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核爆全程回顧:「小男孩」落下後,廣島這75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2020-09-05 科技研究員猴哥

前言

核彈爆破產生的核輻射與核汙染最長時間能達幾億年,所以很多人肯定非常好奇:為何曾遭遇核彈襲擊的日本廣島在短短四年內就住上了人,還迅速發展成了繁華都市?難道他們能夠抵禦核輻射?還是這些人壓根不怕核汙染?這其中會有什麼科學秘密呢?

美麗的廣島

且看本文為您精心準備的「漲知識大餐」,助你全方位進階學習、了解、認識廣島神秘核爆的「前世今生」。

一、起 源

1945年8月6日,美國將世界上第一枚實戰原子彈「小男孩」,投向了日本廣島,核爆點位於廣島上空六百米處,造成了當地不計其數的建築損毀與人員傷亡。

紀錄片中的原子彈「小男孩」

按照美專家的說法,此次核爆將導致廣島在未來50到100年內無法適宜人類居住,但日本並不認同此說法,所以僅僅在核爆後四年後就開始讓本國居民陸續住進了廣島,而且事實證明,這個決斷是正確的,因為幾十年間廣島已從一片廢墟搖身一變成百萬人口的繁華都市。

現在的百萬人口廣島

那麼問題來了,四年時間就能讓廣島的所有核輻射全部消失嗎?在廣島生活的居民難道有抵禦核輻射的高科技手段?並非如此!

根據西瓜視頻中的詳細介紹我們能夠看出,事實上,廣島的核輻射量已經降低到了人體耐受範圍以內,所以廣島居民已經能適應當地的核輻射環境,這才是廣島重回繁華的重要原因。

優美廣島

但是這四年時間中廣島到底發生了什麼?這是很多讀者的好奇之處,下面我們將通過對核爆相關知識的細緻講解,為廣大讀者梳理更多關於廣島核爆的高階科學「知識點」。

二、核爆四重危害:光輻射、衝擊波、核輻射、核汙染

原子彈具有毀天滅地的摧毀能力,其直接威力想必大家已經瞭然於胸,但是對於原子彈的具體危害很多人並不了解,那麼下面我們將結合廣島記錄片中的精緻內容為大家詳細介紹核爆帶來的四重危害:光輻射、衝擊波、核輻射、核汙染。

核爆四重危害

第一重危害:光輻射

人類對於光的直觀感受來源於太陽,雖然溫暖的太陽光對於地球生物的生長、生存具有促進作用,但是強烈的太陽光也會對生物產造成傷害,比如常見的曬傷、紫外線灼傷,不過,這種程度的太陽光輻射根本無法匹敵核爆帶來的光輻射危害。

光輻射

核彈爆炸所產生的強光能量足以將百米甚至千米內的生物直接汽化,絲毫痕跡都不會留下,這樣的強光不僅能直接摧毀生物,還會引發嚴重火災,可以說核爆光輻射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第二重危害:衝擊波

衝擊波大家可以類比氣浪來理解。事實上,所有爆炸都會產生衝擊波,核彈的衝擊波毫無疑問是異常強大而且極具破壞力的,核彈的衝擊波可以用「勢不可擋」四個字來形容,它能夠輕鬆「推倒」無數汽車樓房,摧毀大量高樓建築,造成難以想像的災難。

衝擊波

上述的光輻射和衝擊波是核爆最直接、破壞力最強的兩種危害,但也是最難引起重視的,因為戰爭時期,人們已經對爆破習以為常,壓根不會意識到核爆的威力,所以這並不是引起全球「談核色變」的主要原因,下面的兩重核爆危害雖不敵前兩重的毀滅能力,但卻是直接導致全世界都不敢輕易使用核武的重要原因。

