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肝臟中常出現但容易被忽略的良性腫瘤,對身體沒有危害

2020-12-04 吳錦輝醫生

導語:很多人在進行肝部CT掃描的時候都會發現肝上面出現小結節,但其實肝上面出現小結節並不用過於的慌張,這有可能並不是肝癌,是一種稱之為肝血管瘤的疾病,並且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01肝血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雖然目前病因不明,但不用過於慌張

1、肝血管瘤是良性腫瘤

醫學上將腫瘤分成兩種,一種稱為惡性腫瘤惡性腫瘤也就是人們熟知的癌症,其具有強侵蝕性,無法進行正常的細胞運作,並且會擠佔其他細胞正常生存空間,從而引發死亡。另一種稱之為良性腫瘤良性腫瘤及出現凸起,但該部位仍然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並且沒有侵蝕性,而且不會侵佔其他部位良性腫瘤多半不會增大,所以良性腫瘤一般並不會對生命造成任何影響。

而肝血管瘤就是一種良性腫瘤,是肝上面最為常見的結節類型,肝血管瘤主要是一群結構錯亂的血管所導致的瘤,起源於間葉細胞,臨床上並不常見多個血管瘤,連在一起的情況,通常血管瘤都是單一發現的。

2、血管瘤病因尚未明確

目前血管瘤的具體成因尚不明確,很多專家猜測血管瘤具有先天遺傳性,除此以外,類固醇藥和避孕藥被認為可以刺激血管瘤的生長,但是否能促進血管瘤的形成尚不明確。

3、血管瘤並不危害生命,甚至大部分人死後才發現

目前臨床上普遍認為肝血管瘤並不會對生命造成任何影響,大部分肝血管瘤患者死亡原因還是因為其他疾病或肝血管瘤發生惡變,所導致的,而肝血管瘤發生惡變變成肝癌的概率非常的低。

同時該血管瘤的患病率在臨床上並不算低,美國相關研究表明,美國全部人口當中有超過2%的人口患有肝血管瘤,但是,肝血管瘤在臨床上並不容易被檢出,並不受到大部分人的重視,所以大約7.4%的患者在死後才能被發現有肝血管瘤。

所以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對肝臟不辱分進行定期的CT掃描就顯得尤為重要,

早發現肝血管瘤早日進行手術,切除防止肝血管瘤發生病變才能更好地延長壽命。

02肝血管瘤臨床症狀不明顯,如果出現,請重視

1、右上腹疼痛或不適

雖然大部分的肝血管瘤因為體積過少,並不會對患者造成任何生活影響,甚至在體檢當中難以查出,但大部分的患者體內的肝血管瘤已經達到了可以手術的程度,而相關研究表明約有40%肝血管瘤超過四釐米的患者以及90%肝血管瘤超過十釐米的患者才會出現臨床症狀。

大部分患者的臨床症狀以上腹疼痛和飽脹感最為常見,主要是因為肝臟處於右上腹肋骨下緣位置,所以出現疼痛多半是上腹疼痛。在大部分情況下,這種疼痛可以被血栓形成和病變梗塞,然後引發出血,出血物滲透入相關組織刺激神經引發的疼痛來解釋,但少部分情況下,引發的疼痛並沒有合理解釋。

需要注意,雖然上腹部疼痛是肝血管瘤的一個重要臨床表現,但上腹部疼痛並非單一是肝血管瘤的臨床表現上腹部疼痛很有可能是肝臟受到損傷的臨床表現,所以建議出現上腹部疼痛的患者,儘早到醫院進行檢查。

2、靜脈瘀血以及肝臟腫大

肝血管瘤是肝臟當中血管結構發生異變,所導致的一種血管瘤。和靜脈曲張相似會導致靜脈血產生回流的狀況,所以就有可能會發生靜脈淤血,同時血管瘤直徑過大會壓迫到肝臟附近的血管,導致肝臟血供不足,引發肝臟發生腫大的情況。

