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是肝癌前兆嗎?害怕腫瘤癌變或者破裂的患者一定要看

2020-11-26 騰訊網

由於肝血管瘤屬於肝臟腫瘤範疇,加上人們對此類疾病缺乏了解,常常會談「瘤」色變,將肝血管瘤同惡性腫瘤(如肝癌)掛鈎,檢出後擔憂不已,害怕腫瘤癌變或者破裂,從而引起不必要的緊張、焦慮...

肝血管瘤確實很常見,但是,肝血管瘤是肝臟的良性腫瘤,不是癌症。

肝癌是肝臟惡性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起源於肝臟的上皮或間葉組織,起源於肝臟上皮的腫瘤稱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高發的、危害極大的惡性腫瘤;起源於肝臟間葉組織的腫瘤稱為肉瘤,肉瘤與原發性肝癌相比較為少見。

肝血管瘤是肝癌前兆嗎?肝血管瘤和肝癌有哪些區別呢?

1、發病年齡以及病程不一樣

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會發生肝血管瘤。

肝癌一般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而且男性的發病率比較高。

肝血管瘤的病程長而且血管瘤生長速度非常的慢,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癌變,屬於良性腫瘤。

肝癌生長速度非常的快,癌細胞會向骨頭、淋巴結等部位轉移,會對身體帶來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會危及到生命。

2、病因不同

肝血管瘤是因為胚胎發育的時候血管發生異常所引起的,這主要和內分泌有關係,屬於肝臟上的良性腫瘤。

肝癌的發生和多種因素有關,比如慢性肝病、受到了寄生蟲感染,生活在高汙染的環境中,吃了受汙染的食物以及遺傳等。

3、症狀不同

大部分肝血管瘤患者並沒有明顯的症狀,當血管瘤瘤體直徑超過5釐米以上時會發現肋下或者上腹部出現質地比較軟的腫塊,有時會有疼痛。

而肝癌,當瘤體比較大時,肝區部位會摸到質地比較堅硬的腫塊,同時會伴隨肝硬化的症狀,全身無力,身體不明原因的消瘦、肝區劇烈疼痛以及沒有任何食慾。

4、甲胎蛋白結果不一樣

肝血管瘤患者甲胎蛋白結果顯示陰性。

肝癌患者,做檢查時陽性率達到了80%左右並且伴有轉氨酶明顯升高。

5、做B超時的反應不同

肝血管瘤瘤體比較大的人腹部B超檢查時,會發現裡面的網狀結構,瘤體比較小的話做檢查會發現強光團。

肝癌患者B超檢查時會發現邊界有比較清楚的強光團或者暗區,同時周圍會看到一圈聲暈。

所以,肝血管瘤一般不是肝癌的先兆,因為這兩種疾病的發病原因以及病症都不相同,並且兩者沒有明顯遞進的關係。所以對肝血管瘤患者而言,無需太擔心肝血管瘤會發展成肝癌,積極應對即可。

