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脹8天,她查出2個肺癌,100多個肝轉移瘤,防癌該怎樣做?

2020-12-06 騰訊網

今天是周末,下班前的最後一位病人要做胸部CT,她是一位68歲女士,腹脹8天,伴有胸悶,CT片很不好:

右肺長了兩個腫瘤:左圖這個位於肺尖,是一個不規則的混合磨玻璃結節,長徑2.5cm,邊界清晰,伴有胸膜牽拉,符合浸潤性肺腺癌;右圖這個位於右肺下葉,長徑1.6cm,呈不規則實性結節,惡性可能大,增強CT有助於進一步明確診斷。

但她已經不需要做強化CT,沒必要了,因為胸部CT包含了一部分肝臟和胰腺,同時發現了100多個肝轉移瘤,還有一個胰腺腫瘤:

紅箭頭是肝臟上的轉移瘤,100多個灰色小圓圈,有的已經互相融合分不開了;紅色光圈是胰腺尾部的腫瘤,也長到5cm了;藍色箭頭顯示已經有腹水了,圍繞肝臟的灰色液性帶。

這位女士腹脹、胸悶8天,卻已經是癌症晚期中的晚期了,也許連一個月壽命都沒有了……

老人身上這麼多腫瘤,哪個是原發?哪些是轉移?

首先明確一點,右肺尖的混合磨玻璃結節是原發性肺腺癌,但是這個結節實性成分小於50%,且周圍包裹著磨玻璃區域,廣泛轉移風險不大,是獨立的。剩下的其它腫瘤,有兩個可能:

1.右下肺癌轉移到肝臟和胰腺,原發灶考慮右下肺那個1.6cm的不規則實性結節(某些低分化腺癌轉移早,以轉移瘤症狀為首發表現)。

這樣考慮的依據是,胰腺缺乏漿膜層,原發的胰腺癌在胰尾部常有明顯外侵,出現多發毛刺等,展露癌細胞的兇殘面目;而轉移瘤常局限於胰腺實質內,周圍比較光滑(但可以侵犯後方的脾血管)。如下圖:

2.胰腺癌,發生多發肝臟轉移、肺轉移。右下肺實性結節可能是肺轉移,也不除外多原發,通過穿刺病理可以確診。

在臨床中,胰腺轉移瘤的發生率約為2-5%;大多數無症狀,在定期隨訪時發現。胰腺轉移瘤與原發腫瘤檢出的時間間隔大約在1-3年之間,先發現轉移後發現原發瘤者比較少見。

胰腺轉移瘤出現後,病人的平均生存時間約為8.7個月。

有人說研究這些還有意義嗎?已經病入膏肓神仙難救了吧?治療還有意義嗎?

確實,這種情況已經無法根治,放在10年前,通常就不建議過度治療了,有時候只剩下十幾天、二十天壽命了。

有時候會聽說某些農村病人,得了急病十幾天就沒了,有的就屬於這種情況。

即使是10年後的今天,希望也不大,僅能找找延長壽命的辦法,療效並不樂觀。如果基因檢測能找到靶點,還有機會延長一下壽命。

就像上圖這位女士才40歲,乳腺癌手術後數年,又發生多發肝轉移,很幸運檢測陽性,靶向治療3個月後複查,腫瘤顯著縮小,數量也減少了好多:

後來第26個月複查,顯示腫瘤又復發了……

相對於無藥可用,有時候能花錢續命也是一種幸福。

回頭來看這位老人,當年是有機會走另一條路的

磨玻璃結節生長緩慢,右上肺這個病灶長到2.5cm至少需要3-5年時間,甚至10年以上。假如老人以前做過體檢,可以發現這個病灶,而對這個病灶的跟蹤觀察,也有機會及時發現右下肺的不規則實性結節。

早期肺癌是可以治癒的,相對於中晚期的昂貴治療,早期治癒費用也是最低的。

芸芸眾生,每個人的生命軌跡都不一樣,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對自己的身體好一點,重視定期檢修還能能多一層保障。

不是每個人都能長命百歲,但重視一下就能提高長壽機率……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傳遞正能量!

