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3日-16日,由中共廣東省清遠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文聯指導,廣東省清遠市清遠詩社成功主辦了「清遠首屆國際詩歌筆會」。本次筆會以「綠色的城 綠色的詩」為主題,既是對清遠歷代山水詩歌傳統的深情回顧,也是對當下人和自然關係的真切關注,更是對一個地方乃至對地球人類生態夢想的熱誠期許。來自韓國、西班牙、馬來西亞、阿根廷等國家的詩人與國內著名詩人、學者和清遠本地詩友參加了筆會。筆會期間,清遠詩社組織嘉賓到清遠轄區「洞天仙境」「九龍小鎮」「英州紅茶廠」「英石園」「湞陽峽」等具有清遠特色的生態環境良好、自然景觀秀麗的地方進行了採風和創作。
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葉延濱,全國報紙副刊研究會會長、中國詩歌學會駐會副會長曾凡華,廣東省作家協會專職副主席範英妍,國際詩人筆會副主席峭巖,《詩刊》編輯劉能英、丁鵬,《星星》詩刊常務副主編李自國等參加筆會並創作了一大批佳作。
中國新聞網、中國作家網、中國詩歌網、新浪網、中國圖書館網、中國夢文學網、中工網、中國林業新聞網、中國散文網等10多家有廣泛影響的網絡和《中國文化報》《文藝報》《工人日報》《中國綠色時報》《文學報》《美中時報》(美國)等10多家有廣泛影響的報紙都相繼對「清遠首屆國際詩歌筆會」的成功舉辦進行了報導。
另外,近日,由中國屈原學會主辦的2019第五屆中國詩歌春晚十大新聞事件及獎項揭曉,在評選出的2018年度多項新詩獎項和事件中,廣東省清遠市清遠詩社已名列2018年度 「十佳詩社」。
今日,本報以專輯形式聚焦清遠 「綠色詩歌」部分佳作,以饗讀者。
靜福山
(外二首)
華海
靜福山伏在那裡
你說它回憶或者等待
那是你的感覺
它只用風的嘴唇
和草木的手語說話
你想像它撲動雙翼
盤旋或者高飛
那是你潛意識的躁動
你還沒有安靜下來
自然不會歸於靜福山
靜福山只是一座
蹲伏著的不高的山嶺
山裡有許多植物昆蟲
我只能說出少數的名字
但這絲毫不影響它們的存在
至今我還未能成為
其中一員,因為
還忘不掉人類的語言
許多人還沒有來過靜福山
也就無緣聽到那句神諭
靜下來吧
靜下來就會有福
書島
去一個島上
島上有一個書房
穿越紛擾的風塵回到安靜
在平凡中看到聖光
在一座城市旁邊
離每天的日子不遠
總有新鮮的陽光
總有新鮮的臉
所謂煩惱、寂寞和榮華
都在一部江水的書中翻過
唯有草木青青、碧波依然
我們出發,去一個島上
遇見不一樣的人
時光,留在一篇文字裡
也爛漫在一首歌謠裡
緣份和救贖,是一條船
把我們渡向江心的島
渡向命運中的偶然
另一首短歌
一棵鳳凰木,也在風中飛
綠葉的羽毛,抖開紅綢子
烏龜比野兔笨
蝸牛跟在兔子後面
春天的叢林,讓一隻狸面鷹
在此安居,別無它求
道長的羅盤失靈,所有方向
都是一個方向,空山即心靈
蘑菇的耳朵,聆聽時間
泉水的喉嚨,吟唱寂靜
你走出洞觀,放生一個冬天
和一隻籠子裡受傷的獸
是一滴眼淚的慈悲
野菊花打開收藏的光
比金子珍貴的光,隨意撒開
苔蘚點點,鋪晾在石板上
焦慮的花籽被風吹開
做跳傘狀飄落,在泥土裡獲救
在彼此目光裡安居,山崗上
大榕樹隨風展開雙臂……
英德茶山,
鋪一片綠色春天
唐德亮
一片又一片的綠
一層又一層的綠
英德茶山
將綠色的春天鋪向天涯
我相信英德的風
一年四季都是綠的
將一座座山巒
染得那麼蒼翠欲滴