相關焦點

  • 肝血管瘤和肝癌如何鑑別?先別慌,4個區別能看出
    肝血管瘤屬於良性腫瘤,肝癌屬於惡性腫瘤,兩者有很大的區別,切不可因為患有了肝血管瘤而一直處於緊張不安狀態,以免增加病情。 區別一、發病年齡以及病程 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會發生肝血管瘤。肝癌一般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而且男性的發病率比較高。肝血管瘤的病程長而且血管瘤生長速度非常的慢,並不會發生癌變,也不會對生命帶來威脅,屬於良性的腫瘤。
  • 求證:肝上長了血管瘤,會破會癌變嗎?
    很多人在體檢時,被查出肝上長了血管瘤,一聽肝臟上面長了腫瘤,緊張得不知所措,非常害怕,擔心會不會再得肝癌或者肝硬化,到底要不要做手術……本期我們就邀請求證專家為大家講講如何面對肝血管瘤。
  • 肝血管瘤也會遠處轉移?先要搞清楚它的良惡性
    何為肝血管瘤 我們在臨床上經常會遇到檢查出肝血管瘤的患者,他們非常恐懼但其實肝血管瘤是最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人群發病率約為0.25%-20%。它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成年女性較多見,一般也只是單發,只有約10%為多發。肝血管瘤是一種血管的先天性畸形,是由胚芽的錯構而成,也有人認為固醇類激素有促使其擴張和增生的作用。因為它的實質是良性的腫瘤,所以它不會表現出惡性腫瘤那樣的侵襲性和轉移性。肝血管瘤常見的類型主要有海綿狀血管瘤(最常見)、硬化性血管瘤和毛細血管瘤等。
  • 關於肝血管瘤,你必須知道的十個真相!
    通常超聲基本就能確定是不是肝血管瘤,進一步確診可以做增強核磁或者CT。 記住一定要做增強核磁或CT!只有增強CT或核磁,才具有典型的肝血管瘤的影像學特徵。 首選增強核磁,平掃做了沒有任何意義。 真相3、肝血管瘤一定做增強CT或核磁嗎?
  • 患上肝血管瘤切莫慌,掌握這些專業知識,讓你從容應對
    肝血管瘤是肝臟海綿狀血管瘤的簡稱,多見於女性患者,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發生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由於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才做較為細緻的檢查,而且檢查的結果還受機器的靈敏度、檢查的範圍、醫生的經驗等因素影響,所以這種病往往在30~50歲才被發現。
  • 錢紅綱:肝血管瘤如壓迫鄰近器官 需考慮手術切除
    Q:什麼是肝血管瘤?A:肝血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起源於中胚層,是血管內皮細胞先天性的一種錯構瘤樣增生。80%的肝血管瘤為海綿狀血管瘤。Q:肝血管瘤常見嗎?A:近1/5的人可以發生肝血管瘤。Q:對於無法除外惡性的肝血管瘤是否通過穿刺病理活檢區分良惡性?A:由於穿刺活檢有出血和腫瘤播散的風險,對於無法除外惡性的肝血管瘤不建議行超聲引導的穿刺活檢來明確診斷,而通常選擇直接手術切除。無法切除的患者可以考慮用介入栓塞的辦法控制腫瘤。Q:肝血管瘤的治療措施有哪些,哪種好?
  • 懷孕會得肝血管瘤嗎?肝血管瘤病因是什麼
    原標題:懷孕會得肝血管瘤嗎? 肝血管瘤的病因是什麼?   孕婦和產婦在肝血管瘤患者中佔有相當一部分大的比例,那麼懷孕是不是會增加肝血管瘤的風險因素呢,研究表明,懷孕確實會增加肝血管癌的發生機率,但是懷孕並不是肝血管癌的決定性因素。   懷孕會得肝血管瘤嗎?
  • 肝血管瘤不是惡性腫瘤,很多人誤會了,3個處理方法請收好
    很多人會把一些良性的腫瘤當成癌症,肝血管瘤就是其中一種,很多人把肝血管瘤和肝腫瘤聯繫在一起,覺得肝血管瘤會惡化成肝腫瘤。什麼是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一種肝臟良性腫瘤,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在三十歲以上的人群中比較常見的。這種良性腫瘤沒有一個明確的病因,和先天性發育異常有比較密切的關係。這種良性腫瘤生長是比較緩慢的,早期並沒有特別不適的症狀,經常是在體檢當中出現的。
  • 醫師鄭琳:不是所有的肝臟血管瘤都要手術—新聞—科學網
    不會是肝癌前兆吧?」這可把她嚇壞了。 河南省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醫師周進學介紹,肝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不是老百姓口中的腫瘤或者癌症,它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由於肝血管先天性發育異常,引起肝臟末梢血管畸形。說得更直接一點,它只是一個異常擴張的血管團。 像王女士這樣的3釐米大小的血管瘤,通常生長緩慢,無需特殊治療的,定期進行肝膽部位的彩超體檢即可。
  • 海綿狀肝血管瘤是怎麼形成的?
    肝血管瘤是肝臟類疾病的常見病症之一,是一種較為良性的疾病,大多數表現為肝臟海綿狀血管瘤,那麼,海綿狀肝血管瘤是怎麼形成的?   部分人群之所以會患上海綿狀血管瘤疾病,與其先天的發育是有關聯的,也就是說在成長發育階段,這類患者的肝臟末梢的血管有畸形,從而就會逐步引發血管內皮細胞的異常分裂,進而就在血管內壁出現了增生反應,形成了海綿狀血管瘤。
