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30米地表覆蓋遙感製圖關鍵技術與產品研發」項目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為了更好地提供GlobeLand30數據服務,建成了首個全球30米地表覆蓋信息服務平臺http://www.globallandcover.com/Chinese/GLC30Download/index.aspx。
通過「知識地圖」欄目,可以了解全球耕地變化狀況。
佔全球陸地表面總面積1/7的耕地養育著70億人口。
2010年全球耕地總面積為1938.92萬平方千米,約佔陸表面積14.30%。北半球耕地面積遠多於南半球,東半球耕地面積多於西半球。
空間格局:
2010年各國耕地面積佔比前十名的依次為: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加拿大、哈薩克斯坦、烏克蘭。
2010年全球人均耕地佔有量為0.28公頃/人,人均耕地佔有量前十名國家依次為俄羅斯、白俄羅斯、烏拉圭、巴拉圭、立陶宛、拉託維亞、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和哈薩克斯坦。
時空變化:
2000年至2010年全球耕地面積增加了41.73萬平方千米,增幅2.19%全球耕地變化各地區差異明顯,南半球較北半球耕地變化更顯著,非洲是耕地變化最明顯的大洲。
不同國家耕地變化差異明顯。十年間,巴西耕地面積增加最多,佔全球耕地增加面積的27.3%;在耕地面積最多的前十名國家中,中國是唯一一個耕地面積減少的國家。
不同國家耕地變化差:
耕地利用程度
十年間全球多數國家墾殖指數增加,其中非洲和南美洲增加最為明顯,反映了全球耕地利用程度持續提升。
十年間亞洲、非洲和南美洲耕地複種指數提升,北美洲、大洋洲和東歐耕地複種指數下降。
墾殖指數:
複種指數:
一帶一路耕地情況:
「一帶一路」沿線耕地分布集中在東亞的中國、南亞的印度和中東歐地區。
十年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耕地變化情況是,阿曼、阿聯、土庫曼斯坦、不丹、汶萊和寮國等國耕地明顯增加,約旦、以色列、黎巴嫩、葉門和孟加拉國等國耕地明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