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的轉移是惡性腫瘤發生和演變過程中最危險的階段,有數據統計發現,超過90%的癌症患者死於腫瘤轉移,60%以上的癌症患者發現時已經發生轉移。但在臨床上,有部分患者雖然腫瘤很大也沒有轉移,有的很小卻發生了轉移。事實上,惡性腫瘤的轉移並不是根據腫瘤大小決定的,從當前醫學上對惡性腫瘤的研究來看,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1.原發病灶和轉移部位的微環境
美國科學家於19世紀末就提出了「種子與土壤」學說,即原發腫瘤細胞(種子)只能在為其提供舒適環境的靶部位(土壤)才能生長繁殖,這個學說在醫學界越來越被認可。
後來的研究發現,腫瘤細胞在轉移的過程中,其游離、遷移、侵襲、適應和重新粘附,每一步都有微環境的參與,這些微環境包括巨噬細胞、間質細胞、肥大細胞和細胞外基質等,還有生長因子、轉錄因子的調節。這些微環境可以通過影響腫瘤細胞的增殖、調節轉移相關基因的表達水平、誘導血管生成、促進細胞外基質的降解從而促進轉移的發生,同時靶部位細胞也釋放細胞因子招募腫瘤細胞,為腫瘤細胞的定植及增殖提供合適的環境,這樣就完成了複雜的轉移過程,且二者缺一不可。
2.遺傳基因
遺傳因子與腫瘤的發生和轉移也密切相關。其中科學家發現了腫瘤轉移基因的存在,主要指一些編碼細胞表面受體的基因,如果該基因發生突變或失活,則可導致細胞粘附能力下降,促使腫瘤發生和轉移。
3.血管生成
腫瘤細胞能否在轉移器官中生長繁殖,離不開血管提供充足的養分,所以腫瘤細胞能否在轉移器官形成血管至關重要。科學家研究發現,當瘤體增長至2-3mm時,如果沒有新生血管形成,腫瘤組織將保持休眠或退化狀態。
4.腫瘤細胞代謝
腫瘤細胞代謝比正常細胞旺盛,是為了滿足自身增殖和遷移需要的一個自我適應的過程。研究發現,腫瘤細胞通過糖、脂質和核酸代謝等方式,既為其細胞增殖提供物質原料,又可以提供持續的增殖信號,以滿足其在特定的微環境中生存需要。
5.腫瘤細胞分化
腫瘤轉移和細胞分化有一定關係。分化是指腫瘤組織的成熟程度,通過顯微鏡觀察到腫瘤細胞分化越接近正常細胞,則越成熟,稱為高分化,否則為低分化,介於兩者之間稱為中分化。一般來說,高分化的腫瘤,惡性程度較低,生長速度較慢,轉移率也較低,預後較好。低分化腫瘤惡性程度高,生長速度較快,轉移率高,預後也較差。
所以,惡性腫瘤轉移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多種因素,跟腫瘤大小並沒有多大關係,跟腫瘤分化的確有一定的關係。目前科學家通過對腫瘤轉移機制的研究,已經發現了抑制腫瘤轉移的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是腫瘤治療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