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非遺助力2020年全國鄉村旅遊與民宿工作現場會,促進非遺與旅遊...

2021-01-13 界面新聞

9月12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舉辦的2020年全國鄉村旅遊與民宿工作現場會在蘭州市榆中縣舉行。為充分展示近年來甘肅省非遺保護成果,省文旅廳組織遴選部分優秀非遺項目和傳承人,在此次會議舉辦的酒店、實地觀摩點集中開展了非遺展示展演活動。

花兒歌手與遊客自發合作《我和我的祖國》

浪街景區非遺集中展銷為確保活動取得實效,甘肅省文旅廳細化方案、分解任務、嚴密部署,在榆中縣隴鑫大酒店、李家莊田園綜合體、老家浪街景區三個區域,於9月10日開始布展,13日撤展,為期四天。活動期間,甘肅省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松鳴巖花兒,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蘭州太平鼓、涼州賢孝、酒泉夜光杯雕以及眾多省級非遺項目精彩亮相,一件件精美的刺繡、一個個精巧的葫蘆,吸引參會代表和遊客們紛紛駐足欣賞,顯著提升甘肅非遺可見度、美譽度和影響力,促進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

小朋友戴上了舟曲刺繡花帽

涼州賢孝表演近年來,甘肅省緊緊圍繞文旅部「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工作要求,持續放大文化旅遊綜合效應,推動非遺進景區展演展銷,探索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的好經驗好辦法。通過組織非遺項目和傳承人參加此次全國鄉村旅遊與民宿工作現場會為契機,甘肅將學習借鑑其他傳統文化保護經驗與做法,將非遺資源與鄉村旅遊相結合,與三區三州旅遊大環線宣傳推廣相結合,通過非遺項目和現有景區的合理整合,賦予景區、景點以更豐厚的文化、歷史內涵,使之成為旅遊市場的新賣點和新亮點,從而打造一批有內涵、有市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區和特色線路,推動非遺與鄉村旅遊深度融合,實現文旅繁榮絲路、美麗戰勝貧困,帶動當地從業人民群眾增收致富,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落地見效。

