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態美學的角度去解讀《海洋》,趕緊看看,這部影片你會打幾分

2021-01-10 你可知道我是誰

在20世紀80年代生態學已取得長足發展並滲透到其它學科的背景之下,生態美學應運而生。生態美學是從生態哲學的視野、生態學的原理、生態倫理學的情懷和美學的方法研究人與自然之間審美關係的學科。生態美學注重生命之間平等性,即生物圈中的一切生命都和人類一樣都有生存、繁衍和體現自身、實現自身的平等權利。生態美學強調生命之間的關聯性,認為所有生命都處於普遍聯繫之中。生態美學將生命之間的和諧看作最高的美學形態,而和諧的核心是生命的共同存在與延續。

電影《海洋》聚焦於覆蓋著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的「藍色領土」。影片分為兩大部分,前45分鐘深入、完整地呈現了壯美遼闊、神秘而富饒的海洋世界,後50分鐘展現了被人類破壞和汙染的海洋世界。從生態美學的角度解讀電影《海洋》,可以發現電影的前半部分是把美好的東西完美地呈現給人看,展現給我們的是具有生命性、關聯性和和諧性的美麗海洋生態;而影片後半部分則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展現給我們的是被人類擾亂的喪失了生命性、關聯性與和諧性的海洋。

一、完美和諧的海洋

生態美學視角下的生命不只是人的生命,而是包括人的生命在內的整個生物圈的生命活力,生態美在生命自誕生到消亡的整個發展過程中得以不斷展現。電影《海洋》前半部分展現了一個讓人嘆為觀止的海底世界,讓觀眾欣賞到海洋系統的生態美,感受到海洋中的生命活力以及萬物相互關聯與和諧的特徵。很久很久以前,大海是未被人涉足過的領域,大海的生物們共同分享著這個家園,它們成群而居,在大海裡自由自在地遨遊,想遊到哪,就遊到哪。影片介紹了海洋裡許多漂亮得讓人窒息的海底生物,尤其無數奇異生物類型以及聞所未聞的海洋現象,例如,悠然又龐大的魔鬼魚,稚嫩又慵懶的海象,無懼又悠閒的鯨,團結拼搏的魚群。

電影《海洋》中的生態景象之所以令我們為之驚嘆,是因為它勾起了我們的生態審美意識。生態審美意識不僅是對自身生命價值的體認,也不只是對外在自然審美價值的發現,而且是生命的共感。生命的共感既體現了生命之間的共通性,也反映出生命之間的共命運感,是人與自然的生命和弦,而並非自然的獨奏曲。影片《海洋》的確不僅使觀眾發現海洋生態的審美價值,體驗到自身生命的價值,更能讓觀眾感受到海洋生命的來之不易以及自身與海洋生命的息息相通之處。一句話,雖然影片《海洋》的前半部分是海洋生態的獨奏曲,但影片依然抓住了觀眾與海洋生命的共命運感,以及人與自然的生命和弦。

二、被撕碎的海洋

生態美學突破主客二元對立機械論世界觀,反對人類中心主義,反對自然無價值的理論,提出自然具有獨立價值的觀點。人類中心主義觀念把一切從人類的利益出發作為人類活動最根本的出發點,它具有巨大的破壞性,正如影片所介紹的:「生物花了幾百萬年的時間繁衍生息,發展壯大,然而我們人類在短短的發展歷史中,將不可動搖的大自然的平衡破壞殆盡。」影片中人類對鯊魚的一次屠殺以暴力書寫著人類中心主義觀念的殘酷性。漁民們在水下立起了鐵絲網,許多動物身陷其中。他們把銳利的鐵鉤射進一條小鯊魚體內,把它拽到船上,活活地割掉它的胸鰭、背鰭、尾鰭,然後把這隻還淌著血,痛不欲生的動物活生生地丟進鹹鹹的海水裡,它竭盡全力地扭動業已不見的尾部,可是它再也無法暢遊了,只能慢慢地一直墜落到海底,在無盡的絕望掙扎中淌幹每一滴血,經歷幾個小時的折騰後死去,它的鮮血染紅了海水。通過漁民對這個鯊魚的屠殺過程,我們可以看到人性反生態的一面。法國著名倫理學家史懷澤曾說到:「有思想的人體驗到必須向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樣敬畏所有生命意志——只有當人認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聖的時候,他才是倫理的」。而影片中瘋狂的人類卻無視鯊魚神聖的獨立價值,失去了對自然的敬畏之心;而死在漁民屠刀下的鯊魚已不再是生態共同體中人類的伴侶,它們被剝奪的不只是它們本身所固有的尊嚴,而且也包括它們棲居地球的權利。

