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所微結構分析實驗室

2020-11-24 中國科學院
固體所微結構分析實驗室
文章來源: 發布時間:2012-05-28 【字號:小  中   
© 1996 - 2012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備案序號:京ICP備05002857號 聯繫我們
地址:北京市三裡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相關焦點

  • 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大學
    研究方向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和目標是研究凝聚態物質中不同尺度層次,不同類型微結構組態、分布、相互作用及形成和轉變規律, 揭示它們與宏觀物理性質間的內在聯繫,並將理論研究,計算機模擬與當代先進實驗手段相結合,探索、設計和製備各種類型的微結構材料,研究其物理機制和新效應,為發展新型微結構材料奠定基礎。
  • 「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論證
    「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專家論證會日前召開。我校副校長蔣昌俊、校長助理吳廣明參加會議。蔣昌俊代表學校致辭。      專家組由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雷射等離子體研究所王世績院士、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所長兼黨委書記李儒新研究員、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陸衛研究員等7位專家組成,匯集了國內從事先進微結構材料設計、製備、表徵及應用研究的一流專家學者。
  • 微結構電磁功能材料省市共建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山西大同大學
    中國高校之窗微結構電磁功能材料省市共建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山西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大同市重點實驗室),依託於凝聚態物理學科省重點建設學科建設,學科基地是山西大同大學固體物 理研究所,下設7個實驗室單元、1個資料室、一個科研人員辦公室。實驗室現有科研用地合計1018.37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1289.24萬元。
  • 春天裡在黃土地上生根、發芽、成長(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實驗室...
    我所在的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實驗室成為國家計委決定建設的首批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使我感到自己的學術設想有了實現的客觀條件。1986年決心實現自己科學設想時,我已51歲,意識到自己最富創造的年華已經流逝,不可能一個人單槍匹馬地完成全部的學術設想。就決定通過建設團隊來完成,通過招收研究生,邊培養人才、邊推進研究計劃。
  • 固體物理研究所2002年招生
    一、本所基本情況介紹    · 自然概況及本所特點    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所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畔的科學島上。她由已故著名物理學家葛庭燧院士創建的基礎性研究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中國科學院基地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和物理學博士後流動站。已經進入國家創新試點工程。
  • 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實驗班教學改革紀實
    這是中科院院士、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主任邢定鈺對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實驗班(以下簡稱「南大實驗班」)的評價。  自2009年創建以來,南大實驗班已經培養出近百名博士。據統計,第一屆南大實驗班中來自物理學院的27名同學,近一半只用4年就取得博士學位,超過10%獲得南大優秀博士生畢業論文,表現遠優於普通培養模式。
  •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壽命和可靠性 燃料電池的關鍵挑戰
    按照所採用電解質的不同,燃料電池可分為: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鹼性燃料電池(AFC)、磷酸燃料電池(PAFC)、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MCFC)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等五大類。為了解決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在商業化規模和各種應用中的部署所面臨的關鍵問題,本書匯集了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相關領域的專家們就電解質、汙染物、氧化還原循環、氣密性和電極微結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還包括與電池壽命密切相關的陰極、連接體、燃料處理器等燃料電池部件以及新材料開發等內容,以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為核心的能源系統的平衡、性能與退化評價的分析方法、有關退化的定量計算和統計方法等也有詳細介紹。
