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轉移不可怕,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2021-01-15 騰訊網

小崔哥有話說:一文帶您了解「腫瘤轉移」。癌症病人需遵醫囑,定期複查,才能及時發現「腫瘤轉移」,將「腫瘤轉移」扼殺在搖籃中。

所謂「轉移」,是指惡性腫瘤在最初出現部位以外的位置繼續生長。如果是轉移到同一臟器內,比如肝癌轉移到肝臟其他位置,稱之為「肝內轉移」;如果不在同一臟器內,稱為「遠處轉移」。這種特質也稱為「擴散」,是區分良惡性腫瘤的重要標誌之一。良性腫瘤一般不會出現轉移,出現轉移的,幾乎肯定是惡性的;從分期來說,不論按照何種分期方法,出現轉移,幾乎意味著腫瘤已進入晚期,早期惡性腫瘤相對較少轉移;從治療方法來說,出現轉移,手術難度也較大,甚至已失去手術機會,可以選擇的治療方案較少。所以,不論是患者還是醫生,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出現「轉移」。

什麼是腫瘤轉移?

腫瘤轉移,從微觀層面來說,就是惡性腫瘤細胞的轉移。腫瘤細胞克服了細胞間的粘附作用,進入了我們的循環系統,從原發部位,經淋巴道,血管或體腔等途徑,到達其他部位定植且繼續生長的這一過程,就是腫瘤擴散和轉移。簡單點說,就是除了一開始長腫瘤的地方外,其他地方也開始長腫瘤,這就是原來的腫瘤「轉移」了。

腫瘤為什麼會出現轉移?

要了解腫瘤為何會轉移,先來看看腫瘤是如何形成的:因為某些特定原因,比如基因突變、外界不良因素刺激等,人體的正常細胞突變成腫瘤細胞,並不斷複製粘貼繁殖出相同的細胞,免疫系統沒有及時清除掉這些異常細胞,最後就形成了腫瘤。

正常組織細胞分裂次數達60次左右即停止分裂,細胞增殖量與凋亡量基本維持穩定,而腫瘤細胞是無限增殖的,且生長迅速,因此需要機體提供大量的營養物質,就像一粒「種子」,發芽長大的過程中,需要的營養物質量巨大。為了獲得更多的營養物質和更大的生存空間,腫瘤細胞將原有「土地」的營養物質消耗到一定程度,就會想要去到別的更加「肥沃的土壤」開疆拓土、謀求生路了。加上腫瘤細胞周圍沒有包膜,與原組織黏在一起,分界不清。因此,腫瘤細胞可以輕而易舉地侵入原發組織其他部位,導致組織壞死、出血或感染,甚至造成惡病質。等到時機成熟,腫瘤細胞就會隨人體血液系統或淋巴系統轉移至身體其他器官,繼續攻城略地。所以,「轉移」其實就是腫瘤養活自己的方式,這也是惡性腫瘤的重要特徵之一。

腫瘤具體轉移方式

1.直接蔓延轉移

腫瘤細胞在不斷增殖的過程中,會不斷的破壞和浸潤周圍的器官組織。惡性腫瘤像螃蟹爪子一樣,向四面八方浸潤到周圍組織中,逐步擴大病變轉移範圍,還會影響到周圍組織的生長狀態。比如直腸癌就很容易會侵犯到膀胱,而乳腺癌則很容易入侵到肺部內。

2.淋巴轉移

淋巴道轉移是惡性腫瘤很常見的一個轉移方式,腫瘤細胞侵入淋巴管,被淋巴液帶到淋巴結而生成轉移瘤。起初,淋巴結不腫大,肉眼所見大致正常。隨後,腫瘤細胞逐漸在淋巴結內生長始造成淋巴結的腫大而堅硬。比較容易出現淋巴結轉移的是乳腺癌,一般會先轉移到同側的腋窩淋巴結;肺癌則會轉移到肺門淋巴結;宮頸癌可發生宮旁及腹主動脈淋巴結轉移,乳腺癌常見腋淋巴結轉移等。