生態美學認為,在生物圈大家庭中,所有生物作為與整體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們的內在價值是均等的,生存和發展的權力也是相同的,人類應當敬畏非人類生命的內在價值和生存權利。影片說到以前海底存在過許多漂亮的生物,它們都是「經過幾百萬年進化而來,卻僅僅在幾十年滅絕了」, 這些物種的滅絕在於人類的「漠不關心」。從根本上來說,人類的「漠不關心」在於人類褻瀆非人類生命的內在價值和生存權利。那麼「滅絕還會繼續下去嗎?」這個問題在於人類能否齊心協力保護好具有物種多樣性的生態平衡系統,正像影片所說:「颱風來的時候,人們會齊心協力,共度難關,難道就不能為了保護大海而攜起手來嗎?」

生態美學認為,自然界所有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有著網絡式的生存環境;生存環境是由事物之間的有機聯繫構成的;有機聯繫使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彼此共生共存;人是有機聯繫之網中的一個要素,人與其它物種也處於極其複雜、動態的有機聯繫之中。 影片談到了許多由於人類對生態有機聯繫的破壞所帶來的可怕景象。人類用衛星監測地球,通過衛星可以目睹地球飽受創傷的過程,影片說到:「汙染的河水流向大海,它們就像血流一樣,不斷注入大海,正是人類的睿智把大海全部都汙染了。」北極和南極在人們看來都是聖潔的地方,到處都保持著一副沒有被人類染指的樣子,但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全球變暖和航線的開通,會有很多商船開到這裡,「那時那兒的動物怎麼辦?它們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發出了悲痛的哀嚎,然而人類卻聽不到。」人類對海洋冷漠,對地球冷漠,對其它生命冷漠,最終危害的還是人類自己,「將來我們所看到的生物只存在於動物園的柵欄裡,還有水族館的水槽中,到那時候怎麼辦?」

影片的結尾給人類發出了警告:「豐富的自然成了過去一個久遠的夢。在人力所能及的宇宙範圍內,只有地球能夠孕育生命,沒有其它星球可以取代它,所有的生命都應該在這裡共同生存,這樣才有希望。物種的多樣性,對於我們未來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現在醒悟還來得及。」麻木已久的人類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人類向自然發動的這場可怕戰爭中,人類不會取勝,最終雙方將兩敗俱傷——大自然會一片荒蕪,人類社會將備受磨難。要想停止戰爭,在人與自然間達成一份和平協議,我們必須牢記交戰中只有一方——即人類——能付之於行動,因而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類有能力去有意識地改變我們的所作所為。如果說我們和地球之間應該達成和解,要行動的只能是我們。

