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篇CSSCI,國內外數十個司法實踐項目……這位科研新星有什麼秘訣?

2021-01-16 中國青年報

在校期間發表18篇高水平國內外論文

其中CSSCI來源期刊10篇

參編3部法學知名學術著作

省部級決策報告4部

參與國內7個司法實踐調查改革項目

曾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法學院訪學一年

曾獲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

蔡定劍憲法學優秀論文獎

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光華獎學金、

京東獎學金等多個獎勵

//

這位性格開朗、成績優異、熱愛法律、堅持不懈,將學術科研與司法實踐充分結合的人大人,就是2020年度吳玉章獎學金獲得者、法學院2017級博士生聶友倫。在持續的求知和探索中,他不斷超越自我,同時積極投身司法實踐,為中國司法領域貢獻自己的力量。

潛心學術,夯實理論基礎

作為一名博士生,聶友倫在學術寫作上孜孜以求,成績斐然,發表了《刑事訴訟法時間效力規則研究》《論司法解釋的立法性質》《檢察機關批捕權配置的三種模式》等18篇國內外期刊論文。

聶友倫讀博的初衷源於第一次論文投稿的經歷,當時對刑法比較感興趣的他,系統地選修了相關理論課程。在一邊聽課一邊讀文獻的學習過程中,他發現文獻中有些觀點似乎值得商榷,這些不時湧現出的疑問在他心中埋下了種子。研二時,他針對財產犯罪的界分問題寫了一篇論文並成功發表,種子經過一年的精心澆灌,漸漸萌芽。分專業後,他有幸受到陳衛東教授、劉計劃教授和程雷教授等師長的栽培,並在訴訟制度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擔任科研助理。期間他一直跟隨著研究中心的老師們學習和工作,並成功通過博士生入學考試,成為了一名博士研究生,當初的幼芽在訴訟法學的道路上不斷汲取知識的養分,茁壯生長,變得枝繁葉茂。

聶友倫參加2019年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年會

「不論是科研還是學術研究,都沒有捷徑可走。」談及研究方法,聶友倫擅長使用法解釋學展開研究。法解釋學具有體系性,需要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解釋方法來證立證偽自己或前人提出的命題。運用這種方法,往往需要閱讀大量的文獻材料。聶友倫分享了他總結的「三步走」文獻閱讀方法。首先,確定必讀文獻。確定研究主題後,檢索相關書籍和論文,有些相關研究的引用量或者下載量很大的,基本可以確定屬於必讀文獻。對這些著作或者論文,需要非常小心的精讀,並做一些筆記;其次,在閱讀必讀文獻時候,這些文獻本身引用了一些其他的文獻,可以按照引用的內容確定這些文獻的重要性,按圖索驥地進行進一步、廣泛地閱讀;再次,對於一些比較新的文獻,可能代表了較為前沿的研究方向,對這些文獻可以適當選擇閱讀的粗細程度。

2018年,聶友倫曾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訪學一年。期間,他參與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紐約大學亞美法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組織的多項學術研討活動。參與各項學術研討會之餘,他基本處於閉關狀態,他一到美國就買了臺印表機,每天就是列印材料、看文獻、寫論文、改論文,「畢竟人在國外,除了一些國內來的同學朋友,誰也不認識,這種例外狀態好像特別適合做法學的相關研究」。

今年聶友倫發表了7篇CSSCI論文,其中4篇就是在伯克利閉關期間所作。在美國生活和學習的一段時間,除了有效地提高自我生存能力,「我還收穫了論文、小肚子和腰間盤突出吧」,聶友倫笑道。

躬行實踐,投身司法改革

求學問道,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如果說閱讀文獻、撰寫論文是科研人的「讀萬卷書」,那麼深入實踐,將所學所思應用於實際則是他們的「行萬裡路」。

「科研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衡量科研的價值在於它產出成果的實踐意義。」聶友倫認為學術應當與實踐相聯繫,科研之餘,他參加了不少司法實踐和司法改革項目,通過實踐發現問題,深入研究提供解決方案。他參與過減少審前羈押與逮捕訴訟化、完善監獄服刑人員投訴處理機制試點項目、法官檢察官遴選業績評估與懲戒制度研究等十餘個試點與調研項目,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其中,他印象最深的,是陳衛東教授主持的完善監獄服刑人員投訴處理機制試點項目。聶友倫與其他項目組成員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套由第三方參與的監獄巡視制度,組建了一個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構成的委員會,開展巡視、設置投訴箱、重視服刑人員反饋等工作。在試點地區監獄管理局、檢察院等的支持下,這個項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後續有望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意義重大。

