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癌症患者腫瘤很大沒轉移,有人很小卻轉移了?一文讀懂

2020-12-07 騰訊網

惡性腫瘤的轉移是惡性腫瘤發生和演變過程中最危險的階段,有數據統計發現,超過90%的癌症患者死於腫瘤轉移,60%以上的癌症患者發現時已經發生轉移。但在臨床上,有部分患者雖然腫瘤很大也沒有轉移,有的很小卻發生了轉移。事實上,惡性腫瘤的轉移並不是根據腫瘤大小決定的,從當前醫學上對惡性腫瘤的研究來看,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1.原發病灶和轉移部位的微環境

美國科學家於19世紀末就提出了「種子與土壤」學說,即原發腫瘤細胞(種子)只能在為其提供舒適環境的靶部位(土壤)才能生長繁殖,這個學說在醫學界越來越被認可。

後來的研究發現,腫瘤細胞在轉移的過程中,其游離、遷移、侵襲、適應和重新粘附,每一步都有微環境的參與,這些微環境包括巨噬細胞、間質細胞、肥大細胞和細胞外基質等,還有生長因子、轉錄因子的調節。這些微環境可以通過影響腫瘤細胞的增殖、調節轉移相關基因的表達水平、誘導血管生成、促進細胞外基質的降解從而促進轉移的發生,同時靶部位細胞也釋放細胞因子招募腫瘤細胞,為腫瘤細胞的定植及增殖提供合適的環境,這樣就完成了複雜的轉移過程,且二者缺一不可。

2.遺傳基因

遺傳因子與腫瘤的發生和轉移也密切相關。其中科學家發現了腫瘤轉移基因的存在,主要指一些編碼細胞表面受體的基因,如果該基因發生突變或失活,則可導致細胞粘附能力下降,促使腫瘤發生和轉移。

3.血管生成

腫瘤細胞能否在轉移器官中生長繁殖,離不開血管提供充足的養分,所以腫瘤細胞能否在轉移器官形成血管至關重要。科學家研究發現,當瘤體增長至2-3mm時,如果沒有新生血管形成,腫瘤組織將保持休眠或退化狀態。

4.腫瘤細胞代謝

腫瘤細胞代謝比正常細胞旺盛,是為了滿足自身增殖和遷移需要的一個自我適應的過程。研究發現,腫瘤細胞通過糖、脂質和核酸代謝等方式,既為其細胞增殖提供物質原料,又可以提供持續的增殖信號,以滿足其在特定的微環境中生存需要。

5.腫瘤細胞分化

腫瘤轉移和細胞分化有一定關係。分化是指腫瘤組織的成熟程度,通過顯微鏡觀察到腫瘤細胞分化越接近正常細胞,則越成熟,稱為高分化,否則為低分化,介於兩者之間稱為中分化。一般來說,高分化的腫瘤,惡性程度較低,生長速度較慢,轉移率也較低,預後較好。低分化腫瘤惡性程度高,生長速度較快,轉移率高,預後也較差。

所以,惡性腫瘤轉移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多種因素,跟腫瘤大小並沒有多大關係,跟腫瘤分化的確有一定的關係。目前科學家通過對腫瘤轉移機制的研究,已經發現了抑制腫瘤轉移的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是腫瘤治療的重大突破。