相關焦點

  • 腫瘤必讀基礎知識:轉移瘤
    腫瘤細胞可以擴散到局部的正常組織,也可通過轉移到附近的淋巴結、組織或器官進行區域擴散,還可以擴散到身體遠處。一旦在遠處形成腫瘤,即被稱為轉移性腫瘤,還可以稱之為 IV 期腫瘤,這種擴散的過程就叫轉移。 在顯微鏡下觀察時,轉移性腫瘤細胞具有原發癌的特徵,醫生正是藉此判定該細胞是從其他部位轉移而來。
  • 幾大典型肺癌病例回顧:免疫治療病灶增大、多髮結節、肝轉移
    2.肺部感染?3.肺轉移癌2 患者目前療效評價?3 下一步治療?點評1 該患者雖然影像資料與平時常見的免疫相關肺炎表現有所差別,但在第3周期治療後病灶在4天內短時間內縮小,不排除免疫相關肺炎可能,可以繼續原方案化療。2 建議再次進行PET-CT,與前次比較,再決定下一步治療策略。
  • 體檢查出肺結節,怎麼辦?害怕肺癌,先看這2件事做對了沒
    原創 騰訊醫典 騰訊醫典現在體檢的項目越來越齊全,防癌篩查非常火熱。不少人在拿到體檢報告時,可能會看到「肺小結節」或「磨玻璃影」的字樣,心裡難免害怕。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
  • 晚期肺癌多發轉移死亡1例
    左側頸部可觸及2枚直徑1 cm腫大淋巴結,右側頸部可觸及2枚直徑1.5 cm腫大淋巴結,質地硬,活動度差,無壓痛。雙肺呼吸音清,散在幹羅音,未聞及溼噦音。心率80次/min,律齊。腹平軟,全腹無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肝、脾肋下未及,murphy's徵陰性,無移動性濁音,腸鳴音4次/min。雙下肢無浮腫。生理技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吃什麼可以防癌抗癌 防癌抗癌十種食物推薦
    癌症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殺手之一,那麼,日常生活中,飲食不當可以致癌,但吃對食物也可以防癌。不久前,湖北中醫學院副研究員黃志傑在深圳講學時指出,自然界中並不缺乏防癌抗癌的物質,它們廣泛存在於天然食物之中。我們該如何防癌抗癌,吃什麼食物可以防癌呢?
  • 肺部查出多發性小結節,結果竟比「肺癌」還可怕
    血常規示輕度貧血,血紅蛋白129 g/L,14個月前胸片示雙側多發性小結節(圖1A)。圖1 全胸片14個月前(A)與入院後的(B)。胸部高分辨CT(HRCT)示以邊緣模糊、簇狀、小葉中央型結節為主的結節類型,部分融合,右下葉間質影伴牽拉性支擴(圖2 A-C)。
  • 為什麼有人本來沒事,查出癌後很快就去世了?醫生:可能是因為這4個...
    大部分腫瘤終末期,廣泛轉移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只有半年左右。03死於腫瘤急症有一些腫瘤的急症,可以在短時間內危及患者的生命,例如腫瘤破裂,引起大出血;肺癌患者大咯血,可以堵塞氣道等等。劉玉萍教授介紹, 在篩查1(必選/常規體檢項目)的基礎上,根據體檢對象的個人狀況,有針對性的分別對X(按人體各系統設計的專項體檢項目)進行個性化體檢套餐設計,舉例來說——今年做呼吸系統專項篩查,明年做心腦血管系統,後年做內分泌系統……這樣,以2~3年為一個周期,每年選擇2-3個系統進行體檢,為受檢者建立一套全身的、系統的
  • 有人腫瘤多處轉移,標誌物仍顯示正常;體檢發現腫瘤的人群中,只有10...
    腫瘤多處轉移,腫瘤標誌物仍然正常在王先生身上,腫瘤標誌物像是在施展「障眼法」,讓後知後覺的王先生追悔莫及,而更誇張的例子發生在71歲的毛奶奶身上,她體內的腫瘤已經多出轉移,可腫瘤標誌物仍然在正常範圍內。在杭州市腫瘤醫院中醫腫瘤綜合科病房裡,毛奶奶正在接受化療,床邊陪護的子女細心照護著。
  • 肝血管瘤不是惡性腫瘤,很多人誤會了,3個處理方法請收好
    很多人會把一些良性的腫瘤當成癌症,肝血管瘤就是其中一種,很多人把肝血管瘤和肝腫瘤聯繫在一起,覺得肝血管瘤會惡化成肝腫瘤。什麼是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一種肝臟良性腫瘤,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在三十歲以上的人群中比較常見的。這種良性腫瘤沒有一個明確的病因,和先天性發育異常有比較密切的關係。這種良性腫瘤生長是比較緩慢的,早期並沒有特別不適的症狀,經常是在體檢當中出現的。