聶友倫認為,科研要秉承實事求是的精神,也就是要有實際作用、解決實際問題,「這一點,人民大學可能是全國做的最好的,因為畢竟有校訓在嘛」。

代代傳承,終遇人大法學

在科研和實踐都收穫頗豐的聶友倫,學習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他也曾感到迷茫。本科階段他就讀於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由於對所學的國際政治與會計專業都不太感興趣,他基本「放空」了三年。直到大三,發現身邊的同學準備出國、開始實習,逐漸步上了人生正軌,他才意識到了差距。他覺得自己應該奮起直追,便選擇了考研。選擇專業時,他選擇了從小就感興趣的法律專業並一鼓作氣,決定「索性就考最好的學校」,最後如願以償,來到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聶友倫對法律的熱愛,離不開父親的影響。他小時候剛記事那會兒,父親正在準備律師考試,買了很多法學相關書籍在家裡研究。「這個影響是持續的,因為當時律考的通過率不高,他考了好幾年才考過。」聶友倫笑道。受到父親的影響,他從小都對法律有興趣,結果後來高中學了理科,他當時以為一輩子沒有機會再學習法律了。不過,人生無常,兜兜轉轉又回來了。

來到人大後,聶友倫被整個學校的氛圍感染了,「個人的發展很依靠平臺支持」,身邊的每位同學都十分優秀,不管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精進自己的學業和工作,期待以後能做一些有益於社會的事。「在人大,你會不知不覺就被帶入奮鬥者的角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人大人的力量更是無窮的。」

聶友倫碩士畢業與同窗合影

至於為什麼選擇了訴訟法方向,聶友倫用了一個詞來形容——機緣巧合。人大法學院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主要是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導向,當時入學伊始不細分方向,到了研二才分專業方向和導師。想學刑法的他被分到了刑事訴訟法方向,幸運的是,他似乎這才找對了方向。「刑事訴訟法教研室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不僅有著良好的學習和工作氛圍,每位老師也都特別優秀」,他說。聶友倫在碩士和博士期間分別受教於程雷老師和劉計劃老師,兩位都是法學界年輕一代學者裡的佼佼者,他們指導學生叩開了刑事訴訟法的大門。訴訟法的學科帶頭人陳衛東老師,更是經常在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方面親自指導學生,在學習、科研以及生活上都給了他極大的幫助與關懷。「我非常感謝他們。師恩無以為報,那就在學術的路上繼續努力吧。」現在,他正準備在自己熱愛的領域大展身手,為中國的司法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讀書足球,是課餘所好

生活之餘,聶友倫會讀一些與專業以外的其他書籍。「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他最喜歡的一句話,意思就是,不憑空臆測,不武斷絕對,不固執拘泥,不自以為是。他認為這句話是人生修為的最高追求,需要時刻提醒自己注意。」人生不長,本就充滿了各種風險,即便修為極高,也不一定能有所成就,何況自負固執。「要堅決杜絕這四種毛病,調整心態,客觀對待他人和處理事情。」

除此之外,聶友倫還喜歡看動漫和足球。作為足球二級裁判的他,將裁判與法官兩個不同的角色聯繫起來,裁判需要為突然發生在面前的事情迅速作出決定,法官需要根據案情及律師的陳述做出判決。「一個正常的人,連在他面前剛剛發生的事情,都不能完完全全說清楚,可想而知法官面臨的情況是多麼複雜。」

聶友倫在舊金山北灣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則未來可期。在今後的日子裡,他計劃進入高校或科研機構工作,繼續研究手頭項目,包括司法解釋制度、裁判文書的實證分析等問題。「我感覺這些研究還是有一定意義的」,他將繼續追隨內心的聲音,走出自我的偏狹,堅守良心的指引,從而自由而不放縱,獨立而不狂狷,盡責而不懈怠,為中國法治建設添磚加瓦。