綠色的茶香飄越萬重關山
千座海洋
香透華夏 紅遍宇內
由綠到紅
將夢想舉起
將名字擦紅
用綠色的光焰
穿越肺腑 沁潤靈魂
綠色,是清遠
永恆的主題
陳美華
清遠,小時候就認識的地名
父親曾工作過的地方
六十多年前
時代的風暴鞭策著
一個熱血青年 激情滿懷
奔赴土改的「戰場」
二姐的名字 因此有了「清」
媽媽的心裡
從此感覺到「遠」
忘不了清遠美麗的山水
忘不了清遠貧窮的鄉村
血與火的爭鬥
曾經瀰漫了那片土地
愛與恨的情懷
亦在心裡刻下了印記
多年後父親的描述
仍然帶著深深的感情
如今 一天的路程
濃縮成十五分鐘的高鐵
我用父親的眼睛讀你——
清遠依然「清」
那是青山綠水
清遠不再「遠」
那是心與心的距離
英西峰林以桂林的神韻
驚訝了遊人的心
天坑綠蘿帶著熱帶植物的氣勢
闖入了大家的眼
九龍小鎮 竹林小屋 荷葉藕節
仿佛就是家的模樣
竹林七賢在這談詩論道
陶潛板橋居此樂而不返
綠色,綠色,綠色
這就是清遠永恆的主題
綠色的山水
催生了綠色的詩文
今天 我用父親的眼睛讀你
清遠 早已抹去了血與火的痕跡
只留下富饒美麗的印記
我將欣喜地告訴父親
清遠 綠色是它永恆的主題
走進綠色
呂傑漢
擁抱大片濃綠
頓覺和樹木融為一體
生命如翡翠高貴
伸展手臂徐徐伸展枝葉
站立成繁茂風景
柔情傾灑婆娑閃爍
毎一縷陽光都鮮嫩無比
世界因此而純淨
意念中寧靜深深潛伏
聆聽和諧聲韻
遠離塵世間一切喧囂渾濁
深呼吸盡情享受
守望自然回歸
緊跟著青翠一同奔走
託舉花朵燃放
茵茵碧草潤活豐美
歡樂地延伸蓬勃旺盛
讓春華秋實心田裡充盈
清新和芳香儲滿胸懷
愛戀便洋溢不凋
蘸一抹明麗色彩寫下四季
萌發出詩行鬱鬱蔥蔥
會唱歌的石頭
——參觀英德英石園有感
(外一首)
湯惠群
一塊塊石頭站起來
竟然是一個個驚譁
一億年的層層波紋
一億年的疊疊歡笑
把一片片黑暗的荒蕪
推向無盡璀璨的繁華
石階石幄石帷石柱石人
石虎石狼石鹿石兔石雞
石瘦石皺石漏石透石秀
千姿百態的景象昭示
涼如秋水的石
溫潤如玉的石
是一個個矚目舉世的神奇
無需大刀闊斧
無需精雕細刻
無需揮毫潑墨
無需工筆白描
千億年的風霜雨雪
千億年的電閃雷鳴
這是亙古的唯一
這是大清早的太陽
到山裡走走
到山裡走走 隨意逛逛
凝視藍藍的天空和綠綠的葉子
鳥的聲音 雲的聲音 風的聲音
和累累的石 在私語
到山裡走走 與高高的樹對視
或者背脊靠著虯幹
靠著秀頎枝椏
如果把疼痛的憂傷
向天兒傾訴
天兒將心領神會
為我浪漫中的情事
下一場莎莎細雨
或者曳絲絲涼風
到山裡走走 順著風的方向
尋找 探視 沉思
眉宇舒展 輕輕鬆鬆
亦可以愁眉緊鎖
沉默地把湧動的思想
醃製成
一縷縷青色的嵐煙
到山裡走走 輕輕地到來
或者匆匆地離去
漫步是心靈的漫步
鬆弛是隨意的鬆弛
可以愉悅明亮的自由
亦可以完全不覺察任何東西
清遠,綠色詩城
潘一丹
輕輕走進廣州的「後花園」
飽滿而熱烈的負離子
一股強大的氣場和靈性
開闊了一座詩歌之城
更多的詩人慕名而來
更多的詩人本土成長
土壤的詩句在眺望
芳香的信仰在抒寫
此刻,我從春天出發
撥動筆架山的脈博
懷抱飛來湖的翠玉
觸摸牛魚嘴的行為藝術
在清遠的懷抱中
我想活成一棵樹
根植在詩歌的花園裡
綠在白天,開在黑夜
此刻,我從春天出發
看那文明維護的綠色
從一扇扇門窗透出
從一個個微笑
可以蹭你一盞詩意的燈光
此刻,我從春天出發
看城市召喚詩歌
看詩歌填充綠色
或者,再投入北江之水
讓一江綠色激動整座城市
夢中的稻子
成春
金燦燦的稻子
活在禾鐮之外
遠離飢餓的人類
過的是另一個世外桃源
