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更適合吃素還是吃肉?營養專家給出一個「黃金肉素比」

2020-12-03 生命時報

你更愛吃素還是吃肉?回答「吃肉」的人一定不在少數。

近來網絡上「人類天生適合素食」的觀點廣為流傳,不禁讓喜歡吃肉的人疑惑:吃素真的比吃肉好嗎?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從生理構造方面為你解答這個問題,並教你科學、放心的吃肉。

受訪專家

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 王興國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教授 吉訓明 王曉銀

人類適合吃素?營養專家4個理由反駁

為什麼說「人的構造更適合素食」?有些文章通過比較草食動物、肉食動物以及人的解剖構造和生理功能,得出了這個貌似科學的結論。

雖然看起來有板有眼,但是在營養專家眼中卻漏洞百出。

網傳人類適合吃素理由1.人的牙齒和顎骨適合磨碎素食,而非撕裂肉食。2.人的唾液是弱鹼性,較難溶解肉。3.人和草食動物的腸道很長,適合慢慢吸收不易腐爛的素食,而肉食動物的腸道又短又直,可快速消化肉,在肉腐爛前排出。肉的殘渣在人的腸道中會產生毒素。

營養專家的觀點:在營養專家看來,通過比較人類與草食和肉食動物的生理結構來說明「人類更適合素食」並不科學。在生理結構上,起碼這3個方面人類和草食動物不同。 咀嚼肌和臼齒草食動物一般有強大的咀嚼肌、耐磨性更強的臼齒,而人的臼齒耐磨度、更換情況與它們差異很大。 腸道的長度人類的小腸和身高的比值明顯低於草食動物。人類的腸道將近9米,與身高的比值為5,而多數食草動物的腸道是身長的9倍左右,食肉動物的腸道一般是身長的2~6倍。從這個指標來看,人類更偏向肉食動物。 胃的數量和胃酸pH值人類胃液平時的pH值(酸鹼度)在2以下,進食後也很難到草食動物的4。典型的草食動物,通常都有多個胃,或者有發達的盲腸,而人類只有一個胃,盲腸也不發達。

進化決定雜食更適合人類

按照哺乳動物食性而言,食肉和食草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人類是雜食性動物。

食草的哺乳動物往往需要「一刻不停」地進食,覓食和進食的時間大大增加,這直接導致其用於社交的時間少於吃肉的同類,就無法像人類祖先一樣發展,因此,吃素並不是進化,肉食雜食才是。

動物在自然環境下會本能地從新的食物當中選取能滿足自己營養需求的食物,並且,飲食取向也不一定僅由生理結構決定,比如大熊貓原本是雜食性動物,但目前已經變成愛吃竹子的「素食」動物。

相較四處覓食的古人類,現代人能夠獲得充足的食物。我們對飲食的要求,變成了如何高效滿足營養需求,並且吃得更健康更好。

地中海飲食幫你均衡「肉素比」

從營養角度來說,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含有大量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比如優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不過,這些食物吃得太多也會帶來健康問題。

大家不妨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薦量,來合理安排「肉素比」:葷菜:每日畜禽肉類的攝入量為40~75克,水產品40~75克;素菜: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應佔1/2。

生活中大家可以參考公認的健康飲食方式——地中海飲食,來準備自己的一日三餐。

葷菜類:少點肉,多點魚

豬牛羊肉是我國居民餐桌上的「常客」,但這類紅肉的脂肪含量較高,且以飽和脂肪為主,攝入過多會增加肥胖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魚蝦等海產品脂肪含量低,且多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利於預防高血脂及心腦血管疾病。

建議適當調整肉食結構,減少紅肉比例,增加海產品攝入。

提示:疫情期間,去購買魚肉海產品時最好帶上手套,分裝和烹飪後要用肥皂洗手,並且好好清洗盛裝過生肉、生魚的器皿。

蔬菜:每天吃夠1斤

有別於西方的蔬菜沙拉,我國日常烹飪蔬菜以炒為主,雖然會造成一些熱敏維生素的丟失,但只要吃夠300~500克的推薦量,仍可補充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

主食:增加粗雜糧

現在大家的主食多以精米白面為主。地中海飲食建議,以富含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雜糧、全穀物食物為主食,有利於控制體重、穩定血糖、提高免疫力。

建議蒸米飯時加入糙米等全穀物,吃麵食的話優先選擇雜糧麵製品,比如莜麥麵條、高粱饅頭等,還可以喝些雜糧粥,比如玉米、小米、薏米、紅豆粥。

水果:增加食用種類

我國居民每天攝入水果的種類和數量較少,最好適當增加應季水果的攝入,200~300克即可,不必追求昂貴的稀有水果。

乳製品:增加攝入量

目前我國居民的每日攝奶量遠低於推薦量(奶類及奶製品約300克),因此要大大提高奶類攝入。奶製品最好選擇純牛奶,避開「風味奶」「乳飲料」等。

食用油:吃點橄欖油

地中海飲食中,油類以橄欖油為主,其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對血脂、血糖均有改善作用。考慮到橄欖油的口味和價格,偶爾拌涼菜時使用也可。日常飲食中最好增加堅果的攝入,每天大約10克即可。▲

