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人與植物共存實驗欲證明光合作用對人類重要性

2021-01-08 科學網
置身密封箱 呼吸靠植物 人與植物共存實驗欲證明光合作用對人類重要性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地球科學教授伊恩·斯圖爾特打算在一個密封箱內與百餘株植物共處48小時,以證明植物作為「地球之肺」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意義。

 

共存生活

 

按照計劃,斯圖爾特9月16日攜帶一張吊床、一臺筆記本電腦和一輛健身自行車,進入康沃爾植物園「伊甸園項目」一個密封箱,生活48小時。

 

箱子長6米、寬2米、高2.5米。研究人員事先計算推測,在這個體積30立方米的密封箱內,大約160株植物才能產生一個人呼吸所需要的最低氧氣量。

 

植物園園藝館長阿利斯泰爾·格裡菲思從3個月前開始,在箱內培植大約30株大型植物和130株小型植物,包括芒草、玉蜀黍和香蕉樹。

 

格裡菲思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之所以選擇這些植物,是因為它們光合作用速度快,能夠產生大量氧氣。

 

未有先例

 

共存實驗頗有些冒險。格裡菲思說:「我們並不確切知道如何取得預期效果,因為這一實驗沒有先例。」

 

斯圖爾特說:「這類實驗先前從未有人做過。了解植物是否真能讓人存活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挑戰。」

 

研究人員提前「淨化」密封箱內氧氣,讓氧氣水平達到正常值的一半,確保斯圖爾特進入箱子後只能依賴植物用他呼出的二氧化碳生成的氧氣存活。

 

密封箱內溫度和溼度設定在適宜植物生存的水平,不考慮斯圖爾特的舒適度。箱子內外將放置特殊燈光,確保植物持續光合作用。如果箱內氧氣水平從21%降至12%,研究人員將增開一些燈,加強植物光合作用。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高空和極端環境醫學院和王室自由醫院的醫生將不間斷監控斯圖爾特的生命體徵,對他作各種測試,了解低氧環境對人體的影響。

 

證明意義

 

這一實驗旨在證明光合作用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

 

格裡菲思說:「植物產生氧氣,正是人類呼吸所需。一些人知道植物有多重要,另一些人卻只知道植物是一個『存在』。這項實驗將提醒人們,植物不僅『存在』,是它們讓我們活著。它們製造了大家呼吸所需的氧氣。」

 

早在1772年,科學家約瑟夫·普裡斯特裡做過類似實驗,證明小鼠在一個種滿植物的密封箱內可以存活;而在沒有植物的密封箱內,小鼠只能存活極短時間。

 