3.血行轉移

血行轉移是指腫瘤細胞脫落進入血管後,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處,在人體各處「安營紮寨」的過程。對於大部分侵入體靜脈的腫瘤細胞而言,常常在肺內首先發生轉移癌。肺內腫瘤可進入肺靜脈,經左心而擴散到全身各臟器,形成全身多部位的轉移癌。椎靜脈系統則可以不需通過肺,而直接將各臟器的腫瘤細胞運送到脊椎、骨盆及顱骨。

血行轉移與淋巴結轉移也有一定聯繫。一般腫瘤首先在引流區域的淋巴結髮生轉移,當腫瘤細胞沿淋巴管擴散到胸導管時,可在左頸內靜脈和鎖骨下靜脈匯合處流入全身血液循環,而繼發血行轉移。

4.種植轉移

種植轉移是指腫瘤細胞脫落後在體腔或空腔臟器內的轉移,也是轉移方式的一種。這個方式其實就跟播種一樣,種子走到合適的地方,想要生根發芽就在那裡生根發芽。一般會發生在胸膜、腹膜以及心包等重要的位置,這種轉移一般發生的病灶比較多,但是體積多數都比較小。在常規的檢查中很難被發現,只有在腹腔鏡或者是手術的時候才會被發現,所以很容易耽誤病情的最佳治療時間。還多見於胃癌破壞胃壁侵及漿膜後,在腹腔和盆腔臟器表面形成廣泛的種植性轉移。

腫瘤什麼時候開始轉移?

總的來說,惡性腫瘤細胞最終都會發生轉移,但是對於不同的患者來說,發生轉移的時間不盡相同,短則數月長則半年。

通常,腫瘤在長到1-2釐米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轉移的能力。當腫瘤細胞過度集中於機體的有限微環境時,這些細胞就會啟動一組特定的基因,並開始形成類似於血管的結構,來營養自身的生長,從而促進癌症的轉移。當腫瘤細胞長出來有利於自己生長的毛細血管以後,腫瘤對於身體的營養物質的吸收會變得十分迅速,這個時候是腫瘤生長速度最快的時候,也是最容易發生轉移的時刻。

腫瘤轉移到各個部位的症狀

腫瘤轉移到不同的部位,會有不同的表現,這取決於轉移腫瘤大小、位置等等

骨轉移

腫瘤骨轉移患者可能會有骨痛、病理性骨折,如果損傷神經還會有一些壓迫症狀,表現為感覺減退、根性神經痛、大小便失常,甚至有麻痺、癱瘓等。更嚴重的可能出現全身症狀,比如引起貧血、乏力、食慾下降、營養不良等。由於腫瘤不斷地破壞人體骨骼,易引發高血鈣。後期病人因全身虛弱需長期臥床也會出現肺不張、血栓、壓瘡等症狀。

腦轉移

腦轉移的症狀,主要是看腦轉移到顱內什麼部位,因為不同的部位,表現出的症狀是不同的,比如轉移到顳葉部位,就有可能會出現精神症狀或者癲癇發作。如果轉移到枕葉,就會出現視力下降等症狀。如果轉移到額葉,有可能會出現運動性失語等症狀。如果轉移到頂葉,就會出現體象障礙或者古茨曼症候群等症狀。如果轉移到小腦,就有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共濟失調、平衡障礙等。如果轉移到腦幹,有可能會出意識障礙等症狀。

肺轉移

肺轉移早期無明顯症狀,等到肺部病變比較廣泛,會出現乾咳,痰中帶血,但是這些信號常常會被患者忽略,以為是感冒等。隨著病情加重,患者可能會出現大量胸腔積液,當肺上腔靜脈受壓的時候還會出現呼吸困難等情況,也可能會出現持續性的發熱。當轉移瘤已經侵害到胸膜或者是鄰近組織的時候,肺轉移的症狀就和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的症狀相似,會出現胸痛胸悶氣急等問題。