肝臟位於12肋下緣。一般情況下是無法在體表觸及的,但如果在12肋下緣可以觸及到肝臟多半是發生了肝臟腫大的情況,需要注意。

而相關研究表明,肝臟發生瘀血的情況較為少見,所以一旦出現,就需要格外注意。

03目前肝血管瘤有4種治療方式,優缺點各有不同

1、手術療法

手術療法也是臨床採用較多的一種療法,目的是將血管瘤從肝臟當中剝離出來,從而達到完全治癒的效果。目前手術療法主要由三種類型分別是包膜外剝離術、解剖結構剝離術、腹腔鏡下手術。

其中,解剖結構剝離術最早出現也最成熟,但是其出血量大併發症多臨床已經基本不再使用,而包膜外剝離術是近幾年剛發現的一種手術方式,其優點,明顯出血量少,且能避開肝臟大部分重要結構,併發症少,所以臨床手術多半會採用。腹腔鏡下手術也因為其切口小、創傷面積小、疤痕小被很多人所喜愛。

2、射頻消融療法

射頻消融療法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使釋放高能量的電磁引起上皮細胞共振,從而產生高溫燙傷上皮細胞,讓上皮細胞發生纖維化從而使血管粘合在一起,血管瘤當中的血液不再流自然萎縮。

該療法具有安全、可靠、微創、方便等特點,但是因為設備價格昂貴,並非所有醫院都能開展射頻消融術,所以臨床上使用範圍並不算廣,相關專家建議如果沒有手術指針、沒臨床症狀的肝血管瘤可以採用該方式治療。

3、動脈栓塞術

栓塞術起源於1970年代前後,這種療法的基本思路是肝血管瘤的。主要血供來源是肝動脈,只要將肝動脈進行栓塞,就使得肝血管瘤當中沒有充足的血液供應,時間長了自然會發生壞死。這種療法的副作用較多。可能會導致肝纖維化,甚至肝臟壞死的一系列問題,所以目前爭議仍然較多,臨床上使用面積並不算廣。

4、微波凝固術

這種療法跟射頻消融療法的基本治療思路相似,都是破壞系血管內皮是血管念一起從而使得血液無法流通造成血管壞死。微波凝固術作為一種新型的療法治療費用低,好術後癒合效果好,所以目前被人們所推廣。

結語:肝血管瘤,是一種臨床上經常被忽略疾病,雖然它對人的身體並沒有太大的傷害,但是專家還是建議早發現早治療同時目前臨床療法已經成熟,可以做到基本沒有副作用、治療時間短、創傷疤痕面積小