英國廣播公司將拍攝實驗過程,製作系列劇,講述植物在地球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希望通過它告訴人們,沒有植物,地球上的人類無法呼吸。節目定於明年3月播出。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人類能模仿植物的光合作用嗎?科學家:若成功堪比工業革命
    人類每天的日常生活包括工作娛樂,呼吸運動都離不開兩種物質,一種是氧氣,另外一種則是糖類。這是人類生存的必需物質,也是合成其他物質必不可少的材料。神奇的是,在自然界中竟然有生物體能夠通過一系列反應同時得到這兩種物質,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光合作用。
  • 160株植物 只夠一個人呼吸
    植物提供氧氣 我提供二氧化碳按照計劃,斯圖爾特15日攜帶一張吊床、一臺筆記本電腦和一輛健身自行車,進入康沃爾植物園「伊甸園項目」一個透明密封箱。箱子長6米、寬2米、高2.5米。英國報紙聯合社19日援引他的話說:「我15日晚上10點進入箱子,之後我們立刻做的是把箱內氧氣水平從通常的21%降至12.5%。」
  • 人類能否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
    人類必須通過種植、打獵、養殖等方式得到食物,以提供身體所必需的能量。在大自然中,很多生物並不需如此,例如植物、海藻以及很多種細菌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維持生存。那麼人類是否可以使我們的身體像植物一樣,從太陽能中獲取食物呢?通常說來,動物是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的,但是一切規則總有例外。
  • 科學家揭秘原始生物如何進行光合作用—新聞—科學網
    -反應中心複合體結構模型 光合生物是自然界最高效的太陽能固定「機器」,平均每年光合生物通過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陽能約為人類所需能量的10倍。光合作用使得人類文明的誕生和發展成為可能,被認為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學反應。 光合作用過程中發生光能-電能轉化的核心被稱為反應中心。光合反應中心如何工作?如何起源進化?人類能否利用自然界的光合作用機制來提高太陽能利用效率?科學家們一直在積極對光合作用機理開展廣泛的研究,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有助於幫助我們解決糧食、能源和環境問題。
  • 中國科學家破解光合作用最重要「超分子機器」—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訊(記者 甘曉)植物光合作用的最初光能吸收和轉換的過程由三個複合體協同完成,科學家稱之為「超分子機器」。
  • 人類若進化出光合作用,可以取代植物嗎?
    審核:小文我們知道,地球上的植物都是通過光合作用獲取能量來存活下來的,除了植物之外,也有一些簡單的動物也是靠光合作用來存活下來的,例如生活在海洋裡的海蝸牛,又或者是生活在陸地上的豌豆芽,這兩種動物都是靠光合作用存活下來的,當然它們偶爾也會吃一下食物,但主要的還是靠光合作用來獲取能量
  • 高糖信號給C4作物光合作用放行—新聞—科學網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糖分,形成葉子並生長,然後生產穀物和水果,但糖分積累也會減緩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秘密,細說多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
    我們人類每天都要呼吸,把空氣中的氧氣吸到肺裡,再把身體裡的二氧化碳吐出來,除了我們人類,動物和路邊的花花草草也都是一樣的,那這樣算起來,地球上的生物每天都要消耗很多很多的氧氣,吐出很多很多的二氧化碳,那麼為什麼氧氣還沒有消化完,二氧化碳的量也沒什麼變化呢?
  • 【植物知識】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類和某些細菌,在可見光的照射下,經過光反應和碳反應,利用光合色素,將二氧化碳(或硫化氫)和水轉化為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或氫氣)的生化過程。
  • 未來地球上的能源來自植物?科學家破解光合作用奧秘,獲取新能源
    筆者:三體-小遙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綠色生活的重要性。大自然孕育了無數生命,其中最原始的機制仍在持續發揮作用,人類作為整個生態系統中的一員,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長久以來,科學家們對光合作用十分著迷,因為無數植物藉此延續生命,為大自然的循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量。如果我們能夠破解光合作用,人類的未來將變得更加美好。
  • 初中生物說課稿:《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一、教材分析:「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是七年級《生物學》中繼「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水循環」之後和「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之前的一個學習內容,在教材編寫及知識結構中起者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對這一節內容的學習為以後學習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課標對本節的要求是: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舉例說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二、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理解綠色植物是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的。2.實驗驗證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3.闡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 如果人類進化出光合作用,將會有什麼變化?
    於是有一些腦洞較大的朋友就會想,如果人類是自養型生物的話,那麼就會省下了不少開銷了。你曾經有假設過人類能進化出光合作用的能力嗎?如果真的這樣將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呢?面對這樣的疑惑,許多網友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網友稱這樣的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因為植物的內部結構比較簡單,而人類就相對複雜很多。
  • 光合作用(上)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他的另一個故事,1898年他十分憂慮的說:「隨著工業的發達和人口的增多,400年後,地球上的氧氣將被用光,人類將趨於滅亡。」今天的我們帶著調侃的口吻來敘說這位爵士的故事,但是客觀的說,他的眼光很準,每一個烏龍都造就了一個大發現!這是人類認識發展的必經階段,我們必須理解。
  • 薇甘菊:「瘋狂」的植物殺手—新聞—科學網
    論文通訊作者之一萬方浩告訴《中國科學報》,薇甘菊屬蔓藤植物,繁殖能力強,既可有性繁殖,又能無性繁殖。生長能力極其旺盛,一個小節每年大約累計生長1000米,每個小節還會生出無數分節,國外又稱其為「一分鐘一英裡雜草」。 「它們善於纏繞和攀附於其他植物上,將它們覆蓋,阻止其他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從而使其死亡。
  • 張立新:植物「捕光者」—新聞—科學網
    植物吸收太陽光能、轉化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作為自然界最重要、最基本的化學反應過程——光合作用,看似簡單平淡,實則深刻複雜。 「解析光合作用分子機制,發掘和解析調控相關的功能基因,從而提高植物的光能高效利用效率,尤其在逆境條件下的效率,培育高光適應強的作物品種,可為提高作物產量提供科技支撐。不過,這個問題仍未完全解決。」
  • 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實驗背後的重要哲學規律
    #生物生命科學#在植物學實驗常識裡,證明生物圈的主要生產者——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光與葉綠體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時,往往會先找來一株綠色開花植物(如牽牛花),在黑暗處放一晝夜,以便使其通過呼吸先消耗和轉運完原有的澱粉,消除無關變量後,用黑紙片將其中一張較大的白斑葉作部分遮光處理(保證見光和不見光部分都包含白斑
  • 植物葉子的結構與光合作用
    當然,太陽能不會直接變為肌肉收縮的機械能和發光生物發出的光能,在中間起聯繫作用的,便是綠色植物和某些細菌。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植物葉子的結構與光合作用。在陽光的照耀下,植物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我們所需要的有機物質,這個過程就是大家熟知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規模最大的太陽光能利用過程。
  • 科學網—揭秘光合作用的能量工廠
    「光合作用光系統等超大分子複合體的結構、功能與調控」名列其中。 光合作用為地球上幾乎所有生命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物質和能量。「生物體內的光合作用複合體就像一個個小工廠的不同功能單元,既有向外捕獲光能的『天線系統』單元,也有進行能量轉化反應的『反應中心』單元。」
  • 為什麼紅色葉子的植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我們知道,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備物質,但是有些植物的葉子是紅色的,這類植物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呢?植物的綠葉,被人們稱為「綠色的工廠」。誰都知道植物要製造有機物質,要進行光合作用,一定要有葉綠素存在。
  • 科學家通過基因改造來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
    自從託馬斯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在1789年發表了他的可怕預測,人口增長將永遠超過糧食供應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證明他是錯的。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通過開發更大更好的農作物品種和其他農業創新幫助農民跟上步伐。現在,研究人員正在採取更大膽的步驟:對植物進行重新編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這似乎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