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優秀非遺項目影像在羅拍攝

2020-10-31 海峽導報大福州

摘要為迎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展示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設成果,近日,福州市啟動福州市優秀非遺項目影像拍攝工作,其中的畲族薴麻紡織技藝、畲家拳、畲族醫藥等項目均在我縣拍攝。


來源:羅源縣廣播電視臺

05

相關焦點

  • 甘肅非遺雲端秀「身姿」 「雲探店」催熱線上購物節
    (資料圖)王綱 攝保安腰刀、慶陽香包、隴西刺繡……6月初,甘肅推出為期20天的線上「甘肅非遺影像展」活動,這是該省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系列活動之一。甘肅地處黃河流域,非遺資源豐富,已普查發現相關線索27000多條。
  • 羅長高速公路隧道火災報警系統改造項目招標
    1.招標條件    本招標項目羅長高速公路隧道火災報警系統改造項目已經上級部門批准立項,列入2012年機電專項計劃,所需建設資金來源於2012年度機電專項計劃資金,招標人為福州羅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現決定通過對該項目工程施工進行公開招標,選定承包人。
  • 「興國四星望月習俗」入選省十大非遺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近日,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2020年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全省10個非遺項目案例入選其中「興國四星望月習俗」是贛南地區唯一入選的項目圖為興國四星望月。這10個非遺項目包括傳統舞蹈類2個:南昌城南龍燈、上慄儺舞;傳統美術類2個:南昌豫章繡、餘江木雕;傳統技藝類5個:寧紅茶製作技藝、貴溪鏨銅雕刻技藝、靖安黑陶製作技藝、宜春金片禪茶製作技藝、鉛山河紅茶製作技藝;民俗項目類1個:興國四星望月習俗。巨型「四星望月」粉蒸籠揭籠現場。
  • 影視人類學視域下非遺的傳播與保護
    在影視人類學原理指導下,進行充分的田野調查,這樣可以保證客觀真實的記錄,同時能夠深入表現出非遺的內涵和文化意義。其拍攝的影像、圖片等,不僅具有科學性,而且具有無與倫比的歷史價值,將成為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檔案和民族記憶。攝像機對於現實的「複製」具有天然的優勢,是目前最為適合記錄場景、聲音等現實元素的手段。
  • 甘肅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示及購物節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營造全社會關注和參與非遺保護、共享非遺保護成果的良好氛圍,我省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非遺宣傳展示及非遺購物節線上線下相關活動,社會反響熱烈,引起省內外媒體廣泛關注,也切實推動「非遺+扶貧」工作取得了實效。
  • 2020年度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揭曉
    央廣網長春12月28日消息(記者劉源源)正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第五屆吉林雪博會及第八屆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會上,發布了《2020中國旅遊產業影響力報告》,同時揭曉了2020年度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
  • 福州非遺LOGO出爐:三山兩塔一條江!
    福州新聞網12月12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2020年,福州將迎來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記者今日從「首屆福州市非遺文創產品設計大賽」研討會上獲悉,象徵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標識LOGO已經選定——三山兩塔一條江。
  • 北京:73個非遺項目記載成冊傳播傳統文化
    圖集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張漫子、張潔茹)記者近日從在京舉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階段性總結推介會上獲悉,自2012年以來,涵蓋傳統技藝、傳統美術、民俗、曲藝等多個領域的7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被陸續記載、梳理,集結成冊,並翻譯為英語
  • 福州非遺logo由三山兩塔一條江構成 代表生生不息寓意
    福州非遺logo由三山兩塔一條江構成 代表生生不息寓意  2020年,福州將迎來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記者今日從「首屆福州市非遺文創產品設計大賽」研討會上獲悉,象徵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標識LOGO已經選定——三山兩塔一條江。
  • 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遴選開始啦