相關焦點

  • 肝血管瘤是肝癌前兆嗎?害怕腫瘤癌變或者破裂的患者一定要看
    由於肝血管瘤屬於肝臟腫瘤範疇,加上人們對此類疾病缺乏了解,常常會談「瘤」色變,將肝血管瘤同惡性腫瘤(如肝癌)掛鈎,檢出後擔憂不已,害怕腫瘤癌變或者破裂,從而引起不必要的緊張、焦慮...
  • 肝血管瘤雖然是良性疾病,但也可能長大,甚至可能需要肝移植治療
    肝血管瘤又被稱為肝海綿狀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瘤體是由充滿血液的血管組成,血管腔明顯擴大,相當於畸形血管。肝血管瘤發生原因尚未明確,目前普遍認為存在先天原因和後天原因。 1.先天原因 常見學說包括先天性發育異常、血管刺激,以及血管感染變形等。
  • 肝血管瘤和肝癌如何鑑別?先別慌,4個區別能看出
    肝血管瘤屬於良性腫瘤,肝癌屬於惡性腫瘤,兩者有很大的區別,切不可因為患有了肝血管瘤而一直處於緊張不安狀態,以免增加病情。,這主要和內分泌有很大的關係,屬於肝臟上的良性腫瘤。
  • B超發現肝血管瘤,會不會惡變?
    B超發現肝血管瘤,會不會惡變?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肝血管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
  • 肝血管瘤不是惡性腫瘤,很多人誤會了,3個處理方法請收好
    很多人會把一些良性的腫瘤當成癌症,肝血管瘤就是其中一種,很多人把肝血管瘤和肝腫瘤聯繫在一起,覺得肝血管瘤會惡化成肝腫瘤。什麼是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一種肝臟良性腫瘤,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在三十歲以上的人群中比較常見的。這種良性腫瘤沒有一個明確的病因,和先天性發育異常有比較密切的關係。這種良性腫瘤生長是比較緩慢的,早期並沒有特別不適的症狀,經常是在體檢當中出現的。
  • 肝血管瘤也會遠處轉移?先要搞清楚它的良惡性
    在前兩年非常流行的漫威系列電影中,有一個亦正亦邪的角色讓影迷們又愛又恨,他就是在《雷神》和《復仇者聯盟》裡都出現過的雷神的弟弟,洛基。他在早期的劇情中經常是破壞主角團勝利成果的一方,但內心中也有自己的操守,不隨波逐流。
  • 海綿狀肝血管瘤是怎麼形成的?
    核心提示:肝臟是人體新陳代謝和排毒解毒的主要器官,現今人們在每天都日常生活和飲食中很容易攝入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或是病菌,不斷加大肝臟器官的負擔,從而導致肝臟類疾病的發生。    肝臟是人體新陳代謝和排毒解毒的主要器官,現今人們在每天都日常生活和飲食中很容易攝入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或是病菌,不斷加大肝臟器官的負擔,從而導致肝臟類疾病的發生。
  • 求證:肝上長了血管瘤,會破會癌變嗎?
    什麼是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肝臟上常見的一種實質性佔位性病變,屬於肝臟良性腫瘤的一種,可以為單發病灶,也可以為多發病灶,可以生長在肝臟的任何部位,肝臟左葉和右葉均可發病,發病率並無明顯差異。
  • 患上肝血管瘤切莫慌,掌握這些專業知識,讓你從容應對
    肝血管瘤是肝臟海綿狀血管瘤的簡稱,多見於女性患者,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發生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由於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才做較為細緻的檢查,而且檢查的結果還受機器的靈敏度、檢查的範圍、醫生的經驗等因素影響,所以這種病往往在30~50歲才被發現。
  • 錢紅綱:肝血管瘤如壓迫鄰近器官 需考慮手術切除
    Q:什麼是肝血管瘤?A:肝血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起源於中胚層,是血管內皮細胞先天性的一種錯構瘤樣增生。80%的肝血管瘤為海綿狀血管瘤。Q:肝血管瘤常見嗎?A:近1/5的人可以發生肝血管瘤。Q:肝血管瘤如何發現和診斷?A:肝血管瘤通常是體檢時偶然發現的。僅有少部分較大的肝血管瘤會產生不適的症狀,這些症狀通常也不典型,如腹脹,胃部不適,肝區疼痛等。其體徵也通常不明顯,僅在瘤體巨大時方可於體表摸到。因此肝血管瘤很難憑藉症狀體徵進行診斷。肝血管瘤的化驗也通常是正常的,僅在出現合併症時會有相應改變。
