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用全球6%淡水9%耕地養活了全球21%人口

2021-01-07 中國青年網

  中新網南京4月18日電(記者 朱曉穎)18日上午,在南京舉辦的「第四屆長江論壇上」,中國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表示:中國用全球6%淡水、9%耕地「養活」了全球21%人口,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以佔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綜合用水量,保障了國民經濟3倍於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的高速增長;在連續30年保持農業灌溉用水量零增長的情況下,擴大有效灌溉面積1.2億畝,糧食產量提高50%。

  但他同時指出,隨著全球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水資源短缺、洪旱災害頻繁、水汙染突出、水土流失嚴重等水問題在中國的多個江河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已嚴重製約到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對此,他表示,中國將力爭通過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系、有利於水利科學發展的制度體系。

相關焦點

  • 中國用9%的耕地 6%的淡水資源 養活了近20%的人口
    2019年10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並於當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主持新聞發布會。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張務鋒表示,白皮書第一句話就是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悠悠萬事,吃飯為大,14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是天大的事情。
  • 以印度的耕地面積,如果發揮到極限,可以養活多少人口?
    民以食為天,一天不吃餓得慌,糧食是對於是人口大國是十分重要,作為世界第二世界人口大國,擁有約13.6億人口,僅次於中國的14億人口。要如何養活這麼多人,讓他們都吃飽飯,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印度這樣的國家以自己的土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到底能養活多少人?
  • 世界人口的增加是好事還是壞事?至少人們在擔心淡水問題,不是嗎
    威爾遜在書中寫道,如果每個人都停止吃肉,那麼目前14億公頃的耕地將包含大約100億人口。根據這位科學家的說法,每年,將有35億公頃的耕地可生產約20億噸糧食。在這種情況下,將有可能養活100億個素食者,但普通的雜食者只有25億個。因此,就食物方面而言,100億人是人口的最高限額。
  • 2050年地球將無法養活全球人口?科學家支招應多吃素?
    情勢逼人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等五大機構近日共同發布2018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8.21億人處於飢餓狀態,相當於每9人中就有1人在挨餓,已重回10年前水平。
  • 【測繪科普】全球30米地表覆蓋數據 (耕地) 佔全球陸地表面總面積1/7的耕地養育著70億人口
    通過「知識地圖」欄目,可以了解全球耕地變化狀況。佔全球陸地表面總面積1/7的耕地養育著70億人口。2010年全球耕地總面積為1938.92萬平方千米,約佔陸表面積14.30%。北半球耕地面積遠多於南半球,東半球耕地面積多於西半球。
  • 全球變暖:都是人口增長惹的禍?
    「近幾十年的排放增加很大程度是被高收入國家的消費增長推動起來的,而這些國家中的大多數人口增長很小甚至沒有增長。」如果能夠對每個人一生的生態足跡進行計算,包括他們消耗的淡水、化石燃料、耕地、林產品和不可再生資源,那麼最富和最窮人群之間的差距也會非常巨大。
  • 全球68%野生動物消失 拉美、加勒比最嚴重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張寧倢/綜合報導全球最大的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9日的最新報告中指出,全球野生動物數量急遽減少,50年內平均下降近70%,最嚴重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更有超過90%的動物消失,是數百萬年來從未見過的情況,並指出
  • 高二地理教案:《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學設計
    3.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礦產測得的各自所能供養的人口數量分別為8 000、6 000、4 500、10 000,則該地的環境承載力取決於(  )  A.耕地                  B.森林  C.淡水                  D.礦產  4.下列影響我國不同省區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當於木桶短板的是
  • 如何讓資源有限的地球,養活100億人口?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根據對全球農業體系的分析,在沒有突破「行星關鍵界限」的情況下,人類目前的糧食系統只能養活34億人。但這項分析顯示,對耕作地點進行調整——加上飲食上的一些變化,將使人們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養活100億人。