相關焦點

  • 從視覺美學、故事結構、情感呈現解讀動畫電影《海洋之歌》的魅力
    但在我看來,僅從故事本身去解讀這個動畫影片,會很難深刻地體會到這部影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將從「視覺美感、故事結構、情感呈現」這三個方面,來探討這部動畫影片能讓觀眾嘆為觀止、並稱之為「藝術佳作」的原因。
  • 關於《宇宙追緝令》這部電影,你對這部影片有什麼樣的看法
    對於這部電影很多影迷朋友們可能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李連杰為數不多的幾部科幻電影之一了,也是比較經典的一部科幻片,不論是在這部電影的題材選擇上還是在電影的劇情上面,都可以說的上是比較新穎的科幻片。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的想法和感受。
  • 《小王子》:從存在主義角度解讀影片中主角的心路歷程
    他畫了人生中的第一幅畫,去問父母他們害不害怕,父母卻說:「 這世上有誰會害怕一頂帽子?」後來,作者又畫了另外一幅畫,畫中蟒蛇吞掉了大象。父母跟他說:「你還是專心學習算數、學歷史、學語文吧。」如若去問這些被大人掌控的孩子,他們快樂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如若再問各個星球的主人們,他們快樂嗎?我想他們會猶豫。但事實的真相是,他們所承受的人生是被憂慮、恐懼和焦慮包圍著的,就算是有一時的快感,也會被荒謬的自己和世界所吞噬。
  • 《地球最後的夜晚》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電影,一個專門奪獎的電影
    地球最後的夜晚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電影,一個專門奪獎的電影12月31號萬眾矚目的《地球最後的夜晚》開始了它的上映,面對著商業宣傳的這樣一部愛情片,但是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很好的效果,小編當時也不是知道抽什麼瘋了在跨年夜竟然去看這種電影,如果不是為了電影票錢我是絕對不會在裡面強硬的看完的。
  • 當海洋被汙染生物會怎樣?這部動畫短片顛覆了人類的想像
    玳瑁誤食塑膠袋如果長此以往,當海洋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依賴海洋生存的生物們會怎麼樣?它以另類的視角來呈現在被嚴重汙染的海洋環境中,海洋生物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主創們希望通過這部短片來呼籲人類重視海洋垃圾汙染的情況,喚醒人類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
  • 如果滿分是十分,在你心中孩子有幾分?你在孩子的心中又有幾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世界上有很多種職業,大部分職業都要通過專門的學習,然後考取從業資格證,再正式踏入該行業,而有一種職業是沒有經過考證,也沒有經過學習就直接上崗的,只能在崗位上不斷的探索、學習,也很難去評分
  • 如果你有愛心,那麼這8部關於寵物影片不容錯過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傳播。我想《忠犬八公的故事》就是最為著名的影片之一,感動的無數人。下面小編就列出8部比較新的關於寵物的影片。這部影片講述了一隻狗與主人分開兩年的旅程。在兩年的野外旅程中,它遇到了很多次的危險。又一次差點命喪鬣狗之口,幸虧它的花豹朋友救了它。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是一個讓所有愛狗人士都欣賞的好故事。
  • 海洋汙染,生物變異,這部動畫片能顛覆你的想像……
    當海洋裡到處都是垃圾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 想更深的了解黑洞,來看看這部影片吧
    這讓我想起來2014年大熱的電影《星際穿越》,在這部影片中,光環籠罩下的超大質量黑洞——「卡岡圖亞「(Gargantua)令人心生敬畏,這裡的黑洞形象便是使用計算機模擬出來的。在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吉普·索恩的指導下,這部電影的模擬效果已經非常真實了,可以讓我們更加直觀的了解黑洞。
  • 《微觀世界》:豆瓣評分9.1,這部昆蟲記錄片的震撼力絕不止於視覺