本期編輯:張杰

相關焦點

  • 吃素好還是吃肉好?不妨看看這個「黃金肉素比」
    如果問別人喜歡吃肉還是喜歡吃素的話,得到的答案基本上都是喜歡吃肉,近幾年來素食主義廣為流傳,這讓很多喜歡吃肉的人懷疑,吃素真的比吃肉好嗎?其實通過對比人類和食草以及食肉動物的生理結構來看,人類更適合吃素是的,說法並不科學。
  • 人類更適合吃素還是吃肉?|人類的腸胃,專為吃肉而「設計」
    我們到底更適合吃植物,還是更適合吃肉?可以看到,人類的小腸佔比最高,而結腸佔比最低,由此很容易判斷出,人類更偏向於用小腸直接獲取營養,而留給結腸發酵食物的空間佔比並不多。進化的需要,鼓勵了人類小腸的生長(直接簡單得快速消化並吸收營養),和盲腸結腸的減少(發酵消化纖維),並且長出了一個酸度極強,甚至可以應付生肉的胃,一切都可以促使人體更好得消化肉類。
  • 人類到底該吃肉 還是吃素?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驗,就像我們餓了的時候,會尋找吃的,同樣,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有時嘴上嚼著東西,也能釋放焦慮等負面情緒,也就是飲食於我們,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是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影響。之前看過很多關於素食和肉食的話題,於是引發了思考:是否素食更適合人類?或者說,人類是否本就是素食的物種?如果是這樣,是否肉食與素食也會對人的心情產生不同的影響呢?
  • 血型影響吃肉還是吃素?四大血型,如何吃才能更健康?
    人類從未停止過研究的腳步。很多觀點表明人的性格和飲食習慣是跟血型密切相關的。甚至不少文章指出:O型血的人更熱情,愛吃肉;A型血的人更淡定,愛吃素;AB血型的很多是精分小少年……這樣的結論是否合理?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世界無肉日:當你停止吃肉了,這些奇蹟就會發生!
    吃素久了,就會生出慈悲之心。其實,動物和人類一樣,也會思考,會判斷友善或是惡意。當人類在動物面前吃掉它的同類,它們還會繼續信任和依賴人類嗎? 素食令人心平氣和、頭腦清晰。長期吃肉,也會連帶把動物本身的激素、荷爾蒙一同吃進體內,容易暴躁和動怒。相反,長期吃素的人,大多性格溫和,長期保持心平氣和。例如大象、長頸鹿等食草動物,就不會恃強凌弱。
  • 天天吃素的人,跟天天吃肉的人相比,誰的身體好?聽聽專家的意見
    然而很多人對吃好有一定的曲解,比如天天吃肉就是吃得好了。比如有些人是食肉一族,無肉不歡,認為肉才最具營養價值,吃肉才能補身體。不過,也有另一方人是素食主義者,堅持吃素才有益於健康,才能保持身材,認為不吃肉,才是真的吃得好。 於是在飲食上面就形成了兩大「門派」,雙方各執己見,勢同水火,爭鋒不讓,很有武林人士門派之爭的味道。
  • 素食主義者錯了,人類根本就不適合吃素
    素食主義者,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群體,如果只是私底下為了各種「可愛」的理由奉行不吃肉食,他們身上展現出的同情心其實還是蠻可愛的。但是當他們拿著弱不禁風的理由,要求素食成為每個人的道德義務時,就這就變成一種道德騷擾了。而當他們毫無根據的聲稱吃素更健康長壽,吃素更自然,就可以說在騙人和害人了,我們就必須得撥亂反正。
  • 吃素和吃肉,哪個更健康?爭論不休的素食觀
    吃素和吃肉哪個更健康,在網上可謂是爭論不休。在這裡我想說一句,想吃肉的你想吃就吃,別為自己找個合理的理由,別以為你找了個合適的理由,就能掩蓋你殘忍傷害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的事實。我說的有一些過分,但事實就是這樣。
  • 「吃肉」、「吃素」、「吃齋」,看看佛教是怎麼說的
    那麼佛教對吃肉是怎麼規定和解釋的呢?一般來說,佛對出家的僧眾是有嚴格規定的,那就是堅決不能吃肉,而對一些皈依的居士也是根據不同的「歸位」有不一樣的界定。皈依「菩薩戒」的大眾是禁止吃肉的。不管怎樣,吃「三淨肉」也好,「四淨肉」也罷,都是佛教為了恆順眾生,在不能完全杜絕自己戒除吃肉的前提下給大眾開的一個「綠燈」,目的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利根和善因,讓我們生起慈悲心,為自己種下一顆「般若」種子。
  • 愛吃肉的人和愛吃素的人,誰更健康、更易長壽?聽聽醫生怎麼說
    愛吃肉的人和吃素的人誰更健康,一直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話題的熱度不亞於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 長期吃素的人,會發生營養不良嗎?聽聽有經驗的人,是怎麼說的