相關焦點

  • 癌症為什麼會復發?為什麼會轉移?
    儘管這些取得了很大進展,許多新的抗癌藥物可使腫瘤縮小,但它們對病人生存時間的影響卻很小,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在治療後會發生癌症復發,並出現了很多不能治癒的轉移性實體瘤,所以晚期實體瘤病人的生存率仍然很低。那麼,大多數人都會存在一個問題:為什麼癌症會復發?為什麼會轉移?
  • 「腫瘤轉移」為什麼那麼快,如何理解「腫瘤轉移」?
    「腫瘤轉移」為什麼那麼快,如何理解「腫瘤轉移」?(系列推送「腫瘤患者的居家防護」)有患者經常會問,「腫瘤轉移」為什麼轉移那麼快?常見的癌症轉移去向(圖片來源百度)舉個例子,我們最常碰到的是一個大腸癌的病人,出現了肝臟和肺臟的腫塊,而這個肝臟和肺臟的腫塊經過穿刺之後我們發現它的形態跟大腸癌的形態是完全一樣的,這樣就是我經常跟我的病人講的腫瘤的「移民」——腫瘤從大腸部位,移到了肝。該如何治療轉移過來的腫瘤呢?
  • 神預測癌症復發、轉移?「腫瘤捕手」究竟是啥?
    靈魂拷問:腫瘤患者最怕的是什麼?  當然是復發轉移了!  腫瘤患者常常糾結:需要預防性治療,防止復發轉移嗎?萬一本來不會復發,豈不是白白受罪?化療的罪,誰受誰知道!但不進行預防性治療,一旦發現復發轉移,是不是錯過了最佳時間?
  • 癌症轉移也阻擋不了生存的步伐
    近年來,癌症轉移一直是治療的主要難題之一,與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關。臨床上,癌症患者往往會首先考慮手術治療,以求斬草除根,但手術治療並不徹底,術後患者體內仍有殘存的癌細胞,導致很多患者出現轉移的問題。不過,癌症轉移雖然治療難度較大,但有的患者通過積極有效的治療,也可以走得更遠!
  • 癌症就怕轉移,若轉移了,會有什麼前兆?怎樣預防轉移?醫生講講
    所有的大病小情最害怕的地方還不止是在於它能不能治療的問題,最大的一個問題還在於病情的惡化、轉移。就拿癌症來說吧,這是一種人人都忌諱的一種病吧,它的討厭不單單在於可以使人斃命,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它還會惡化,轉移。
  • 9成腫瘤患者死於腫瘤轉移,治療策略該更新了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高達1200萬(2012年數據),僅2015年就有880萬人因癌症而死亡。癌症亦是我國居民的主要疾病負擔,2011年新增癌症病例高達337.2萬。  腫瘤轉移被認為是導致腫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大約90%的腫瘤患者死亡,因腫瘤轉移造成。
  • 常見肺部腫瘤轉移途徑及轉移症狀表現
    預防腫瘤的復發與轉移對改善癌症患者的預後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康復醫療的目的之一。
  • 3D列印複雜「腫瘤-血管-骨」癌症轉移模型研究癌細胞轉移機制
    癌症轉移是癌症治療的關鍵挑戰,目前尚缺乏合適的體外癌症模型來研究癌症轉移背後的生物學機制。臨床證據表明,70%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發生骨骼轉移,導致嚴重的疼痛、骨折甚至死亡。研究癌症轉移背後的生物學機制是癌症治療的關鍵。癌症轉移的過程往往很難直接在患者體內進行研究,目前已經開發了一些體外癌症模型。
  • 「穿刺」檢查會導致腫瘤轉移? 腫瘤醫院:尚無穿刺轉移案例
    對惡性腫瘤來說其病理分類、分型甚至基因檢測是否有突變是疾病診療過程中的首要問題,其診斷結果直接決定了抗腫瘤藥物的使用及療效。在眾多檢查手段中,穿刺活檢術是幫助醫生和患者獲得病理結果的關鍵一步。然而部分患者心存顧忌,認為穿刺活檢術會造成腫瘤的種植及轉移,事實如何呢?
  • 癌症轉移是手術沒切乾淨嗎?
    直到近期,他感到偶爾肩膀痛,於是趕緊去醫院複查,沒有想到還是肺癌復發且轉移。 醫生解釋,臨床上肺癌早期治癒率高達80%,但還是會有20%左右有復發轉移的案例發生。至於癌症的轉移復發的原因,有很多因素造成,並不以能單一方面認為。 肺癌早期復發,是手術切除不乾淨?
  • 為什麼腫瘤切除之後會轉移?是沒有切乾淨嗎?怎麼避免復發?
    癌症經過治療之後,很多都是可以慢慢恢復的,一般來說身體裡面出現了腫瘤,都是需要及時通過手術的方式來切除的,而在腫瘤切除之後,還需要一個步驟就是進行化療的治療,這樣才是完整的治療過程。在生活中很多人,腫瘤切除之後,還會出現轉移的現象。
  • 血管通透性與癌症復發轉移 及 忌口
