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科普】全球30米地表覆蓋數據 (耕地) 佔全球陸地表面總面積1/7的耕地養育著70億人口

2021-03-01 資源中國

「全球30米地表覆蓋遙感製圖關鍵技術與產品研發」項目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為了更好地提供GlobeLand30數據服務,建成了首個全球30米地表覆蓋信息服務平臺http://www.globallandcover.com/Chinese/GLC30Download/index.aspx。

通過「知識地圖」欄目,可以了解全球耕地變化狀況。

佔全球陸地表面總面積1/7的耕地養育著70億人口。

2010年全球耕地總面積為1938.92萬平方千米,約佔陸表面積14.30%。北半球耕地面積遠多於南半球,東半球耕地面積多於西半球。

空間格局:

2010年各國耕地面積佔比前十名的依次為: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加拿大、哈薩克斯坦、烏克蘭。

2010年全球人均耕地佔有量為0.28公頃/人,人均耕地佔有量前十名國家依次為俄羅斯、白俄羅斯、烏拉圭、巴拉圭、立陶宛、拉託維亞、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和哈薩克斯坦。


時空變化:

2000年至2010年全球耕地面積增加了41.73萬平方千米,增幅2.19%全球耕地變化各地區差異明顯,南半球較北半球耕地變化更顯著,非洲是耕地變化最明顯的大洲。

不同國家耕地變化差異明顯。十年間,巴西耕地面積增加最多,佔全球耕地增加面積的27.3%;在耕地面積最多的前十名國家中,中國是唯一一個耕地面積減少的國家。

不同國家耕地變化差:

耕地利用程度

十年間全球多數國家墾殖指數增加,其中非洲和南美洲增加最為明顯,反映了全球耕地利用程度持續提升。

十年間亞洲、非洲和南美洲耕地複種指數提升,北美洲、大洋洲和東歐耕地複種指數下降。

墾殖指數:

複種指數:

一帶一路耕地情況:



「一帶一路」沿線耕地分布集中在東亞的中國、南亞的印度和中東歐地區。

十年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耕地變化情況是,阿曼、阿聯、土庫曼斯坦、不丹、汶萊和寮國等國耕地明顯增加,約旦、以色列、黎巴嫩、葉門和孟加拉國等國耕地明顯減少。