臨夏宴席曲表演來源:微遊甘肅,原作者系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祁曉亮

圖片來源:微遊甘肅

相關焦點

  • 非遺如何助力精準扶貧?今天這場工作推進會已安排
    工作推進會現場每日甘肅網6月13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 通訊員祁曉亮)今天下午,在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前提下,甘肅省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會在臨夏市召開。會前,參會代表一起實地觀摩了文旅部重點支持建設的臨夏磚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典型示範點臨夏市八坊十三巷,大家在觀摩考察中相互學習、尋找差距,達到了學習交流、相互促進的目的。
  • 2020年度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揭曉
    央廣網長春12月28日消息(記者劉源源)正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第五屆吉林雪博會及第八屆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會上,發布了《2020中國旅遊產業影響力報告》,同時揭曉了2020年度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
  • 2020第五屆亞洲旅遊紅珊瑚獎榜單發布
    在2020年疫情最嚴重時,鄉伴文旅因擁有行業稀缺的規劃設計、產品研發及運營一體化優勢獲得資本青睞、獲得2億元B輪融資,更逆勢在2020年快速推進全國項目布局,成為鄉村文旅細分賽道的明星級創新企業。 賀嬌龍  新疆伊犁州昭蘇縣副縣長為推廣昭蘇縣旅遊業,新疆伊犁州昭蘇縣副縣長賀嬌龍在高山雪地策馬狂奔的視頻迅速走紅。
  • 非遺+旅遊找到施力點 老技藝有了新活力
    從2001年崑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開始,我國由政府主導推動的非遺保護工作走過了17個年頭。在此過程中,旅遊對擦亮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推動非遺傳承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非遺+旅遊找到施力點   我國非遺資源相當豐富。
  • 宜豐打造贛西鄉村旅遊新名片
    以「宋風劉家」民俗體驗遊為代表,近年來,宜豐縣把鄉村旅遊作為文旅產業的支撐點來抓,努力構建富有贛西特色的鄉村休閒旅遊業態,持續培育「禪風竹韻、樂享宜豐」的旅遊品牌。依託優越的生態環境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宜豐深度挖掘、精心包裝,按照集點、連線、匯面,從整體上完善景點、線路、區域規劃,對鄉村旅遊開發勾勒出一張全景圖,基本實現分散開發向全域開發轉變,歷史文化遊、田園觀光遊、民俗體驗遊、禪修康養遊和民宿度假遊等5大特色鄉村旅遊名片逐漸成形。
  • 新聞中心-新華網甘肅頻道
    要多渠道創建經營「隴上人家」鄉村旅遊系列品牌,形成以優質品牌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共同意志。10月18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小鎮舉辦的「中國丹寨非遺周」活動發布了「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徵集宣傳活動」入選線路名單,由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選送的「交響絲路非遺之旅」和「滔滔黃河非遺之旅」2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入選,是全國唯一入選兩條線路的省份。
  • 致敬寒冬中領航前行的創變者,2020亞洲旅遊紅珊瑚獎榜單發布
    我們堅信,經此"寒冬",2020年的逆風前行必將化為2021年的勃勃生機;我們期待,在已然到來的2021年,發現更多行業創變者,並助力這些創變的發生。在2020年疫情最嚴重時,鄉伴文旅因擁有行業稀缺的規劃設計、產品研發及運營一體化優勢獲得資本青睞、獲得2億元A輪融資,更逆勢在2020年快速推進全國項目布局,成為鄉村文旅細分賽道的明星級創新企業。賀嬌龍 新疆伊犁州昭蘇縣副縣長為推廣昭蘇縣旅遊業,新疆伊犁州昭蘇縣副縣長賀嬌龍在高山雪地策馬狂奔的視頻迅速走紅。
  • 甘肅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示及購物節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作為甘肅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會場活動的「甘肅非遺影像展」,緊扣文旅部確定的「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活動主題,廣泛徵集並遴選各市(州)文旅部門組織拍攝的優秀非遺影像視頻作品,分傳統體育、傳統醫藥、餐飲、非遺助力抗擊疫情、其他等五個專題,於6月1日至20日期間,在隴上非遺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百家號上同步播出68期,受眾閱讀量達到30多萬人次,顯著提升了優秀非遺項目可見度
  • 委員提案辦理記⑧丨積極反映「社情民意」 委員助力非遺「活」起來
