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在自然界沒有天敵?

2020-10-19 暗月biu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沒有。

似乎病毒才是這個星球的主宰,統治地球近 40 億年,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幾乎能感染和殘害所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但反觀自然界茫茫數以億計的物種,似乎發現不了任何一種其他生物的食譜包含病毒。如此在某種意義上,小小的病毒才是地球的霸主。據研究估算,世界上病毒的數目大約是 10³¹,比可見宇宙中的恆星總數還要多 1 億倍,總重量則與 250 億人的體重相當[1]。曾經的天花和今天的新冠也給人類帶來沉重的災難。龍珠超裡比魯斯(破壞神庸ルス)名字的來源正是「virus」[2]。

肆虐全球的 COVID-19

自從人類於 19 世紀末發現病毒以來,對此的認知一直未改變,直到 2008 年才有了新的突破,地中海大學的 Bernard La Scola 和 Christelle Desnues 在這一年發現了一種能感染並消滅其他病毒的病毒,並將其命名為「Sputnik」(俄文,意為「旅伴」)[3],並引入了一個新的種類:噬病毒體(virophages,基於 bacteriophage,噬菌體)[4]。Sputnik 僅有 18,000 個鹼基對,它與噬菌體不同,噬菌體在細菌內部獨立複製傳播;而 Sputnik 是一種衛星病毒,它需要依賴輔助病毒,基因才能複製和表達,並完成增殖的亞病毒,因此常伴隨著其他病毒一起出現[5]。

Sputnik

時間到了今年(2020 年)9 月,終於迎來了顛覆性進展。

美國 Bigelow 海洋科學實驗室的單細胞基因組研究中心主任 Ramunas Stepanauskas 使用現代的單細胞基因序列技術對美國緬因灣大西洋西北部和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海域的表面海水的生物樣品進行了測序。他們的數據表明,許多原生生物細胞具有多種非感染性病毒的 DNA。這一有力的證據表明這些原生生物是以病毒而不是細菌為食[6]。

Stepanauskas 於 Bigelow 海洋科學實驗室

研究人員在海水樣品裡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原生生物,其中一些是囊泡蟲類(Alveolates),不等鞭毛類(Stramenopiles),綠藻類,藍藻類,picozoans 和 choanozoans。這些生物種,只有 picozoans 和 choanozoans 不含葉綠體,也就是說,這兩種原生生物是異養生物。而 choanozoans 更是現代動物與真菌的近親。

經過基因測序發現,picozoans 和 choanozoans 的基因序列與噬菌體相似。並且,從緬因灣採摘的單細胞生物的基因組中和地中海地區的基因組中分別有 19% 和 48% 裡發現有細菌 DNA 序列,這意味著這些原生生物曾經吃夠細菌;病毒的 DNA 序列更為普遍,來自緬因灣和地中海的基因組種分別有 51% 和 35% 具有病毒 DNA。值得注意的是,在 choanozoans 和 picozoans 的基因組中,100% 的樣本都含有病毒的 DNA 序列,但是相比之下細菌的 DNA 卻很少。

左:choanozoans | 右:picozoans

科學家疑惑的是,這些病毒 DNA 是怎麼來的呢?一般來說,在原生生物體內發現病毒 DNA 是因為被該病毒 DNA 感染。然而,Bigelow 海洋科學實驗室的 Julia Brown 發現,這些病毒幾乎不可能感染所有被發現的生物。綜上,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picozoans 和 choanozoans 可能經常吃這些病毒。

這項發現解答了 2007 年發表在 PLOS ONE 雜誌上的一個疑問,當時發現,picozoa 的取食器太小,只有 150 納米,以至於無法吃掉細菌[7]。科學家一直困惑於他切割食物或捕食的方式。今天,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Julia Brown 補充說,該病毒富含磷和氮,可以作為富含碳的飲食的良好補充。這些原生生物吃掉該病毒會減少其他生物的被感染數量,與此同時,病毒內的有機碳則沿食物鏈向上傳播。

這是人類首次發現以病毒為食的非病毒生物,具有裡程碑意義。

這個食物網中的全新節點,也讓科學家對碳循環和整個食物網的結構都有了新的理解。病毒成為食物網中輸送養料的重要一環,並讓科學家們重新思考和定義之前構建的海洋食物網模型。