  • 關於肝血管瘤,你必須知道的十個真相!
    「肝血管瘤通常被認為系胚胎發育過程中血管過度發育或分化異常導致的血管畸形, 其中以肝海綿狀血管瘤最常見。」肝血管瘤是胚胎發育時發生的,也就是說是從「娘胎裡帶出來的」,它是一種血管畸形。 血管瘤不僅存在肝臟,可以說人體任何部位都可以發生,比較常見是頭面部和身體表面,就像我們身上長得「痦子」一樣。
  • 懷孕會得肝血管瘤嗎?肝血管瘤病因是什麼
    原標題:懷孕會得肝血管瘤嗎? 肝血管瘤的病因是什麼?   孕婦和產婦在肝血管瘤患者中佔有相當一部分大的比例,那麼懷孕是不是會增加肝血管瘤的風險因素呢,研究表明,懷孕確實會增加肝血管癌的發生機率,但是懷孕並不是肝血管癌的決定性因素。   懷孕會得肝血管瘤嗎?
  • 醫師鄭琳:不是所有的肝臟血管瘤都要手術—新聞—科學網
    河南省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醫師周進學介紹,肝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不是老百姓口中的腫瘤或者癌症,它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由於肝血管先天性發育異常,引起肝臟末梢血管畸形。說得更直接一點,它只是一個異常擴張的血管團。 像王女士這樣的3釐米大小的血管瘤,通常生長緩慢,無需特殊治療的,定期進行肝膽部位的彩超體檢即可。
  • 孩子身上出現了紅斑點,要小心是毛細血管瘤
    嬰兒在剛出生時身上總會出現一些小斑點,家長們有時會害怕這就是傳聞的毛細血管瘤,但自己又對這一疾病的病症缺乏了解,不確定孩子是否患病。毛細血管瘤這種疾病可以說觸及到家長們的知識盲區,家長們對毛細血管瘤的症狀可以說知之甚少。那麼毛細血管瘤到底是怎樣的?
  • 什麼是毛細血管瘤?帶你辨清毛細血管瘤家族
    嬰兒在剛出生時身上總會出現一些小斑點,家長們有時會害怕這就是傳聞的毛細血管瘤,但自己又對這一疾病的病症缺乏了解,不確定孩子是否患病。毛細血管瘤這種疾病可以說觸及到家長們的知識盲區,家長們對毛細血管瘤的症狀可以說知之甚少。那麼毛細血管瘤到底是怎樣的?鄭州長峰醫院醫生就對毛細血管瘤的具體症狀做專業性的解釋,來幫助家長們能夠更好地認識毛細血管瘤。
  • 對肝好一點!身體出現這4種狀況,多是代表肝「傷不起」了
    肝臟在承受不住時生理功能無法發揮會有許多不良症狀出現,因此,發現了肝臟疾病來襲的信號要通過正確的方式來改善,肝臟功能提高,身體才會保持健康,其他重要的器官,組織也不會因為肝臟病變影響而有功能障礙。很多人忽略了肝臟保養的重要性,小疾病不重視治療,發展成嚴重疾病後悔都來不及。
  • 血管瘤在肝上應該怎麼治療
    血管瘤在肝上應該怎麼治療 時間:2020-11-04 10:09四川華西肝病研究所附屬門診部 肝血管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臨床上以海綿狀血管瘤最多見,病人多無明顯不適症狀,常在B超檢查或在腹部手術中發現。
  • 肝臟長了血管瘤,需要注意什麼?醫生提醒:就3點
    肝血管瘤,乍一聽這個名字好像是一種惡性腫瘤,許多人可能會因為這個檢查結果而緊張、焦慮,但其實並不是,肝血管瘤只是一種原發於肝臟的良性腫瘤,一般很少引起惡化,患有肝血管瘤的患者,只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即可。
  • 在廣州市看血管瘤哪好?小孩血管瘤用什麼技術能治療
    核心提示:在廣州市看血管瘤哪好?小孩血管瘤用什麼技術能治療?血管瘤一直都是個神奇的存在,有的媽媽不重視,有的媽媽聽到「瘤」這個字卻被嚇得不行……還有一大部分媽媽對「胎記」和「血管瘤」傻傻分不清楚……血管瘤是一種常發生在嬰兒身上的良性腫瘤,新生兒的發病率大約在5%,比較常見的血管瘤和草莓長得差不多。
  •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若身體沒有出現這4種異常,說明肝臟健康
    導語:相信很多細心的人會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個器官開始出現衰老的跡象,在45歲之後,身體的各項機能呈下坡路的狀態,很多疾病也會隨之湧來,比如高血壓、腎病等。其實肝臟在人體中佔據一個重要的地位,若它受損嚴重,會牽連肺和腎等部位受損,因此平時需要養好肝臟,才能夠有利於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