁帶伴奏高聲歡唱。

「我從1985年開始玩收藏,這是我收藏的第一臺收錄機,當時花了1000塊錢買的夏普575雙卡收錄機。」人生中第一臺收錄機,程正明倍加珍惜。上世紀80年代,收錄機是當時的一大「新生事物」,成群結隊的年輕人手提收錄機,到廣場上跳街舞的情形,是城市裡一道惹眼的風景。

有了收錄機,程正明的生活好似注入了興奮劑,每天下班回家後迫不及待地擺弄他的「寶貝」,撣撣灰,按按這,弄弄那。回憶起那段時光 ,程正明津津樂道。

他買回了很多磁帶,除了京劇磁帶,還有很多港澳歌手的磁帶,這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年輕人的最愛。

「上海美多牌電子管收音機我很喜歡,有一排燈,晚上很漂亮,古色古香的。」這臺 六十年代左右的收錄機是程正明2010年收的。無論從功能還是價位來說,在當時都稱得上「高端產品」。

「這臺八十年代以前的上海紅燈牌高流電子管收音機很少見,我在2000年左右從朋友那裡收來的。」程正明第一次看到這種收音機,很喜歡,也具有收藏意義。

如今是一個懷舊的年代,漸漸淡出人們生活的黑膠唱片再度回歸潮流。「黑膠唱片抓在手上有很實在的分量感。」程正明說,改革開放初期,一張黑膠唱片的市場價都是普通薄膜唱片的幾十倍,不是一般人會去消費的。

薄膜唱片是上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唱片品種,它用基本透明的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壓製成型,其優點是質輕、便攜、摔不壞,並能保證一定的音質,最關鍵是它比黑膠的價格要低很多,因此在我國一度十分流行。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收藏的紅黃蘭綠黑的唱片便與日俱增,數量足有500餘張。至今,這些唱片還完好保存著,成為一段歷史的見證。

作為一名不折不扣的收藏愛好者,程正明還收藏著許許多多的老式手錶。這些手錶有機械錶也有電子表,是他們那個時代中國男人追求時尚的見證。

程正明手中是九十年代的MIDO手錶,這塊機械錶品相完好,金屬錶帶也無殘缺。

為了收藏,他經常奔走於舊貨市場。「南昌的舊貨市場只有周末開,我幾乎每周六早上8點左右都會來這裡看看,遇到喜歡的買回去。」程正明說有時也會去「外地淘寶」,曾經為了「淘寶」在上海呆了兩個月。

逛舊貨市場時,程正明遇到「藏友」,從收藏到生活,兩人似乎有著聊不完的話題。

「很多東西都早已停產沒有了,甚至當年生產的廠家和牌子都沒了,在我看來,它們已不再是一件實用物件,而變成了一段歷史一種文化,我只想把這段歷史文化保存下來。」程正明收藏的物品都是從舊貨市場及朋友家中淘回來的。

40年前,改革開放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前有一臺收音機或者改革開放後有臺收錄機,這在以前都很風光。「那個年代不是誰家都有收錄機的,自從家裡有了收錄機,每天都有很多同學放學跟我回家,來我家聽廣播和音樂,可熱鬧了。」程正明的女兒說同學們那時候都非常羨慕。

八十年代左右的夏普8585單卡收錄機,程正明於20年前收的。

當唱針划過唱片,充滿磁性的聲音從留聲機裡發了出來,感覺回到了20世紀初葉。這種聲音與今天數位化的聲音相比,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韻味,這是八十年代左右的上海美懸牌留聲機。

六十年代左右的日本夏普單卡收錄機,紅遍大江南北,可以收音、可以錄音,是當時追求時尚青年的最愛。

這三個都是九十年代左右的收錄機和收音機。在它們走紅的歲月,並不是誰家都會擁有的,因為它沒有電視機直觀,而且價格不菲,還要不斷地買磁帶,所以它們不屬於普通老百姓的鐘愛,一般來說,青年男女結婚時,或許有收錄機作為陪嫁物。

「這臺現在已經很難見到了。」八十年代前的韓國GOLD-SATR收錄機,程正明於九十年代收藏的。

「紅燈牌電子管收音機711,作為上世紀70年代的「爆款」,它的山寨機型可以排成一面牆。」程正明介紹道,這臺紅燈牌711型六燈兩波段電子管收音機,以音色豐富、質量可靠、外形美觀,風靡市場。統計數據顯示,自1972~1980年,紅燈711系列共生產了186萬臺,創同期一種型號收音機產量最高記錄。

「八十年代的上海555牌座鐘在當時是很有名的,誰家有了它可了不得了。」程正明說,這個座鐘是純機械的,每上一次弦走15天,每半個小時報一次時間,比如說5點了,裡面的小銅錘撞擊旁邊的銅杆,會敲5聲出來,如果10點了,就會敲10聲,質量特別好,特別準時。

