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四五月,疫情或將出現拐點

2020-11-21 民聲民生

近日,「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圍繞現階段的疫情防控、中醫藥在抗疫中發揮的作用等話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記者:急性膽囊炎就是非常疼的,最疼的時候,您是怎麼扛過去的?

張伯禮:你還真說對了,在手術前那段時間是最難過的。最疼的時候是17號晚上, 疼得一夜沒睡覺,坐臥不寧。因為當時我沒想到是結石嵌頓,我以為就是膽囊炎。但是第二天超聲的時候說,石頭卡在那了。最後證實手術是對的,膽管已經出現壞疽了。當時想的最多的是千萬不能倒下,關鍵時刻決不能掉鏈子。

記者:在抗疫初期,是否會有一些對中醫藥治療新冠的質疑聲音呢?是否會干擾到您?

張伯禮:有很多質疑的聲音,尤其是開始的時候。但我絕對不會受他們的影響。我想用更好的成績、更好的效果來說服他們。在方艙醫院,我們開始定的指標是醫生不傷、病人不死。最後我們都超額完成任務,病人都沒有轉重症的、復陽的,而醫生也沒有被感染的,打一場漂亮的中醫綜合治療的方艙戰役。

這場戰疫之後,很多人就不再說中醫了,特別在後期康復治療的時候,中醫綜合治療更有優勢。所以我想還是靠療效說服大家。中西醫各有所長,優勢互補更好。現在大家對中醫藥給了更多的包容、理解、支持。

記者:您在兩會的時候,談起武漢這段經歷,曾幾度哽咽,幾度流淚。是因為想起了哪些事情嗎?

張伯禮:武漢前線有太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讓我非常感動。大疫當前,我們醫務工作者上前線是職責。但那些來自全國的志願者們,他們是自願去的,沒人要求他們去。他們無私奉獻,勇挑重擔,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新時代精神,體現了我們中國人民的高尚覺悟。還有我們年輕的醫務工作者,讓我感動。武漢前線沒有一個掉鏈子的、沒有一個脫隊的、沒有一個脫崗的。我們國家復興的希望,將在這代年輕人身上實現,他們真的很棒!我跟他們有過很多的接觸,舉個簡單例子,值了六個小時班,可以出艙去休息了。但是從開始交完班出去,到真正上車回到酒店休息,這個中間就要通過三區、兩通道,要脫隔離服,一個人大概需要半個小時。這一班可能十幾個人,一個人半小時,你想想要是十幾個人得多長時間?大家都是互相推讓,你讓我先脫,我讓你先脫。因為誰先脫了隔離服,誰就輕鬆,就可以早一點到外面呼吸新鮮空氣,但大家都互相推、互相讓。這些雖是小事,但是令人感動。

記者:國內現在還有散發病例,是否有再次暴發的可能性?

張伯禮:絕不會出現像武漢那種大暴發的情況,甚至像北京新發地這樣的小暴發情況概率也很小。但是多點、散發、個案,甚至幾例、十幾例確診病例的情況,我估計可能會出現。即使有了,我們也很快能夠把它發現控制住了。我們從今年5月份以後,國內發現那麼多的城市有過疫情,重症病人不多,且沒死亡一個病例,說明我們這套中西醫結合的救治系統現在是經受住了考驗的。我們會再努力,爭取把疫情控制得更好。

記者:根據您的判斷,現在的病毒和以前有什麼新的特點?

張伯禮:造成武漢疫情的病毒跟在歐洲流行的病毒,跟美國的病毒都不完全一樣。病毒發生了一些變異,臨床表型也有變化,如歐洲的病毒它就對神經系統的損傷比較重,所以嗅覺、味覺減退的(病例)比較多。美國的病毒,它引起的血管炎症比較多,出現血栓的(情況)多些,並且年輕人(感染)在美國也比較多。不同的臨床表現,說明病毒確實在發生一些變異。但用來研發疫苗的核心基因片段並沒有大的突變,所以它對疫苗作用並沒有大的影響,疫苗依然是有效的。再加上疫苗估計在今年冬天到明年的春天會普遍接種。這樣的話,估計到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四五月份,全球整個疫情會出現一個大的明顯向好的拐點。

記者:我們能做哪些事情可以提高大家的抵抗力,可以減少感染新冠的可能性?