相關焦點

  • 病毒在自然界中沒有天敵?科學家至少找出了三種
    我們說自然界的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那麼,病毒在自然界中有沒有天敵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雖然病毒的種類繁多,但是從目前來看,對人有威脅只有200多種,而大部分的病毒只對自然界中的某些生命體有威脅或者以某些生物為寄主(對該生物沒有表現出傷害性),比如蝙蝠身上雖然攜帶著多種病毒,但是蝙蝠並沒有症狀的表現。
  • 病毒在自然界有天敵嗎?
    病毒,是一種非細胞結構的生物,結構極其簡單,只有小片段的核算鏈和蛋白質外殼,並且其自己無法獨立完成代謝活動,離開宿主細胞,正常生命活動即停止。病毒這種東西很難描述!它是邊緣生物,你可以說他有生命也可以認為沒有。
  • 新冠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天敵是什麼?
    在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有各自的天敵,例如,鳥類是蝗蟲的天敵,青蛙是蚊子的天敵,噬菌體是細菌的天敵。既然如此,新型冠狀病毒是否也有天敵?能否通過找到天敵的方法來殺死新冠病毒呢?病毒是地球上一種十分特殊的存在,當地球上第一次進化出細胞時,病毒可能就隨之誕生了。病毒與通常意義上的生物區別很大,病毒不存在細胞結構,它們只由遺傳物質(RNA或DNA)與蛋白質外殼組成。
  • 生物都有天敵相剋,那病毒有沒有天敵?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我們人類似乎也沒有什麼天體?但是大自然卻留了一手,給所有的生命都準備了一種「邊緣生物」,那就是病毒。人類的生存進化史其實是一個與自然界鬥爭的發展史,這個故事可以追溯到我們遠古的原始人類祖先,他們坐在黑暗的篝火旁,害怕夜晚的捕食者。
  • 地球上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那麼病毒在自然界的天敵是啥?
    人類當今已經站在了食物鏈頂端,只要我們手裡有武器,在自然界中幾乎沒有任何天敵。不過對於大自然人類可沒辦法徵服,因為早前的幾次生物大滅絕,都是由於自然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導致,而病毒就是在自然環境下出現的一種」生物「。
  • 地球上萬物全是相生相剋的,那麼病毒在自然界的天敵是什麼?
    人類當今已經站在了食物鏈頂端,只要我們手裡有武器,在自然界中幾乎沒有任何天敵。不過對於大自然人類可沒辦法徵服,因為早前的幾次生物大滅絕,都是由於自然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導致,而病毒就是在自然環境下出現的一種」生物「。
  • 地球上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那麼病毒在自然界的天敵是什麼?
    雖然這些生物在自然界中生生不息,但是大多有各自的天敵,例如,鳥類是蝗蟲的天敵,青蛙是蚊子的天敵,只有身處食物鏈頂端的動物才沒有天敵,比如老虎,人類。但有一種奇怪的生物——病毒,它好像也並不是處於食物鏈頂端,而我們在自然界似乎找不到它真正的天敵。
  • 冠狀病毒在自然界的天敵是什麼?
    要我說冠狀病毒在自然界的天敵差不多應該是蝙蝠和它不喜歡的陽光。你別看蝙蝠長得又小又醜不好看,白天總躲在山洞總怕見人似的,可據有關資料顯示,蝙蝠身上現有的病毒病菌就達二百多種,還沒有被人類所認知的病毒菌體可能達到四千來種。為什麼蝙蝠身上攜帶那麼多病毒而自己卻沒事?為為什麼像博拉病毒、SARS、中東呼吸症病毒 這次的新冠病毒對人類傷害這麼厲害的病毒都能與蝙蝠共存呢?
  • 自然界中有沒有以病毒為食的生物?
    在自然界中,大多數的生物都有天敵,不同物種間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了平衡且完整的生態。簡單的說就是老鼠吃糧食,貓吃老鼠,這樣的遞進關係。但是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科學界並沒有發現能夠以病毒為食的生物。病毒是一種靠寄生才能生存的類生物,因此,它可能存活於任何有生命的地方。
  • 既然地球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那麼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天敵是什麼?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病毒作為一種介於生命體和非生命體之間的生物,似乎是大自然對其自身用於調節平衡的一種手段。原來只是存在於野生動物身上的各種病毒,也逐漸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影響程度的不斷加深,而逐漸尋找人類作為新的宿主,使得人類感染以前聞所未聞病毒的概率大大增加。
  • 世界上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那麼病毒在自然界的天敵是啥呢?
