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全球各地區的地表類型圖,看看哪裡耕地最多

2020-12-05 自然地理探秘

下面的地圖中淺黃色區域為可用耕地,深綠色區域為林地,淺綠色區域為草地,灰色區域為沙漠,紅色區域為建築用地。

東亞地區

我國的耕地主要就在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地帶,南方大多為林地,青藏高原為草地,西北地區為荒漠。

日本、韓國和朝鮮的耕地全在平原一帶,其他地區基本都是山區。

歐洲

歐洲的可用耕地是比較廣闊的,除北歐外和一些山區外都適合作為農業用地。

美國

美國有世界上第二大的平原,而且平原都是比較適合耕地的區域。北美大平原、密西西比河流域支持著美國的農業。

南美地區

亞馬孫平原雖然是最大的平原,但其也是最大的熱帶雨林,所以不適合作為耕地,除非把樹全砍光了,這是不可能的。南美洲的兩大可用耕地位於巴西高原的部分地區和阿根廷的拉普拉塔平原。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雖然有很廣闊的土地面積,但是大多都是荒漠,林區和可用耕地只分布在東南和西南兩個沿海地帶,和人口分布也一致。

中東地區

中東最普遍的地貌就是沙漠,但是在尼羅河三角洲、以色列和兩河流域卻存在著難得的富庶之地,這裡水資源分布,耕地較多,人口也比較密集。

相關焦點

  • 【測繪科普】全球30米地表覆蓋數據 (耕地) 佔全球陸地表面總面積1/7的耕地養育著70億人口
    「全球30米地表覆蓋遙感製圖關鍵技術與產品研發」項目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為了更好地提供GlobeLand30數據服務,建成了首個全球30米地表覆蓋信息服務平臺http://www.globallandcover.com/Chinese/GLC30Download/index.aspx。
  • 中國如何為全球地表描「肖像」
    9月15日,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中國自然資源部發布了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並向聯合國捐贈。那麼,全球地表「肖像」是如何描繪出來的?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有哪些新看點?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對於應對全球挑戰,促進可持續發展有哪些幫助?《環球時報》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有關負責人和專家。
  • 耕地保衛戰:當利用強度接近極限時,怎麼保障糧食安全
    同一時間,東北的黑龍江,玉米已經收穫結束,有的地塊被翻耕,黑色的土壤裸露在地表,被大雪覆蓋,有些地塊上還殘留著秸稈,來年四五月份,通過免耕播種機,就能在這些秸稈覆蓋的耕地上再一次播種。「土地」並不等於「耕地」,全球各國國土總面積約133.9億公頃,但耕地面積只有14.8億公頃,佔世界國土總面積的11%。
  • 資訊|我國向聯合國捐贈的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是如何製成的?
    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也被稱為全球陸地表面「快照」。這套「快照」是如何製作出來的?記者就此採訪了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項目組。這套數據涵蓋全球陸域範圍,包括耕地、森林、草地、灌木地、溼地、水體、苔原、人造地表、裸地、冰川及永久積雪10種地表覆蓋類型,不僅能提供直觀的地表覆蓋空間分布和變化信息,還能通過空間統計獲得地表覆蓋類型的統計和變化量,被國際同行專家譽為「對地觀測與地理信息開放共享的裡程碑」。
  • 國內有錢人最多的地方是哪裡?網友:是我們廣東沒錯
    我們國家發展的越來越好了,經濟水平飛速發展,富豪在全球也排的上號了。現在中國的有錢人多的已經數不清了,躲到什麼程度呢?在香港,平均34個人裡就有一個是千萬富翁,在北京,平均每83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千萬富翁,在上海,平均每10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千萬富翁。
  • AI+遙感,讓地表信息製圖再攀新高峰
    這是繼30米地表覆蓋製圖和10米解析度全球地表覆蓋圖(FROM-GLC10)後,宮鵬團隊與商湯科技在全球遙感製圖領域完成的一次突破性成果。同時,這一成果也代表了AI技術將遙感製圖引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 我國發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 填補高緯度區域信息空白
    全球地表覆蓋分布及變化反映人與自然相互作用,是生態環境監測、氣候變化研究、可持續發展規劃的重要基礎信息。中國於2014年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產品(2000版和2010版),並於同年9月由習近平主席特使、國務院原副總理張高麗在聯合國氣候峰會期間捐贈給聯合國,成為中國向聯合國提供的首個高科技公共產品。
  • 資訊 | 我國發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並向聯合國捐贈
    為推動利用地理信息監測全球地表變化,應對全球挑戰,促進可持續發展,自然資源部在多年努力和技術創新基礎上,組織製作了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2020年9月15日,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自然資源部向社會發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自然資源部陸昊部長向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代表的聯合國捐贈數據。
  • 耕地保護和改進佔補平衡的意見
