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和肝癌如何鑑別?先別慌,4個區別能看出

2020-11-26 騰訊網

肝血管瘤屬於良性腫瘤,肝癌屬於惡性腫瘤,兩者有很大的區別,切不可因為患有了肝血管瘤而一直處於緊張不安狀態,以免增加病情。

肝血管瘤和肝癌有哪些區別?

區別一、發病年齡以及病程

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會發生肝血管瘤。肝癌一般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而且男性的發病率比較高。肝血管瘤的病程長而且血管瘤生長速度非常的慢,並不會發生癌變,也不會對生命帶來威脅,屬於良性的腫瘤。肝癌生長速度非常的快,癌細胞會向骨頭淋巴結等部位轉移,會對身體帶來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會危及到生命。

區別二、病因不同

肝血管瘤是因為胚胎發育的時候血管發生異常所引起的,這主要和內分泌有很大的關係,屬於肝臟上的良性腫瘤。肝癌的發生和多種因素有關,比如慢性肝病、受到了寄生蟲感染,生活在高汙染的環境中,吃了受汙染的食物以及遺傳等。

區別三、做B超時的反應不同

對於肝血管瘤瘤體比較大的人群去醫院做腹部B超檢查時,會發現裡面的網狀結構。瘤體比較小的話做檢查會發現強光團。肝癌患者做B超檢查時會發現邊界有比較清楚的強光團或者暗區,同時周圍會看到一圈聲暈。

區別四、症狀不同

大部分肝血管瘤患者並沒有明顯的症狀,當血管瘤瘤體直徑超過5釐米以上時會發現肋下或者上腹部出現質地比較軟的腫塊。當然患者會出現全身無力,身體不明原因的消瘦、肝區劇烈疼痛以及沒有任何食慾。當惡性腫瘤比較大時肝區部位會摸到質地比較堅硬的腫塊,同時伴隨著肝硬化的症狀。另外肝血管瘤患者去醫院做甲胎蛋白時結果顯示陰性,肝癌患者,做檢查時陽性率達到了80%左右並且轉氨酶明顯升高。

溫馨提示

要正確的面對肝血管瘤以及肝癌,只要肝血管瘤直徑在5釐米以下不必做特殊治療,只要定期去醫院做複查即可。另外要調整好心態,合理的搭配飲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肝臟負擔。飲食以清淡容易消化為主,多吃綠葉蔬菜和水果,養成定時拉大便的好習慣,避免暴飲暴食。另外要多參加體育鍛鍊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改善了肝臟形態,增強了體質,但是不能做劇烈運動,不然會增加腹腔的力量而引起瘤體破裂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相關焦點