  • 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原標題: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1.孤立性肺轉移瘤 2.空洞或空泡樣肺轉移瘤 3.鈣化性肺轉移遲發性肺轉移瘤 1.孤立性肺轉移瘤: 孤立性肺轉移瘤約佔2%-10%,較多見於黑色素瘤、結腸癌、肉瘤、滋養層細胞癌、腎癌、乳腺癌等。單個較大的結節腫塊性病變多邊緣光滑,密度均勻,與肺肉瘤相似。少數肺轉移瘤形態不規則,呈分葉狀,邊緣毛糙或有棘狀突起,與原發肺癌較難鑑別。
  • 肺癌為何容易發生腦轉移?哪些檢查可以早發現肺癌腦轉移?
    目前腦轉移瘤(BMs)的發病率在所有癌症患者中的9-17%不等。  腦轉移瘤會導致嚴重的症狀,如頭痛,偏癱,言語不清等神經功能受損和昏迷,導致生活質量急劇下降。腦轉移瘤也與預後不良相關,因為未經治療的腦轉移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不到兩個月。通常,BMs來自特定的原發性癌症,包括肺癌(39–56%)、乳腺癌(13–30%)、黑色素瘤(6–11%)和結直腸癌(3–8%)。
  • 低分化的肺癌,有淋巴結轉移,能治好嗎?
    作為一個哨兵,同時讓我們發現了左下肺的小肺癌! 這也是一個不規則實性肺結節,長徑2.0cm,裡面有個不規則囊腔,肺門側可見支氣管截斷徵和供血血管進入(紅箭頭所指就是供血血管,呈白色小樹枝狀),符合非小細胞肺癌的特點,腺癌可能性大。
  • 肝血管瘤也會遠處轉移?先要搞清楚它的良惡性
    今天就為大家講講這裡面比較有代表意義的肝血管瘤,它雖然平時不會對身體有什麼損害,不必恐慌。但是如果放任不管,也算是個定時炸彈。本期視頻內容由我們的老朋友,吉林大學第一醫院二部電診科的邵江波主治醫師提供,在此特別表示感謝。
  • 他高興地說:癌症與我做朋友了,CT發現3個轉移灶 距現在已6年了
    他高興地說:「癌症與我做朋友了。」 醫生先看了他帶來的近日檢查的肝臟磁共振片:肝內腫瘤穩定,與幾個月前相比,有減無增。 又看了他的血液檢查報告,無貧血,白細胞、血小板均正常,肝腎功能無異常。老爺子來的目的是諮詢到底是否需要再進行免疫治療。
  • 3位老人肺癌,平均年齡90歲,老年人怎樣防癌?
    我們看完再說:病例1,女性,92歲這位老人右側胸痛10個月,上了年輕的老人,難免有點頭疼腦熱,沒在意,直到這幾天疼得厲害,睡不著覺了,結果CT發現晚期肺癌(左圖紅線區):這個肺癌已經是晚期了,右圖紅箭頭所示,癌細胞吃掉了半根肋骨(白色的是肋骨),變細了,老人的胸痛跟胸膜和肋骨侵犯有關。
  • 個高的男性或易患癌!歐洲《腫瘤學年鑑》:每高10cm,風險升高8%
    參與者的基本情況從癌種來說,男性中黑色素瘤、胃腸道腫瘤的風險與身高成正比;女性中,黑色素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胃腸道腫瘤、胰腺癌、肺癌、腦癌和血液腫瘤的風險與身高成正比。這部分風險主要是由於幾個特定的癌種,它們的風險也不同程度地與身高有關:身高可以解釋87%的胃腸道腫瘤、45%的黑色素瘤、25%的腎癌、84%的腦癌和24%的血液腫瘤。此外,健康的高個男性比健康的矮個男性患特定癌症的風險更高。身高是如何與患癌風險產生關係的?一種理論認為,高個子的人可能胰島素生長因子水平較高,這和激素的增長以及癌症有關。
  • 一家銀行106人查出肺結節,3人確診肺癌!肺結節離肺癌究竟有...
    而該公司在得知消息後並不是第一時間排查給員工交代,而是把剩餘未體檢的員工的體檢日期推遲到十月份。肺結節=肺癌,是真的嗎?肺結節離肺癌有多遠?正常人的雙肺約有3億個肺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呼吸到的空氣中的煙、霧等灰塵,會通過鼻腔、氣管最終到達肺泡。
  • 新型CAR-T療法提高胰腺癌肝轉移生存期 患者1年無復發
    該臨床1b試驗(HITM-SURE)入組5例患者,其中4例為胰腺癌、1例結直腸癌,癌胚抗原(CEA)均呈陽性,胰腺癌患者均屬於至少接受了一次化療並且難以手術切除的伴肝轉移Ⅳ期腺癌類型。採用肝免疫轉移治療(HITM)法,這些患者均接受了三次肝動脈灌注自體抗CEA CAR-T細胞給藥,其中免疫治療是通過PEDD技術進行的,這種技術可以使實體腫瘤內的壓力過大,從而限制住了治療藥物的使用範圍和療效。在4例胰腺癌患者中,有2例在治療後經PET掃描已沒有肝轉移。
  • 夫妻雙雙查出肝晚期,醫生怒斥:吃飯用的這種東西,趕快扔掉
    徐女士在2020年度過人生中最黑暗的歲月 半夜凌晨持續腹痛腹脹暈倒,丈夫帶她到醫院做檢查,竟意外查出結肝晚期。 而這只是悲劇的開始。也是在那段時間,她丈夫同樣出現了的情況,經過一系列檢查,很快也是肝晚期。