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也會遠處轉移?先要搞清楚它的良惡性

2020-11-26 騰訊網

在前兩年非常流行的漫威系列電影中,有一個亦正亦邪的角色讓影迷們又愛又恨,他就是在《雷神》和《復仇者聯盟》裡都出現過的雷神的弟弟,洛基。他在早期的劇情中經常是破壞主角團勝利成果的一方,但內心中也有自己的操守,不隨波逐流。

說這個是因為在腫瘤的家族中,也有那麼一類病變,雖然有著腫瘤的名字但不輕易作惡。

今天就為大家講講這裡面比較有代表意義的肝血管瘤,它雖然平時不會對身體有什麼損害,不必恐慌。但是如果放任不管,也算是個定時炸彈。本期視頻內容由我們的老朋友,吉林大學第一醫院二部電診科的邵江波主治醫師提供,在此特別表示感謝。

何為肝血管瘤

我們在臨床上經常會遇到檢查出肝血管瘤的患者,他們非常恐懼,而且害怕發生轉移。但其實肝血管瘤是最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人群發病率約為0.25%-20%。它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成年女性較多見,一般也只是單發,只有約10%為多發。肝血管瘤是一種血管的先天性畸形,是由胚芽的錯構而成,也有人認為固醇類激素有促使其擴張和增生的作用。因為它的實質是良性的腫瘤,所以它不會表現出惡性腫瘤那樣的侵襲性和轉移性。肝血管瘤常見的類型主要有海綿狀血管瘤(最常見)、硬化性血管瘤和毛細血管瘤等。瘤體大小不一,多數直徑<4cm,最大海綿狀血管瘤可達50-60cm或更大。

該病起病隱匿,生長緩慢,對肝臟功能大多無影響。所以絕大多數肝血管瘤無症狀,通常因其他原因的腹部不適或在體檢中,通過影像學檢查(超聲,CT或者核磁共振)偶然發現。肝血管瘤的影像學表現

超聲對於血管瘤的聲像圖表現較為典型,診斷較易,但當患者有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基礎疾病時,會對血管瘤的診斷會造成一定影響。當超聲檢查表現不典型時,需要做造影劑增強檢查(超聲造影,增強CT),採用影像學檢查無法確診時,需要做穿刺活檢進一步檢查。

正常肝臟下的血管瘤,在灰色的肝臟背景下,白色的血管瘤很清晰的顯現出來。

上為脂肪肝患者的彩超圖,肝臟偏灰白色,在這個背景下,白色的血管瘤就比較容易漏診。

發現肝血管瘤怎麼辦

我們門診檢查時,遇到這種懷疑是血管瘤的患者,一般會詢問病史,如果之前診斷過血管瘤,就與之前的血管瘤的大小進行對比,短期內沒有增長很大,就建議以後定期複查;如果短期內增長迅速(每年增速直徑>2cm),則建議進一步檢查,進行超聲造影或者增強CT,明確腫物性質。

較大的血管瘤,直徑可以達到5cm以上,這種血管瘤,一般臨床是建議手術治療的

我們再按照血管瘤的大小給大家一點建議:

因為血管瘤是一種良性的腫瘤,一般也不會引起什麼症狀,只有腫瘤體積較大的時候才需要幹預。

未確診過血管瘤,並且血管瘤直徑>1cm,位置適合做超聲造影,建議進行超聲造影確診;

已經確診過血管瘤,直徑<5cm的血管瘤,無症狀的者,不需特殊治療,可以一年後複查大小變化。但一定要注意的是,較大的血管瘤存在著破裂的可能,平時不要劇烈運動,以免破裂出血,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直徑>5cm的血管瘤,為了避免腫物誘發症狀或相關併發症甚至破裂,建議手術或者介入治療。