張伯禮:外防輸入,一定要防人還要防物。內防反彈,我們取得的很多好經驗,少聚集、戴口罩、勤通風、勤洗手,這些一定要做到。另外我們再強調一下,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焦慮、不要恐慌,同時保持良好的睡眠,清淡的飲食,將自己身體調節到最佳狀態。

記者: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如果回顧這一年,您會怎麼形容和評價它?

張伯禮: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一年。我覺得從整體來看,我們中華民族在這次抗擊疫情當中,應該是在全世界表現最優秀的。人民生命至上,一直放在最高的位置上,千方百計救每一個病人,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我們都認真地踐行了。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在裡邊體現出來了人民的力量,構築了抗疫的最堅固的「長城」!

來源:新華社

編輯:肖勁彪 實習生 宋瑋

責編:李國玉

審核:陳長辛

突發!河南一貨車與送葬人群相撞致9死4傷,公安部派工作組赴現場

一家三口確診!天津公布新增確診病例詳情,相關中小學幼兒園停課

案值50餘萬元!哈爾濱破獲兩起假冒茅臺、五糧液等假酒案

哈市又一棚改項目啟動徵收!補償政策很優惠 →

相關焦點

  • 明年四五月,疫情或將出現拐點!
    我們國家復興的希望,將在這代年輕人身上實現,他們真的很棒!我跟他們有過很多的接觸,舉個簡單例子,值了六個小時班,可以出艙去休息了。但是從開始交完班出去,到真正上車回到酒店休息,這個中間就要通過三區、兩通道,要脫隔離服,一個人大概需要半個小時。這一班可能十幾個人,一個人半小時,你想想要是十幾個人得多長時間?大家都是互相推讓,你讓我先脫,我讓你先脫。
  • 權威訪談|張伯禮:明年四五月,全球疫情整體上或將出現根本向好的拐點
    我們國家復興的希望,將在這代年輕人身上實現,他們真的很棒!我跟他們有過很多的接觸,舉個簡單例子,值了六個小時班,可以出艙去休息了。但是從開始交完班出去,到真正上車回到酒店休息,這個中間就要通過三區、兩通道,要脫隔離服,一個人大概需要半個小時。這一班可能十幾個人,一個人半小時,你想想要是十幾個人得多長時間?大家都是互相推讓,你讓我先脫,我讓你先脫。
  • 自然資源部海洋一所:拐點或將在9至19日出現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黃鍔院士和喬方利研究員提出了一種簡潔、實用的流行病動態傳播率計算方法,可用於快速、定量研判疫情的總體態勢。應用該方法,研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將在2月9~19日出現拐點。2019年12月始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延續至今,影響波及全球。
  • 全球疫情何時見拐點?
    歐美新增病例拐點將很快出現, 但疫情結束進程將很緩慢 歐美國家前期積壓的待檢測「堰塞湖」預計能較快排除 以美國為例,3月16日到29日期間,前半段公布新增病例數大幅低於模型預測值
  • 這波疫情,「拐點」還有多遠?
    此前一天,河北還出現了本輪疫情的首個本土死亡病例。另外,全國多地已出現河北、黑龍江關聯病例。面臨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人們最關心的就是:「拐點」何時能來?資料圖:完成入戶採樣工作後,石家莊醫護人員之間互相進行消殺工作。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警惕新動向!242天後再現本土死亡病例14日,國內的疫情數字再次更新,數據中的幾個變化引發關注。
  • 拐點何時出現?這是北大面向新冠疫情的數據可視化分析與模擬預測