    揚州發布記者 林倩雯《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已有近兩年的時間,記者昨天從揚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獲悉,為充分展示揚州市貫徹實施《條例》近兩年以來的非議保護成果,積極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現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實踐案例遴選工作
  • 棗莊職業學院院長王洪齡參觀調研省級非遺項目「伏裡土陶」
    1月10日上午,棗莊職業學院院長王洪齡帶隊到山亭區西集鎮伏裡村參觀調研省級非遺項目---伏裡土陶。棗莊市非遺保護中心、山亭區委宣傳部、區文旅局、西集鎮以及學院相關係院、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王洪齡一行實地參觀了伏裡土陶省級「非遺」項目傳承人甘言地的製作車間、研學課堂和棗莊市伏裡土陶研究協會的土陶展館。座談會上,山亭區就全區文旅產業發展和「非遺」項目的傳承與保護進行了匯報;與會的學院專家、學者、教授就伏裡土陶的傳承創新發展各抒己見,就學院與山亭區共建伏羲文化研究院、伏裡土陶傳承教育基地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 雲南省非遺田園調查培訓隆陽開班 國家級專家授課16地州專幹實訓調查
    培訓分理論與實踐兩部分,結合理論培訓知識,來自全省16個地州的160餘位非遺專幹分組對隆陽區板橋鎮、潞江鎮、金雞鄉的16個非遺項目進行了田野調查。來自國家圖書館、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舞蹈學院等單位和院校的專家學者對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技藝等類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田野調查、項目調查報告和申報文本的撰寫、項目申報片的拍攝及檔案規範展開了培訓。
  • 非遺進校園|鄉土教育融合美育,澆灌出雲鄉深處的非遺之花
    遵循教育規律,構建多層次非遺教育體系教育部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9852號建議【推進「非遺進校園」工作常態化全面加強青少年人文教育和勞動教育】答覆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兒女共有的精神家園,大力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作為固本工程和鑄魂工程來抓。
  • 花都新增5個區級非遺項目!
    有五個非遺項目入選快往下看吧!!近日,我區公布了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駱秉章民間故事傳說、獅嶺打銅技藝等5個項目被列入我區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截至目前,我區區級「非遺」項目已有11個。
  • 安力斯農村供水項目入選2019年優秀供水案例
    6月21日,由福州市城鄉建設局、E20環境平臺、E20供水圈層以及福州市水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聯合主辦的「2019(第四屆)供水高峰論壇暨解決方案技術交流展示會」在美麗的水城福州正式開幕。
  • ...與方法》成果發布暨非遺圖譜學學科建設研討會在上海社會科學院...
    上海社會科學院科研處副處長李宏利闡述了非遺圖譜研究的重要價值。他認為,其一是實踐指導價值。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整個非遺項目可以進行流動的、可視化的研究,本課題的成果對我們當前整個國家非遺項目的保護、歸納、分析,甚至實踐性的創造性轉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其二是理論創新價值。
  • 安徽銅陵加強非遺技藝傳習
    記者12月28日從安徽省銅陵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今年以來,銅陵市文化和旅遊局多措並舉,積極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工作,特別是加強非遺技藝傳習,建立失蠟法、東鄉武術、白姜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傳習基地。截至目前,今年已經培訓非遺傳承人2000餘人次。
  • 甘肅非遺助力2020年全國鄉村旅遊與民宿工作現場會,促進非遺與旅遊...
    為充分展示近年來甘肅省非遺保護成果,省文旅廳組織遴選部分優秀非遺項目和傳承人,在此次會議舉辦的酒店、實地觀摩點集中開展了非遺展示展演活動。花兒歌手與遊客自發合作《我和我的祖國》浪街景區非遺集中展銷為確保活動取得實效,甘肅省文旅廳細化方案、分解任務、嚴密部署,在榆中縣隴鑫大酒店、李家莊田園綜合體、老家浪街景區三個區域,於9月10日開始布展,13日撤展,為期四天。
  • 人工智慧介入非遺保護的路徑與問題
    從本質上講,我國大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都是基於農耕文明土壤而產生和發展的,具有集體創造、口耳相傳、手工製作、技藝演變緩慢等特徵。大多數非遺項目以傳承人主體及其生活空間為核心,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和自足的文化空間。
  • 【方志四川•資治】孫學元 瓦西木一 ‖ 試談美姑縣非遺保護傳承...
    還通過舉辦非遺展覽、展演、非遺進校園、電視宣傳、製作專題片等形式進行內外宣傳。美姑縣組織採寫、拍攝製作的9個非遺項目專稿、專題片先後在縣外宣網、縣廣播電視臺和《涼山日報》、涼山州廣播電視臺「非遺之光」欄目刊播,讓社會各界充分了解、認識全縣現有的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明白「非遺保護、人人有責」,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