    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積極採取措施,強化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佔補平衡制度,嚴守耕地紅線,耕地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建設深入推進,耕地後備資源不斷減少,實現耕地佔補平衡、佔優補優的難度日趨加大,激勵約束機制尚不健全,耕地保護面臨多重壓力。為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佔補平衡工作,現提出如下意見。
  • 遙感技術在耕地「非糧化」監測中的應用
    與此同時,部分地區在國家劃定的基本農田上違規種樹挖塘、改種非糧作物等耕地「非糧化」傾向,這些問題如果任其發展,將影響國家糧食安全。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提出了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意見》強調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保障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穀物的種植面積,切實把握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
  • 以印度的耕地面積,如果發揮到極限,可以養活多少人口?
    但是,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統計,印度是全球耕地面積最多的國家,約為156.2萬平方公裡。這一點是很多國家不能比的,印度的耕地面積數量居亞洲之首,多達1.43億公頃,人均佔有耕地0.16公頃,約為我國的兩倍。印度有超過一半的國土可以用來耕種。
  • 中國用全球6%淡水9%耕地養活了全球21%人口
    中新網南京4月18日電(記者 朱曉穎)18日上午,在南京舉辦的「第四屆長江論壇上」,中國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表示:中國用全球6%淡水、9%耕地「養活」了全球21%人口,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以佔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綜合用水量,保障了國民經濟3倍於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的高速增長;在連續30年保持農業灌溉用水量零增長的情況下
  • 香腸派對資源分布圖及各地區裝備分布位置一覽
    香腸派對遊戲中有很多小夥伴們都不知道哪裡資源多?
  • 美國累計新冠確診超2000萬例,系全球累計確診數最多的國家
    美國是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數和累計死亡病例數最多的國家。 新華社紐約1月1日電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1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000萬例。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日12時22分(北京時間2日1時22分),美國累計確診病例20007149例,累計死亡病例346408例。
  • 開辦化學工程與工藝學專業知名院校縱覽
    開辦環境工程學專業知名院校縱覽(04/20 15:57)開辦測繪工程學專業知名院校縱覽(04/20 15:55)開辦水利水電工程學專業知名院校縱覽(04/20 15:52)開辦建築學專業知名院校縱覽(04/20 15:51)開辦電氣信息學專業知名院校縱覽(04/20 15:49)開辦能源動力學專業知名院校縱覽(04/20 15:46
  • 耕地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對於中美俄三國,哪國的耕地面積最大?
    耕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資源和條件。在農耕文明時代,耕地的多少則直接決定著一個王朝的發達程度,例如我國古代創下了盛世的南宋,清朝乾康時期,均是坐擁廣闊耕地的朝代養活了上億之多的龐大人口。而到了工業文明普照的現代社會,耕地對於一個國家的作用雖然降低了很多,但仍舊充當提供人和牲畜口糧的關鍵作用,因此還是具備重要的戰略意義。那麼作為世界公認的三大強國的中國、美國和俄羅斯,它們的耕地面積分別有多少呢?先來看一下我們中國,我國坐擁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國土,位列世界第三,其耕地面積則有約一百三十萬平方公裡,也居世界第三。
  • 《星際戰甲》生物質哪裡刷最多 生物質在哪刷效率分析
    導 讀 星際戰甲中的各種材料可以說是玩家們玩遊戲的硬性需求了,其中有許多玩家再問星際戰甲生物質哪裡刷最多
  • 全球高解析度地表太陽輻射數據集發布
    2020年1月10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研製的全球高解析度地表太陽輻射數據集正式上線,用戶可免費下載自1983年7月至2017年6月,高解析度(10公裡,3小時)的地表太陽輻射數據。這是目前我國發布時間序列最長的地表太陽輻射數據。
  • 原神哪裡白鐵塊最多
    原神哪裡白鐵塊最多 1、風龍廢墟、明冠峽、奔狼領、望風角這裡的白鐵礦比較的多。 2、奧藏山、絕雲間這裡是白鐵礦分布最密集的地方。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原神哪裡白鐵塊最多介紹。
  • 全球科研經費第一的國家,拿下最多諾貝爾獎,比歐盟加起來還多
    在現如今的經濟發展中,能夠徹底影響經濟格局的只有科技,科技一直以來都是第一生產力,每個國家都非常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縱覽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哪一個不是經歷工業革命之後走上世界舞臺的,一項重大科學技術的出現,往往能帶來顛覆性的效果,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極大的提高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經濟騰飛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