來源:中國人民大學

相關焦點

  • 論文發表的時候經常會看到SCI,SSCI,CSSCI具體是什麼意思?
    論文發表的時候經常會看到SCI,SSCI,CSSCI是什麼意思,sci,ssci與cssci之間有哪些區別?說到論文發表,大家還會經常看到一些業內的常見詞彙,比如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的什麼南核,北核,科技核心,另外除了這些還會有一些英文詞彙也是會經常見到的,這就是今天李編輯想跟大家繼續分享介紹的,什麼是SCI,SSCI,CSSCI,它們具體的含義是什麼,彼此之間又有哪些不同之處,下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常識】什麼是SCI,SSCI CSSCI
    SCI指來源刊為3500多種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碟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簡稱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擴展庫,收錄了5600多種來源期刊,可通過國際聯機或網際網路進行檢索。SCI涵蓋學科超過100個,主要涉及農業、生物及環境科學;工程技術及應用科學;醫學與生命科學;物理及化學;行為科學。
  • 這位重大教授,帶領其「機械科研天團」攻克軸承技術領域多項難題!
    1997年在日本群馬大學結束博士學業後,他並未著急回國,而是選擇留校任職文部教官,參與日本眾多企業項目,與知名企業技術人員交流學習,在工作中不斷強化實踐,提升理論水平,積澱行業知識。多年豐富的海外教學經歷,讓邵毅敏對高校人才培養有了獨特見解。
  • 這位重大教授,帶領其"機械科研天團"攻克軸承技術領域多項難題!
    邵毅敏多年來積極參與了冶金、交通、船舶、車輛等多個領域的重要項目,為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在2020年重慶兩會上,作為重慶市政協委員,針對目前國家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他還提出:"我們國家現在雖然有很多高精尖的產品,但在某些重要領域還是容易被其他國家在技術上'卡脖子',這些'卡脖子'的難題阻礙了智慧財產權的自主化和科技的創新。
  • 這位重大教授,帶領「機械科研天團」攻克軸承技術領域多項難題!
    1997年在日本群馬大學結束博士學業後,他並未著急回國,而是選擇留校任職文部教官,參與日本眾多企業項目,與知名企業技術人員交流學習,在工作中不斷強化實踐,提升理論水平,積澱行業知識。多年豐富的海外教學經歷,讓邵毅敏對高校人才培養有了獨特見解。2004年回國後,他來到重慶大學,繼續開展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工作,從一個學生到現在17個人的科研團隊,邵毅敏組建了一個年輕的「機械科研天團」。
  • 貝瑞基因董事長高揚:國內外技術同級競爭 提質增效「六字秘訣」
    2017年8月份,貝瑞基因在國內A股主板上市,有了資本加碼,貝瑞基因三年來更加專注主業,全力創新。作為中國基因測序技術研究及應用領域的專家,這位80後董事長展現出一如既往的嚴謹、沉著、理性和謙和,「目前形成了三大品牌、九大產品線的業務布局,希望產品能真正解決臨床應用的痛點,讓一些疾病能夠在小苗頭狀態就得到治療,從而減輕病患的身體和經濟負擔。」
  • 我有一個好爸爸,讓10歲的我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了數十篇小學生作文
    當今社會,人常戲稱「自食其力,不如有個好爹」。比如袁華那轟動大江南北的一篇作文「我的區長父親」。是的,只要爹厲害,那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兒!在這個拼爹的時代,10歲的王青石就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因為他有一個好爹,讓他做成了一件連碩博研究生都望塵莫及的事兒!10歲的王青石依靠他爹王松奇,在具有很大影響力的金融核心期刊《銀行家》上發表了數十篇散文詩歌!你沒看錯,是數十篇散文詩歌,還發表在了核心期刊上,時間跨越了20年(2006~2018年)。
  • 掃盲篇:什麼是SCI、SSCI、CSSCI、核心期刊?
    這也是我國高校機構與基地評估、成果評獎、項目立項、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標,更不要要說關係到我們個人的畢業、晉升和前途……那麼,究竟什麼是SCI和SSCI?什麼又是CSSCI?我國又有哪些「核心期刊」呢?一、什麼是SCI、SSCI以及CSSCI?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豐富實踐手段,注重能力培養...
    考古文博學院歷史悠久的田野考古傳統,先進的考古工作理念方法,實力雄厚的多學科研究隊伍,密切的國內外考古機構合作是冶金考古研究團隊能夠凝聚研究目標、在田野和實驗室實踐工作中取得重大收穫的原因。冶金考古近五年單獨或聯合培養、指導校內外15名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完成學位論文,在冶金遺址調查與發掘、金屬製作工藝研究、文化交流以及金屬文物保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學生有50多篇文章發表,參與的考古項目已四次獲評「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目前,考古文博學院以全新的田野教學科研理念,以「基地+」模式重點建設河南淮陽平糧臺、陝西周原和寧夏鹽池實習基地。
  • 本科生參與科研能碰撞出什麼「火花」——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成功...