隨著空調的普及,過去用來生風取涼的電風扇都快被淘汰了。給這臺七八十年代的上海華生電風扇接通電源,嗡嗡聲響起,似乎在訴說著關於它的歷史。

「以前我女兒不幹涉我收藏,特地收拾了一間房間給我放藏品,但現在會幹涉,因為房間已經放不下了。我外孫女很喜歡這些老物件,叫我不要賣,留給她。所以現在大部分收藏品在我女兒家裡。」程正明說,他會繼續聽,繼續收藏下去。

程老各式各樣的收藏,堪稱「老時光博物館」,對此,他表示,自己只是出於自己的愛好,把流逝的時光放進藏品裡,不論何時,只要看到它們,就好像能真實地觸摸到那些封塵的歲月,「也是為了讓自己在未來,能夠『聽見』老時光」。

江哥工資已與掛鈎,一個毛錢,求!打!賞

相關焦點

  • 二十年收藏五萬餘件藏品 敦煌藏家鍾愛亭想建一座博物館
    二十年收藏五萬餘件藏品 敦煌藏家鍾愛亭想建一座博物館鍾愛亭的藏館一角現年58歲的鐘愛亭是敦煌乃至全省收藏界知名的收藏家,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他不間斷地收藏經卷、漢簡、青銅器、玉器、彩陶、錢幣等藏品五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寶級文物。
  • 程正明:痴迷收藏收錄機的南昌老人
    收錄機以「三轉一響」之名,承載著幾代人對時光、對音樂的記憶。在南昌有一位收藏老物件的發燒友——程正明,他痴迷收錄機收藏長達33年的時間,收藏了近1000件藏品。
  • 長沙八旬老頑童 週遊五大洲22國
    八旬老人易久藩夢想週遊世界
  • 八旬老人製作近千架飛機模型
    八旬老人製作近千架飛機模型 記錄中國航空工業發展歷史
  • 只進不出的收藏皇帝,卻捐獻出八件頂級文物,現全為故宮鎮館之寶
    張伯駒一生酷愛收藏,是一位有名的文物收藏家和鑑賞家,從30歲開始收藏中國古代書畫,經他手蓄藏的中國歷代頂級書畫名跡有118件之多,被稱為「天下第一藏」。  張伯駒玩收藏,品味與老一輩不同,對珠寶之類不感興趣,而更注重碑帖字畫和古籍善本,尤其是那些真正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傳世稀珍。
  • 臺北古董市場「一瞥」
    臺灣旅遊,自然惦記這一方的古董市場,然行色匆匆,無暇做深入考察,只能是「一瞥」而已。最先觸到臺灣「古董市場」的話題,是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與一位在陶瓷館工作的朋友聊起市場瓷器的價格,他搖頭輕嘆:「今天的臺灣市場,已經找不到像樣的東西,除了有熟人帶領到賣家看貨,價錢也高不可攀。」承他熱心指點,我先到了臺北「大路貨」集中的八德路。
  • 北京天文館「管窺宇宙——古董望遠鏡展」開展
    9月23日,「管窺宇宙——古董望遠鏡展」在北京天文館天象廳環廊開展。本次展覽由天文館主辦,特別挑選出館藏的十八、十九世紀光學望遠鏡發展早期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的科學家、製造商等製作的8件光學望遠鏡真品。
  • 洛陽青銅器仿製村調查:假貨翻模上鏽化身真古董(組圖)
    從仿造銅鏡到幾千斤重的方鼎,參考畫冊讓千件青銅器「復生」,煙澗村以高仿青銅器換得了富裕。不過,「煙澗造」始終籠罩著假文物的影子,徘徊在古董行和工藝品之間。  3月27日,77歲的方興慶倚著牆根曬太陽。拋光機和電焊發出吱吱的聲響,擾了他的清靜。  這聲響來自身後的仿古青銅器作坊,已伴隨了煙澗村一二十年。
  • 重慶一醫院院長痴迷黑膠唱片 近二十年收藏上萬張
    近二十年收藏上萬張唱片鄭漢告訴記者,自己收藏唱片也講究門道,「首先是收藏頭版發行的黑膠唱片,其次綜合唱片作者、數量等,唱片不在於數量多他說:黑膠唱片不僅記錄聲音還有舊時光有了黑膠唱片還不夠,得有好的唱片機相匹配。記者看到,鄭漢辦公室裡用的就是一臺白色限量版唱片機,目前市面上非常少見。「每個人都有聽音樂的習慣,像我就喜歡古典樂,喜歡黑膠唱片的味道。」
  • 「原創」海豐阿東:老頑童,老來俏,那些正說反說老年人的成語
    「原創」海豐阿東:老頑童,老來俏,那些正說反說老年人的成語年紀大了,對以前不曾注意的事情,現在有了新的體會。閒來無事翻翻字典。發現關於老年人的成語是挺多的,而且有的是說好,有的是說孬。編輯我就舉幾個例子來加深你對這件事情的認識。第1組:老驥伏櫪老有所為。怎麼樣?這樣的老人年輕人肯定是喜歡的。不過要能這樣,肯定本身也要有一定的能力,能量才行。那麼對應的呢,就是老樹昏鴉,老邁無能。
  • 故宮鐘錶匠王津:帶著古董出國「就診」