以上就是關於肝血管瘤的簡單講解,這回大家在面對這個亦正亦邪的反派時,應該能夠放鬆心態,從容應對了吧。

五號醫生團隊最後溫馨提示:不不是所有的「瘤」都是惡性的,體檢的時候發現血管瘤的時候,不要聞 「瘤」色變哦。

相關焦點

  • 錢紅綱:肝血管瘤如壓迫鄰近器官 需考慮手術切除
    Q:什麼是肝血管瘤?A:肝血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起源於中胚層,是血管內皮細胞先天性的一種錯構瘤樣增生。80%的肝血管瘤為海綿狀血管瘤。Q:肝血管瘤常見嗎?A:近1/5的人可以發生肝血管瘤。Q:肝血管瘤如何發現和診斷?A:肝血管瘤通常是體檢時偶然發現的。僅有少部分較大的肝血管瘤會產生不適的症狀,這些症狀通常也不典型,如腹脹,胃部不適,肝區疼痛等。其體徵也通常不明顯,僅在瘤體巨大時方可於體表摸到。因此肝血管瘤很難憑藉症狀體徵進行診斷。肝血管瘤的化驗也通常是正常的,僅在出現合併症時會有相應改變。
  • 懷孕會得肝血管瘤嗎?肝血管瘤病因是什麼
    原標題:懷孕會得肝血管瘤嗎? 肝血管瘤的病因是什麼?   孕婦和產婦在肝血管瘤患者中佔有相當一部分大的比例,那麼懷孕是不是會增加肝血管瘤的風險因素呢,研究表明,懷孕確實會增加肝血管癌的發生機率,但是懷孕並不是肝血管癌的決定性因素。   懷孕會得肝血管瘤嗎?
  • 肝血管瘤和肝癌如何鑑別?先別慌,4個區別能看出
    肝血管瘤屬於良性腫瘤,肝癌屬於惡性腫瘤,兩者有很大的區別,切不可因為患有了肝血管瘤而一直處於緊張不安狀態,以免增加病情。肝癌生長速度非常的快,癌細胞會向骨頭淋巴結等部位轉移,會對身體帶來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會危及到生命。
  • B超發現肝血管瘤,會不會惡變?
    B超發現肝血管瘤,會不會惡變?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肝血管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
  • 肝血管瘤是肝癌前兆嗎?害怕腫瘤癌變或者破裂的患者一定要看
    肝血管瘤是肝癌前兆嗎?肝血管瘤和肝癌有哪些區別呢? 1、發病年齡以及病程不一樣 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會發生肝血管瘤。 肝癌一般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而且男性的發病率比較高。
  • 腫瘤必讀基礎知識:轉移瘤
    腫瘤的一大可怕之處,就在於它在體內的擴散能力。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腫瘤轉移。 腫瘤細胞可以擴散到局部的正常組織,也可通過轉移到附近的淋巴結、組織或器官進行區域擴散,還可以擴散到身體遠處。一旦在遠處形成腫瘤,即被稱為轉移性腫瘤,還可以稱之為 IV 期腫瘤,這種擴散的過程就叫轉移。 在顯微鏡下觀察時,轉移性腫瘤細胞具有原發癌的特徵,醫生正是藉此判定該細胞是從其他部位轉移而來。
  • 海綿狀肝血管瘤是怎麼形成的?
    肝血管瘤是肝臟類疾病的常見病症之一,是一種較為良性的疾病,大多數表現為肝臟海綿狀血管瘤,那麼,海綿狀肝血管瘤是怎麼形成的?   部分人群之所以會患上海綿狀血管瘤疾病,與其先天的發育是有關聯的,也就是說在成長發育階段,這類患者的肝臟末梢的血管有畸形,從而就會逐步引發血管內皮細胞的異常分裂,進而就在血管內壁出現了增生反應,形成了海綿狀血管瘤。
  • 關於肝血管瘤,你必須知道的十個真相!
    很多人在體檢時做超聲發現了「肝血管瘤」,一看見「瘤」就慌了,以為是什麼癌症,看見「血管」更怕了,它會不會破呢? 到底什麼是肝血管瘤呢?這些真相你必須知道! 通常超聲基本就能確定是不是肝血管瘤,進一步確診可以做增強核磁或者CT。 記住一定要做增強核磁或CT!只有增強CT或核磁,才具有典型的肝血管瘤的影像學特徵。 首選增強核磁,平掃做了沒有任何意義。 真相3、肝血管瘤一定做增強CT或核磁嗎?
  • 肝血管瘤不是惡性腫瘤,很多人誤會了,3個處理方法請收好
    癌症是一種會讓人聞風喪膽的疾病,肝腫瘤是我國的三大癌症之一,不管是發病率還是死亡率都居於前列都非常的高。很多人會把一些良性的腫瘤當成癌症,肝血管瘤就是其中一種,很多人把肝血管瘤和肝腫瘤聯繫在一起,覺得肝血管瘤會惡化成肝腫瘤。什麼是肝血管瘤?