    這部記錄片可以說老少皆益,只要你保留一顆童趣之心,就不難被它巨大的魅力所徵服。從來不看紀錄片的我竟然樂此不疲、津津有味地看了三遍。第一次看的時候,三歲半的女兒也和我一起目不轉睛的從頭看到尾。今天,我將從三個方面去解讀這部記錄片攝人心魄的巨大魅力。
  •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獨自一人,他是傳奇
    如果你能聽到我, 如果任何人能聽到我, 我能提供事物, 我能提供住處, 我能保障你的安全, 如果你能聽到我, 任何人, 回答我, 你並不孤獨."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這句話嗎?這是這部電影裡男主角每天都會無數遍呼喚的話。茫茫大千世界,只有我一個人存在,,但卻得不到人的回應。這樣的感覺真的很絕望。
  • 全球十大災難片,保證你看的震撼萬分,沒看過的趕緊去補補吧!
    那麼,你看過的災難電影有哪些呢?小編就為你盤點世界十大災難電影,沒看過的話,趕緊去補補吧!《2012》在類型片中,這部電影幾乎可算完美,艾默裡奇的《2012》給出了各種你所能想到的角度,不過這些內容都遠比你想到的要深。影片故事發生在2012年12月,一家人正在度假。沒想到根據瑪雅預言,2012年的12月21日,正是世界末日,瑪雅人的日曆也到那天為止,再沒有下一頁。
  • 《極地》這部紀錄片,能帶給你想像不到的震撼!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也說明了自然對人類有著強烈的吸引力,才讓人有欲望去探索,發現……那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部關於大自然的美好的紀錄片,是那樣的真實,那樣的迷人,那樣的震撼,這部電影就是《極地》,在豆瓣上有著不錯的成績,評分高到你意想不到,幾乎都是五星好評。
  • 電影《打過長江去》《太陽升起的時刻》演員表劇情簡介
    電影《打過長江去》《太陽升起的時刻》演員表劇情簡介  10月14日,電影《打過長江去》《太陽升起的時刻》在北京舉行了首映發布會。《打過長江去》監製韋廉、演員張桐、于越、楊軼、淳于珊珊、賀寬,《太陽升起的時刻》導演安瀾、軍史專家肖裕聲、編劇陳英聞及胡全新、演員藍飛洋、釋臣偉、馬子洛、李泓瑞、許毛毛集體亮相。
  • 奧斯卡金像獎《寄生蟲》,影片中的這些細思恐極你注意到了嗎?
    你知道嗎?韓國電影《寄生蟲》已經拿獎拿到手軟了!最佳影片、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原創劇本獎都屬於它。看過這部影片的朋友都會說,這確實是一部好電影,那麼它究竟好在哪裡呢?今天小編與大家一起聊聊它。還沒看過的朋友也不用擔心,小編是不會劇透噠!
  • 第一屆福州海洋高峰論壇——海洋生態研討會:聚焦海洋生態,共謀...
    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 攝東南網11月28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11月27-29日,由閩江學院和中國生態學會海洋生態學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閩江學院海洋研究院、海洋學院承辦的第一屆福州海洋高峰論壇——海洋生態研討會在福州召開。
  • 銅牌巨星,這部影片揭秘了傅園慧十年後會是什麼樣子?
      當 然了,傅園慧如果看到我這麼寫,肯定也會嚇一跳,而且會完全的不認同。但是,從社會的角度上,她的確擁有了這樣的意義,由不得她承認不承認。何況,這是一 個極好的跡象,它標誌了社會意識的覺醒,證明了崛起中的90後與00後們擁有了自我認知,不再跟隨從上而下灌輸的道德標準與價值體系,在群體無意識中有著 清晰的自我判斷能力。
  • 《霸王別姬》:用戲劇的象徵意義解讀影片的深刻內涵
    影片述說了兩個京劇名角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他們在不同時代背景的酸甜苦辣的人生境遇,從而展示了影片的深刻內涵,詮釋了傳統文化的內蘊,對於傳統文化藝術的執著追求以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大段敘事過程中穿插了京劇片段,用戲劇的象徵意義深刻地解讀了影片的內涵。
  • 淺談「金瓶梅」這部小說對中國小說美學的貢獻!
    大家好,我是龍閣秦渝,今天讓我們來聊聊《金瓶梅》這部小說對中國小說美學的貢獻!前言:《金瓶梅》創作於晚明時期,張潮在《幽夢影》裡面說:「《金瓶梅》是一部哀書。」眾所周知可,《金瓶梅》這部小說一直以來都被長時間的列為禁書,就是因為它其中有大量的關於男女之間兩性關係的描寫,而《紅樓夢》也曾因為政治原因也被列為過禁書,但是這都不影響這些作品成為後來的傳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