    本科生參與科研能碰撞出什麼「火花」——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成功計劃」科研育人探索與實踐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李欣瑤10月29日,一場本科生學術論壇在蘭州大學管理學院舉行。經過前期評審,10篇優秀本科生論文在論壇展示,並接受評委評審。為本科生舉辦學術論壇,在蘭大管理學院是頭一次,但是本科生參與科研的傳統,在這個學院由來已久。據該院統計,截至2019年底,該院本科生累計申請院內科研項目1628項,立項支持972項,參與本科生達8319人次。如此龐大的科研人群,也為該學院成功培育出了很多國家級本科生學術競賽獎項。
  • 壩光生物谷招商推介全面發力,已有數十個重點項目落戶
    據悉,目前大鵬新區已有數十個國內外重點項目落戶,下一步將力爭促成「大、優、好」項目落戶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效果圖力促「大、優、好」項目進駐大鵬新區招商團隊走訪了泰州的中國醫藥城,泰州中國醫藥城在生物產業園區開發、建設、運營方面有不少好的做法和經驗。
  • 2018山東大學首屆智能司法論壇在青島成功召開
    人民網濟南8月20電 近日,「2018山東大學首屆智能司法論壇」在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召開。來自政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團組織等近200位嘉賓參加了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以「人工智慧技術與司法創新」為主題。
  • 西大有「理」:計算機學霸發表近15篇SCI/EI的科研之路
    ②論文類:除五篇一作SCI/EI論文論文外,還發表近十篇非一作SCI/EI論文,其中包括兩篇頂會論文{ IJCAI 2017(二作),IJCAI 2018(三作)},SCI一區期刊論文TKDE(四作,同等貢獻),以及其他高水平SCI英文期刊論文,如World Wide Web,Neurocomputing等期刊。
  • 寧波大學:在實踐育人中培養飽含中國情的翻譯人才
    多年來,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堅持「口譯與筆譯並重,理論與實踐兼善」的人才培養理念,在課程育人等常規方式之外,立足中國大地、擴展全球視野,著力寫好實踐育人這篇文章,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開展生動實踐,培養了大批飽含中國情的優秀翻譯人才。
  • 施懿宸:公共建築能效提升的國內外實踐分析
    市場層面,國內一般運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即節能服務公司通過與客戶籤訂節能服務合同及由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衍生的其他方式為公共建築能效提升項目提供包括:能耗分析、方案設計、項目融資、設備採購、工程施工等系列節能服務,並從項目進行節能改造後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其中,運用較多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主要有節能量保證型、節能效益分享型、能源費用託管型和設備租賃型。
  •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十)之一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領導小組印發《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十)》。該選編匯集15家法院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的先進經驗和特色做法,為全國法院深化改革提供示範參照樣本。
  • 「實踐十號」首發!!
    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衛星是一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總研製的實驗衛星,於2016年4月6日1時38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是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專項首批確定的科學衛星項目中唯一的返回式衛星,也是中國第一個專用的微重力實驗衛星。 該衛星主要用於開展涉及微重力流體物理、微重力燃燒、空間材料科學、空間輻射效應、重力生物效應、空間生物技術六大領域的19項科學實驗,主要研究、揭示微重力條件和空間輻射條件下物質運動及生命活動的規律。
  • 東北這位教授厲害了:發200餘篇論文、帶領團隊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創效數十億
    、國家973項目專題、國家數控重大專項課題、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智能製造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IC重大專項、國家863計劃以及國防預研等項目6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SCI和EI收錄100餘篇;擁有發明專利和實用專利20餘項,獲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一等獎、遼寧省科技成果轉化獎二等獎、遼寧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瀋陽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