肝轉移

肝臟是最常見的血行轉移器官,尤其以結直腸癌、卵巢癌、胰腺癌、胃癌、膽囊癌等惡性腫瘤最為多見。轉移癌結節較小時,一般並沒有臨床症狀,常在影像學檢查時才被發現,甚至少數診斷為轉移性肝癌的患者找不到肝外的原發病灶。隨著轉移病灶的增大,可以出現上腹部或者是肝區不適或隱痛,病情發展會出現乏力、發熱、體重下降等。體格檢查時可以觸及腫大的肝臟,或者觸及堅硬的結節。晚期患者可以出現貧血、黃疸、腹水等,腫瘤標誌物可以出現較為明顯的升高,但是甲胎蛋白檢測常為陰性。繼發性或者轉移性肝癌,還應當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部分轉移性肝癌也能夠進行手術處理,對於改善生存期也是具有顯著效果的。

如何預防腫瘤轉移?

對於這個問題邱醫生要說的只有4個字:定期複查

從前面的相關部位轉移症狀來看,大部分腫瘤在轉移初期,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症狀。因此對於患者而言,確實很難發現腫瘤的轉移。所以,如何預防腫瘤轉移?準時定期複查非常重要。

不論是手術切除之後,還是化療、靶向、免疫等治療期間,都要按照醫囑,定期複查。不要因為「自己感覺良好」,就隨意更改複查時間,甚至不複查。對於術後在家休養的患者,定期複查可以幫助患者及時了解身體變化情況,防止復發;對於在家口服化療藥物或者靶向治療藥物的患者,定期複查可以幫助監管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防止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而得不到及時的發現與治療。一般在術後的2~3年複查的頻次會高一些,之後的複查頻次就可以酌情降低,具體情況視醫囑而定。臨床上腫瘤切除術後5年沒有復發和轉移,認為腫瘤已被治癒,因此惡性腫瘤術後2年內需要密切隨訪,3-6月一次,5年後每年複查一次即可,總的來說還是要遵醫囑。

Photo from Pexels

最後的最後,即使出現了轉移,也不要害怕,現在有很多的治療手段。我相信,很多人在聽到「癌症轉移了」這句話時,心情就如同被宣判了死刑一樣。但腫瘤轉移不等於沒救了,只要治療規範合理,再加上日常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等,即使腫瘤轉移了,生存期一樣也能延長。