第三重危害:核輻射

核輻射實際是在衝擊波之前與光輻射同步產生的。核輻射中危害最大的是γ射線,是能打斷DNA的一種射線,同時核輻射中還有穿透能力極強的中子輻射,如果這些輻射強度過高將會直接導致生物死亡,而強度稍弱則會誘發各種癌症,這也是核爆後造成很多生物,包括人類畸形癌變的重要原因,讓人聞之色變。

核輻射

第四重危害:核汙染

前三重危害的發生都是瞬間且不可持續的,但這第四重核汙染卻能存在相當長的時間,甚至永久都不會消失。核汙染是由於核爆發出的放射性物質進入當地環境,如空氣、水和土壤,並在環境中持續釋放核輻射引發的汙染過程。

核汙染

這些核廢物部分物質的半衰期很短,可能幾天或者幾年就會消失殆盡,但有一些放射性物質,半衰期相當長,如原子彈的主要原料鈾235,其半衰期長達七億多年,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沒有任何幹擾的情況下,過七億年後鈾235還會剩下一半。要知道七億年可比人類存在的時間長N倍了,但就這還不是最長的,還有更長的,如鈾238的半衰期是四十五億年,與地球年齡一樣長。

鈾235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就會擔心了,因為1945年至今才僅僅75年時間,所以廣島的核汙染是不可能消失的,那麼,為什麼現在卻有成千上萬的居民安然住在當地,還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去愉快玩耍呢?這就是我們下面將為大家詳細講解的另一個問題了:核爆轟擊過的廣島現在安不安全?當地環境的核汙染情況到底怎麼樣了?請看下文。

三、核爆後的當地環境是否安全?核汙染如何?

現在的廣島環境對於人類生存來說到底是否安全呢?答案是:現在的廣島是安全的,為什麼呢?因為核輻射並不都像人們想像的那樣,荼毒生靈,寸草不生,只要核輻射的強度不是很高,那麼人類是可以存活下來的。

比如下圖中這位老太太,當年她在距離核爆中心260米的大樓內活下來了,還有一位當時正在駕駛公交車的師傅以及當年在市中心附近醫院工作的一位護士也都存活了下來,至少到2005年BBC拍攝記錄片時,他們都依然健在。

躲過核彈的生還者

所以,核輻射的危害性跟核輻射的強度有著密切關係。其實,我們生活的環境中處處都有核輻射,甚至我們活著的每個人體內也都有核輻射,只不過這些物質的輻射強度已經小到不會給人類造成任何影響,就連百歲老人體內的輻射也不比我們體內的核輻射少。

國外有人專門測試了身邊物品的核輻射強度,結論是所有物品都有核輻射。

每個人體內都有核輻射

鈾235是用於製造核彈的基本原料,雖然聽起來讓人膽寒,但實際上,如果不發生核爆,鈾還是是非常溫和的放射性物質。另外,鈾是有毒性的,吃進人體是會引起中毒的,所以如果不誤食,鈾並不會產生嚴重的危害。

下圖中這位膽大的兄弟,他直接把鈾礦石拿在了手中,卻一點都不擔心,但是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把鈾玩出核裂變,否則將直接導致「玩家」喪生。

鈾礦石通常是穩定的

原子彈爆炸後的殘留鈾235會變成穩定的氣體或者粉塵,所以不可能再發生一次核爆,它們的危害主要來自於自身的毒性和長期的放射性,當然,如果不吃,是不會中毒的。

一般半衰期越短的同位素放射性越強,所以放射性的鈾235並不強,像居裡夫人發現的鐳和釙,其同位素的放射性都很強(居裡夫人也因為研究它們患上了白血病),它們會在原子彈爆炸後,大量生成,這些強放射性的物質不僅危害時間長而且是引發癌症的主要因素。

鈾235誤食會引發中毒

比如碘131、氙133這類物質,其半衰期只有幾天,但危害卻極大,以碘131為例,它本身是氣體,很容易通過呼吸進入人體併集中到甲狀腺,通過輻射導致甲狀腺癌變,這是核輻射災區最高發的一種癌症,所以當年福島核電站核物質洩露以後,很多人搶購碘鹽,就是為了防這個病,但實際上吃碘鹽防碘131需要吃五到六斤鹽才行。

防碘131需要吃五到六斤鹽

四、我們當以科學角度理性審視廣島核爆危害

廣島是不幸的,但同時也是幸運的,為什麼呢?