    人類當前已經站在了地球食物鏈頂端,但我們還是不具備與大自然抗衡的能力,畢竟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遵從一種無形的秩序,從來沒有任何生物是無敵的說法,即便是人類也有許多解決不了問題。地球上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那麼病毒在自然界的天敵是什麼呢?
  • 在自然界中,哪些動物是沒有天敵的?
    在地球生物圈當中,有些動物在各自的活動領域內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它們在自然界中沒有天敵,比如海洋霸主虎鯨,百獸之王老虎,草原之王獅子,空中猛禽隼等等。天敵指的是在自然界中,某種動物專門捕食或者危害另外一種動物;比如蛇捕食青蛙,老鷹捕食蛇,貓捕食老鼠,狼捕食羚羊等等,而有一些動物在自然中是沒有專門的天敵的。
  • 地球上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那麼病毒在自然界有天敵嗎?
    常見的病毒一般只由一段DNA或者RNA(遺傳物質)與蛋白質外殼構成。病毒想要繁殖必須要進入宿主細胞中利用宿主細胞內的核糖體高爾基體等細胞器進行蛋白質的合成以及遺傳物質的複製,從而繁殖形成更多的病毒。而在脫離細胞結構時,它不具備任何活動能力,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一顆灰塵,隨風飄搖,沒有任何生命的特徵。
  • 吸人血的螞蟥在自然界中有沒有天敵?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在自然界中,有沒有鳥類吃螞蟥呢?它的天敵是什麼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還是老規矩:簡單的來了解一下螞蟥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對螞蟥肯定都不陌生,而且大多數小夥伴都有過被螞蟥叮的經歷。
  • 人類是否有天敵?為什麼在自然界中,沒有以人類為食的動物?
    自然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生物,毫無疑問,人類已經是食物鏈的最高捕食者,在生態系統中,即使是兇猛的獅子老虎,也都有天敵。如果這些動物向人類發起攻擊,人類有沒有勝算呢?人類在自然界中是否有天敵呢?但實際上人類並沒有天敵。我們已經站到了食物鏈的最高處,如果有天敵出現,以人類為食,不用多長時間,這些以人類為食的動物馬上也會滅絕。
  • 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它們無處不在,時刻危害人類,是最大的天敵
    前言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人類似乎是無敵的,在進化過程中,人類從眾多的生物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地球的新主人,擁有強大的科技以及無上的智慧,似乎在生物圈中,人類就是無敵的存在,沒有什麼天敵,即使是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我們也能夠生存的自在,但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
  • 病毒會不會進化成為人類的天敵
    天敵是什麼?天敵是指自然界裡一種生物專門捕食或危害另一種生物。隨著人類學會製作和使用武器,漸漸的來到食物鏈的最頂端,現在世界上存在的動物已經不可能再有成為人類天敵的機會了,那麼人類真的在地球上就沒有天敵了嗎?
  • 世間萬物相生相剋,那麼病毒有天敵嗎
    如果食肉動物比食草動物還多,那麼自然界哪來那麼多肉給食肉動物吃的呢?處在食物鏈不同環節的生物數量是相對恆定的,因為只有保持這種相對恆定的狀態才能保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如果這一平衡被打破就必然導致生態環境遭到一定的破壞。比如貓、蛇、鷹、鼬等物種是老鼠的天敵。如果人類把全世界的貓、蛇等物種都捕殺了,那麼老鼠就會因為失去天敵的制約而瘋狂繁殖。
  • 地球上的生物有沒有可能進化出專門針對人類的天敵?為什麼?
    首先,我們先要弄清楚天敵的定義,天敵是指自然界中,A生物專門危害或者捕食B生物,那麼我們稱A是B的天敵。因此,天敵有兩個重要的因素,第一個就是自然界中,也就是自然存在的。第二個就是主要危害或捕食,就好比是美洲豹和凱門鱷、獅子與水牛、老虎和野豬之間的關係。
  • 除了人類之外,沒有天敵的動物是什麼?可能不是你想的那個
    現在地球上有大約六十多億的人口,佔據了地球上能夠生存的大部分區域,雖然還有一些地區是人類目前沒有涉足的,但是也僅限於很小的一部分,在地球上人類和動物之間的關係不是很友好,可以這麼說地球上動物的天敵除了自然界的天敵外還得再加上一個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