相關焦點

  • 資訊|我國向聯合國捐贈的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是如何製成的?
    同日,我國向聯合國捐贈了這套數據。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也被稱為全球陸地表面「快照」。這套「快照」是如何製作出來的?記者就此採訪了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項目組。2014年9月22日,聯合國氣候峰會即將啟幕之際,中國政府正式將世界上首套30米解析度全球地表覆蓋數據捐贈給聯合國。隨著人類活動的影響,近十年來,全球地表覆蓋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急需新的數據來綜合監測和評估。自然資源部在多年努力和技術創新基礎上,組織製作了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
  • 資訊 | 我國發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並向聯合國捐贈
    為推動利用地理信息監測全球地表變化,應對全球挑戰,促進可持續發展,自然資源部在多年努力和技術創新基礎上,組織製作了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2020年9月15日,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自然資源部向社會發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自然資源部陸昊部長向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代表的聯合國捐贈數據。
  • 我國發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 填補高緯度區域信息空白
    人民網北京9月15日電(丁亦鑫)9月15日,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自然資源部向社會發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自然資源部陸昊部長向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代表的聯合國捐贈數據。據了解,這是繼2014年向聯合國捐贈數據以來,中國再次向國際社會提供更新地理信息公共產品。
  • 中國如何為全球地表描「肖像」
    9月15日,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中國自然資源部發布了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並向聯合國捐贈。那麼,全球地表「肖像」是如何描繪出來的?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有哪些新看點?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對於應對全球挑戰,促進可持續發展有哪些幫助?《環球時報》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有關負責人和專家。
  • 耕地保衛戰:當利用強度接近極限時,怎麼保障糧食安全
    同一時間,東北的黑龍江,玉米已經收穫結束,有的地塊被翻耕,黑色的土壤裸露在地表,被大雪覆蓋,有些地塊上還殘留著秸稈,來年四五月份,通過免耕播種機,就能在這些秸稈覆蓋的耕地上再一次播種。「土地」並不等於「耕地」,全球各國國土總面積約133.9億公頃,但耕地面積只有14.8億公頃,佔世界國土總面積的11%。
  • 以印度的耕地面積,如果發揮到極限,可以養活多少人口?
    民以食為天,一天不吃餓得慌,糧食是對於是人口大國是十分重要,作為世界第二世界人口大國,擁有約13.6億人口,僅次於中國的14億人口。要如何養活這麼多人,讓他們都吃飽飯,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印度這樣的國家以自己的土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到底能養活多少人?
  • 中國用全球6%淡水9%耕地養活了全球21%人口
    中新網南京4月18日電(記者 朱曉穎)18日上午,在南京舉辦的「第四屆長江論壇上」,中國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表示:中國用全球6%淡水、9%耕地「養活」了全球21%人口,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以佔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綜合用水量,保障了國民經濟3倍於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的高速增長;在連續30年保持農業灌溉用水量零增長的情況下
  • 地球大數據更新 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蓋精細分類產品公布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董瑞豐)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近日發布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蓋精細分類產品,目前已在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數據網站免費共享。該數據集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劉良雲團隊發布。
  • 首套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蓋精細分類產品發布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團隊對外發布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蓋精細分類產品。目前,該數據集已在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數據網站免費共享(詳情見<<<)。地表覆蓋分布是氣候變化研究、生態環境評估及地理國情監測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信息。作為首套2020年全球30米精細地表覆蓋產品,該數據集及時反映了2020年全球陸地區域(除南極洲)在30米空間解析度下的地表覆蓋分布狀況,為地表相關應用提供了最新的數據支撐。
  • 世界耕地面積排行,美國第一,印度第二,我國第三
    1.美國耕地面積世界第一,達到了166萬平方公裡,佔到了土地總面積的18%。美國地形是中間低,兩面高,中央大平原為美國提供了廣袤的耕地。此外,美國還是世界糧食第一出口大國。2.印度耕地面積世界第二,達到了153萬平方公裡,佔到了領土面積的51.6%。
  • 耕地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對於中美俄三國,哪國的耕地面積最大?
    耕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資源和條件。在農耕文明時代,耕地的多少則直接決定著一個王朝的發達程度,例如我國古代創下了盛世的南宋,清朝乾康時期,均是坐擁廣闊耕地的朝代養活了上億之多的龐大人口。我國的耕地大概只佔國土總量的百分之十四左右,主要分布於中東部的平原和低矮的丘陵一帶,連成一片的大面積耕地幾乎沒有,整體上分布非常之零散。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一線,集中了全國九成左右的耕地。這些區域處在季風區,雨熱同期,土壤肥沃,生產力很高。
  • 中科院團隊發布首套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蓋精細分類產品
    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近日該院劉良雲研究員團隊對外發布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蓋精細分類產品。目前該數據集已在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數據網站免費共享。地表覆蓋分布是氣候變化研究近年來,隨著衛星遙感和計算機存儲與計算能力的不斷增強,全球尺度中高解析度地表覆蓋產品的應用需求日益迫切。作為全球首套2020年全球30米精細地表覆蓋產品,該數據集及時反映了2020年全球陸地區域(除南極洲)在30米空間解析度下的地表覆蓋分布狀況,為地表相關應用提供了最新的數據支撐,對於全球變化、可持續發展分析以及地理國情監測等具有重要意義。
  • 非洲古國「埃及」的耕地面積僅佔國土的4%,該如何保障糧食安全?
    埃及所在的撒哈拉沙漠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總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千米,埃及境內也沙漠廣布,沙漠面積約佔全國國土面積的95%(埃及國土面積約為100萬平方千米),降水稀少水源不足成為了埃及最大的限制性因素。
  •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貓」,全球僅四塊黑土區,你知道在哪嗎?
    黑土地金糧倉我國東北黑土區總面積約103萬平方公裡,其中典型黑土區面積約17萬平方公裡。這裡是我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每年生產約 225-250億kg的商品糧。以彎月狀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兩省的黑土地是中國最肥沃的土地。總面積為一千萬公頃,目前已開墾出耕地七百多萬公頃,其糧食產量已佔兩省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中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因黑土層厚度為三十至一百釐米,人們總用&34;來形容它的肥沃與珍貴。
  • 世界最慘的國家,有12億畝肥沃耕地,每年卻還要進口94億糧食
    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國家就不一樣了,它是世界最慘的國家,有12億畝肥沃耕地,每年卻還要進口94億糧食該國陸地面積約234.5萬平方公裡,是非洲第二大和世界第十一大的國家。人口超過7700萬,人口數量世界排名17位、非洲排名第四的國家,以及正式法語人口最多的國家。
  • 縱覽全球各地區的地表類型圖,看看哪裡耕地最多
    東亞地區我國的耕地主要就在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地帶,南方大多為林地,青藏高原為草地,西北地區為荒漠。日本、韓國和朝鮮的耕地全在平原一帶,其他地區基本都是山區。歐洲歐洲的可用耕地是比較廣闊的,除北歐外和一些山區外都適合作為農業用地。美國美國有世界上第二大的平原,而且平原都是比較適合耕地的區域。
  • 3米!AI+遙感,讓地表信息製圖再攀新高峰
    這是繼30米地表覆蓋製圖和10米解析度全球地表覆蓋圖(FROM-GLC10)後,宮鵬團隊與商湯科技在全球遙感製圖領域完成的一次突破性成果。同時,這一成果也代表了AI技術將遙感製圖引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 世界各國耕地面積排名,印度已超越美國成世界第一
    TOP10阿根廷耕地39.76萬平方公裡。耕地在地理學上是指可以用來種植農作物的土地。本文的數據取自《CIA世界概況》,數據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及各國公布的數據略有差異。如2016年我國第三次農業普查公布的耕地面積是134.9萬平方公裡,這裡的數據是123.8萬平方公裡。
  • 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聯合國糧農組織日前發布《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報告,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關注提升用水效率、生產率和可持續性。報告顯示,當前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約有12億人生活在嚴重缺水和水資源短缺的農業地區。  「水是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基石。」
  • 全球海平面上升66米,中國哪些一線城市會消失?
    地球表面72%的地方被海洋覆蓋,而陸地上大約11%的表面被冰川所覆蓋,這些冰川絕大部分分布於南極洲和格陵蘭島,冰蓋厚度高達上千米。地球上水的總體積大約為13.86億立方千米,海洋佔了水資源總量的97%,冰川佔了水資源總量的1.8%。如下圖所示,冰川水的體積大約為0.24億立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