    近幾年,「吃素」似乎變成了一種時髦。大家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吃肉太不健康了,吃素才能長壽。甚至有些人只去素食餐廳,或者非要跟服務員說自己只吃青菜並要求植物油炒。
  • 為什麼有些動物,靠吃素都能吃出一身腱子肉?
    蛋、奶來補充這些吃素的動物究竟是怎麼吃出一身腱子肉的?所以為了腦子人體只能分泌肌肉生長抑制素身為普通人的你不僅沒有牛的胃更沒有突變的基因吃再多的草也只是被拉出來的命所以看完這篇文安安心心吃肉去吧畢竟你瘦了也不一定會有對象但吃肉一定是香的
  • 瑞典一幼兒園只給孩子吃素,稱為環保,營養專家:只吃素傷大腦
    幼兒不吃肉可不可以?答案是:當然不可以。知道為了讓家裡孩子願意吃下肉,做父母的有多努力嗎?煎炒烹炸,給自己準備的夥食,就是一頓外賣,給孩子準備的每一餐,都窮盡智慧,只求少爺公主們,能多吃些肉。做父母的都是閒的?
  • 吃素好還是吃肉好?跟著內在的引導,想吃就吃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國外網紅素食博主,吃素4.5年,突然改吃肉,遭到網友的抨擊。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Alyse Parker是一個很知名的素食網紅,她在Youtube和Ins上擁有超過100萬的粉絲。接下來我會分享一個月的肉食生活,分享我發生的變化,並且我吃的肉都是食草的,有機的,牧場飼養的。」她對自己發起了30天肉食的挑戰,記錄她發生了哪些變化。吃肉的第二天,她覺得自己的精神狀態全所未有的好。
  • 杭州阿姨天天吃素,竟然得了高血脂!吃素,一個專坑長輩的「養生秘訣」
    02 長期吃素或更容易患病 若不注意,長期吃素很容易陷入營養不均、選擇不當等飲食誤區,可能因此患上高血脂症。,脂肪含量更不少; 長期素食可能造成營養缺乏或失衡,出現糖、脂代謝紊亂,加上控制不當、食物選擇不當,可能導致間接攝入油脂過多,總熱量超標等,一系列的問題都可能導致高血脂症。
  • 吃肉的人與吃素的人相比,誰更容易出現骨折?最新研究給出答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有的喜歡吃肉而有的人則喜歡吃素。在大家的認知中,吃肉和長胖是掛鈎的,而長胖後則容易患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因此為了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素食主義者,覺得這樣的飲食方法會更健康一些,但實際上卻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弊端。
  • 人類長期吃素,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對於其他動物而言,吃什麼是由自己的口味決定的,但是人類擁有思想,有些人出於各種目的而宣布不再吃肉,長期吃素。那長期吃素的人,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嗎?人類可以長期吃素嗎?如果從人類的設計上看,人類其實不適合長期吃素,這是因為人類無法從素食中獲取足夠的營養價值。
  • 吃素、環保、救地球!
    多攝取自然存在於蔬果食物中的鉀,就可以防止癌症。各種食物中鉀和鈉的比值,數字越大,表示鉀含量相對越高於鈉,大多是適宜的食品。多數蔬果類鉀鈉比值都大於 200 ,其中大豆粉的比值更高達830!所以多吃蔬果豆類,少吃鹽和味精,是預防癌症、高血壓、糖尿病的重要舉措!  「上天讓人類吃素!」這個說法已經流傳了很多年,現在更得到許多著名醫學機構和專家的認同!
  • 長期只吃素不吃肉,會有什麼後果?三大危害已「潛伏」身後
    點擊查看 在上個世紀,每家每戶最開心的時刻,那估計就是吃上肉的那一刻。小時候總聽媽媽說,那時候,吃肉都不敢大口大口的吃,一般都只有傳統的節假日才能吃上一口肉。那時覺得肉真的時世界上最美味的東西。
  • 科學研究表明:吃素的動物智商更高,為什麼人類還要吃肉?
    吃草的智商高還是吃肉的智商高?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從通過鏡子測試的7種動物來看,吃草的佔兩席,雜食性的佔2席,肉食類的3席,看來還是肉食動物比較多一些,那麼真的是肉食類的智商高嗎?吃肉的智商真的比吃草的要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