第一,由於1945年美國的原子彈技術還不成熟,所以廣島的那美「小男孩」核爆並不徹底,自然威力也就不大,產生的危害物質也偏少

第二,「小男孩」是在600米高空引爆的,比在地面直接爆炸引發的核汙染要小得多,因為高空爆炸時核汙染物都以氣體和粉塵的形式在空氣中擴散稀釋,並不會全部落到廣島本地,可以說空中的核汙染物其實已經擴散了大半

第三,廣島當地氣候多風多雨,隨著大風的吹散和雨水的衝刷,當地的核汙染物質可以迅速減少,所以四、年後人類重新入駐的時候,輻射水平已經降到了安全值以下,並不會導致更多危害

廣島核汙染物已大幅減少

儘管如此,還有很多人期待更有說服力的證據,這不,一位小夥專門跑到當地核爆中心去測了一下放射值,結果顯示:安全,即廣島核爆中心的核輻射已經達到人體的正常耐受範圍了,比醫院放射科的設備輻射要安全的多了。

外國小夥監測廣島核輻射顯示:安全

結語:現在的我們該如何看待廣島事件?

七十五年後的今天,廣島早已恢復生機,雖然人們還會記住曾經的痛苦,但當地環境已經不再危險,當年那個美麗、安全的城市又回來了!

致敬廣島受害者

廣島的災難讓每一個國家意識到了核武器的危害,放棄了再次使用核武器的想法,因此,作為地球村同胞,我們應當向廣島受過核災難的人們表示致敬,他們用生命和一生的苦難為全世界換來了七十多年的和平!

上西瓜視頻,賞精彩內容—這裡有無窮無盡的高質量視頻,助你每時每刻漲知識、漲技能、漲眼界、漲文化,充實生活每一天!