  • 肝血管瘤是肝癌前兆嗎?害怕腫瘤癌變或者破裂的患者一定要看
    由於肝血管瘤屬於肝臟腫瘤範疇,加上人們對此類疾病缺乏了解,常常會談「瘤」色變,將肝血管瘤同惡性腫瘤(如肝癌)掛鈎,檢出後擔憂不已,害怕腫瘤癌變或者破裂,從而引起不必要的緊張、焦慮...
  • 關於肝血管瘤,你必須知道的十個真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常規體檢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 很多人在體檢時做超聲發現了「肝血管瘤」,一看見「瘤」就慌了,以為是什麼癌症,看見「血管」更怕了,它會不會破呢? 到底什麼是肝血管瘤呢?這些真相你必須知道!
  • 海綿狀肝血管瘤是怎麼形成的?
    肝血管瘤是肝臟類疾病的常見病症之一,是一種較為良性的疾病,大多數表現為肝臟海綿狀血管瘤,那麼,海綿狀肝血管瘤是怎麼形成的?   部分人群之所以會患上海綿狀血管瘤疾病,與其先天的發育是有關聯的,也就是說在成長發育階段,這類患者的肝臟末梢的血管有畸形,從而就會逐步引發血管內皮細胞的異常分裂,進而就在血管內壁出現了增生反應,形成了海綿狀血管瘤。
  • 懷孕會得肝血管瘤嗎?肝血管瘤病因是什麼
    原標題:懷孕會得肝血管瘤嗎? 肝血管瘤的病因是什麼?   孕婦和產婦在肝血管瘤患者中佔有相當一部分大的比例,那麼懷孕是不是會增加肝血管瘤的風險因素呢,研究表明,懷孕確實會增加肝血管癌的發生機率,但是懷孕並不是肝血管癌的決定性因素。   懷孕會得肝血管瘤嗎?
  • 錢紅綱:肝血管瘤如壓迫鄰近器官 需考慮手術切除
    Q:什麼是肝血管瘤?A:肝血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起源於中胚層,是血管內皮細胞先天性的一種錯構瘤樣增生。80%的肝血管瘤為海綿狀血管瘤。Q:肝血管瘤常見嗎?A:近1/5的人可以發生肝血管瘤。Q:肝血管瘤如何發現和診斷?A:肝血管瘤通常是體檢時偶然發現的。僅有少部分較大的肝血管瘤會產生不適的症狀,這些症狀通常也不典型,如腹脹,胃部不適,肝區疼痛等。其體徵也通常不明顯,僅在瘤體巨大時方可於體表摸到。因此肝血管瘤很難憑藉症狀體徵進行診斷。肝血管瘤的化驗也通常是正常的,僅在出現合併症時會有相應改變。
  • 肝血管瘤,肝臟中常出現但容易被忽略的良性腫瘤,對身體沒有危害
    導語:很多人在進行肝部CT掃描的時候都會發現肝上面出現小結節,但其實肝上面出現小結節並不用過於的慌張,這有可能並不是肝癌,是一種稱之為肝血管瘤的疾病,並且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3、血管瘤並不危害生命,甚至大部分人死後才發現目前臨床上普遍認為肝血管瘤並不會對生命造成任何影響,大部分肝血管瘤患者死亡原因還是因為其他疾病或肝血管瘤發生惡變,所導致的,而肝血管瘤發生惡變變成肝癌的概率非常的低。
  • 肝血管瘤也會遠處轉移?先要搞清楚它的良惡性
    今天就為大家講講這裡面比較有代表意義的肝血管瘤,它雖然平時不會對身體有什麼損害,不必恐慌。但是如果放任不管,也算是個定時炸彈。本期視頻內容由我們的老朋友,吉林大學第一醫院二部電診科的邵江波主治醫師提供,在此特別表示感謝。
  • 肝血管瘤不是惡性腫瘤,很多人誤會了,3個處理方法請收好
    很多人會把一些良性的腫瘤當成癌症,肝血管瘤就是其中一種,很多人把肝血管瘤和肝腫瘤聯繫在一起,覺得肝血管瘤會惡化成肝腫瘤。什麼是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一種肝臟良性腫瘤,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在三十歲以上的人群中比較常見的。這種良性腫瘤沒有一個明確的病因,和先天性發育異常有比較密切的關係。這種良性腫瘤生長是比較緩慢的,早期並沒有特別不適的症狀,經常是在體檢當中出現的。
  • 求證:肝上長了血管瘤,會破會癌變嗎?
    很多人在體檢時,被查出肝上長了血管瘤,一聽肝臟上面長了腫瘤,緊張得不知所措,非常害怕,擔心會不會再得肝癌或者肝硬化,到底要不要做手術……本期我們就邀請求證專家為大家講講如何面對肝血管瘤。
  • 肝癌早期,有什麼方法能檢測出來?
    導致人們憂心忡忡,調查發現,全球每年新增肝癌患者60餘萬人,其中超過一半在我國,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於腫瘤譜的第二位。肝癌發病初期往往沒有相應的症狀和體徵,多數在明確診斷時已屬於中晚期。晚期患者的存活期一般僅3—6個月。早期發現對於肝癌患者的預後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要戰勝兇險的肝癌,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早期發現和診斷。
  • B超發現肝血管瘤,會不會惡變?