  • 缺水的中國與海水淡化歷程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到2025年,全球約有18億人可能面臨「絕對缺水」的局面,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可能面臨淡水供應緊張或限制。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可以說是很豐富了,但人均水資源量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每畝耕地水量也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三分之二,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 實施人口戰略規劃 為世界人口與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必須擴大用於生產糧食的耕地和牧場。世界耕地在19世紀初僅有4.5億公頃,其後隨著人口的劇增,耕地面積也在迅速擴大,達到15億公頃左右,相當於全球陸地面積的10%。牧場面積約有30億公頃。剩下的50億公頃土地,完全是無法利用的沙漠、凍土帶,其餘是森林。耕地和牧場的使用佔地球陸地1/3的土地,這對其他生物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導致物種滅絕的加速…… 從1989年到2019年,整整30年過去了。
  • 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羅馬12月6日電,受人口增長、汙染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水資源短缺壓力不斷增大。據統計,過去20年間,全球人均淡水供給量減少20%以上。面對水資源短缺的挑戰,不少國家都進行了改善水資源管理的成功實踐。提高水資源綜合管理策略和技術,成為解決水資源危機的重中之重。
  • 發展循環經濟時不我待 2030年誰來養活中國
    ,全國政協舉辦21世紀論壇,主題是可持續發展,中國與世界,今天我們請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和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布朗先生,說一說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之路。  沈 冰:根據中國相關部門做出的預測,203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4.5億人,徐院長說中國能養活自己。您的理由是什麼?
  • 調西藏水到新疆使沙漠變良田,中國最少能多養活兩億人口!
    新疆是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達到167萬平方公裡,佔到中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然而新疆三分之一的面積是沙漠,其它三分之二也是處於半缺水狀態。新疆地形是典型的三山夾兩盆,除了北面的阿爾泰山脈,中部的天山山脈及南部的崑崙山脈,新疆大部分都處於塔裡木盆地和準格爾盆地之中,盆地內地形平坦,如果新疆不是缺水,佔國土六分之一的面積是耕地的話,足夠多養活兩億以上人口。然而由於缺水,這些地方只能是沙漠和半乾旱的草原。
  • 澳洲人口承載能力比中國還要大?2500萬人口根本守不住這麼大家業啊
    澳洲人口承載能力比中國還要大?2500萬人口根本守不住這麼大家業啊 澳大利亞,大概是世界上對地廣人稀的國家了。7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竟然生活著2544萬人。大量的土地被拋荒,過少的人口,讓這裡始終物無法獲得更高更快的發展水平。
  • 梁建章四評李鐵的「中國人口過多論」:全球人口問題不能只由中國負責
    舉例來說,假設一個人耕種一畝耕地,產值是1000元;如果兩個人耕種兩畝耕地,總產值就是2000元;而如果人多地少,兩個人耕種一畝耕地,總產值可能只有1400元,人均產值只有700元。對於農業來說,「邊際效應」基本上是適用的,人口越多,人均耕地越少,人均產值越低;然而,對於工業和服務業來說,卻適用另一種效應----規模效應。
  • 全球糧食浪費有多嚴重?一年浪費量可供14億中國人吃2年
    來源:金十數據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數據顯示,每年全球浪費糧食達到16億噸,其中有13億噸是可食用的。如果按照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470公斤計算,16億噸可以養活27.7億人口,差不多等於2個中國的人口數。相當於2年的糧食量了。每年生產這些浪費了的糧食,一共需要排放33億噸二氧化碳,相比之下,2018年全球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只有35億噸。
  • 全球有多少人口信仰宗教?
    徵諸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2012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和中國人民大學2011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的數據,我國信仰五大宗教的人口約佔總人口的11%,三者高度契合。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世界主要宗教群體規模和分布報告」令人懷疑。2012年12月,該機構公布了對全球「8個主要宗教群體」2010年人口規模和地理分布的研究報告。
  • 全球共有14個國家人口過億,除了中國、印度、美國外,還有誰呢?
    按照世界銀行公開的信息,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球人口總數約為76.74億。並且有14個國家的人口超過了1億——這第14個人口突破1億的國家就是埃及。當前人口約為10038.8萬(比1億多了38.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