更多廣島核爆內容請移步—>西瓜視頻創作人

相關焦點

  • 75年過去了,廣島投放的「小男孩」,還有核輻射嗎?
    要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契機是什麼?一定要說到當時美國像日本投放的兩枚核彈了吧。在當時核彈作為我們人類所掌握的威力最大的武器,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才可以完全的保證自己的和平發展。原子彈引爆之後會有很大的影響,其實剛剛投放的時候產生的高溫以及衝擊波相比較於輻射的話都算小事了!
  • 廣島核爆經典照並非蘑菇雲 真相讓人傻眼
    參考消息網5月25日報導 港媒稱,美國總統歐巴馬27日到訪日本廣島,將參觀原爆紀念館。《紐約時報》稱,多年來放在紀念館入口的大型核爆照片原來並非顯示核爆造成的「蘑菇雲」,而是幾小時後由大火造成的濃煙。有專家估計,這張照片面震撼,所以被用作象徵廣島核爆。
  • 車諾比100年都住不上人,核爆後的廣島怎麼才13年就重建了?
    隨著耀眼的閃光和驚天動地的轟鳴聲,巨大的衝擊波和幾千度的高溫,瞬間把廣島12.5平方公裡的中心區域夷為平地,十餘萬人轉眼化為塵埃,成千上萬人雙目失明,這是人類第一次見證核武器的威力。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的41年,原蘇聯烏克蘭區域的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爆炸,大量高能輻射物質飄到大氣層中,這一次事件造成9.3萬人死亡,總體損失約兩千億美元,給強大的蘇聯重重的一拳。
  • 廣島原子彈爆炸時,她距離核爆中心點只有260米,她活到了現在
    1945年8月6日,早晨8點,20歲的日本銀行職員Akiko Takakura 小姐從她居住的廣島八丁堀出發,走到位於廣島紙屋町的廣島銀行上班。到達銀行時,大約八點一刻左右,第一件事是在考勤簿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後走向自己的崗位。
  • 廣島核爆沒什麼,日軍根本不服,長崎再現蘑菇雲,日本徹底慫了!
    1945年的夏天,日本心知敗局已定,但他們依然存有一絲僥倖,立誓絕不投降,尤其還是無條件投降,這一點在日本人看來非常可笑。彼時的日本已經進入全民皆兵的節奏,無論男女老少都做好了為天皇而戰死的準備。美國將廣島定為首選目標,這是一座陸軍之城,有很多重兵都在此地,且此前它從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轟炸,建築都保存的比較完整。因為這些原因,美國認為這裡是試驗原子彈威力最好的地點。1945年8月6日,美國先是派出了一架偵察機來偵察地形,發現市民都在防空洞外進行正常活動,上午九點多鐘,美軍派出一架B-29戰機來到廣島的上空,將一枚重達五噸的原子彈從高空墜了下來。
  • 老照片直擊廣島核爆:7萬人瞬間「蒸發」,當地人還以為是演習!
    大家都知道,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在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一顆原子彈 爆炸產生強烈的白色閃光令人眼花目眩,隨即廣島上空發生震耳欲聾的大爆炸。
  • 廣島長崎遭核爆場面,數萬人瞬間蒸發,走出陰影的日本女人和美軍
    廣島原子彈爆炸觀測圖。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的1945年8月6日、9日美軍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促進了日本投降的進程。原子彈爆炸後的廣島,屍堆如山。這是離核爆中心點稍遠一點的情景,原子彈爆炸中心區域,強烈光波使成千上萬人雙目瞬間失明,6千多度的高溫,把一切都化為灰燼。
  • 歐巴馬訪問廣島前夕 美國智庫向日本捐贈20餘張核爆照片
    下周五,美國總統歐巴馬將歷史性地訪問日本廣島,悼念原子彈爆炸遇難者,但表示絕不道歉。這一曖昧態度讓日本和美國民眾都不滿意。而就在此時,一組美軍拍攝的日本核爆照片也挑撥著雙方的情緒。) 據外媒報導,美國華盛頓的一家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宣布,將在未來幾周內將一本記錄了廣島和長崎核爆的圖冊捐獻給日本廣島核爆資料館。
  • 廣島核爆現場有多慘?倖存者:很多人被煮死,街上仿佛全是「鬼」
    其中一架編號為82的轟炸機被臨時命名為「愛諾拉.蓋伊」號,這是駕駛員貝蒂斯上校母親的名字。在「愛諾拉.蓋伊」號的轟炸彈機艙內,只有一枚炸彈,與其他的炸彈不同,這枚炸彈有一個名字——小男孩,它是一顆原子彈。
  • 美實驗室稱日本廣島核爆蘑菇雲照片或是火災煙霧
    美國1973年向日本提供的「歸還資料」中,美國軍機拍攝的被認為是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的蘑菇雲照片。【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8月7日報導,研發了原子彈的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近日指出,廣島被投下原子彈後拍攝的著名照片中的「蘑菇雲」似乎並非爆炸後立即形成的,而是經過一段時間後由地面大型火災生成的煙霧或雲。