    B超發現肝血管瘤,會不會惡變?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肝血管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
  • 患上肝血管瘤切莫慌,掌握這些專業知識,讓你從容應對
    肝血管瘤是肝臟海綿狀血管瘤的簡稱,多見於女性患者,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發生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由於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才做較為細緻的檢查,而且檢查的結果還受機器的靈敏度、檢查的範圍、醫生的經驗等因素影響,所以這種病往往在30~50歲才被發現。
  • 肝血管瘤雖然是良性疾病,但也可能長大,甚至可能需要肝移植治療
    肝血管瘤又被稱為肝海綿狀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瘤體是由充滿血液的血管組成,血管腔明顯擴大,相當於畸形血管。肝血管瘤發生原因尚未明確,目前普遍認為存在先天原因和後天原因。 1.先天原因 常見學說包括先天性發育異常、血管刺激,以及血管感染變形等。
  • 肝癌分大小,小肝癌和大肝癌有什麼區別?肝癌能不能治癒?
    在各種類型的癌症中,肝癌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有恐癌心理,認為只要患了肝癌,就是死路一條了。但大家或許不知,肝癌也分大小,有小肝癌和大肝癌,兩者之間有一定的區別,也有聯繫,下面郭醫生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小肝癌和大肝癌之間有何區別?
  • 小肝癌和大肝癌有什麼區別?肝癌能治好嗎?
    肝癌在各類癌症中發病率很高,對大多數人來說,癌症是一種心理恐懼。。你可能不知道肝癌也分為小肝癌和大肝癌,兩者之間有一定的區別和聯繫,醫生郭會介紹給你的。小肝癌和大肝癌有什麼區別?在醫學上中,我們稱直徑小於5釐米的肝癌為小肝癌,直徑大於5釐米的大肝癌稱為大肝癌。如果癌細胞生長在同一肝葉,總直徑不超過5釐米,也被認為是小肝癌。小肝癌與大肝癌之間既有區別又有密切聯繫。小肝癌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變成大肝癌,肝癌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進程。判斷肝癌是大肝癌還是小肝癌,可以分為標準,治療方法會有所不同,治療效果會更好。
  • 肝不好,懷疑得了肝癌,該怎麼判斷?醫生:這6個檢查即可查清
    肝癌作為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我們該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患上了肝癌?其實方法很簡單,只要到醫院通過下面6個檢查即可查清。一、血管造影檢查該檢查方式是通過導管將對比劑引入血管,再使用計算機進行處理影像信息,使血管發生顯影,從而能用肉眼來對血管進行觀察,再根據觀察的結果來判斷血管結構及功能的變化。
  • MRI定量參數分析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研究進展
    ,對於如何早期精準診斷小肝癌進行了一系列相關研究。Bartolozzi等研究通過DCE-MRI與病理結果對照發現肝細胞期HGDN和HCC的信號重疊,鑑別困難,HGDN和HCC分別與LGDN有明顯的信號差異,通過MRI動態增強分析結節信號的差異,有助於診斷小肝癌,但難以區分HGDN與HCC。
  • 肝癌患者需要做哪些檢查?肝癌患者確診需要進行哪些檢查項目?
    如甲胎蛋白(AFP)(就肝癌而言,甲胎蛋白仍是特異性最強的標記物和診斷肝癌的主要指標)、r-GT2、AP、AFU等。 2、超聲顯像:已廣泛用於普查肝癌,有利於早期診斷。 3、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在各種影像檢查中,CT最能反映肝臟病理形態表現,如病灶大小、形態、部位、數目及有無病灶內出血壞死等。
  • 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原標題: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1.孤立性肺轉移瘤 2.空洞或空泡樣肺轉移瘤 3.鈣化性肺轉移原發灶多為肺癌、胃癌、乳腺癌、腎癌、絨癌、肝癌、前列腺癌等。與血行性轉移瘤不同的是腫瘤性栓塞位於血管內,無血管外增殖,部分位於中小動脈,增強掃描表現為主肺動脈或葉、段肺動脈充盈缺損,小動脈分支突然截斷和扭曲,偶可見亞段肺動脈內充盈缺損。 大量瘤細胞栓塞肺小動脈或毛細血管時可僅顯示肺動脈高壓徵象。分為中心型栓子和周圍型栓子,後者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