相關焦點

  • 得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發生癌轉移!癌細胞最容易轉移到哪裡去?
    癌症有時候並不是那麼的可怕,可怕的是癌細胞出現轉移,在其他器官上形成癌症,等到轉移之後,不僅治療時間會很長,就是患者自己的身體也是難以承受的,所以在轉移之後治療的難度就大大的增加了,一般這時候也是癌症的晚期,伴隨著重要的器官患癌之後,生命也將受到嚴重的威脅。
  • 腫瘤為什麼一切除就擴散,完全沒想到,原來一直是這4個原因
    今天給大家談談腫瘤是怎麼回事?腫瘤復發的4個原因是什麼?要想真正的治療我們身上的腫瘤,我們就要了解它,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嘛!細胞生長變態,這種異常增生在腫瘤本身除了表現為腫瘤本身異常特殊的增長以外,在惡性腫瘤還表現為對周邊組織的侵犯,通過血管、淋巴管、肝臟的轉移,轉移至其他臟器,而這種轉移往往是導致腫瘤誘發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 《腫瘤醫生》:毀滅還是拯救?我選擇後者……
    不過,今天的主角可不是《生化公司》,而是一款與它相近卻又相對的遊戲——《腫瘤醫生》腫瘤醫生中文版成都阿法貝特科技有限公司8.9腫瘤醫生是一款與生化公司同類型的遊戲,玩家的目標並不是要去殺死一個倒黴蛋,而是要扮演一名專治腫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癌症——的醫生。目的很簡單,那就是要盡力去治療好每一名患者的癌症。
  • 腫瘤必讀基礎知識:轉移瘤
    腫瘤的一大可怕之處,就在於它在體內的擴散能力。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腫瘤轉移。 腫瘤細胞可以擴散到局部的正常組織,也可通過轉移到附近的淋巴結、組織或器官進行區域擴散,還可以擴散到身體遠處。一旦在遠處形成腫瘤,即被稱為轉移性腫瘤,還可以稱之為 IV 期腫瘤,這種擴散的過程就叫轉移。 在顯微鏡下觀察時,轉移性腫瘤細胞具有原發癌的特徵,醫生正是藉此判定該細胞是從其他部位轉移而來。
  • 「腫瘤轉移」為什麼那麼快,如何理解「腫瘤轉移」?
    「腫瘤轉移」為什麼那麼快,如何理解「腫瘤轉移」?(系列推送「腫瘤患者的居家防護」)有患者經常會問,「腫瘤轉移」為什麼轉移那麼快?因此,腫瘤也分良性的和惡性的,惡性腫瘤的關鍵特徵是在於這個腫瘤從他原先該待的地方,出現在了它不應該待的地方,這就是「轉移」。
  • 腫瘤vs癌症:我們不一樣!
    但腫瘤和癌症,傻傻分不清楚啊!它倆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腫瘤不一定是惡性的癌症,但癌症一定是惡性的腫瘤。 腫瘤,從醫學意義上講,是人體在各種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顧名思義,就是新長出來的東西,多表現為包塊、腫塊。說得通俗一點,腫瘤就是在人體內新長出來的非正常的東西,就像是在不良環境下長出來的異類分子。
  • 這樣做可以幫助降低腫瘤轉移風險!
    當體檢被查出腫瘤的時候,人們往往都會很慌張,可能覺得自己命不久矣。但並不是所有的腫瘤都是會致命的,腫瘤也有良性與惡性之分。怎麼區分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呢?專家教你如何區分。
  • 「穿刺」檢查會導致腫瘤轉移? 腫瘤醫院:尚無穿刺轉移案例
    「穿刺」檢查會導致腫瘤轉移?「但穿刺結束後穿刺針還是要拔出來的,會不會在皮膚上『種植』一個腫瘤呢?針扎一下腫瘤會出血,那腫瘤細胞不就順著血液『逃逸』到其他地方了麼?」 對於需要穿刺的患者來說,這常常是壓在其心頭的兩塊巨石。惡性腫瘤常見的基本特性表現為侵襲性、轉移性。
  • 乳腺癌腫瘤異質性:原發腫瘤和遠處轉移腫瘤的對比
    腫瘤的異質性可能會帶來腫瘤的耐藥和治療的失敗,因此一直是腫瘤治療的挑戰所在。乳腺癌的治療早已進入了分子分型時代,治療決策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分子分型,而異質性的存在,以及取材時的受限,都可能導致對分子分型判斷的不準確進而導致治療決策的不同。本文採用方程對7例患者的原發部位和轉移部位的腫瘤進行了異質性的分析比較。
  • 為什麼有些癌症患者腫瘤很大沒轉移,有人很小卻轉移了?一文讀懂
    ,超過90%的癌症患者死於腫瘤轉移,60%以上的癌症患者發現時已經發生轉移。但在臨床上,有部分患者雖然腫瘤很大也沒有轉移,有的很小卻發生了轉移。事實上,惡性腫瘤的轉移並不是根據腫瘤大小決定的,從當前醫學上對惡性腫瘤的研究來看,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 常見肺部腫瘤轉移途徑及轉移症狀表現
