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肝血管瘤屬於肝臟腫瘤範疇,加上人們對此類疾病缺乏了解,常常會談「瘤」色變,將肝血管瘤同惡性腫瘤(如肝癌)掛鈎,檢出後擔憂不已,害怕腫瘤癌變或者破裂,從而引起不必要的緊張、焦慮...
肝血管瘤確實很常見,但是,肝血管瘤是肝臟的良性腫瘤,不是癌症。
肝癌是肝臟惡性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起源於肝臟的上皮或間葉組織,起源於肝臟上皮的腫瘤稱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高發的、危害極大的惡性腫瘤;起源於肝臟間葉組織的腫瘤稱為肉瘤,肉瘤與原發性肝癌相比較為少見。
肝血管瘤是肝癌前兆嗎?肝血管瘤和肝癌有哪些區別呢?
1、發病年齡以及病程不一樣
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會發生肝血管瘤。
肝癌一般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而且男性的發病率比較高。
肝血管瘤的病程長而且血管瘤生長速度非常的慢,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癌變,屬於良性腫瘤。
肝癌生長速度非常的快,癌細胞會向骨頭、淋巴結等部位轉移,會對身體帶來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會危及到生命。
2、病因不同
肝血管瘤是因為胚胎發育的時候血管發生異常所引起的,這主要和內分泌有關係,屬於肝臟上的良性腫瘤。
肝癌的發生和多種因素有關,比如慢性肝病、受到了寄生蟲感染,生活在高汙染的環境中,吃了受汙染的食物以及遺傳等。
3、症狀不同
大部分肝血管瘤患者並沒有明顯的症狀,當血管瘤瘤體直徑超過5釐米以上時會發現肋下或者上腹部出現質地比較軟的腫塊,有時會有疼痛。
而肝癌,當瘤體比較大時,肝區部位會摸到質地比較堅硬的腫塊,同時會伴隨肝硬化的症狀,全身無力,身體不明原因的消瘦、肝區劇烈疼痛以及沒有任何食慾。
4、甲胎蛋白結果不一樣
肝血管瘤患者甲胎蛋白結果顯示陰性。
肝癌患者,做檢查時陽性率達到了80%左右並且伴有轉氨酶明顯升高。
5、做B超時的反應不同
肝血管瘤瘤體比較大的人腹部B超檢查時,會發現裡面的網狀結構,瘤體比較小的話做檢查會發現強光團。
肝癌患者B超檢查時會發現邊界有比較清楚的強光團或者暗區,同時周圍會看到一圈聲暈。
所以,肝血管瘤一般不是肝癌的先兆,因為這兩種疾病的發病原因以及病症都不相同,並且兩者沒有明顯遞進的關係。所以對肝血管瘤患者而言,無需太擔心肝血管瘤會發展成肝癌,積極應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