  • 肝血管瘤,肝臟中常出現但容易被忽略的良性腫瘤,對身體沒有危害
    導語:很多人在進行肝部CT掃描的時候都會發現肝上面出現小結節,但其實肝上面出現小結節並不用過於的慌張,這有可能並不是肝癌,是一種稱之為肝血管瘤的疾病,並且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3、血管瘤並不危害生命,甚至大部分人死後才發現目前臨床上普遍認為肝血管瘤並不會對生命造成任何影響,大部分肝血管瘤患者死亡原因還是因為其他疾病或肝血管瘤發生惡變,所導致的,而肝血管瘤發生惡變變成肝癌的概率非常的低。
  • 肝血管瘤雖然是良性疾病,但也可能長大,甚至可能需要肝移植治療
    肝血管瘤又被稱為肝海綿狀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瘤體是由充滿血液的血管組成,血管腔明顯擴大,相當於畸形血管。肝血管瘤發生原因尚未明確,目前普遍認為存在先天原因和後天原因。 1.先天原因 常見學說包括先天性發育異常、血管刺激,以及血管感染變形等。
  • 體檢說肝臟佔位性病變,是不是肝癌?很多人分不清楚
    有部分朋友一看到肝臟佔位,立刻就會聯想到肝癌,難道自己真的患上了這種疾病嗎?所謂肝轉移性癌,也是其他部位的癌細胞轉移到肝臟,從而引發了肝臟癌變。2、良性佔位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肝臟良性佔位比惡性病變概率要低得多,大約佔據原發肝臟病變的5%~10%。
  • 闢謠:知名遊戲主播PDD因患肝癌停播?醫生說這個腫瘤不會癌變
    最近,知名遊戲主播PDD劉謀在直播時坦言自己複查發現肝臟腫瘤又增大了2cm,需要再次複查後聽從醫生建議是否手術,也因此可能要停播一段時間。隨後就有網帖說PDD停播一年多時間是因為得了肝癌,有的帖子用「惡化」來形容PDD的肝腫瘤,還有模有樣地給大家科普起原發性肝癌的知識,教大家怎麼預防原發性肝癌。
  • 肝上血管瘤危險嗎
    肝上血管瘤危險嗎 時間:2020-11-16 11:29四川華西肝病研究所附屬門診部 血管瘤也是很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可能是血管堵塞引起的,有些人的血管瘤在肝上,肝上有血管瘤,可能會導致患者局部疼痛,還可能會出現流血的情況,影響了肝功能
  • 30種腫瘤標誌物合集|腫瘤標誌物|乳腺癌|血清|細胞|肺癌|患者|肝癌...
    CEA是一種具有人類胚胎抗原決定簇的酸性蛋白,成年時期,胃腸道可將合成CEA分泌至腸腔,當發生消化道腫瘤時,CEA返流至血液或淋巴中,致使血清CEA升高。因此,CEA最初被用作消化道腫瘤,如結直腸癌、胃癌等輔助診斷。隨著研究的開展,在乳腺癌、肺癌、胰腺癌、膀胱癌、腎癌、甲狀腺癌、頭頸部腫瘤、宮頸癌、卵巢癌、肝癌、淋巴瘤、黑色素瘤等多種腫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
  • 肝癌患者需要做哪些檢查?肝癌患者確診需要進行哪些檢查項目?
    目前,在臨床上雖然比較重視對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患者的定期監測,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有些患肝內良性佔位性病變的患者被誤診為原發性肝癌的現象也不乏其例。有的因誤診還被錯誤地實施了介入治療、化療、肝切除手術、肝移植等。這不僅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同時也使其蒙受重大的經濟損失。
  • 59歲患者肝癌晚期去世,醫生:錯過2次機會
    因為肝癌的血管比較豐富,所以造影劑很快就會進入腫塊,而如果不是肝癌,比如說是肝囊腫或者肝膿腫,它們沒什麼血管的,造影劑不會進入腫塊。這樣一對比,差異就出來了。所以CT增強如果看到腫塊裡面有很多造影劑(經典表現是快進快出,這是專業詞彙,大家不必要去理解),意味著腫塊血管比較豐富而且符合肝癌特徵。
  • 肝癌患者「離開」前有前兆?這5個表現要謹記,堅持做好這5件事可...
    肝癌屬於惡性慢性消耗性疾病,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僅次於肺癌和胃癌。肝癌發病早期並不會有明顯症狀,大部分患者去醫院診斷時已經是中晚期,僅僅有半年左右的存活期,患者去世前往往會有5個前兆,家人一定要多留意。
  • 破裂腹主動脈瘤搶救記!——益陽市中心醫院血管外科成功救治1名75歲腹主動脈瘤破裂患者
    2020年11月10日晚上,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吵醒了正在臨時休息的血管外科主任熊建明,原來是一名75歲疑似腹主動脈瘤破裂患者正在轉診我院。普外科三病區—血管外科醫療團隊立即聯繫急診科和CT室做好準備。患者到院後急診行CTA,診斷腹主動脈瘤破裂,立即向患者家屬告知病情,聯繫手術室擬急診開腹行腹主動脈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換術,但腹主動脈瘤破裂急症開腹手術風險高,且患者年齡大、基礎疾病多,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等,這就更加增加了手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