    預防腫瘤的復發與轉移對改善癌症患者的預後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康復醫療的目的之一。
  • 惡病質在腫瘤轉移中的作用
    腫瘤中可溶性因子、外泌體和代謝產物的釋放可導致遠處器官發生變化,已利於腫瘤細胞的轉移定植。這些腫瘤來源的循環因子也影響很少被轉移性腫瘤細胞侵犯的組織,如骨骼肌和脂肪組織。實際上,大多數伴有轉移的腫瘤患者會出現虛弱的肌肉萎縮症候群,即惡病質。惡病質與抗腫瘤治療的耐受性降低、預後差和死亡加速有關,且至今仍無應對惡病質的有效治療方法。
  • 癌症就怕轉移,若轉移了,會有什麼前兆?怎樣預防轉移?醫生講講
    因為這個癌細胞具有極強的轉移性和侵襲性,癌症的患者稍有不慎就會使起擴散、轉移。癌細胞其實在腫瘤很小的時候就會出現擴散、轉移的現象,這就是因為癌細胞沒有粘附性、腫瘤新生血管的原因。02癌症就怕轉移,若是轉移,怎樣預防轉移呢?
  • IJC:上皮間質轉化與腫瘤轉移
    大量研究證實上皮-間質轉化(EMT)是與癌症的侵襲和轉移有牽連的關鍵事件。腫瘤細胞經過血液循環傳播後,腫瘤細胞會發生間質上皮轉化(MET),形成繼發性的腫瘤轉移灶。然而,腫瘤細胞的這種形態學上的變化並沒有從人類腫瘤標本組織中得到很有力的證據。在上皮癌組織中,上皮型細胞形態和基因表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留。
  • 轉移腫瘤驅動致癌基因的變異同質性
    作者從20位實體瘤患者(包括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提取了115個樣品、包括76個未經治療的轉移腫瘤樣品。結果發現腫瘤患者的轉移腫瘤組織中驅動基因變異情況基本一致、同質性很高。那些在不同腫瘤樣品變異不同的驅動基因根據特徵也很可能並無增長優勢。作者根據腫瘤轉移和驅動基因變異動力學建立了一個數學模型解釋這些觀察。
  • 淋巴管新生與腫瘤轉移之間的千絲萬縷
    眾所周知,淋巴轉移是腫瘤轉移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影響患者預後至關重要的因素。近年來,人們已逐漸認識到,淋巴管生成在腫瘤的淋巴轉移過程中可能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腫瘤細胞的轉移能力取決於腫瘤本身固有特性和腫瘤微環境,在維持內環境穩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研究揭示腫瘤遠處轉移與淋巴結轉移的異質性
    研究揭示腫瘤遠處轉移與淋巴結轉移的異質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8 14:57:46 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和哈佛醫學院Kamila Naxerova以及史丹福大學醫學院Johannes G.
  • 9成腫瘤患者死於腫瘤轉移,治療策略該更新了
    腫瘤轉移被認為是導致腫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大約90%的腫瘤患者死亡,因腫瘤轉移造成。  最近,密西根大學轉移病理中心主任Arul Chinnaiyan領導的研究團隊,通過對500名腫瘤患者、共計22個組織器官的轉移灶進行全外顯子和轉錄組測序(簡稱MET500),與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目前最大的癌症基因資料庫)中的相關數據進行對比,發現轉移瘤與原發瘤在基因突變頻率、腫瘤微環境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 Oncogene: 對抗腫瘤轉移取得突破性進展!預防轉移可能就靠它了!
    2018年2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一項由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SRI)完成的新研究給了科學家們在腫瘤轉移之前靶向腫瘤的機會。這項新研究於近日發表在《Oncogene》上,該研究表明一個叫做LTBP3的蛋白促使了一種連鎖反應導致早期發展的腫瘤生成新血管。這些血管可以像高速路一樣將癌細胞傳播到全身,在很早期就種下轉移灶。
  • 腫瘤的轉移方式都有2種,直接蔓延跟種植性轉移
    腫瘤是由於細胞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它有良性的、有惡性的,如果是良性腫瘤就會生長得比較慢,並且不會轉移。症狀一般也不嚴重,如果是惡性腫瘤就比較複雜,這種腫瘤會發生轉移,並且會讓身體發熱或是消瘦,貧血等這些症狀。 惡性腫瘤又有個俗名,叫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