    對疫情的控制,自 1 月 24 日武漢宣布封城之後,各個省市也陸續通過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來控制人口流動;同時,各省市醫療隊伍馳援武漢,武漢的防控措施也急速加強;但全國疫情,特別是湖北省的狀況依然讓人揪心。公眾非常關心疫情的發展趨勢,期待「拐點」的出現;疫情防控部門希望不斷總結經驗教訓,評估現有措施的有效性。該疫情的發展成為了涉及到我國政治經濟民生的一件大事。
  • 石家莊、邢臺完成首輪全員核酸檢測採樣 疫情未出現明顯拐點
    綜合9日召開的河北省以及石家莊市、邢臺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消息,石家莊、邢臺兩市已全部完成首輪全員核酸檢測的採樣工作,根據目前衛生部門對確診病例情況通報看,此輪疫情確診病例主要集中在石家莊藁城和邢臺南宮。
  • 本輪疫情還不能確定出現拐點,一防控人員不幸去世...
    河北本次疫情出現社區傳播、多代傳播感染者85.5%來自農村目前,河北的聚集性疫情發展較快,感染者85.5%來自農村,年齡總體偏大,中位年齡46.5歲,出現社區傳播、多代傳播。河北已接種新冠疫苗近14萬人,要加快進度,儘早完成對重點人群的接種。
  • 疫情拐點何時出現——基於數學模型的新冠病毒傳播預測
    1月25日之前,公布新增確診數大幅低於模型預測值,26日之後則大幅高於模型預測值,可能是因為確診檢測試劑盒供應充分了,將之前已經發病而沒有確診的病例確診了。  3)假定隔離和防控措施能達到或接近SARS後期的效果,則預計未來總患病人數將達到88500人(中性假設下)或58000(樂觀假設下)左右,新增確診人數將在2月17日(中性假設下)或2月11日(樂觀假設下)左右出現拐點。
  • 他預測疫情拐點了
    2021年疫情如何發展?滅活疫苗安全嗎?如何開啟中國的過年節奏?近日,張文宏給出自己的判斷,張文宏判斷疫情拐點2021年六七月份目前,被視為「解決之道」的疫苗已出現。縱觀世界疫情發展,我們的防控常態化還要堅持多久?
  • 疫情峰值不等於「拐點」 白銀或迎更大漲勢!
    日內據央視新聞報導,2月17日,世衛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發布會,稱不會提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風險級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根據中國公布的新冠肺炎病例的數據,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呈下降趨勢。據此世衛組織維持此前的評估,即新冠肺炎並非全球性流行病,也不會提高疫情的全球範圍風險級別。
  • 36氪領讀|疫情何時會出現拐點?學會用模型思維作出最接近的預測
    一開始好幾天使用的人數都很少,所以傳播速度也慢,然後終於慢慢迎來拐點。等到相關人群都用上了,擴散就算結束。整個過程是開始慢、中間快、後來又變慢,這就是「S曲線」。其實,傳播病的傳播也滿足S曲線。一開始我們並沒有意識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嚴重性,仍舊不戴口罩出門,但是等我們發現所在城市出現了病例,當地人很快就戴上了口罩,更加注意防寒保暖、室內通風和個人衛生。對改變習慣來說,你的朋友、你身邊的人比媒體更有說服力。
  • 海外多國疫情拐點已現 橡膠價格未來走勢如何?
    當前海外疫情數據對市場的衝擊已經沒有前期那麼嚴重,橡膠價格在先前的大跌中利空因素已經出盡,前期小幅抬升,價格也由情緒主導轉向供需主導。但當前的供需矛盾依舊突出,供需矛盾主要來源於海外疫情還處於爆發期,需求受到嚴重壓制。雖然供應端受到天氣的影響,但實際減產量遠遠修復不了需求端萎縮造成的供應過剩。雖然海外部分輪胎大企陸續開工,短期內還是難以扭轉供應過剩的格局。