  • 西南交通大學張旭教授團隊在固體力學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關於iHEA單拉變形行為的宏微觀實驗研究目前已比較豐富,但循環塑性行為的實驗研究和機理分析尚未開展,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該合金服役能力的評估和工程應用。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康國政教授團隊與德國馬普鋼鐵研究所合作,針對單相iHEA開展了循環變形測試,並對變形後的試樣進行微觀表徵分析,根據宏觀力學響應和微結構演化規律發展出合理描述這種高熵合金棘輪行為的晶體塑性本構模型。
  • 「冷場、熱場發射掃描電鏡的功能分析」講座
    為了加深科研人員及研究生對冷場、熱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認識,提高公共平臺大型設備的使用率,3月8日下午,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微結構分析實驗室舉辦了題為「冷場、熱場發射掃描電鏡的功能分析」的講座。此次講座由安徽大學實驗技術中心林中清老師主講。
  • 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排名,這25所大學科研實力最強
    目前中國一共有國家重點實驗室700個左右,其中依託高校為主體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共只有180個左右,目前中國有高等院校2000多所,所以國家重點實驗室對於高校來說是個非常稀缺的資源,一所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數量絕對能夠反映出這個大學的科研實力。
  • 陳延峰:以一流實驗室建設支撐一流學科建設
    ​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多年來,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學研究和實驗室建設上取得了一些成績。根據學校安排,我代表實驗室做這次經驗交流。    陳延峰作經驗分享(王紅兵攝影)  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第一批建立的1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1984年開始籌建,1987年通過國家驗收。
  • 國家重點實驗室名單
    國家重點實驗室應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面向國際競爭,為增強科技儲備和原始創新能力,開展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含競爭前高技術研究)和基礎性工作。 序號 實驗室名稱
  • 用實驗室電子天平測量固體密度的方法
    在日常實驗室進行物質測量和分析時,經常會使用電子天平和密度測試組件進行固體密度的測量。利用奧豪斯電子天平可測量密度大於輔助液體密度的固體,密度小於輔助液體密度的固體,液體密度,多孔材料(如:滲油,軸承材料)的密度。 在日常實驗室進行物質測量和分析時,經常會使用電子天平和密度測試組件進行固體密度的測量。
  • 新華網名校公開課|今晚19:30,祝世寧院士談光學微結構研究與南京...
    你聽過光學微結構研究與南京大學的「前世今生」嗎?你想知道南京大學微結構科學開拓起源嗎?你想掌握光子器件與現代光量子信息技術發展的前沿資訊嗎?5月12日(今晚)19:30-20:30,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祝世寧將帶來線上報告「光學微結構研究:回顧與展望」,與你一覽基礎學科的魅力,快來解鎖今日份的名校公開課吧!內容介紹四十年前,南京大學從研究非線性光學晶體中鐵電疇結構的調控開始,開拓了微結構科學的研究方向,發展出了介電體超晶格等不同功能的微結構材料體系。
  • Sci Rep:愛荷華大學非均勻含能材料設計框架中微結構生成的深度學習
    含能材料是固體火箭發動機和武器彈藥的關鍵功能部件。
  • 王鼎盛做客固體物理所「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
    4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所研究員王鼎盛做客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第十六期「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作了題為「中國的物理論文——兼談科學論文的評價」的報告,從中國物理論文的數量、影響、中國作者的國際合作、兩類科研單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比較、「高端」刊物上的中國論文等方面進行了系統介紹和闡述,並對科學論文評價方式談了自己的觀點。報告會由固體物理所副所長曾雉主持。
  • 儀器分析實驗室詳解
    儀器設備主要有氣相色譜儀,具有計算機控制系統及數據處理系統,自動化程度很高,對有機化合物具有高效的分離能力,所用載氣主要有:H2、N2、Ar、He、CO2等。但對高沸點化合物,難揮發的及熱不穩定的化合物、離子化合物、高聚物的分離卻無能為力。
  • 儀器分析實驗室的要求!
    實驗室規劃設計應先於土建設計,「構」應先於「建」,只有「構」清楚了,才可以開始「建」。就是用專業的手段將抽象構思進行具體實現的過程,包括實驗室設計、安裝、調試、維護和升級等。 那麼大型儀器實驗室需要關注什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 實用丨實驗室分析儀器的樣品要求
    不同分析儀器原理不同,對測試樣品的要求也不一樣。下面是實驗室常見的21種分析儀器對於測試樣品的要求。氣相色譜儀均使用毛細管柱,進入氣相色譜爐的樣品,必須是在色譜柱的工作溫度範圍內能夠完全汽化。(1)易燃、易爆、毒害、腐蝕性樣品必須註明。(2)確保分析結果準確、可靠,要求樣品完全溶解,不得有機械雜質;未配成溶液的樣品要註明溶劑。
  • 局部荷載下煤樣內部微結構及表面裂隙演化規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題目:局部荷載下煤樣內部微結構及表面裂隙演化規律作者:趙洪寶1,2,王濤1,蘇泊伊1,程輝1,劉紹強1,李揚1作者單位:1.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能源與礦業學院,北京 10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