沒有人跡
也沒有寒光閃閃的大廈
或低矮的茅屋
沒有牛羊沒有炊煙
沒有嘴饞的禾雀
自由生長的稻子
用她獨有的芬芳與飽滿
深入我的靈魂
誘發我的想像
我不知自己從何而來
這裡沒有關於汗水的頌詞
沒有關於收穫的欲望
我和稻子 相對而笑
我用心欣賞
稻香四面
陽光也散發清香
無數結實而豐滿的稻穗
不為誰而長
我這個不速之客
忽然想變成一株小草
在隨風起舞的稻子邊
搖曳自己的夢想
這裡並不缺什麼
有的是小河暢遊的魚兒
有的是藍天舒展的鳥翼
無論春夏秋冬
如期而至的
依舊是清風明月
依舊是雨露陽光
這些最世俗的稻子
卻用自己的生命
塑造了最不世俗的形象
清新區秦皇山
(外三首)
駱雁秋
放眼原生態,回歸大自然。
人生何所樂?百歲正當年。
潭嶺長峽清溪
深山野鳥早爭鳴,
長峽清溪愛發聲。
萬綠叢中新亮點,
白雲生處日初升。
喜看張佳恩
放金龜回山
2001年1月23日下午,年僅五歲半的張佳恩在爺爺張漢青、奶奶和父母的引領下,把一隻金龜送到清遠市筆架山放生,龜殼上寫有表達心聲的「世界和平」四字。
幼小心靈真善美,
文明生態事關天。
青山綠水春長駐,
走獸飛禽樂享年。
天下蒼生同命運,
和平共處福無邊。
養龜千日償初願,
惜別欣回大自然。
清城放歌
一江兩岸彩虹連,
壯麗湖城惹夢牽。
親水長廊常駐足,
霓虹徹夜不思眠。
晨曦處處聞啼鳥,
月夜家家笑語甜。
花圃園林香溢遠,
群峰峻岭綠無邊。
瓊樓玉宇如春筍,
拔地衝霄百裡延。
規劃超前憑妙手,
千秋偉業史無前。
詩情畫意春常在,
鳳舞霞飛映碧天。
樂業安居添福壽,
人間仙境在身邊。
環境美如畫
廖斌
喜今吟
(竹枝詞)
——賀清遠建市三十周年
一
昔日園區沒幾家,
今天企業多如麻。
高端產品琳琅目,
璀璨斑斕若彩霞。
二
昔日農村髒亂差,
今天環境美如畫。
樓房別墅平地起,
院後庭前種靚花。
三
昔日交通多怨聲,
人車出入實難行。
今天路網如織錦,
暢順無阻甚溫馨。
四
昔日山區瘠又窮,
如今生活樂融融。
脫貧致富門路廣,
農綜改革立大功。
五
昔日五行獨缺金,
今天財力可調琴。
為民該辦幾多事,
大筆揮來不用斟。
安慶新村贊
綠瓦青磚古色香,
亭臺水榭伴村旁。
繁花似錦招人愛,
美麗堪稱第一莊。
參觀清遠市臺灣現代
農業示範園感賦
菊黃葉落秋色濃,
無邊花海入簾中。
奇蔬異果惹人愛,
垂涎欲滴醉姑翁。
飛霞煙雨
疊疊峰巒映翠華,
茫茫曉霧湧飛霞。
濛濛細雨丹青現,
美景天南第一家。
快意青山擺彩裙
曾新友
賞黃禾雀花
栽花種綠又春深,
喜色迷人開到今。
貴重東風施法術,
古藤著意長黃金。
題峰林勝境
霧扯輕紗罩碧塘,
鮮花綠樹作衣裳。
鳥鳴幽徑呼朋侶,
仙境重重飛鳳凰。
遊金子山
一
仙嶺招搖雲彩過,
日移樹影戲山坡。
鮮花好客燃詩火,
飛鳥舒喉唱讚歌。
二
雲吻峰巒峰吻雲,
摩天幽徑客成群。
層林飄灑清香味,
快意青山擺彩裙。
賞英德市清玥茶廠
滿園悅色向天伸,
鋪展豪情迎貴賓。
腳痛如同花落去,
香茶几盞慰精神。
備註:腳痛指作者痛風。
深山觀古樹
路幽山黛鳥成群,
麗日清風水獻殷。
古樹朝天舒廣袖,
青枝作帚掃浮雲。
遊雲水謠
悉知閨秀不梳妝,
郊野常年飄異香。
翠嶺綿綿舒廣袖,
清流款款蕩瓊漿。
徜徉幽谷覓仙蹤
金榮廣
清遠國際詩歌筆會漫筆
涼風拂綠城,騷客舉吟旌。
品茗聽歌賦,持觴論仄平。
田園尋雅韻,山谷覓幽情。
莫謂文心異,詩傳肺腑聲。
英西峰林
綠樹青山競翠微,
長空萬裏白雲飛。
一泓碧水如仙鏡,
競日藏收美景歸。
英西峰林荷塘
秀峰玉立俏姑娘,
菡萏綴裙搖曳長。
麗質何須施粉黛?