    苗家鄉村繡娘正牽著各色絲線,在花架上輕挑細繡。「2020年爭取到150萬元山東省援助資金,完成15個魯渝共建非遺扶貧工坊提檔升級,在三峽博物館等景區和黃金郵輪設立魯渝共建非遺扶貧工坊產品展銷專區5個,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舉辦了線上線下的非遺購物節……」收到市文旅委的社情民意回復,民建重慶市委會經濟專委會副主任、南岸區政協委員李玲倍感欣慰。
  • 臨沂市非遺展落戶螢火蟲水洞地下大峽谷旅遊區
    當旅行遇上非遺,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9月26日,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沂水縣人民政府、沂水縣文化和旅遊局、螢火蟲水洞·地下大峽谷旅遊區,共同舉辦「觀精品非遺 賞螢火奇觀」2020年非遺走進螢火蟲水洞活動。
  • 南京師範大學大創團隊調研萊西非遺 助力鄉村振興
    11月21日,南京師範大學大學生大創非遺文化守藝人團隊來到青島市萊西市調研,並希望通過此次調研能夠挖掘萊西市美食產品背後的文化價值,助推萊西市非遺扶貧、鄉村振興。短短兩天時間,在這塊膠東半島中部的土地上,他們深刻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厚重。  此行,學生團隊最先採訪了萊西市非遺美食雙山茶香雞第六代傳承人張文祥及其師傅中國元老級烹飪大師戴永良。
  • 曹妃甸文化旅遊新亮點:蠶沙口、桃萄水鎮獲評河北鄉村旅遊重點村
    漁村主題民宿蠶沙口村鄉村民宿以漁村風情為特色主題並與曹妃甸區非遺文化相結合,尊重民俗、民風,崇尚自然,突顯民宿旅遊的鄉土特色。蠶沙口每個民宿都有自己的生活特質,將民宿回歸本質,體現生活性,是蠶沙口村民宿設計的理念,全力打造「一店一品、一宿一格」,想盡一切辦法讓遊客找到家的感覺,用情懷深耕市場,用故事吸引遊客。
  • 浙江全域旅遊現場會研討如何「比學趕超」:助力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
    「全域旅遊『比學趕超』,比什麼?學什麼?超什麼?」在12月22日舉行的浙江省2020年全域旅遊「比學趕超」現場會上,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建武拋出的這個疑問,引起了在座100餘名各縣(市、區)文化和旅遊部門負責人的熱議。
  • 回顧2020,臨滄文化和旅遊工作看點多多
    臨滄文化和旅遊工作順應發展新趨勢,以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為契機、發展鄉村旅遊為抓手、加快全域旅遊建設。在打造城市品牌、推進項目建設、強化市場營銷、加大招商引資、整頓文旅市場、提升公共服務、加大文物保護和非遺傳承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 國家鄉村旅遊重點村長什麼樣?來上海看看吧
    原標題:國家鄉村旅遊重點村長什麼樣?來上海看看吧  據樂遊上海,日前,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公示第一批擬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的公告》,對第一批擬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進行公示。上海有6個鄉村入圍,快來看看吧!  金山區山陽鎮漁業村
  • 端午假期最後一天,到餘店,帶孩子一起體驗非遺文化吧!
    2019年6月8日是我國第三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開封市於6月7日至9日,舉辦了為期三天的以「非遺中國、出彩開封」為主題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系列活動,鼓樓區仙人莊辦事處餘店民俗文化村是本次活動主辦地。
  • 文淵獅城傳承千年古城文化 掀起非遺文化新浪潮
    一座千年古城,編織中國非遺文化新篇章1400年前,遂安縣遷至今遂安地界,稱為獅城;1959年,新安江水電站建壩蓄水,獅城被淹沒,匯集成今天秀美的千島湖;2002年央視「新聞30分」連續報導,在美麗的千島湖湖底,竟沉睡著一座擁有1400
  • 旅遊+、極地果蔬、鄉村旅遊、人獸衝突!今日「新聞通道」上,熱詞...
    一是通過提升基礎設施、打造民宿增加接待能力、美化鄉村環境等措施,將色龍村打造成為大渡河畔的美麗宜遊的「打卡地」;二是通過發展旅遊業帶動就業,通過各類適用技能培訓後,讓當地群眾廣泛參與到酒店民宿保潔、客房、餐飲等服務行業中。
  • 春風浩蕩馬蹄疾——張掖市文化旅遊行業復工復產紀實
    制定印發星級酒店、A級景區、鄉村旅遊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手冊,紮實落實「五到位」「五不進」防控措施,確保企業安全復工復產。(在線非遺展示)調整國家擴大文化旅遊惠民消費示範城市創建計劃,擴大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範圍,將書店、影劇院及新型文旅業態納入文化惠民消費補貼範圍,引導刺激文化旅遊消費需求。
  • 淮安:發展鄉村旅遊 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我市積極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唱響「水懂我心、自然淮安」生態文旅品牌,創新體制機制,打造項目品牌,完善服務體系,推動鄉村旅遊賦能鄉村振興,提升農民獲得感和幸福感。完善體制機制統籌全域發展我市成立以市委書記、市長任主任的市全域旅遊工作委員會,將鄉村旅遊融入全域旅遊整體推進,並作為促進鄉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進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