    能倖免於難的不過一成,而這一成的人裡恐怕半數是病理科在400鏡下沒有發現微小侵犯而漏診,剩下的半數無非是病情發現得早,所以還沒來得及產生脈管癌栓。 EMVI是指胃腸道腫瘤腸壁固有基層外的血管出現腫瘤浸潤。31%的直腸癌會發生EMVI,但常規mr敏感度比動態mr低,難對管徑小於3mm的壁外血管進行可靠評估。動態mr才能幹這生意,準確度很高,而常規mr這方面準確度明顯低。
  • 癌症切除並不一定安全!超過50%患者復發轉移,預防復發很關鍵
    復發和轉移常常結伴而行,很多手術切除後的患者在不到3個月時間就發生了復發,並且腫瘤除了在原有病灶重新生長,還會在其他部位發現新的腫瘤,給治療帶去更大問題,癌症切除並不一定安全!超50%患者術後復發轉移一般醫學上會以5年為界,5年內都屬於腫瘤的高發期,而過了5年,腫瘤復發的機率就會明顯降低,但仍不保證會不再復發,臨床上有不少患者熬過了5年,卻在之後的時間再次復發,甚至有手術後10年的患者復發的案例,所以腫瘤治療並沒有完全治癒一說,因為復發的風險一直存在。根據臨床數據統計來看,惡性腫瘤患者手術後復發的機率非常高!
  • 有人腫瘤多處轉移,標誌物仍顯示正常;體檢發現腫瘤的人群中,只有10...
    讓王先生懊惱的是,僅僅半年前,他的體檢狀況一切正常,特別是幾個腫瘤標誌物沒有一項異常,怎麼只有半年時間,晚期腫瘤就找上門了?王先生的悲劇並不是孤例,在各大醫院的體檢中心以及腫瘤科,那些只看重腫瘤標誌物而忽視相應影像檢查的病人並不少見,當他們確診癌症後,都會忍不住抱怨:為什麼體檢時腫瘤標誌物檢查正常?腫瘤是什麼時候跑出來的?
  • 得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發生癌轉移!癌細胞最容易轉移到哪裡去?
    癌症有時候並不是那麼的可怕,可怕的是癌細胞出現轉移,在其他器官上形成癌症,等到轉移之後,不僅治療時間會很長,就是患者自己的身體也是難以承受的,所以在轉移之後治療的難度就大大的增加了,一般這時候也是癌症的晚期,伴隨著重要的器官患癌之後,生命也將受到嚴重的威脅。
  • 癌症怕轉移,癌細胞轉移時,會通過什麼途徑?醫生詳細告訴你
    癌症已經夠可怕,但是癌症居然出現轉移了,這無疑是晴天霹靂。癌症破壞者患者的身體健康,一步步的侵蝕著我們的身體,腫瘤在身體中長大,就會導致身體出現各種異常症狀,有很多的併發症就會相繼而來,這些都是輕的,最厲害的就是癌症轉移了。
  • 首張「癌症轉移圖譜」問世!集合500個人類癌細胞系轉移規律
    對很多癌症患者來說,癌細胞的轉移和擴散最為致命。如果能預先知道癌細胞可能轉移的路線,或許會對癌症治療有很大的幫助。這些數據可以幫助科學家們發現一些新的細節,比如什麼驅動癌細胞轉移,為什麼某些癌症比其它癌症擴散得更厲害,以及用哪些抗癌藥物可以潛在地減緩或阻斷癌細胞的擴散。
  • 腫瘤切除後,為什麼還會復發轉移?要小心這些蛛絲馬跡
    雖然腫瘤首次發現時進行了手術清除,術後也給予輔助治療等手段進行鞏固治療,但仍然會有一部分患者發生復發或轉移。根據來源不同,各種腫瘤的好發轉移部位也不同,比如乳腺癌的常見轉移部位就是腦、肺、骨骼和肝臟。癌症出現復發轉移時,往往會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循。 消瘦、體重減輕,癌症病人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與體內瘤體總重呈正向相關。腫瘤組織因其代謝方式為無氧酵解,營養物質消耗量很大。
  • 癌症演化樹:揭示癌症轉移機制
    針對早期發生突變的致癌基因研發的藥物,有可能成為癌症治療(原發性腫瘤形成早期和癌症末期)的關鍵。    未來,通過構建患者個人的基因突變演化樹,我們很可能會找到治療耐藥性癌症的策略。該演化樹的分支向我們展示了,隨著癌症從初始的幾個腫瘤細胞發展成具有轉移性的怪物,腫瘤內部的基因在這一過程中是如何發生變化的。2.神秘毒樹    我們的研究顯示,那些將原發性腫瘤與轉移性腫瘤聯繫在一起的枝幹,在病人的癌症樹中似乎大量地隨機出現,就像一棵神秘的毒樹的樹枝。
  • 惡性腫瘤切除不久就轉移了,沒切乾淨嗎?專家今天說了實話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最怕的應該就是惡性腫瘤轉移了,轉移也是很多患者死亡的原因。即使經過系統的治療後進入緩衝期,癌症也有可能會死灰復燃。癌症治癒為什麼這麼難?很多患者發現疾病時已經是中晚期,病灶較大,腫瘤侵犯也較深,這時候已經有很多癌細胞通過血管、淋巴管、跑到其他地方隱藏起來,即使切除了腫瘤,也沒有做到根本意義上的根治性切除,根治性切除是指腫瘤、受累器官切除、區域性淋巴結清掃,其實很多時候,有些腫瘤太大,或者浸潤太深、穿透漿膜面與其他器官粘連,無法做到完整切除。有些患者術後病理提示脈管、神經、淋巴管受侵,這些都是轉移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