微風過處起幽香。
秋日雨中遊
英德積慶裡茶園
雲霧氤氳繞秀峰,
徜徉幽谷覓仙蹤。
慶園春去山還綠,
惟有秋楓獨染紅。
訪英德九龍山
蕉坪新農村
荔紅蟬唱日,閒訪英西川。
排屋峰林下,平疇石道邊。
廊坪無穢物,牆壁滿詩篇。
又見遊人至,村夫樂粲然。
飛來湖秋景
綠島如琴橫翠微,
朝陽照水映金輝。
忽然一陣秋風起,
白鷺鳴歌款款飛。
白廟棧道記行
紅磚綠草襯黃花,
碧水青山映彩霞。
古道尋幽何懼遠?
途中小憩有船家。
連樟村印象
冬日訪連樟,殷勤探老鄉。
竹林多茂密,山路彎且長。
豁然開朗處,坦闊一車場,
紅磚鋪村道,圍欄護池塘。
彩畫掛簷下,美圖繪白牆。
村頭立巨石,大字放光芒。
村角棉瓦屋,赫然是廠房。
遊客滿村落,信步樂徜徉。
村民忙叫賣,個個笑眉揚。
昔時瘴癘氣,已然一掃光。
九龍小鎮
羅小娟
一
九龍橫倚白雲端,
又復登臨興未闌。
兩岸群峰爭入畫,
且將倒影半天看。
二
群峰雲拂更迢遙,
野水行經小石橋。
重過洞天仙境地,
風兒還是獨吹簫。
三
泛泛西湖入畫屏,
殘荷斜日影伶俜。
群峰不管人間事,
一例千年點點青。
四
行處翠微裡,蓬門竟不關。
白雲穿石過,流水繞山間。
荷爇煙波冷,魚眠冬日閒。
斜陽猶自在,與我坐忘還。
英州紅茶場
雲放半山出,氤氳翠若空.
葉尖初嫩綠,色相漸昏紅。
幻質皆相似,禪懷各不同。
南邊巖壑下,時見採茶翁。
賞清城
姚燕飛
筆架山
拔來南嶺數株松,
蘸飽清江稍欠濃。
寫罷郊原圖一幅,
高懸筆架數山峰。
望夫巖
峰環水轉望夫臺,
雨打風欺意未灰。
浪裡千帆離又泊,
不曾報導是君回。
春遊山寺
回眸南嶺飛來寺,
水漲雲低正好禪。
莫待花頹寒到骨,
過山難遇入山緣。
江心島
緣來種養至江心,
島上風光勝嶺岑。
禾雀花開更舊寵,
不堪寂寞月西沉。
鳳雕
沉沉日照歸巢鳳,
傳道沙腰妹化成。
心竅玲瓏隨一處,
清江坐擁聽蛙鳴。
飛來湖
回溪曲徑寫菰蒲,
風柳橋亭嘆老蘇。
九牧西湖三十處,
飛來一個不邪乎。
新北江大橋
邪乎絕美北江橋,
縹緲扶搖接碧霄。
河漢兩情通一座,
瑤池老母也哈腰。
繁茂的凝望
彼此的花樹
梁玉滿
我是否還存在著
在你心裡或是忙碌後的嘆息裡
我問午間飄過頭頂的那朵雲
它從你的家鄉飄到我這兒
可是雲朵並沒有回答的意思
它知道我明知故問
落下了幾滴雨
答案染溼了我心裡
啊 晨鐘暮鼓茅簷低低
沿著鵝孵石鋪成的窄窄小路
在我們心靈故鄉的天地裡愜意
傳說,風和雲長成了
繁茂的凝望彼此的花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