    修復之後的六枚古董機芯不僅煥發生機,還填補了各自幾近空白的歷史。曾經的它們告訴我們時間,如今的它們見證了時間。銅鍍金嵌鯊魚皮透花表-機芯聯合修復經過耗時四個多月、累積近千工時的實際操作,六件鐘表文物機芯重新回到紫禁城,再次被「植入」200多歲的「身體
  • 香港好萊塢古董街:一輩子必走一趟的尋寶地
    原標題: 香港好萊塢古董街:一輩子必走一趟的尋寶地據《香港商報》報導,香港作為全球著名的古董集散地與交易中心,也是以中國文物為代表的亞洲藝術品國際交易中心之一。每年在香港舉行的古董拍賣會,都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遊客前來競標,所拍出的價格屢屢打破中國文物價格紀錄。香港古董街荷里活道是古玩愛好者必到之地。
  • 「相對浴紅衣」——瑛姑思念老頑童時吟唱的《四張機》是什麼意思
    《射鵰英雄傳》中,伴隨老頑童和瑛姑感情悲劇的,有一首《四張機》: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金庸的小說中經常會使用一些古人詩詞,小說的流行反過來又推動了大眾對古詩詞文化的了解。像「問世間,情為何物?
  • 分不清的真真假假:他被古董毀掉半個人生
    那時的駕駛證比較好考,章哥花一千塊錢考了一個證。反正廠子沒什麼活。章哥就白天報個到,在宿舍睡會,晚上出去跑出租。到1998年,章哥下崗,正式開始了自己的的哥生涯。二第二年春天,和章哥一起下崗的二林子從北京回來,跟著一位北京老闆,包了幾天章哥的車,開始下縣收古董。
  • 冰檸檬曝《快樂星球》演員現狀,16年已無聯繫,想念老頑童爺爺
    《快樂星球》是80後90後童年時最火的一部電視劇了,特別是對於90後而言,這是陪伴他們成長的一部劇,也是所接觸的第一部科幻劇,還是以小孩子的角度拍攝的,這部劇放到現在也是很新奇的類型,那個年代,小演員們演技都很高,共同出演了這部劇,把觀眾帶入了丁凱樂的科幻世界裡面每個角色都讓人記憶深刻,無論是主角丁凱樂,還是快樂星球上的多面體,冰檸檬和蓮蓉包以及老頑童爺爺
  • 古董審美情趣 格物致知
    很多人談到古董的審美,審美這是一個抽象與百家齊鳴的概念詞,每個人都對審美有不同的解讀,這基於個人的文化水平不同,閱歷的不同,對於人生感悟與經歷不同,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角度不同,那麼答案與結論也必然是不相同
  • 浙江一公司沒人懂古董 卻做鑑寶生意騙50餘藏家
    不少古董藏家被反覆騙取鑑定費、拍賣費、服務費等。全國共有50多餘古玩藏家被騙了300萬元。昨天,杭州濱江區法院以詐騙罪對陸某等15名被告人提起公訴。諷刺的是,陸某自己也承認,從成立公司到案發,只成交了一件藏品。因為有15個被告人,庭審持續了一整天,沒有當庭宣判。
  • 南昌「花開滿城」一團錦繡迎雙節
    近幾天,許多南昌市民發現,城區的大街小巷正悄然發生變化,道路沿線、廣場綠地花團錦簇,各類花卉和造型烘託出濃厚的節日氣氛。▲大面積花卉和色塊勾勒出靚麗多姿的景觀造型,讓人眼前一亮。新添33個公園、廣場彩化美化造型「十一」臨近,記者昨日在南昌動物園附近的廣場上看到,大面積花卉和色塊勾勒出靚麗多姿的景觀造型,讓人眼前一亮。「我們本月中旬就開始進行布置了。」
  • 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凝固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凝固,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凝固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需要放熱。   1、凝固現象:①「滴水成冰」②「銅水」澆入模子鑄成銅件   2、凝固規律:   ①晶體在凝固過程中,要不斷地放熱,但溫度保持在熔點不變。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凝固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凝固,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凝固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需要放熱。   1、凝固現象:①「滴水成冰」②「銅水」澆入模子鑄成銅件   2、凝固規律:   ①晶體在凝固過程中,要不斷地放熱,但溫度保持在熔點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