  • 浙江昨日新增確診病例1例 這波疫情「拐點」何時到?聽專家怎麼說!
    此前一天,河北還出現了本輪疫情的首個本土死亡病例。另外,全國多地已出現河北、黑龍江關聯病例。面臨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人們最關心的就是:「拐點」何時能來?警惕新動向!242天後再現本土死亡病例14日,國內的疫情數字再次更新,數據中的幾個變化引發關注。首先是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居高不下。
  • LED白光晶片出現漲價 行業供求周期拐點已經出現(有股)
    行業供求周期拐點已經出現(有股) 【LED白光晶片漲價,行業供需周期拐點已經出現】據高科技LED消息,LED晶片龍頭企業11月份調整了照明白光晶片價格,漲幅約為6%-8%。目前市場上一般照明用白光晶片的價格在60-85元/片(2寸晶片)之間,比年初上漲了10%-15%。據高科技LED消息,LED晶片龍頭企業11月份調整了照明白光晶片價格,漲幅約為6%-8%。
  • 面對疫情的拐點,作為佛弟子,為國奉獻這四件事需做到!
    雷神山醫院院長:疫情拐點已經來到!今天(2月16日),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說:「真正的疫情拐點已經來到,現在裡面消耗的很多都是存量。從新發的情況來看,我觀察到的,5天以來我們自己的幾個點,發熱的數量在下降。它是有一個坡度,逐漸在降,穩穩地在降,沒有反彈過,我是很有信心的。」
  • 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聞玉梅:長則一月短則一二十天或現拐點
    病毒出現拐點的標誌是什麼?1月30日下午2:00,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表示,疑似感染的下降,接著發病人群下降是拐點的標誌,群體經過感染會產生免疫,所有的感染都會產生下降的時間。
  • 鍾南山院士:預計2月中下旬可能達到疫情最高峰,但峰值不等於拐點
    鍾南山院士強調,就目前而言,暫無法準確預測疫情走勢。現在全國新發病人數、發病率正緩慢減少,預計2月中、下旬可能達到疫情最高峰,但峰值不等於拐點。是否峰值或接近峰值,還需要再觀察。溫德良副主任醫師、高元妹副主任醫師先後將三例病情複雜的疑難病例的入院記錄、病程記錄、輔助檢查及前期治療用藥情況等通過遠程會診系統進行了匯報,並提出了會診需要解決的問題。廣州會場的鐘院士團隊專家們通過查看共享的病例病史資料及各類檢查、檢驗信息,對之前的治療進行詳細了解後,雙方再進行視頻交流溝通,確定下一步診療方案。
  • 張文宏:如果一半人接種疫苗 疫情在六七月會迎來拐點
    問:被視為「解決之道」的疫苗已出現。縱觀世界疫情發展,我們的防控常態化還要堅持多久?拜登當選後,美國有個百日接種計劃,對高危人群進行一億劑疫苗接種,這意味著在100天內成功調動5000萬人接種。如果計劃成功,加上已感染的2000萬人,就是7000萬人……如果有一半的人接種,疫情就會在2021年六七月份出現拐點,到年底可能會發揮作用,世界就有機會互通。
  • 一邊是「連續2天明顯下降」,一邊是「拐點還未到來」,怎麼回事
    剛剛看到一則好消息,「全國新增確診病例連續2天明顯下降」,終於看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前期疫情防控措施效果進一步顯現,相信大家的心情都差不多一樣的,真的是喜訊啊。然而,又看到一則消息說「疫情拐點還未到來」,這意味著我們還需繼續做好防控疫情的措施,千萬不能有任何鬆弛,應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們仍需繼續努力,堅決與病毒鬥爭到底。相信只要我們全國上下共同努力做好防控疫情的措施,大家努力配合防控疫情的工作,我們總會戰勝新型冠狀病毒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