  • 如今75年過去了,廣島上的核輻射散去了嗎?
    導語:如今75年過去了,廣島上的核輻射散去了嗎?1945年8月份,美國將兩顆剛剛研究出來的原子彈投擲到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上空,巨大爆炸產生的衝擊力,摧毀了兩座城市大部分的建築,十幾萬人在爆炸中犧牲,日本遭受如此至今的打擊,再也沒有人抵抗的心思,宣布了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因此結束。這次轟炸是人類首次看到核武器毀天滅地的威力。
  • 廣島核爆倖存者所見:那些被燒的炭黑的屍體,仍保持死之前的姿勢
    「我們在一塊空地呆了很久,隨後爬上一輛前來救援的卡車,後車廂內擁擠不堪,坐滿了傷員。他們的傷口都很恐怖,尤其是胳膊上的皮膚,大面積剝落並掛在那裡(指胳膊),看起來就像是現在超市裡的購物袋。後來我才反應過來,和他們相比我也好不到哪裡去。
  • 七國外長到訪日本廣島 克裡拒為原子彈道歉
    日本政府和媒體當天大肆報導G7外長,特別是美國國務卿克裡等參觀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並向「原子彈爆炸慰靈碑」獻花的經過。曾在日本投下原子彈的美國,以及英法等有核國家現任外長訪問廣島核爆紀念地是第一次,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興奮地歡呼稱「這將成為歷史性的一天」。日本顯然是利用這次G7會議打起了如意算盤:塑造其核受害者形象,妄圖洗白其二戰侵略者罪行。
  • 史上威力最大武器,比廣島原子彈威力大3846倍!
    在二次世界大戰將要結束前夕,美國出於加速日本投降以減少傷亡和震懾日本的目的,在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一顆原子彈,在戰爭結束時給日本人以沉重悲慘的記憶。這是人類製造出核武器以後第一次使用,也是至今最後一次使用,而且今後也可能不再使用。
  • 原子彈炸後百年內寸草不生,可廣島和長崎卻住滿了人,到底咋回事
    可見戰爭中必然有流血和犧牲,而武器的日漸先進更是使得戰爭的代價愈來愈嚴重,給一國的人們帶來深重的災難,二戰中的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事件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原子彈的威力本該讓廣島長崎百年內寸草不生,可如今卻已然人滿,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二戰又再次迎來,規模擴大,傷害擴大,死亡率加大,殺傷力最大的當然是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都說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軍分別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名為「小男孩」以及「胖子」代號的原子彈
  • 都曾存在過核輻射,為何廣島長崎鮮花嬌豔,車諾比卻成死域
    日本廣島長崎和車諾比都有過一段被核武器輻射的歷史,那為何如今的廣島長崎鮮花嬌豔、燈紅酒綠,而車諾比卻宛如一片死域呢?而當今世界上被核輻射汙染過的地方中,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日本的廣島、長崎以及蘇聯時期的車諾比了。廣島長崎與車諾比是如何存在核輻射的?
  • 8.6高分紀錄片《廣島》:原子彈爆炸,沒你想得那麼簡單
    這部製作於2005年的紀錄片《廣島》,從投放原子彈的美軍和廣島的日本人兩個方面,還原當年那場「人間浩劫」……1945年7月16日,美國,新墨西哥州。美軍對耗時3年研發的原子彈進行了第一次爆炸測試,當時,原子彈的製造耗資20億美金。(相當於2018年的230億美金,和日本首富孫正義的身價相當。)
  • 廣島核爆倖存者回憶過去 恐青年人留核陰影(圖)
    邊緣群體「被爆者」再受矚目  在78歲的日本老人笹森成子的眼中,上周被地震海嘯夷為平地的宮城地區,與65年前被美國原子彈摧毀的家鄉廣島如此相似。她擔心,福島核電站會演變成為日本歷史上繼1945年廣島原子彈爆炸事件後的第二次核悲劇。笹森說:「核輻射是最可怕的東西,在我看來,它是人類製造的怪物。」
  • 兩地都經歷過核汙染,為何廣島能住人,車諾比卻無人敢去?
    世界上經歷過核汙染的地方有三個,分別是日本的廣島、長崎,以及前蘇聯的車諾比。二戰後期,日軍死活不投降,美軍往廣島和長崎分別投放了一顆原子彈,同時廣島和長崎是人類有史以來唯二被核彈轟炸過的城市。前蘇聯的車諾比則是因為核洩漏,比較奇怪的是,廣島和長崎現在已經成為日本的大城市,反觀車諾比則成為了人類的一個禁區,這又是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