  • 腹脹8天,她查出2個肺癌,100多個肝轉移瘤,防癌該怎樣做?
    但她已經不需要做強化CT,沒必要了,因為胸部CT包含了一部分肝臟和胰腺,同時發現了100多個肝轉移瘤,還有一個胰腺腫瘤: 紅箭頭是肝臟上的轉移瘤,100多個灰色小圓圈,有的已經互相融合分不開了;紅色光圈是胰腺尾部的腫瘤,也長到5cm了;藍色箭頭顯示已經有腹水了,圍繞肝臟的灰色液性帶。
  • 很多人分不清楚
    實際上肝臟佔位性病變是醫學影像診斷的專業名詞,通常出現在b超、ct以及核磁共振檢查結果中,它泛指被檢查的肝臟中「多出了一個東西」,但並不涉及病因,其中包括了良惡性腫瘤、寄生蟲、結石等,所以肝臟佔位並不是肝癌的明確代名詞。
  • 肝血管瘤,肝臟中常出現但容易被忽略的良性腫瘤,對身體沒有危害
    3、血管瘤並不危害生命,甚至大部分人死後才發現目前臨床上普遍認為肝血管瘤並不會對生命造成任何影響,大部分肝血管瘤患者死亡原因還是因為其他疾病或肝血管瘤發生惡變,所導致的,而肝血管瘤發生惡變變成肝癌的概率非常的低。
  • 肝血管瘤雖然是良性疾病,但也可能長大,甚至可能需要肝移植治療
    肝血管瘤又被稱為肝海綿狀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瘤體是由充滿血液的血管組成,血管腔明顯擴大,相當於畸形血管。肝血管瘤發生原因尚未明確,目前普遍認為存在先天原因和後天原因。 1.先天原因 常見學說包括先天性發育異常、血管刺激,以及血管感染變形等。
  • 血液腫瘤科於加軍-良性腫瘤會變惡性嗎?嚴重嗎?
    良性腫瘤對人體的影響相對比較小,但是也不容忽視,任何腫瘤都有害於健康,但危害程度不同,那麼良性腫瘤會不會有惡變的可能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當惡性腫瘤已確立又出現肺內單髮結節時診斷既要區分其良、惡性質,還需鑑別是孤立性轉移還是第二原發腫瘤,Cahan曾報導肺第二原發腫瘤發概率: (1)原發腫瘤為鱗癌時,肺內腫瘤多為原發; (2)原發為腺癌時肺內原發和轉移的概率各半; (3)原發為軟組織肉癌
  • 求證:肝上長了血管瘤,會破會癌變嗎?
    很多人在體檢時,被查出肝上長了血管瘤,一聽肝臟上面長了腫瘤,緊張得不知所措,非常害怕,擔心會不會再得肝癌或者肝硬化,到底要不要做手術……本期我們就邀請求證專家為大家講講如何面對肝血管瘤。
  • 患上肝血管瘤切莫慌,掌握這些專業知識,讓你從容應對
    肝血管瘤是肝臟海綿狀血管瘤的簡稱,多見於女性患者,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發生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由於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才做較為細緻的檢查,而且檢查的結果還受機器的靈敏度、檢查的範圍、醫生的經驗等因素影響,所以這種病往往在30~50歲才被發現。
  • 張志剛/孫勇偉團隊揭示胰腺癌肝轉移免疫抑制微環境形成的機制
    胰腺癌惡性程度極高,其中位生存期約六個月,五年生存率約8%,被稱為是「癌中之王」。高侵襲性和轉移性是胰腺癌惡性程度高的重要原因,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胰腺癌確診時已有超過半數患者伴有遠處轉移,其中肝臟是胰腺癌轉移最好發的部位,胰腺癌伴有遠處轉移的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4%。
  • 腫瘤轉移不可怕,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如果是轉移到同一臟器內,比如肝癌轉移到肝臟其他位置,稱之為「肝內轉移」;如果不在同一臟器內,稱為「遠處轉移」。這種特質也稱為「擴散」,是區分良惡性腫瘤的重要標誌之一。 腫瘤為什麼會出現轉移? 要了解腫瘤為何會轉移,先來看看腫瘤是如何形成的:因為某些特定原因,比如基因突變、外界不良因素刺激等,人體的正常細胞突變成腫瘤細胞,並不斷複製粘貼繁殖出相同的細胞,免疫系統沒有及時清除掉這些異常細胞,最後就形成了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